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秘方 - 痢疾和腸炎有什麽區別?

痢疾和腸炎有什麽區別?

分類: 醫療健康 >> 內科

問題描述:

痢疾和腸炎有什麽區別?

解析:

痢疾

時間:2006年3月23日 來源:d3721

常識

痢疾是由痢疾桿菌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以腹痛、裏急後重、瀉下膿血便,便次頻為主要特征。本病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多見。痢疾的傳染途徑是糞便、手、口,即痢疾病人排出的大便中存在著大量的痢疾桿菌,可以通過汙染水源引起大流行,也可以通過蒼蠅、蟑螂等汙染食物,還可以通過病人用過的餐具、玩具、工具等傳染給健康人。無論是通過什麽途徑,只要痢疾桿菌進入人體消化道,就有可能在腸道內大量繁殖,經數小時-7天左右的潛伏期引起痢疾。

病因病理

痢疾因進入人體的痢疾桿菌菌型不同,數量多少及每個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癥狀也各不相同。因此臨床上將痢疾分為急性慢性兩種。

壹、 急性痢疾:急性痢疾根據癥狀又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種。在中毒型中,根據病情又分為休克型和腦型。雖然家長不必對孩子的病況進行嚴格的分型,但應了解痢疾的基本癥狀和病情變化的結局。

( 1). 輕型痢疾這是痢疾中最輕的壹種,壹般只有輕度腹痛、腹瀉,大便每天2-4次,呈水樣或糊狀,無膿血,有時混和黏液,解便後腹痛緩解,多數不發熱或只有低熱。由於癥狀不典型,常常被誤診為壹般的腸炎。(2). 普通型此型具有較典的痢疾癥狀,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左右,個別孩子可高達40℃以上。開始可無腹痛、腹瀉,只有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因此,開始時常被誤診為重感冒,數小時之後開始出現陣發性腹痛、腹瀉。開始為稀便,繼而出現膿血便,因為此時腸黏膜已出現潰瘍和壞死,故有明顯的下墜感。(3). 重型,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熱,每日大便次數可達20-30次,大便呈膿血樣,量少,腹痛劇烈,下墜較重,甚至不想離開便器,四肢發涼,很快出現脫水現象,有的可發生意識障礙。( 4). 中毒型,中毒型痢疾多見於2-7歲的兒童,常突然發病,開始時只有高熱,體溫可達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膚常出現花紋,呼吸淺而弱,可反復出現驚厥。多數孩子沒有腹痛、腹瀉和嘔吐,少數孩子只有輕度腹痛、腹瀉,大便無膿血。除上述癥狀外,若出現休克癥狀的叫休克型,表現為脈膊細弱,血壓下降或測不出,少尿或無尿,有呼吸困難、咯血現象,可因發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現腦部癥狀者叫腦型。腦型的主要表現是煩燥、嗜睡、血壓正常或增高,有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呼吸增快,有時出現呼吸暫停、嘆息樣呼吸或雙吸氣,很快進入昏迷狀態,而側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 慢性痢疾凡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為慢性痢疾、多數是因輕型痢疾治療不徹底或孩子患有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寄生蟲等病體質較弱所致。這種類型的病兒多無高熱,有時可出現腹痛、腹瀉、嘔吐和低熱,大便每日3-5次,可有正常便與黏液便和膿血便交替出現。患慢性痢疾的病兒,因長期營養不良,抵抗力差,易合並其他細菌感染,如肺炎、結核等。

痢疾的臨床癥狀:發熱(體溫壹般在38-39度),腹痛、腹瀉、初為模糊壯或稀水樣便逐漸轉為粘液或膿血便、裏急後重及腹部壓痛。臨床表現輕重不壹,中毒性痢疾癥狀是,起病急,發展快,突然高熱,體溫常達40度以上,精神萎靡,面色蒼白,休克等表現。

治療

(壹)急性菌痢的治療

(1).壹般治療 臥床休息、消化道隔離。給予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對於高熱、腹痛、失水者給予退熱、止痙、口服含鹽米湯或給予口服補液鹽(ORS),嘔吐者需靜脈補液,每日1500ml~3000m。小兒按150~200lml/kg/日,以5%葡萄糖鹽水為主。中毒癥狀嚴重時可用氫可琥珀酸鈉100mg加入液體中靜滴,或口服強的松10~20mg,以減輕中毒癥狀。

( 2).病原治療 由於耐藥菌株增加,最好應用≥2種抗菌藥物,可酌情選用下列各種藥物:

磺胺類:磺胺甲基異惡唑(SMZ)加甲氧芐胺嘧啶(TMP),即復方新諾明(SMZco),1.02次/日,首次加倍,兒童50mg/kg/日,連用5~7日。喹諾酮類:為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物,作用於細菌DNA旋轉酶,阻止DNA合成,有殺菌效果。此外組織滲透性強,少有耐藥產生。①吡哌酸(PPA)0.53次/日或1.02次/日,連用5~7日。②氟哌酸(NFLX)0.4,2~3次/日。③氟啶酸(ENX)0.1,3次/日,小兒酌減。抗生素:可適當選用慶大黴素(8萬u2次/日,小兒3000~5000u/kg/日,或卡那黴素0.52次/日)肌註或靜滴,療程均為5~7日。還可選用丁胺卡那黴素、磷黴素及頭孢菌素類等。利福平:對痢疾桿菌也有壹定殺滅作用。

( 3) .中醫中藥治療:①辨證論治:表未解裏熱已盛者應表裏雙解,用葛根黃連湯加減;濕重於熱者應利濕清熱,用胃苓湯加減;熱重於濕者應清熱利濕,用白頭翁湯加減;濕熱互滯者用芍藥湯加減。②黃連素0.4g,每日3次,兒童30 mg/kg/日,連用5~7日。生大蒜口服。③亦可選用馬齒莧、地榆、苦參、地錦草等單方草藥煎湯口服,早晚各壹次。

(4).針刺:取天樞、氣海、關元、足三裏或止痢穴(左下腹相當於麥氏壓痛點部位)。配止瀉、曲地、陽陵泉等強 *** ,不留針。

(二)中毒性菌痢的治療

( 1).抗感染 選擇敏感抗菌藥物,聯合用藥,靜脈給藥,待病屬於情好轉後改口服。具體抗菌藥物同上。

( 2).控制高熱與驚厥退熱可用物理降溫,加1%溫鹽水1000ml流動灌腸,或酌加退熱劑。

躁動不安或反復驚厥者,采用冬眠療法,氯丙嗪和異丙嗪1~2mg/kg,肌註,2~4小時可重復壹次,***2~3次。必要時加苯巴比妥鈉鹽,5mg/kg肌註,或水合氯醛,40~60mg/kg次,灌腸,或安定0.3mg/kg/次,肌註或緩慢靜推。

( 3).循環衰竭的治療: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療。主要有:①擴充有效血容量;②糾正酸中毒;③強心治療;④解除血管痙攣;⑤維持酸堿平衡;⑥應用糖皮質激素。

(4).防治腦水腫與呼吸衰竭,東莨菪堿或山莨菪堿的應用,既改善微循環,又有鎮靜作用。脫水劑: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kg/次,4~6小時壹次,可與50%葡萄糖交替使用。

地塞米松:0.5~1.0mg/kg/次,加入莫菲滴管中靜滴,必要時4~6小時重復壹次。

吸氧,1~2立升/分,慎用呼吸中樞興奮劑,必要時氣管內插管與氣管切開,用人工呼吸器。

( 5).中藥:生脈散或枳實註射液,靜脈或肌肉使用,以升高血壓,改善微循環,抗休克。

(三)慢性菌痢的治療

( 1).尋找誘因,對癥處置。避免過度勞累,勿使腹部受涼,勿食生冷飲食。體質虛弱者應及時使用免疫增強劑。當出現腸道菌群失衡時,切忌濫用抗菌藥物,立即停止耐藥抗菌藥物使用。改用酶生或乳酸桿菌,以利腸道厭氧菌生長。加用B族維生素、維生素C、葉酸等,或者口服左旋咪唑,或肌註轉移因子等免疫調節劑,以加強療效。

( 2).對於腸道粘膜病變經久有愈者,同時采用保留灌腸療法,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150ml,或加氫化可地松100mg,或5~10%大蒜溶液150ml加強地松20mg及0.25%普魯卡因10ml,保留灌腸,每晚壹次,10~14日為壹療程。

預防調護

(1)註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潔瓜果,不吃變質食物,做到饑飽有度,不酗酒,以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2)切生熟菜的刀具及砧板最好能分開。如無條件者,至少在每次使用前用開水燙壹下。(3)註意身體鍛煉,增強身體素質。(4)夏秋季節不能貪涼過度。(5)保持情緒舒暢,避免抑郁、憂思、惱怒過度。(6)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7)患者應註意隔離與臥床休息。(8)飲食以半流質為主,忌辛辣、生冷與油膩的食品。

  • 上一篇:吃芒果的5大註意事項不得不知
  • 下一篇:最近壓力大,頭痛怎麽辦啊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