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秘方 - 大壹人體解剖學必考的重點

大壹人體解剖學必考的重點

第壹部分 解剖學

第壹章 運動系統

第壹節 骨

1、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

2、形態:可將骨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

3、基本結構:由骨質、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構成

4、骨髓大部分都有造血機能,呈紅色叫紅骨髓

5、關節的結構: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

6、關節的輔助結構:韌帶、關節盤和半月板等輔助結構

7、軀幹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

8、成人的脊椎有24塊椎骨、1塊骶骨、1塊尾骨、借椎間盤和復雜的韌帶關節連結而成

9、椎骨的形態:每壹塊椎骨都是由椎體、椎弓、及椎弓上發出的突起***同組成

10、第七頸椎又稱隆、棘突較長不分叉在體表容易摸到、是計數椎骨的重要標誌

11、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頸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後、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後

12、脊柱的功能:除支撐身體保護脊髓外、還能作屈伸、側屈和旋轉等運動

13、胸廓:由12塊胸椎、12對肋和1塊胸骨連結而成

14、顱骨:顱骨***有23塊,大小不等,形態不壹,可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

15、腦顱:位於顱的後上部,由8塊顱骨構成、包括額骨、篩骨、蝶骨、枕骨各1塊,頂骨、顳骨各2塊,它們***同圍成顱腔,支持和保護腦。顱骨的頂叫顱蓋、底叫顱底

16、面顱:位於顱的前下部、由15塊顱骨構成、包括梨骨、下頜骨、舌骨各1塊、上頜骨、鼻骨、淚骨、顴骨、下鼻骨、腭骨各2塊

17、額、頂、顳、蝶4塊骨的相連接部叫翼點

18、只有下頜骨由於咀嚼運動的發展與顳骨組成顳下頜關節

19、上肢骨包括鎖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橈骨及手骨

20、肩胛骨外側角有壹淺窩叫關節盂、內側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

21、肩關節: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肩關節的特點是肱骨頭大、關節盂小、關節囊松而薄,因此肩關節運動較靈活、能作前屈、後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環轉運動

22、關節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囊的上、前、後壁都有肌和腱加強、前下部比較薄弱、所以肩關節前下部脫位比較常見

23、肘關節:由肱骨下端和尺橈骨的上端構成

24、下肢骨:包括髖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足骨

25、髖骨:由骸骨、坐骨和恥骨融合而成

26、骨盆:由左右髖骨、骶骨和尾骨連結而成

27、骨盆由界線分為大骨盆和小骨盆。界線由骶骨岬、弓狀線、恥骨梳、恥骨聯合上緣連結而成

28、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構成,其特點是股骨頭較小髖臼深、關節囊厚而堅韌

29、髖關節可以作屈、伸、內收、外展、旋內、旋外、環轉運動

30、膝關節:由股骨下端的內、外側髁與脛骨的內、外側髁和髕骨構成

31、膝關節囊內:脛骨、股骨之間有前交叉韌帶和後交叉韌帶、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

32、膝關節主要能作屈、伸運動、當膝關節在半屈位時、小腿可輕度旋轉運動

第二節 骨骼肌

1、胸鎖乳突肌:此肌壹側收縮,使頭向同側傾斜、面轉向對側、雙側收縮使頭後仰

2、胸肌:胸大肌和肋間肌。胸大肌使臂內收和旋內、肋間肌分2層、淺層叫肋間外肌可提肋助吸氣、深層叫肋間內肌可降肋助呼氣

3、膈:是壹塊呈穹隆狀的扁肌,分隔胸、腹腔。

4、隔上有3個裂孔、為主動脈裂孔、食管裂孔、腔靜脈裂孔

5、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

6、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的兩側、包在腹直肌鞘內

7、腹外斜肌:位於腹前外壁的淺層、肌束斜向前下

8、腹內斜肌:位於腹外斜肌的深面

9、腹橫肌:位於腹內斜肌深面

10、腹股溝管:位腹股溝韌帶內側半的上方、男性有精索通過、女性有子宮圓韌帶通過

11、頭肌:包括面肌和咀嚼肌

12、面肌:主要有:眼輪匝肌、口輪匝肌和枕額肌

13、咀嚼肌:主要有:顳肌和咬肌

14、上肢肌:分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5、三角肌:位於肩部、從前、外、後三面包繞肩關節

16、臂肌分前、後兩群。前群主要有肱二頭肌:位於臂前部的淺層,收縮時可屈肘關節。後群主要有肱三頭肌:位於臂的後部,收縮時可伸肘關節

17、臀大肌:可後伸髖關節

18、股四頭肌:可伸膝關節、屈髖關節

19、股二頭肌:可屈膝關節

20、小腿三頭肌:可提腳跟

第二章 消化系統

1、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2、臨床上常將十二指腸以上懂得消化管為上消化道、以下的為下消化道

第壹節 消化管

1、腭垂、兩側的腭舌弓和舌根***同圍成咽峽

2、每個牙可分為牙冠、牙頸和牙根三部分

3、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槽骨和牙周膜三部分

4、腮腺:位於外耳道的前下方,開口於平對上頜第二磨牙的頰粘膜上

5、咽:位於頸椎的前方、上端附於顱底、下端在第六頸椎下緣平面與食管相續。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用通道

6、鼻咽:位於鼻後孔後方,向前通鼻腔,借咽鼓管與中耳的鼓室相通

7、口咽:向前經咽峽通口腔

8、喉咽:向下經喉與食管相續

9、食管的三處狹窄:第壹處在起始處,距切牙約15CM;第二處在食管與左主支氣管的交叉處,距切牙25CM;第三處在食管穿膈處,距切牙40CM

10、胃:有兩壁、兩緣、兩口。兩壁為前壁與後壁;兩緣為胃大彎與胃小彎;兩口為賁門和幽門

11、胃可分為四部分:賁門部、幽門部、胃底、胃體

12、小腸:可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回腸三部分

13、十二指腸:分為:上部、降部(有十二指腸大乳頭)、水平部、升部

14、大腸:可分為盲腸、結腸、直腸三部分。特點:①腸壁表面有三條平行的結腸帶②有結腸袋③有腸脂垂

15、盲腸:大腸的起始段、在盲腸與回腸相接處、回腸末端突入盲腸內、形成上、下兩個唇狀的粘膜皺襞,稱回盲瓣

16、闌尾:體表投影: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點處,稱麥氏點

17、結腸:按位置可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四部分

18、直腸:位於小骨盆腔內。兩個彎曲:骶曲和會陰曲

第二節 消化腺

1、肝:大部分位於右季肋區和腹上區,小部分位於左季肋區,在右側其最高點相當於右

鎖骨中線與第五肋交點處,在左側其最高點相當於左鎖骨中線與第五肋間隙的交點處,

右側約與右肋弓壹致,腹上區可達到劍突下3~5CM

2、肝呈紅褐色,質軟而脆,臟面有兩條矢狀位的縱溝和壹條橫溝。橫溝稱肝門,是肝固

有動脈、肝門靜脈、肝管、神經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分

3、膽囊:位於肝右葉下面的膽囊窩內,具有儲藏和濃縮膽汁的功能

4、膽囊可分作膽囊底、體、頸、管四部分

5、膽囊底體表投影為右鎖骨中線與右肋弓交叉處稍下方

6、輸膽管道:將膽汁送到十二指腸的管道。肝內部分包括膽小管和小葉間膽管等。肝外

部分由肝左管、肝右管、肝總管、膽囊和膽總管組成

7、肝總管與膽囊管合成膽總管

8、膽汁的排出途徑:肝細胞分泌膽汁→膽小管→小葉間膽管→肝左、右管→肝總管(→

←膽囊管→←膽囊)→膽總管→十二指腸

9、胰:位於胃的後方,約第1、2腰椎水平

10、胰管:在胰頭後與膽總管***同開口於十二指腸大乳頭

第三節 腹膜

1、腹膜是壹層薄而光滑的漿膜

2、壁腹膜與臟腹膜互相移行形成的潛在性間隙稱腹膜腔

3、大網膜:呈圍裙狀,由起自胃前、後壁的臟腹膜自胃大彎下垂,下垂至腹下部後反折

上行,連於橫結腸,大網膜具有保護臟器、包圍炎性病,限制炎癥蔓延的作用

4、小網膜是連於肝門與胃小彎和十二指腸上部之間的雙層腹膜皺襞。分部:①肝胃韌帶

②肝十二指腸韌帶

5、陷凹是腹膜腔在盆腔臟器之間形成深淺不等的腹膜陷凹

6、直腸子宮陷凹:位於腹膜腔的最低處,當有腹膜腔積液或積血時,此陷凹是重要的穿

刺部位之壹

第三章 呼吸系統

1、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

第壹節 呼吸道

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主支氣管等器官,臨床上常以喉為界,將鼻、咽、喉

稱為上呼吸道,氣管、主支氣管稱為下呼吸道

2、鼻旁竇:鼻腔周圍的含氣空腔。包括上頜竇、額竇、篩竇和蝶竇。各竇均開口於鼻腔

,其中額竇、上頜竇、篩竇的前中群都開口於中鼻道,篩竇後群開口於上鼻道,蝶竇開

口於蝶篩隱窩

3、喉:位於頸前部正中,咽腔喉部的前方

4、喉的構成:甲狀軟骨、環狀軟骨、會厭軟骨、杓狀軟骨

6、喉腔被前庭裂和聲門裂分為三部分:①位於喉口至前庭裂之間的部分稱喉前庭②位於

前庭裂和聲門裂之間的部分稱喉之間腔,此處容積量最小。向兩外側稍凹的間隙稱喉室

③位於聲門裂之間以下的部分稱聲門下腔

7、左主支氣管細長,走行方向較水平,右主支氣管粗短,走行方向較垂直。故誤入氣管

內的異物,易墜入右主支氣管

第二節 肺

1、肺位於胸腔內,縱隔的兩側,左右各壹

2、左肺狹長,右肺略粗短。中央處有壹橢圓形凹陷,稱肺門。此處是主支氣管、血管、

淋巴管和神經等進出肺的部位

3、左肺前緣下部有壹弧形凹陷,稱左肺心切跡

4、左肺被壹條自後上斜向前下方的斜裂分為上、下兩葉,右肺除在斜裂外,還有壹條近

於水平方向的右肺水平裂,將右肺分為上、中、下三葉

第三節 胸膜與縱隔

1、胸膜屬於漿膜,薄而光滑,分臟胸膜和壁胸膜兩部分

2、壁胸膜:可分為四部,肋胸膜、膈胸膜、縱隔胸膜和胸膜頂

3、胸膜腔是臟、壁兩層胸膜在肺根處互相移行,***同形成的潛在性密閉腔隙稱胸膜腔

4、在肋胸膜與膈胸膜轉折處形成壹半環行較深的間隙,深呼吸時,肺的下緣也不能進入

其內,該間隙稱肋膈隱窩,它是胸膜腔的最低處,胸膜炎如產生滲出液時,其液體多首

先積聚於此

5、縱隔是兩側縱隔胸膜之間的所有器官和組織的總稱

第四章 泌尿系統

1泌尿系統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

第壹節 腎

1、腎是暗紅色實質性器官,左、右各壹,質軟,表面光滑。外側緣凸隆,內側緣中部凹

陷,稱腎門

2、腎:位於腹膜後脊柱的兩側,腎貼腹後壁上部

3、腎的被膜:三層,纖維膜、腎脂肪囊、腎筋膜

第二節 輸尿管

1、輸尿管:起自腎盂,在腹膜後沿腰大肌前面下行,至骨盆上口越過髂總動脈分叉處,

進入盆腔,到達膀胱底,斜行穿過膀胱壁,開口於膀胱底的內面

2、輸尿管的三處狹窄:①在輸尿管起始處②在小骨盆入口處③在穿膀胱壁處。這些狹窄

常是結石滯留的部位

第三節 膀胱

1、膀胱底部兩輸尿管口與尿道內口之間的三角區內,因無粘膜下層,其粘膜薄而光滑無

皺襞,稱膀胱三角,是膀胱腫瘤與結核的好發部位

2、成人的膀胱位於小骨盆腔的前部,其前方有恥骨聯合,後方在男性有精囊腺、輸精管

壺腹和直腸,女性有子宮和陰道

第五章 生殖系統

第壹節 男性生殖系統

1、男性的內生殖器包括睪丸、附睪、輸精管、射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2、睪丸:位於陰囊內,左右各壹,呈扁橢圓形

3、附睪是儲藏精子的器官,位於睪丸的後上緣,由十幾條睪丸輸出管和壹條蟠曲的附睪

管組成。附睪:呈長扁圓形,上端膨大稱附睪頭,中間為附睪體,下端縮細稱附睪尾

4、在陰囊根部、睪丸後上方處,輸精管的位置最表淺,是臨床施行輸精管結紮的常用部

5、精囊腺:位於膀胱底的後方、輸精管的外側,為壹對長橢圓形的囊狀腺體,其排泄管

與輸精管末端合並成射精管

6、前列腺:位於尿生殖膈和膀胱之間

7、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綿體部

8、男性尿道的三個狹窄:分別位於尿道內口、膜部、尿道外口;兩個彎曲:恥骨下彎和

恥骨前彎

第二節 女性生殖系統

1、女性內生殖器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和陰道

2、卵巢左右各壹,位於子宮兩側,貼靠骨盆側壁

3、輸卵管:連於子宮底的兩側。可分四部:①子宮部②輸卵管峽③輸卵管壺腹④輸卵管

漏鬥

4、子宮的形態:成人子宮呈前後略扁,倒置的梨形

5、子宮的分部:可分三部,上部圓凸稱子宮底、下部狹窄稱子宮頸、底與頸之間部分稱

子宮體

6、子宮內腔可分為上、下兩部:上部位於子宮體內、稱子宮腔;下部在子宮頸內,為梭

形腔隙,稱子宮頸管,它下口通陰道,即子宮口

7、子宮的位置:位於骨盆腔中部,介於膀胱與直腸之間,呈前傾前屈位

8、子宮的固定裝置:①子宮闊韌帶:可限制子宮向兩側活動②子宮圓韌帶:是維持子宮

前傾位置③骶子宮韌帶:維持子宮前屈狀態④子宮主韌帶:阻止子宮下垂的作用

第六章 脈管系統

1、包括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兩部分

第壹節 心血管系統

1、心血管系由心和血管組成,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2、動脈:是運送血液從心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

3、靜脈:是將全身各器官的血液運回到心的血管

4、毛細血管:是連於動脈和靜脈之間的微細血管,分布廣泛,並互相連接成網狀,具有血液與組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功能

5、體循環:左心室開始,流回右心房

6、肺循環:右心室開始,流回左心房

7、心:位於胸腔的中縱隔內,兩肺之間。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後上方。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構成,與出入心的大血管相連。心尖在左側第五肋間隙,左鎖骨中線內側1~2CM處,可捫及心尖搏動

8、右心房:上壁有上腔靜脈口,下壁有下腔靜脈口;在下腔靜脈口與右房室口之間有壹較小的冠狀竇口

9、右心室:可分為流入道和流出道兩部分

10、流入道:入口右房室口,口周緣有三片呈三角形的瓣膜稱右房室瓣(三尖瓣),阻止血液返流入右心房

11、流出道:有肺動脈口,肺動脈口處,有三片半月形瓣膜,稱肺動脈瓣,阻止血液返流入心室

12、左心房:有五個開口,分別為左肺上、下靜脈和右肺上、下靜脈開口,前下方有左房室口,通左心室

13、左心室:也分為流入道和流出道兩部分。流入道:有左房室瓣(兩尖瓣);流出道:有主動脈瓣

14、心傳導系統:包括竇房結、房室結和房室束及其分支

15、左冠狀動脈:起於主動脈根部的左後壁,主要分布於左心室側壁和後壁,以及左心房等處

16、右冠狀動脈:起自主動脈根部的前壁,主要分布於右心房、右心室、竇房結和房室結等處

17、主動脈可分三段: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

18、升主動脈:起始部發出左、右冠狀動脈

19、主動脈弓:三個分支:頭臂幹、左頸總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

20、上肢動脈主幹是腋動脈;腹部動脈主幹是腹主動脈;盆部動脈主幹是髂內動脈;下肢動脈主幹是股動脈

21、上腔靜脈系的主幹是上腔靜脈,上腔靜脈由左、右頭臂靜脈合成,收集頭頸部、上肢和胸部(除心外)的靜脈血

22、頸內靜脈(升靜脈):與鎖骨下靜脈匯合,形成頭臂靜脈。其匯合處所形成的角,稱靜脈角

23、淺靜脈有兩條主幹,頭靜脈和貴要靜脈

24、頭靜脈:起於手背靜脈網的橈側緣,註入腋靜脈

25、貴要靜脈:起於手背靜脈網的尺側緣,註入肱靜脈

26、肘正中靜脈:連接於貴要靜脈與頭靜脈之間,臨床上常用於註射和采血

27、下腔靜脈系:全身最大的靜脈,在第五腰椎平面由左、右髂總靜脈匯合而成,註入右心房,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靜脈血

28、大隱靜脈:在足背內側緣起自足背靜脈網,註入股靜脈,臨床上在大隱靜脈穿刺或切開輸液

29、小隱靜脈:在足背的外側緣起自足背靜脈網,註入腘靜脈

30、肝門靜脈:由腸系膜上靜脈和脾靜脈在胰頭和胰體交界處的後方匯合而成,收集食管下段、胃、小腸、大腸(直腸下段除外)、胰、膽囊、脾等腹腔不成對器官(肝除外)的靜脈血

31、肝門靜脈的屬支①腸系膜下靜脈②脾靜脈③腸系膜上靜脈④胃左靜脈⑤附臍靜脈

32、肝門靜脈的屬支與上、下腔靜脈系之間有豐富的吻合,最重要的有三處①食管靜脈叢②直腸靜脈叢③臍周靜脈網

第二節 淋巴系統

1、淋巴系統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構成

2、胸導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起於乳糜池,註入左靜脈角,收集左側上半身及整個下半身的淋巴

3、右淋巴導管:註入右靜脈角,收集右側上半身的淋巴

4、脾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呈大橢圓形、暗紅色、質軟而脆。位於左季肋區,與第9~11肋相對,脾的長軸與第10肋壹致

第七章 感覺器官

第壹節 視器

1、眼球膜由三層膜構成:①眼球纖維膜②眼球血管膜③視網膜

2、眼球內容物:房水、晶狀體、玻璃體

3、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均無血管、無色透明,具有折光作用,故稱為眼的折射系統

第二節 前庭蝸器

1、前庭渦器又稱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

2、小兒咽鼓管較成人的粗短直,所以咽部的感染易經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咽

3、骨迷路:由前內向後外依次是耳蝸、前庭、骨半規管三部分

4、膜迷路:分為蝸管、球囊、橢圓囊和膜半規管

5、蝸管:聽覺感受器,稱螺旋器

6、橢圓囊和球囊:球囊斑和橢圓囊斑,二者均為位覺感受器,感受直線變速運動及靜態頭位置的刺激

7、膜半規管:壺腹脊是位覺感受器,能感受旋轉變速運動的刺激

第八章 神經系統

1、按其位置和功能分為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兩部分

第壹節 中樞神經系統

1、脊髓:位於椎管內,上端的平枕骨大孔處接延髓,在下端成人平第壹腰椎下緣

2、脊神經31對,因此脊髓也可分成31個節段。即頸髓8個節段,胸髓12個節段,腰髓5個

節段,骶髓5個節段,尾髓1個節段

3、脊髓的灰質包括前角、側角和後角三部分

4、側角:位於脊髓胸段和上腰段的前角和後角之間,在脊髓的第2~4骶節,相當於側角

的位置有骶副交感核

5、後角:內含聯絡神經元,有的在脊髓節段中起聯絡作用

6、薄束:起自第四胸節以下的脊神經節細胞,傳導下半身和下肢的感覺

7、楔束:起自第四胸節以上的脊神經節細胞,傳導上半身和上肢的感覺

8、脊髓丘腦束:傳導來自軀幹和四肢的痛覺、溫度覺、觸覺和壓覺等神經沖動

9、皮質脊髓束:支配骨骼肌的隨意運動

10、腦幹:自上而下分為中腦、腦橋和延髓

11、小腦:位於顱後窩

12、間腦:位於中腦前上方,大部分被大腦遮蓋

13、下丘腦:包括視交叉、漏鬥、垂體、乳頭體

14、基底核:位於大腦半球基底部的四對灰質團塊的總稱,它們分別叫尾狀核、豆狀核

、屏狀核和杏仁體

15、內囊:屬投射纖維,位於豆狀核,尾狀核和背側丘腦之間,由上行的感覺纖維束和

下行的運動纖維束構成

16、內囊分內囊前肢、內囊後肢和內囊膝3部分

17、內囊壹側損傷:三偏癥:偏身感覺障礙、偏身運動障礙、偏盲;兩側損傷:死亡

18、軀體感覺區:位於中央後回和中央旁小葉的後部,它接受對側半身的痛、溫、觸、

壓覺等

19、軀體運動區:位於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的前部,管理對側半身的骨骼肌

20、視區:位於距狀溝兩側的大腦皮質

21、聽區:位於顳橫回

22、語言區:是人類大腦皮質特有的區域,優勢半球,多數為左半球

23、腦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內有三層,依次為硬脊膜、蛛網膜和軟脊膜

24、硬脊膜與椎管內面骨膜之間的腔隙稱硬膜外隙,隙內除靜脈叢及大量脂肪外,還有

神經根通過,臨床上麻醉就是將麻醉藥物註入其內

25、位於蛛網膜與軟脊膜之間的腔隙,稱蛛網膜下隙,腔內充滿腦脊液

26、脈絡叢的作用是產生腦脊液

27、腦的動脈:來源於頸內動脈和椎動脈

28、腦脊液主要由兩側腦室和第三、四腦室的脈絡叢產生

29、腦脊液循環途徑:左、右側腦室→第三腦室→第四腦室→蛛網膜下隙→蛛網膜粒→

上矢狀竇→頸內靜脈

30、抽取腦脊液位置:第三、四、五腰椎棘突之間

第二節 周圍神經系統

1、脊神經***有31對包括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和尾神經1對

2、脊神經都是混合性神經

3、脊神經前支粗大,主要分布於頸、胸、腹和四肢的骨骼肌和皮膚。其余脊神經的前支

均交織成叢。脊神經叢主要有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

4、頸叢深支:主要為膈神經,沿心包的外側面下降至膈

5、臂叢:位於鎖骨下動脈的後上方和腋窩

6、臂叢的分支:肌皮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腋神經

7、肌皮神經:支配臂肌前群

8、正中神經:支配除肱橈肌、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側半以外的前臂肌前群

9、尺神經:支配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側半

10、橈神經:支配臂和前臂肌後群

11、腋神經:分布於三角肌

12、股神經:支配股肌前群,還有壹長分支為隱神經

13、坐骨神經:為全身最粗大的神經,在梨狀肌下方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經過坐骨

結節和股骨大轉子之間的重點至大腿後面,在腘窩上方分為脛神經與腓總神經

14、坐骨神經在股後分支分布於股肌後群

15、脛神經分支分布於小腿後群肌、足底肌、小腿後面和足底的皮膚

16、腓總神經:自坐骨神經發出後,沿腘窩的上外側緣下降,繞至腓骨頭的外下方,分

為腓淺、深神經

17、12對腦神經的名稱:Ⅰ嗅神經 Ⅱ視神經 Ⅲ動眼神經 Ⅳ滑車神經 Ⅴ三叉神經

Ⅵ展神經 Ⅶ面神經 Ⅷ前庭窩神經 Ⅸ舌咽神經 Ⅹ迷走神經 Ⅺ副神經 Ⅻ舌下神

18、動眼神經:其中軀體運動纖維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瞼肌;

內臟運動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

19、滑車神經:支配上斜肌

20、三叉神經:主要分支:眼神經、上頜神經、下頜神經

21、眼神經:分布於淚腺、結膜、眼裂以上的額部皮膚

22、上頜神經:分布於眼裂和口裂之間的面部皮膚、上頜牙和牙齦以及鼻、口腔等處的

粘膜

23、下頜神經:為混合性神經,分布於下頜牙和牙齦,頰和舌前2/3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的

粘膜和皮膚,支配咀嚼肌

24、展神經:為運動性神經,支配外直肌

25、面神經:管理淚腺,舌下腺和下頜下腺的分泌活動,分布於舌前2/3粘膜上的味蕾,

管理味覺,面肌

26、舌咽神經:混合性神經,支配咽部肌,管理腮腺,舌後1/3的味蕾、咽、舌後1/3、

咽鼓膜、鼓室等外的粘膜

27、舌下神經:運動性神經,分布舌內肌和部分舌外肌

28、內臟神經:分為內臟運動神經和內臟感覺神經

29、交感神經中樞部:位於脊胸1~腰3節段的灰質側角內

30、副交感神經中樞部:位於腦幹內的副交感核及脊髓骶部第2~4節段的骶副交感核

  • 上一篇:韭菜籽怎麽吃治男人早泄作用最好?
  • 下一篇:雄黃酒可以飲用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