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石馬山鎮的經濟建設

石馬山鎮的經濟建設

中國農業生產的傳統是:水稻、小麥、紅薯是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主要是大豆、花生和油料作物。1987年,雙季雜交水稻已經全面推廣,糧食總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達到2.9萬噸。但由於種糧成本高、效益差,農民種糧積極性低,部分水利設施失修、渠道荒廢,糧食生產壹度陷入低谷。

5438年6月+2004年10月,中央出臺解決“三農”問題的政策,調整農產品價格,開始補貼種糧農民;2005年取消農業稅,鎮黨委政府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大資金投入,修復水利設施,大力推廣小型排灌機械。農業生產逐步向“區域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農業產業化轉變。從2004年到2007年,* * *修復了2座小型壹型水庫、10座小型二型水庫和3258座山塘;恢復和擴建65 438+037個電源板,包括7個容量為65 438+000的電源板和265 438+0個液壓泵;養護維修通道63條,總面積309公裏。生態農業發展已初具規模,主要項目有:以胡荃管理區為中心的萬畝優質玉米基地、石橋村黑山羊基地、天龍、洪飛、友誼、環山等特色養殖基地、雙車村天麻種植基地、鳥溪、珠泉、山濤村“湘中黑牛”養殖基地等。

2007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654.38+0.9億元,糧食總產量達到2.7萬噸,人均純收入2397元。石馬山鎮是漣源的工業重鎮,區位優勢好,社會環境寬松,工業基礎雄厚。1987中國到處都是礦窯,到處都是企業。國有企業1,市屬企業8,鎮辦企業15。在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大多數企業負債累累,負擔沈重。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類企業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承包、租賃到搬遷,民營企業發展迅速。到二十世紀末,中國壹大批有特色、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和產品崛起。遠洋煤機、嘉信冶煉、方圓磨具、安泰塑料、川安防爆、回春堂藥業等民營企業的產品遠銷全國各地。2006年,漣源市“北擴東拓”和“工業園區發展”總體規劃頒布後,進壹步激發了投資者的熱情,壹大批項目和資金陸續引進。目前,礦山機械城、溫江綜合開發、“三壹”新材料等項目正在規劃籌備中。國稅、民政、農機、公安等局級機關也紛紛入駐。

2007年,全國各類企業14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8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3家。工業總產值達到11.5億元,稅收31.36億元。國內經濟發展迅速,市場繁榮。1987年,全國只有三個供銷社和10寄售商店,農產品和緊缺商品仍由國家計劃分配,通過供銷渠道供應。90年代個體店鋪蓬勃發展,供銷社也承包、租賃、搬遷。到了21世紀初,供銷部已經完全被個體商店取代。國內貿易以梅園市場為中心,蓮花廣場、群英橋、胡荃、培元等市場輻射全境,各種專賣店、連鎖店、批發店、超市、平價商場也隨之興起。個體經濟已經成為商品交易市場的主導。

2007年有6個集貿市場,1個超市,2個大米專賣市場,200多家商店,餐飲,娛樂,休閑,修理等,物資豐富,價格穩定。【財政】自上世紀80年代初建立鄉鎮財政以來,國內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工商稅收和農村“四稅壹費”。65438至0995年,漣源對鄉鎮財政實行“分稅、核定收支、定額支付或定額補助、三年不變”的管理體制。

2006年5438+0,工商稅收完成312萬元(市本級),征收農業稅85萬元,特產稅654.38+05萬元,統籌基金654.38+0.33萬元,計233萬元。2002年費改後,取消征收特產稅和鄉統籌,征收農業稅654.38+0.8萬元。2005年,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對種糧農民進行補貼。

2007年,向農民發放各類補貼337萬元,其中種糧補貼204萬元。工商稅收完成444萬元,其中國稅654.38+0.86萬元,地稅258萬元。是2001年完成額的132%。

【農村信用社】1995區並入鎮時,全國有4家農村信用社,9家信用社儲蓄點,後並入石馬山鎮農村信用社,職工36人,年儲1億多元。2005年發放“三農”貸款1680萬元,為特色農業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農村合作基金會】1994,全國農村合作基金會蓬勃發展,全國成立三家農村合作基金會。由於管理退化,經營不善,全國統壹從1998並入信用社。當時壞賬損失金額達2700萬元,給鎮財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壹度導致財政經濟困難。

  • 上一篇:逍遙中草藥
  • 下一篇:猴痘有什麽治療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