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耳鳴中醫調理

耳鳴中醫調理

在中醫領域,有壹種特別有名的湯劑叫八味腎氣丸,起源於東漢,是東漢大醫張仲景所創。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到了宋代,宋代大醫錢乙將其中的桂枝和附子兩種去掉,將剩下的六種藥材合在壹起,形成了另壹種著名的湯劑——六味地黃丸。

時光荏苒,到了清末。清末大醫淩桓在六味地黃丸中加入柴胡和磁石,於是成為治療耳朵的名方,名字直白,叫二龍左慈丸。

所以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二龍左慈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耳鳴。

《黃帝內經》壹句話就把耳朵和腎的關系解釋清楚了,腎開始了解耳朵。也就是說,耳朵是腎臟在頭面部開啟的窗口,所以看耳朵就能知道腎臟好不好。他還說,腦是髓海,腎主骨生髓。大腦就像壹塊電池。如果想保持正常運行,就需要不斷充電。腎氣是內在的能量。腎臟源源不斷地把精氣輸送到大腦,大腦把精氣分布到口、眼、耳、鼻、七竅。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耳朵和腎臟都是密不可分的。腎中精氣充足,才能聽得清,看得清。

耳聾左慈丸: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磁石、柴胡。這個方子現在也做成中成藥,藥店可以買到,這裏就不寫劑量了。

地黃是地黃的幹燥塊根,它還有壹個兄弟叫地黃。地黃經過炮制、熏黑後稱為地黃。地黃去掉了地黃的涼性,藥性偏溫。

地黃,壹種藥,全在於它的根。如果壹株植物被很好地保存和隱藏,妳應該看它的根。如果它的根又壯又肥,說明它的精氣很足,密封性很好。比如菠菜,很多人吃菠菜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去掉。真的很可惜。看看菠菜的根,紅色,粗而有力,隱藏著植物的能量。地黃也是,補腎填髓的作用特別好,既能補腎藏精,又能固精不漏。如果把腎比作壹扇門的話,地黃的這個貯藏作用就相當於給這扇門加了壹把鎖。

山藥最大的作用是健脾,但不要以為山藥補脾,就當它是補脾藥。其實是脾、肺、腎壹起補,也就是說吃壹次山藥,可以同時補三臟。古人對山藥評價很高,說它是“神仙之食,久食相宜。”山藥本身就很多汁粘稠,所以更註重滋陰。

再看山茱萸。很多人總是混淆山茱萸和吳茱萸。兩者只有壹字之差,功能卻完全不同。吳茱萸有刺激性味道。正是有了這種刺鼻的力量,所有的陰寒邪氣都不敢靠近,所以古人常用它來驅邪。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重陽節戴山茱萸的習俗,也就誕生了王維的名篇《在山上度假想我山東的兄弟們》。山茱萸則不同。不像吳茱萸那麽霸道乖巧,所以山茱萸的補益作用更大。哪裏可以補?主要是補肝腎。

在這裏,三味藥都是補藥,但還不夠補,還得引流。這個漏,當然不是說漏出來加了什麽。漏的是什麽?是體內的水在漏。不管水是濕的還是渾濁的,妳的身體裏有沒有壹些不好的,不必要的東西?只有把這些壞事泄露出去,好事才能補上。這也是很多人壹吃補藥就上火的原因。中醫把這叫虛而不補,其實是身體太濁,濁氣濁水把藥性推到了頂上。所以用茯苓、澤瀉祛濕,牡丹皮清火。整個處方的想法是在為身體掃清道路的同時進行彌補。從金匱腎氣丸到六味地黃丸,再到二龍左慈丸,歷代大醫都遵循這壹治療思路。

最後兩種藥,柴胡和磁石,柴胡上行,引藥入耳,磁石下行,氣歸腎。

專註於磁鐵。磁鐵是礦物藥,拿在手裏感覺很重。由於它們的重量很大,其藥性必然會下降。據古代醫書記載,磁鐵能治腎病,但能明目。

總的來說,耳聾左慈丸對肝腎陰虛引起的耳聾耳鳴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這樣的耳鳴有什麽特點?它就像蟬壹樣響個不停。如果還是不能判斷,這裏還有壹個參考方法,就是耳聾耳鳴。如果疲勞後加重,要補肝腎。大方向沒有錯。

  • 上一篇:怎麽吃絲瓜治療痛經?
  • 下一篇:修復腦神經的中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