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禤國維國醫大師的中醫臨癥思維

禤國維國醫大師的中醫臨癥思維

禤國維,在廣東,大家都尊稱他為禤老。

是我們廣東省的國醫大師其中之壹。壹位是鄧鐵濤老先生,壹位是禤國維老先生。

上周末有幸參加廣州中醫藥大學固生國醫學堂的開課儀式,禤老給我們上了壹個中醫人第壹課。壹個中醫人應該有的思維------“中醫臨癥思維淺識”。像他這樣的國醫大師,用了淺識這個詞,看出來我們中國國醫的謙虛好學的品德。

像他已經是八十幾歲的高齡了,但是精神狀態還不錯,還給我們這些將要踏上中醫這條路的人指引方向!“國醫大師,首先自己必須要長壽,才有說服力!”確實如此,自愛才能大愛,自己長壽才能給病人信心,才能說明中醫養生的效果。

“中醫臨癥思維淺識”

宏觀壹體的思維決定了中醫獨特的診病治病的思路;中醫重視宏觀機體表現於外的異常征象,運用望聞問切四種診法,合參構思,把分散的表征與病機組合成具有整體聯系的綜合證候,從宏觀認識上,總體把握病情,進而系統指導治療。

對於養生,古代醫家順應自然,兼顧形神壹體,五臟壹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整體養生觀,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言: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靈樞·本神篇》“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在科技欠發達的古代,人類對自身組織結構了解甚微,中醫即在實踐中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壹中把握生命運動在不同層次、方面、及不同階段的運動變化規律。張仲景的六經辨證,張景嶽、程鐘齡等醫家的八綱辨證,溫病學派的三焦及衛氣營血辨證等均是中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智慧體現。

中醫辨證思維以“陰陽”為總綱和邏輯開端,以陰陽學說的對立制約、依存互根、消長轉化和動態平衡觀作為對立統壹思維律。《易經·系辭》曰:“壹陰壹陽之謂道”,認為整個世界由陰陽兩大勢力組成,二者對立又統壹,是構成世間壹切事物內部***同具有的相互對立而又相互消長的兩種基本因素,它最早提出了中國哲學以陰陽為主的辨證思維,繼而被中醫所接受和吸收。

陰陽是中醫辨證的總綱,決定了中醫對人體“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和陰陽失和的病理狀態的認識。

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陰陽調和,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人則無病;陰陽不和,則引起人體氣血運行紊亂,臟腑經絡功能失調而百病叢生。

因此,調和陰陽,使機體平衡和諧,是中醫治療的基本原則。

《道德經》早已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就指出陰陽在動態平衡中衍生萬物。不論是中醫陰陽平衡還是現代的“內環境穩態”,都是壹種動態的平衡。動態平衡性是所有系統的基本特征。

如中醫體質學說即根據年齡性別等因素,將人分為多種體質類型:小兒多為純陽之體,女性多為血虛體質;嶺南之人,多為陰虛火旺體質;西北之人,多為燥盛體質;富貴使人易生痰濕,貧苦之人多為虛弱,皆是此例。

另外,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沈浮等理論,是體現中藥藥效作用的重要方面,藥物的偏性可推動機體的陰陽自和機制從而產生治療效應;故在遣方用藥方面,既要重視整劑中藥君臣佐使關系的調和,又要註意藥味和劑量的配比,以免糾偏太過。

長期臨床實踐發現,許多疾病往往具有相似的病因病機,故在辨證的基礎上,可將其劃分為同壹證候類型,治法亦相似,即異病同治法。

異病同治法如下例子,皮膚表現出來的癥狀都不壹樣,但是病因都是壹樣,故異病同治:

1.許多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等多為風濕熱毒郁結肌膚而發病、臨床多辨證為風濕熱證,法為解毒化瘀,利濕通絡。

2.痤瘡、脂溢性皮炎等多由腎陰不足、相火過旺引起,多歸於腎陰虛證,治則是滋腎瀉火,涼血解毒。

3.斑禿、脂溢性脫發、產後脫發等因多數伴有腰膝酸軟、耳鳴目眩、遺精滑泄、失眠多夢等癥狀而多屬腎氣不足證,治以益氣固腎養血。

4.難治性免疫性皮膚病,如紅斑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等多病程長、反復發作、耗竭腎元,往往導致腎陽虧虛證、腎陽虛水泛證,治療上多用溫陽補腎之法。

中醫模式思維的產生,是壹個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中醫十分擅長利用模式框架來解釋說明中醫理論。

最初中醫的模式結構為“陰陽”這壹簡單矛盾框架,後來發展為木火土金水五行理論,由於對個體及微觀方面的指導有限,後世又不斷“添磚加瓦”,形成臟腑、氣血津液、經絡穴位等模式,將復雜淩亂的臨床診療論述精煉成條理清晰的綱要性指南。

中醫證候學-中醫辨證論治的關鍵環節,是模式思維的突出體現,它完全根植於中醫諸多辨證學說,融合匯通臨床四診所見,形成壹套完整的診療模式體系,使中醫思維邏輯更加清晰,極大促進了中醫的發展。

壹方面,學習者可借助既成模板來幫助理解中醫理論,並以此為基板來創新加工新的臨床認識,使已學到的知識和臨床思維得到序貫聯結。

我認為禤國維老先生的這幾個中醫思維,也非常適合應用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是萬法歸壹。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讓我們後輩嘆服。

  • 上一篇:山藥可以泡水嗎?
  • 下一篇:孕婦房間可以貼嬰兒海報嗎?誰真的是百度最帥的人?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