下焦濕熱:肛門局部紅腫熱痛,大便秘結,內急重,小便短赤,膿性分泌物黏稠,發熱,周身嗜睡,舌紅苔黃膩,脈滑。
治療:清利濕熱,潤腸通便,消腫。
處方:黃柏15g,蒼術10g,牛膝10g,滑石15g,木通10g,大黃10g,梔子10g,萆薢?10g,蒲公英30g,重樓30g,牡丹皮15g。
濕毒蘊結:肛門局部紅腫熱痛,排便疼痛加重,發熱,膿性分泌物多,味濃而臭,大便幹燥,小便短赤,伴有發熱畏寒,口苦口幹,乏力,舌苔黃厚而幹,脈數。
治療: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處方:柴胡15g,龍膽草15g,大黃10g,蘆薈15g,黃連10g,黃芩10g,黃柏15g,梔子10g。
陰虛火旺:局部肛門潰瘍持續時間較長,紅、腫、熱、痛不明顯,膿腫較薄,有時無。伴有乏力、低熱、口幹少飲、舌紅苔黃、脈幹。
治法:滋陰清熱祛濕。
處方:青蒿15g,生地10g,地骨皮10g,鱉甲(先煎)30g,蒼術10g,黃柏10g,牛膝10g,胡黃連10g。
氣血兩虛者,可服用人參楊蓉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等中成藥。
廠外處理
1.外用熏洗:炎癥期:生大黃20克,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百部60克,水煎熏洗。
2.外敷:熏洗後,先將藥撚或藥丁插入瘺口後稍退,外敷黃連膏、如意黃金膏、紅升丹等。,並蓋上已消毒的敷料固定。隔天換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