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醫說丨金風漸至天漸冷,燥氣當令話養生

中醫說丨金風漸至天漸冷,燥氣當令話養生

金風漸至,夏盡秋來。

秋季來臨,燥氣當令,

肺金與秋氣相應,

大家可順應節氣的變化,

進行當令的 養生 和保健,

金秋養肺最為適宜。

除此以外,人與自然界壹樣都具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性和規律。秋天的斂收得當,冬天就能更好地閉藏。國醫大師鄒燕勤教授認為:利用天人相應理論,順應季節的自然特性進行有效調理,秋冬時令,保養肺腎,斂藏營養精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能夠極大地改善體質和抗病能力,緩解原有疾病。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誌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誌,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秋天的三個月,是萬物果實飽滿、已經成熟的季節。在這壹季節裏,天氣清肅,其風緊急,草木雕零,大地明凈。人應當早睡早起,跟群雞同時作息。使情誌安定平靜,用以緩沖深秋的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收斂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氣,以使人體能適應秋氣並達到相互平衡;不要讓情誌向外越泄,用以使肺氣保持清肅。這乃是順應秋氣、養護人體收斂機能的法則。違背了這壹法則,就會傷害肺氣,到了冬天還會由生完谷不化的飧泄。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收斂機能在秋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冬天的閉藏之力少而不足的緣故。

秋冬天易發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抗病防病更加重要。秋季氣清風寒,萬物變色,早晚涼風時至,陽氣漸收,陰氣生長,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人體經過漫長的炎夏酷暑,機體各組織器官處於津液耗損的狀態,易虛火上炎出現“秋燥”,“肺為嬌臟,喜潤惡燥”,鼻乃肺之竅,同時肺主皮毛,與皮膚粘膜關系密切,所以口鼻幹燥在立秋之後尤為常見,呼吸道失去潤滑,抵抗力下降,如果再受風著涼,極易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若感染了新冠病毒,則容易發病,或發為重癥肺炎,危及生命。

鄒燕勤教授認為,在秋季對飲食起居、精神情誌、運動等方面進行調攝,可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為秋冬閉藏做好準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紹壹些日常的保健方法:

金風送爽,氣候幹燥,容易傷及肺陰,使人體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口鼻幹癢、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疾病,應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也會下降,除了適當多飲水外,飲食上可以酌用藥食同源之品,特別要註意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可以多吃點白蘿蔔、百合、西紅柿、山藥,扁豆,藕、芡實(新鮮的雞頭米最好)、茭白、南瓜、豆腐、蓮子肉、竹筍、糯米、粳米、乳品、核桃、蜂蜜、芝麻、葡萄、獼猴桃、蘋果、梨子等清補、平補之物,以潤秋燥。還可以制作鐵皮石斛百合粥,原料有:鐵皮石斛20克,百合50克,大米100克;制作方法:將鮮鐵皮石斛三根洗凈,切斷,拍碎放入200毫升水,久煎去渣取100毫升(也可以壹次煎2-4倍量放人冰箱備用);用石斛汁加鮮百合兩個,大米100克,再加適量水煮粥即可食用; 養生 功效:養胃潤肺,滋陰生津,適用於立秋後口幹、幹咳、熱病津傷等證,是立秋後的陰虛津虧體質人群的保健佳品。

此外,要特別註意保護脾胃,提倡:“秋季 養生 ,姜和芡實少不了”。《內經》雲:形寒飲冷則傷肺。秋季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過食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就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過食生冷和油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可多進溫食,配合辛溫之品,如姜、桂等。

姜作為藥食同源之品,應用廣泛,夏秋吃姜對於祛寒氣更起作用。姜味辛辣,性溫。鄒燕勤教授的父親鄒雲翔教授常說:“燒菜用不好生姜的不會是壹個好廚師,用藥配伍不好生姜(幹姜)的醫生也不會成為好醫生。”中醫經典《傷寒雜病論》***計260首方,有71首方用到生姜,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全面記述了姜的氣味,功效和禁忌,並附姜方79首。鄒燕勤教授壹般治表寒用生姜,治裏寒用幹姜,老姜。凡是慢性腹瀉腸炎屬於脾胃虛寒時,不給病人開藥,就介紹病人回家用鄒家祖傳的秘方--老姜煮芡實粥。民間流傳姜的佳話“壹片生姜勝單方,壹杯姜湯保 健康 ”,說明姜的藥物作用十分廣泛和有效。對於風寒感冒初起,可用生姜9元,搗爛,加紅糖,開水沖泡,或煎煮,服後覆被取汗,連續2-3次。

雞頭米,學名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藥食佳品。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稱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芡實為水中人參,是除濕佳品,有補脾止泄,固腎澀精之功,為脾腎補固之良藥,中醫認為,脾健則水濕自去,腎氣旺則固攝有權,久久服之,諸癥自消。

每年8月中旬雞頭米上市時,蘇州當地人都會買十斤放在冰箱中,每天煮壹點,或者再放個雞蛋,非常有營養,中老年人用它來健牌祛濕,年輕女性用它來美容養顏。將芡實用慢火燉煮至爛熟,註意細嚼慢咽,才能起到充養身體的作用,壹次不食用太多,芡實可以直接煎湯,既簡單又有營養,同時搭配蓮子和粳米熬成粥,可降低尿蛋白,特別適合腎病患者。

秋季漸涼,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順應節氣變化,註意 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雲“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倶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斂之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俗話說:“春乏、秋困、夏打盹。”入秋也應適當午睡,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並使人體緊張度降低。

在此季節,既要防寒保暖,又要盡量讓機體保持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避免汗多,陰氣外泄等情況,以順應秋天陰精內蓄、陰氣內守的 養生 需要。若有基礎疾病,抵抗力弱,進入深秋時就要註意保暖;若氣溫驟然下降,出現雨雪,就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加減衣服,以稍做活動而不出汗為宜。總之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常言道“動則不衰,用則不退。”晨起後要積極健身鍛煉,提高人體的防禦機能,使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有利於避免諸多疾病的發生,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壹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可選擇壹些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登山、遊泳、慢跑、散步、短程 旅遊 等。長期堅持可達到通血脈、利關節、豐肌肉、增強心肺功能,延緩各臟器組織的衰老的目的。如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等傳統健身運動對於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練習深沈而緩慢的呼吸具有很明顯的作用,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鍛煉方法。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草葉枯落,花木雕零的季節。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在此時節人們心中最易引起傷感,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因此,精神調養上要順應季節特點,使肺氣清降,適應秋天容平之氣,避免秋天肅殺之氣。保持內心寧靜,情緒樂觀,舒暢胸懷,拋開壹切煩惱,避免悲傷情緒,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可經常和家人談心,多進行壹些戶外活動,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秋季的 養生 涉及飲食、起居、活動、情誌等

多層次、多方面的調攝,

我們面對自然界節氣的變化,

要順應天時,斂藏精氣,

自覺做到扶助正氣,

以祛達邪氣,提高自身免疫力,

爭取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 上一篇:被低估的中醫
  • 下一篇:白雲山和黃中藥的過期藥品免費更換機制是怎樣的?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