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秘方 - 白族的飲食

白族的飲食

白族的飲食習慣 1 、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及禁忌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 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壹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 挪衛妳 (謝謝)來表示妳的謝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壹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說臟話,不中蹺二郎腿。壹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壹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聖的地方,忌諱向火塘內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檻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內忌諱戴著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不潔。

2 、節日與祭祀活動中的禮儀及禁忌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節日,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漢族壹樣,每年農歷正月初壹至初十過春節,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祭祖節。逢年過節白族有許多禮儀禁忌。元江縣的白族每年的三月會或天子廟會期間,禁止殺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壹不準動刀、挑水、潑水、掃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飯前祭祖時,忌諱外人在場。大年三十,要把借給別人的東西要回來,否則來年找錢不順,糧食不豐。因而借了別人家的東西,必須在大年三十之前還給別人。大年初七為女人節,婦女不做飯,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勞動,而是盡情地玩耍;大年初九為男人節,男人休息。雲龍縣的白族,七月半這壹天不準人們到處亂走。

3 、 婚喪、生育中的禮儀及禁忌

白族婦女懷孕後,以系合頁雙屋圍裙,並將頭頁對折別在腰間作為有喜的標誌。外人見了,要懂得註意重點 保護。倘若誤傷了孕婦,要擔保到產後母子平安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懷孕婦女不能進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嬰兒落地後,誰第壹個跨進產婦家的門,誰就是踩生。白族認為,誰來踩生,將來孩子的脾氣就像誰。白族最忌諱戴孝的人來踩生,所以嬰兒降生後,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門口撒三道弧線,並在門檻上纏壹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還要在青篾子下加壹只草鞋,有的還在大門上釘壹個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送壹碗新鮮稠米湯、紅糖、雞蛋、甜白酒和壹土鍋豬蹄子燉韭菜根給產婦吃。產後第三天早上,產婦家要請 粥米客 或稱 稀飯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籃提著雞蛋、紅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賀。大理、劍川壹帶的白族,婦女產後,主人要請第壹個進家的客人吃荷包雞蛋湯圓,客人不能拒絕,否則主人會生氣。

編輯本段民族飲食

大理白族地區的日常飲食,隨當地物產不同而有所差異。平壩地區的百姓以稻米、小麥為主食,住在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蔔、茄子、瓜類、豆類及辣椒等。在白族飲食習俗中,下列幾種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這是將整只豬或羊置於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時,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黃色時為止。吃時將肉切成肉絲或肉片,佐以姜、蔥、蒜、燉梅、辣椒、蕪美等調料,又香又鮮,為款待貴客的民族佳肴。

海水煮海魚 (活水煮活魚或者叫酸辣魚)

洱海邊的漁民煮魚時,特別是烹煮當地稱為“油魚”等肥美魚兒時,壹般都不用油煎。他們舀來洱海之水,待鍋內水沸時,放入鮮魚,再擱上濃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鮮美麻辣,俗稱“海水煮海魚”。

下關砂鍋魚

這是下關的......>>

白族的特色食品 平壩地區白族人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蕎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於腌制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肴,又喜吃壹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著名的 三道茶 就是白族的待客禮

婦女產後,主人要請第壹個進家的客人吃荷包雞蛋湯圓,客人不能拒絕,否則主人會生氣。

結婚的時候可以吃到

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大理白族地區的日常飲食,隨當地物產不同而有所差異。平壩地區的百姓以稻米、小麥為主食,住在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蔔、茄子、瓜類、豆類及辣椒等。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這是將整只豬或羊置於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時,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黃色時為止。吃時將肉切成肉絲或肉片,佐以姜、蔥、蒜、燉梅、辣椒、蕪美等調料,又香又鮮,為款待貴客的民族佳肴。

海水煮海魚

洱海邊的漁民煮魚時,特別是烹煮當地稱為“油魚”等肥美魚兒時,壹般都不用油煎。他們舀來洱海之水,待鍋內水沸時,放入鮮魚,再擱上濃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鮮美麻辣,俗稱“海水煮海魚”。

下關砂鍋魚

這是下關的地方特色菜肴。將洱海的肥美鯉魚,剖腹洗凈,抹上少許精鹽,腌上十來分鐘,與火腿片、嫩雞塊、鮮肉片、豬肝片、冬菇、蛋卷、肉丸、海參、豆腐、玉蘭片等各種適量配料,同置砂鍋內,再撒入適量的胡椒、精鹽、味精等調料,置炭火爐上文火k煮而成。食時,將砂鍋以盤襯墊上席,即熱氣騰騰,又鮮美可口。

燉梅

大理地區產梅,尤以洱海東岸,綿延百裏的半山半壩地區到處是梅樹林。梅有苦梅、鹽梅兩種。用苦梅制作的燉梅,是白族人民喜歡的調味品。燉梅是將苦梅放入沙罐,加上鹽和花椒,蓋嚴後,置於火塘正中,周圍堆上稻殼,點燃後,用微火連著燉上壹至兩天。這時,黑色的燉梅味道酸香異常,老百姓常用作吃生皮的調料,或加上紅糖做成燉梅湯。燉梅耐貯,能放上壹二年而不壞。

雕梅

產於洱源縣的雕梅,制作時先用石灰水將鹽梅浸泡。取出晾幹後,用小刀在梅向上雕刻連續曲折的花紋,並小心擠出梅核,使其中空若縷,壓扁後其狀似壹朵朵盛開的菊花。這時,放入酒中浸泡,再用紅糖浸漬。幾個月後開瓶取出,雕梅色澤金黃,清香四溢,是洱源縣出產的上乘果品。

洱源白族姑娘,人人善制雕梅,並成了衡量姑娘是否心靈手巧的標誌。因為當地婚俗中,姑娘出嫁前,須依俗給婆家送上壹盤姑娘制作的雕梅作為見面禮。新婚之夜,新娘要為親友賓客擺設點心甜席,此謂“擺果酒”,案十上陳列著新娘帶來的蜜錢、幹果、雕梅款待客人,並讓大夥品評。於是,洱源姑娘皆精心雕刻,她們制出的雕梅,不但是上乘的果品,還稱得上是壹種工藝美術品。

餌塊

餌塊又稱粑粑,是廣泛流行於雲南的傳統小吃。但是,大理餌塊別具特色:將蒸熟的米團,放在大理石墊板上,用工搓揉。包入糖和核桃鹽、鹵腐等,置炭火爐*烘烤。這種現揉現燒的餌塊,軟香可口。

乳扇

洱源鄧川壩,土地肥沃,水草豐美,這裏的農家素有飼養乳牛的傳統。當地出產的乳扇,為遠近馳名的特產。制乳扇時,先將鮮牛奶發酵成酸奶水,再放入鍋內加熱至60C壹70℃,隨即傾入鮮牛奶,並用竹筷輕輕攪動,使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等漸漸凝結成絮狀,再用竹筷攤成薄片,晾在竹架上風幹而成。

黃中帶白、純潔光亮、薄似紙張的乳扇,富含蛋白質、脂肪等,營養豐富。它可以生吃,也可煎、蒸、烤吃。但最好是用香油煎成淡黃色,取出置涼,又脆又香,尤為可口。孔詞是白族宴客的美味佳肴,是祭祀的必備供......>>

白族的信仰和飲食是什麽? 有三大類,有時互相有交叉。

第壹是保護神信仰,叫“本主”,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特有宗教。“本主”即本境之主,是白族壹個村落或某壹地域的保護神。幾乎每個村莊都建有本主廟,廟內供奉檀香木雕的或泥塑、石雕的本主偶像。各村所祀的神o都不相同,每年都有定期祭祀的本主誕辰日。本主神中有自然崇拜之神、英雄崇拜之神、南詔大理國的王族文武大臣,也有外族人物或不見經傳的各色人物,都被立為本主。平時不論生死疾病,婚娶節慶、出門歸家、生兒育女都要到本主廟祭祀聚餐,以求保佑,並且希望本主“善求必應”,保佑好人。

第二類是佛教,特別是密宗。起源於唐代的南詔國時代,叫滇密。南詔國時期,唐王朝傳來佛法,其中密宗的壹支叫阿咤力教,大約在唐朝之際傳入今雲南大理地區,隨後影響了大理國時期,經元、明之後逐步衰落。主要修行方式有誦咒、結印、祈禱,有所謂“三密”即語密(口誦真言)、身密(手結契印)、意密(心作觀想)之說。阿咤力教在大理地區流傳的時間長、影響的範圍廣,曾壹度是西南地方政權南詔與大理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在長期的傳承過程中與白族原有的宗教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白族特點的中國佛教密宗的壹個支派,簡稱“大理密 宗”或“白密”,“滇密”。

滇密”阿咤力與其他密宗教派相比,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征:第壹,僧人尤崇阿嵯耶觀音。“阿嵯耶觀音”這個稱號鮮見於佛教典籍,為阿咤力教所獨有。阿嵯耶觀音像形態多頎長纖細、寬肩細腰、身著印度菩薩式衣服,白族信眾因之俗稱其為細腰觀音。阿嵯耶觀音是佛教造像傳入白族地區後本土化、民族化的產物。第二,主要神為大黑天神。大黑天神是梵語“摩訶迦羅”的意譯,是“滇密”阿咤力教的護法神。大黑天神在白族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享受著信眾的頂禮膜拜。第三,僧人可以有家室。作為壹種宗教流派,滇密雖然已成歷史,但作為宗教信仰的壹種形式,並沒有完全從白族社會生活中消失,而是融入到其他宗教中被白族壹代代地傳承下來。時至今日,在白族的某些信仰中仍能找到阿咤力教的蹤影。

第三類是道教和其他自然神教,在大理等白族生活的地區也有很多表現,白族與漢族交往很久,對漢族民俗文化非常熟悉,其中漢民族習俗中與道教有關的鬼神信仰等,都在白族文化中同樣有表現。

關於白族的聚居地,著裝特色,飲食習慣,主要節日的資料 妳直接看百度百科不就知道了……下面是我抄的: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的服飾有壹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白族先民以滇池為中心的滇k人“頭飾羽翎”。在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舞蹈圖像中,舞者全戴羽冠,頂插長翎,上身 *** ,下著獸皮羽毛帶狀裙。洱海地區,唐初白族先民之壹的西洱蠻,男女以氈皮為披,女子J布為裙,男女赤腳。《雲南誌》卷五雲:“東有白蠻,丈夫婦人以白繒為衣,下不過膝。”“婦人,壹切不施粉黛,以酥澤發。貴者以綾錦為裙襦”。“若子弟及四軍羅苴以下,則當額絡為髻,不得戴角;當頂撮髻,並披氈皮。俗皆跣足,唯頭囊特異耳。南詔以紅綾,其余向下皆以皂綾絹。”“曹長以下得系金臆冢即腰帶)”。“有超等殊功者,則得全披波羅皮(即虎皮)”。南詔王室及清平官、大將軍,已效漢服,上衣圓領寬袍大袖,下著寬褲緊腿,有靴。詔王頭囊為鐘鼎式,文官頭囊為黑色蓮花式,武官為虎頭式。

古白族人

大理國白族服飾,王室及官員皆衣綾羅綢緞。元代,服色,“略本於漢”,“男人披氈椎髻,婦人不施粉,酥澤其發。以青紗分編繞首系,裹以攢頂黑巾。耳金環,象牙纏臂。衣繡方幅,以半細氈為上服”。

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壹般纏白色或藍色包頭,上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下穿白色、藍色長褲。洱海東部白族男子則外套麂皮領褂,或皮質、綢緞領褂,腰系繡花兜肚,下穿藍色或黑色長褲。出門時,常背掛包,有的還佩掛長刀。

明清以來,白族服飾,壹般說來,男子的服裝各地大體相同,婦女的服飾則各地有著差異。

女子服飾各地有所不同。大理壹帶多用繡花布或彩色毛巾纏頭,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短圍腰,下穿藍色寬褲,足蹬繡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蘊含著壹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詞語,它就是:風花雪月。解釋: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關的風;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婦女頭飾更是異彩紛呈:大理壹帶未婚女子梳獨辮且盤在花頭帕外面,再纏上花絲帶等,左側垂著壹束白絳穗;婚後發辮改為挽髻,盤在頭頂,外包紮染或蠟染的藍布帕,纏素色布條。鳳羽、鄧川、洱源的姑娘喜戴“鳳凰帕”;有的地方則頭包花毛巾或只將辮子盤頭上,再纏壹束紅頭繩;有的地方頭飾為“壹塊瓦”;有的地方頭上用多塊頭布相疊覆蓋,最外面的壹塊布上繡白族人民喜歡的圖案。再外纏多種顏色的頭繩,格外美觀。婦女們都喜戴玉或銀手鐲、墜耳環。城鎮居民多穿漢族服裝,青年人愛著時裝。

壽鞋:雲南省洱源縣的鳳羽壩子裏,白族姑娘、媳婦,從小就有學做壽鞋的習俗。不會做壽鞋的婦女,常被人們笑為無能。壽鞋,用大紅色的綢緞或布料制成。鞋頭拼有壽字圖案,圖案下用藍色的絲線繡著壹枝素雅的針葉松;鞋幫後跟是對稱直角三角形圖案;鞋底的三層底。穿壽鞋標誌著人已進入高年,福祿雙全。才人壹般在六十花甲壽日開始穿第壹雙壽鞋。

傳統節日

火把節搶升鬥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壹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繞三靈,農歷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歷七月末的在石寶......>>

白族有什麽吃的 白族菜肴以酸、辣、微麻為主要特點,主要采用當地出產的動植物為原料,具有濃郁的地方和民族色彩,最常吃的就是魚了

白族的服裝和飲食30到50字 白族的服飾有壹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

白族註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壹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節吃羊肚菌和檢魚包肉;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場。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 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幹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壹包檳椰。

白族也有飲食忌諱,主要是大年初壹不用鐵刀,主婦做飯應悄無聲息,不能吹火,必須到井邊“汲新水”。喪家做飯,壹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紅色食料,不能做紅包菜肴。進扭時長輩上坐晚輩侍奉。

白族有什麽風俗習慣住的什麽房子喜歡吃什麽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壹正兩耳”、“三方壹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壹起。

婚俗

白族家庭裏,兒子成婚後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白族婚禮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戀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辱房制作“魚羹”;婚後第壹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斯間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白族好客,無論平時或節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並且連斟三道,稱三道茶。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壹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背著新娘圍著嫁妝繞“8”字。

白族婚禮

白族實行壹夫壹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壹壹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著。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於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白族的婚姻***有三種形式:壹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占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癡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卷帳回門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後七日,妻子帶著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只好“卷帳回門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後,男方這才帶著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於哪壹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壹致的。只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兒子成婚後,壹般都與父母分居,另外組織小家庭。父母和誰壹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選擇,壹般選擇與幼子壹塊生活的居多。因此,壹夫壹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

按白族的習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終身守節,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時不得帶走前夫的家產。在個別地區,還有轉房的習俗,兄死後,嫂可以嫁給弟弟,稱為叔就嫂,但這種現象已不多見。

飲食習慣

白族註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壹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節吃羊肚菌和檢魚包肉;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場。

白族飲食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 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幹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此外,每客壹包檳椰。

白族也有飲食忌諱,主要是大年初壹不用鐵刀,主婦做飯應悄無聲息,不能吹火,必須到井邊“汲新水”。喪家做飯,壹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紅色食料,不能做紅包菜肴。進扭......>>

白族的風俗有哪些? 30分 白族的風俗習慣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壹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元明時曾使用過“k文”(白文),即所謂“漢字白讀”。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采。善於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壹種傳統飲茶方式。

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與古代的羌人有淵源關系。早在公元1世紀(漢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壹帶。公元2世紀,漢武帝就在這裏設置了郡縣,公元3--4世紀,由於戰亂,不少漢族人曾避難來到白族地區,部分與其融合;公元715年由雲南東部遷到洱海地區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於白族。14世紀前後有不少屯軍的漢族人在此地,後來也與當地白族人融合。後來部分彜族、阿昌族人先後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特別是大理國時期,白族便形成了壹個大體具有***同語言和文化,經濟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後,大理臣服中央政權,受到內地漢民族文化,經濟的更多影響,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進壹步發展。到了元代,這裏己是很繁華的都市。大理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勤勞,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們悠久的歷史、發達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吸引著眾多的旅遊者。大理白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1253年,元朝在雲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改為大理府、鶴慶府,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清代繼續延襲明代這壹政策,但在邊遠山區委任了壹批土官和土司。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民間流傳的《創世紀》長詩,敘述了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會“天下頂太平”、“不分貧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沒有階級壓迫剝削的平等生活。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鉤曰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中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裏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壹。《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壹五”(前三句七言,後壹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壹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綜合性的藝術。

重要節日

白族的節日頗多,除了和漢族壹樣的春節、元宵、清明、端陽、中元、中秋等節日外,還有壹些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節日,如繞三靈、小雞足歌會、三月街、漁潭會、栽秧會、火把節、石寶山歌會等,其中以石寶山歌會最富於情趣。

(1)石寶山歌會

每年農歷七月末尾三天,劍川以及鄰具雲龍、洱源、蘭坪、鶴慶、麗江等縣的禾族,達數萬人,匯聚到劍川石寶山的石鐘寺、寶相寺、海雲居和金頂寺四個地方的漫山遍野中,甚至在肅穆的寺內神像前,彈唱以白族情歌為主的對歌。有時歌逢對手,常常對唱幾天幾夜,難舍難分。歌會使原來並不相識的未婚男女青年結為終身伴侶。偶爾能見到自古遺流下的青年男女“野合”的習俗。

(2)白族火把節

每年農歷6月25日,是白族民間的盛大節日――火把節。

這壹天,除舉行劃龍舟、賽馬外,最有特色的活動要數耍火把。火把是用幹樹枝壹類紮成或劈成的;凡洱海之的白族村寨,每村都有壹棵大火把,紮火把的柴火和工作是由當年適逢有喜慶的壹些家庭來組織的。火把節前幾天,幾家人便湊到壹起......>>

  • 上一篇:我國最早的針灸學專著是
  • 下一篇:元祖蛋糕加盟要多少錢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