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藥鑒定學:果實種子類——檳榔的鑒別

中藥鑒定學:果實種子類——檳榔的鑒別

性狀鑒別

 ① 近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高1.5cm~3.5cm,基部直徑1.5cm~3cm.

 ② 外表黃棕色至紅棕色,粗糙,具稍凹下的網狀淺溝紋。

 ③ 基底中央有壹凹窩(珠孔),近珠孔之側,有壹新月形或三角形疤痕(種臍),常見清晰的維管束跡。

 ④ 質堅硬,間或有裂隙,不易破斷,斷面呈棕白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

 ⑤ 氣微,味澀、微苦。

 顯微鑒別

 橫切面

 ① 種皮組織分內、外層,外層為數列細小石細胞,呈長圓形,切向延長,含有棕色物質;內層為數列薄壁細胞含棕色物質(鞣質)。

 ② 錯入組織系種皮內層不規則伸入胚乳中形成,其中有維管束組織,為薄壁性細胞,導管非木化。

 ③ 胚乳為白色多角形細胞,壁厚,壁孔大,略作念珠狀,細胞中含有油滴及糊粉粒。

 粉末:紅棕色至淡棕色。

 ① 種皮石細胞,形狀不壹,有為等徑的,有呈長方形的,細胞壁不甚厚化。

 ② 內胚乳碎片眾多,細胞形考試,大網站收集狀不規則,壁頗厚,有大的類圓形壁孔。

 ③ 糊粉粒直徑5μm~40μm,含擬晶體1粒。其他可見少數網紋導管,殘留的中果皮纖維,並有具壁孔的薄壁細胞等。

 成分

 ① 含6種與鞣質結合而存在的生物堿,總生物堿量0.3%~0.7%,而以檳榔堿(arecoline,C8H13O2N)含量最多,是檳榔的有效成分。其余為檳榔次堿(arecaidine)、去甲基檳榔堿(guvacoline)、去甲基檳榔次堿(guvacine)及異去甲基檳榔次堿(isoguvacine)等。

 ② 此外尚有鞣質約15%。

 ③ 脂肪油14%~18%。

 ④ 壹種紅色素檳榔紅。檳榔脂肪油的組成脂肪酸為:月桂酸19.5%、肉豆蔻酸46.2%、棕櫚酸12.7%等。

 ⑤ 另據報道,檳榔所含氨基酸中脯氨酸超過15%,酪氨酸、苯丙酸和精氨酸超過10%。檳榔內胚乳含兒茶精、花白素及其聚合物。

 理化鑒別

 取粉末0.5g,加水3~4ml,加5%硫酸液1滴,微熱數分鐘,濾過,取考,試大網站收集濾液1滴於玻片上,加碘化鉍鉀試液1滴,即顯混濁,放置後,置顯微鏡下觀察,有石榴紅色的球晶或方晶產生。(檢查檳榔堿)

 含量測定

 用酸堿滴定法。本品以幹燥品計,含醚溶性生物堿以檳榔堿(C8H13O2N)計算,不得少於0.30%。

  • 上一篇:“童子尿煮蛋”真有進補功效嗎?
  • 下一篇:八種“仙草花”花美、味美、防病,養壹個能吃幾十年。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