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秘方 - 復留簡介

復留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復溜穴的別名 5 出處 6 穴名解 7 特異性 8 所屬部位 9 復留穴的定位 10 復留穴的取法 11 復留穴穴位解剖 11.1 層次解剖 11.2 穴區神經、血管 12 復留穴的功效與作用 13 復留穴主治病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復留穴的配伍 16 文獻摘要 17 復留穴研究進展 17.1 抑制腎臟的水利尿作用 17.2 加強闌尾蠕動 18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復留 1 拼音

fù liú

2 英文參考

Fùliū KI7 [中國針灸學詞典]

3 概述

復留為經穴別名,即復溜[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

穴位 復溜 漢語拼音 Fuliu 羅馬拼音 Fuliu 美國英譯名 Repeating Stagnant 各

號 中國 KI7 日本 7 法

國 莫蘭特氏 R8 富耶氏 R7 德國 N7 英國 K7 美國 Ki7

復溜為經穴名(Fùliū KI7)[1]。出《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名復留[1]。別名昌陽、伏白、外命[2]。屬足少陰腎經[1]。復溜是足少陰腎經五輸穴的經穴,五行屬金[1][3]。復同“伏”即深伏,溜通流,此穴在內躁上,為“經”穴,經氣至此已深伏流行,故名復溜[1]。復溜穴主治腎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腫,小便不利,腹部脹滿,腸鳴泄瀉,大便膿血,盜汗,自汗,傷寒無汗,目昏,嗌幹痔血,赤白帶下,寒濕腳氣,腳踹後廉及足跗上痛,腹脹,腸鳴,泄瀉,腳氣,腿腫,足痿,熱病無汗或汗出不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身熱無汗,現代又多用復溜穴治療腎炎,睪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脊髓炎,下肢癱瘓,尿路感染,小兒麻痹後遺癥,腹膜炎,痔瘡,腰肌勞損等。

4 復溜穴的別名

復留(《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伏白(《針灸甲乙經》),昌陽(《針灸甲乙經》、《西方子明堂灸經》),外命(《外臺秘要》),胃陽[4],復白[4]。

5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行於復溜,復溜,上內踝二寸,動而不休,為經。

6 穴名解

復同“伏”即深伏,溜通流,此穴在內躁上,為“經”穴,經氣至此已深伏流行,故名復溜[1]。

復,通復,通伏,又通澓。重返為復,往來也。溜,有水急流之義。溜,順逝也。溜,同流,是流通,同留,是留止。水以直流順適為正。然江有回瀾,海有潮汐,豈水之真性哉。但廻波溯流,不離渠道,進退消長,本乎自然。《子午流註說難》曰:“其太溪正經直上之脈,復從內踝稍後,二寸而溜於此,故以為名。”本經之脈,循內踝之後,由照海上太溪。別跟中,由大鐘而水泉,以合於照海也。及其合照海之後,循經上腨內,復合其直流之正,故名“復溜”。《針灸大成》謂:“病人脈微細幾於不見者,取此穴刺至骨,待脈回乃可出針,亦復溜之意也。按脈微細,乃腎氣衰弱之極也。物極則反,本穴猶地雷之復也,故名之以復”,而曰復溜。[4]

7 特異性

復溜為足少陰腎經五輸穴之經穴,五行屬金。

8 所屬部位

小腿部[5]

9 復留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復溜穴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3]。

復溜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緣。正坐或仰臥取穴[1]。

復溜穴位於內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中點直上2寸,當跟腱前緣處[2]。

《醫學入門》等定本穴於交信之後,《針灸聚英》等定本穴於交信之前,說法不壹,今從前說[2]。

復溜穴在足少陰腎經的位置

復溜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復溜穴在小腿部的位置(骨骼)

復溜穴在小腿部的位置(肌肉)

復溜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10 復留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太溪上2寸,當跟腱之前緣處取穴。

復溜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緣。正坐或仰臥取穴[1]。

正坐或仰臥位,當太溪直上2寸,跟腱之前緣處取穴[6]。

11 復留穴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趾長屈肌、脛骨後肌。深層前方有脛後動、靜脈。分布著腓腸內側皮神經和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脛神經。皮膚由隱神經的小腿內側支分布。隱神經是股神經中最長的壹支。該神經自股三角內下降,經其尖進入股?管。在該管的下端,與膝最上動脈***同穿股收肌腱板,離開該管;繼在膝內側縫匠肌和股薄肌之間,穿深筋膜,伴大隱表脈下降至小腿內側,至小腿下三分之壹處,分為二支:壹支繼續沿脛骨內側緣下降至內踝;另壹支經內踝的前面,下降至足的內側緣。隱神經可與腓淺神經的足背內皮神經結合。上述的趾長屈肌和脛骨後肌等由脛神經的肌支支配。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跖肌腱和跟腱前方→踇長屈肌[1]。

皮膚→皮下組織→踇長屈肌[7]。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隱神經分支、小腿內側皮神經和大隱靜脈屬支分布;深層有脛神經肌支和脛後動脈分支分布[7]。

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和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脛神經;深層前方有脛後動、靜脈通過[2]。

12 復留穴的功效與作用

復溜穴具有補腎益陰,溫陽利水的功效。

復溜穴有益腎、利水、發汗、止汗的作用[1]。

復溜穴為足少陰腎經之經穴,配五行屬金,腎配五行屬水,根據五行相生原則,金能生水,復溜為本經之母穴,虛則補其母,故本穴可治療脾、腎兩臟的疾病[8]。

復溜穴配五行屬金,金應於肺,肺主表,外合皮毛,開腠理,故取本穴既可發汗,又可止汗,以治療汗證,對汗證具有雙向良性調整作用,配以合谷則療效更好[8]。

腰為腎之府,故取復溜穴可治療腰病[8]。

腎經經脈循行於下肢內側,復溜穴位於小腿的中下段,近於內踝,故取之又可治療下肢經脈病[8]。

復溜穴為治療汗證的常用穴。本穴又為保健常用穴,經常艾灸可預防水腫、足跟痛[8]。

復溜穴腎經之郤穴,有培補腎氣之功,能通調水道,維護與恢復水液之正常流行。腎為水臟,位在下焦,通調水道,是其本職。澓流為洄流之水,水液必須在全身反復洄流,才能灌溉臟腑,澤潤百骸。《金針梅花詩鈔》復溜條:“止者能流流者止。”如水腫、癃閉、無汗之類,用之可使之流:遺精、多汗、盜汗之類,用之又可使其不流矣。謂脈行至此,已深伏流行,亦未為不可也。[4]

13 復留穴主治病證

復溜穴主治腎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腫,小便不利,腹部脹滿,腸鳴泄瀉,大便膿血,盜汗,自汗,傷寒無汗,目昏,嗌幹痔血,赤白帶下,寒濕腳氣,腳踹後廉及足跗上痛,腹脹,腸鳴,泄瀉,腳氣,腿腫,足痿,熱病無汗或汗出不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身熱無汗,現代又多用復溜穴治療腎炎,睪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脊髓炎,下肢癱瘓,尿路感染,小兒麻痹後遺癥,腹膜炎,痔瘡,腰肌勞損等。

復溜穴主治腎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腫、小便不利、腹部脹滿、腸鳴泄瀉、大便膿血、盜汗、自汗、傷寒無汗、目昏、嗌幹痔血、赤白帶下、寒濕腳氣、腳踹後廉及足跗上痛等[1]。

復溜穴主治腹脹,水腫,腸鳴,泄瀉,盜汗,自汗,腳氣,腿腫,足痿[2]。

復溜穴主治腹脹,腸鳴,泄瀉,水腫;盜汗,熱病無汗或汗出不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6]。

復溜穴主治泄瀉、腸鳴、水腫、腹脹、腿腫、足痿、盜汗、身熱無汗、腰脊強痛[7]。

現代又多用復溜穴治療腎炎、睪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脊髓炎、下肢癱瘓等[1]。

1.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腎炎,睪丸炎,尿路感染;

2.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小兒麻痹後遺癥,脊髓炎;

3. 其它:功能性子宮出血,腹膜炎,痔瘡,腰肌勞損。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6][7][2][1],局部有酸麻感[6],或有觸電感向足底放散[6]。

註意:本穴深刺時,壹定要避開脛後動、靜脈,以防刺破血管[6]。

14.2 灸法

可灸[1][6][7]。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2]。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15 復留穴的配伍

復溜配合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主治多汗,無汗或少汗。

復溜配肝俞、脾俞,有舒肝益腎,健脾除濕的作用,主治泄瀉,水腫。

復溜配關元、足三裏、腎俞、大腸俞,治腎虛泄瀉[6]。

復溜配腎俞、脾俞、水分、太溪,治腎虛水腫[6]。

復溜配內關、合谷、太溪,治自汗[6]。

16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刺腰痛》:刺少陰於內踝上二痏。

《針灸甲乙經》:鼻孔中痛,腹中常鳴,骨寒熱無所安,汗出不休,復溜主之。腰痛引脊內廉,復溜主之。風逆四肢腫,復溜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足脛寒,復溜、申脈、厲兌。水腫氣脹滿,復溜、神闕。

《備急千金要方》:復溜、豐隆,大都主風逆四肢腫。

《針灸大成》:主腸澼,腰脊內引痛,不得俯仰起坐。

《醫宗金鑒》:主治血淋,氣滯腰痛。

《玉龍歌》:無汗傷寒瀉復溜,汗多宜將合谷收,若然六脈皆微細,金針壹補脈還浮。

《雜病穴法歌》:水腫,水分與復溜。

17 復留穴研究進展 17.1 抑制腎臟的水利尿作用

針刺健康人的復溜穴,出現抑制腎臟的水利尿作用,排出量較正常減少[1]。

17.2 加強闌尾蠕動

針刺復溜穴,在X線下觀察到對闌尾蠕動有加強作用,能促使闌尾腔內鋇劑的排空[1]。

  • 上一篇:怎樣分辨懷山藥
  • 下一篇:香茅幹怎麽吃的做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