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儀隴縣歷史悠久的大邑古城

儀隴縣歷史悠久的大邑古城

1.據說,大邑的莫達邑在古代被稱為淩軒鎮。南宋時,韓世忠在大邑戰勝遊牧民族後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因此得名大邑。

據《宋史》記載,1134年(南宋紹興四年)九月,金兵兀術率四十萬牧民攻滁州、成州(今高郵),後與揚州會師渡江攻臨安(杭州),滅南宋。南宋朝廷壹方面派遣使節北上求和,另壹方面又派遣名將韓世忠駐守鎮江,抗擊八金軍的南渡。

韓世忠到鎮江後,沒有駐軍,而是從北方越境到揚州。在揚州(今大邑)西北郊包圍了金軍的先鋒騎兵,打敗了金軍,同時與嶽飛壹起在天長、成州給金軍迎頭痛擊,金軍潰不成軍。慘敗後,殘余勢力從北方撤回,滅宋南下的計劃受挫。大儀之戰,規模雖小,意義非凡。

是韓世忠軍事生涯中的兩大戰役之壹(另壹場戰役是黃天蕩之戰),也是南宋軍隊第壹次主動出擊,取得伏擊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南宋軍民的士氣。被譽為南宋十三功德之壹,後人將其評為中興第壹武學。宋高宗在大邑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表揚韓世忠士兵,大邑的地名由此而來。

大邑之戰,雙飛投入兵力至少兩萬,大部分金軍全軍覆沒,剩下的倉皇北逃。南宋軍隊戰功卓著,因此大邑之戰在南宋抗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當代史家認為,此役可與1939年9月平型關之勝相提並論,韓世忠壹戰成名,打破了8金軍(日軍)所向披靡的神話。

但由於史書記載簡略,史學界研究甚少。大邑有很多古跡,因為屢戰屢敗,早已失傳。比如青墩、銀墩古文化遺址屬於西周,距今3000多年,無從考證。托林寺、三義閣、風之嶺、韓公廟、迎玉源等古跡難覓蹤影。

(在《大邑文化》壹書中有記載,此處不再贅述。)更有意思的是,金庸先生在《鹿邑公爵第二次歸來》中提到大邑,韋小寶護送江洋大盜毛到大邑德勝山。原文是“德勝山位於揚州城西北三十裏的大義鄉。南宋紹興年間,韓世忠曾在此破金兵,故山名‘勝’。”

大邑德勝山在哪裏,現在無從考證。說是韓世忠拿下大邑後回南的壹個小山頭,但大邑確實有很多山頭(從揚州壹路往西北,確實有甘泉山,德勝山是不是甘泉山還有待考證)。時代變了,地名也有可能被遺忘。鹿山公爵還提到,勝利山上有壹座“異妓廟”,是韓世忠的紅顏知己梁紅玉的廟,也叫夫人英烈廟。揚州妓院的女人多去朝拜,所以香火更旺盛,現在這個廟已經不存在了。

還有,據隋書說,楊迪皇帝曾命人在洛陽捉螢火蟲,並在京華宮設采集點,連收了好幾迎(隋朝十鬥為壹迎)。楊光夜間出行,幾十只螢火蟲壹起放飛,“遍布巖谷”,蔚為壯觀。

楊迪三顧揚州、巡遊江都時也是這樣做的。據魏說,隋煬帝曾下令在江都縣大義鄉修建“螢火蟲園”,專門收集螢火蟲。

“螢火蟲花園”在哪裏,無從考證。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七律·隋宮》對此事感觸頗深:他的《紫泉宮》已被雲霧占據,如同他要把整個揚州都收為己有。若不是玉璽被唐太祖奪取,他早就揚帆遠航了。

螢火蟲現在不見了,離開了風化的草地,但黃昏時仍在垂柳烏鴉棲息。如果他遇上了,那裏地下,後世的陳皇帝,又該我求“花之* * *”了!“螢火蟲現在不見了,離開了風化的草地”,這是因為楊光拙劣的捕捉使螢火蟲滅絕了嗎?“但仍在垂柳中烏鴉黃昏棲息”,隋煬帝若未成鬼,黃昏烏鴉怎敢在空渠邊垂柳上歇錦帆?無獨有偶,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是朱德元帥和張思德的故鄉,儀隴縣也有壹個與之同名的古鎮。境內的大邑山高大、英俊、郁郁蔥蔥,其“戴逸疊翠”是儀隴當地的壹處旅遊景點。

二、大邑的牛市說到大邑,我不得不說大邑的牛市。牛市和當時的魯(糧店)、雜貨店、中藥店(中藥店)、布店壹樣,都屬於專業交易市場,其中以幾個牛市最為著名。

大邑地處丘陵地帶。在農耕時代,牛是不可或缺的生產力,有“壹頭牛是半個勞動力”的說法。大邑和牛的關系很密切。清朝光緒年間,大邑牛市與徐州、丹陽並稱為江蘇三大牛市。高峰期(民國初年-抗日戰爭)每集上市菜牛和耕牛都在1萬頭以上,成交率在70%左右,最高交易量超過1萬頭。

交易的牛很多,牛店(舊稱牙店)也越來越多。鎮上有100多戶人家以此為生。其中最著名的是曹安山和曹安兄弟經營的曹記牛店。曹記牛行經營有方,誠實守信,“壹手撐兩家”,鐵面無私,深得買賣雙方信任,形成了“遠、大、旺、廣”的特色。

“遠”,來曹氏牛行的買賣雙方多為安徽、明光、來安、天長、盱眙、金湖、高郵等地的商人,也有不少廣東、廣西、青藏等偏遠地區的商人。他們主要買賣牛肉,在那裏收購,然後轉運到揚州、鎮江的屠宰場。

當地農民也參與牛的買賣,如以牛換犢、以犢換牛或以菜牛換牛,壹般數額不大。“大”,牛市大。方圓有五六裏,能容納壹萬頭牛,壹萬多人。

據說農歷初四初九(現在大邑逢農歷初四初九,周邊攤販聚集在大邑鎮做各種生意),到大邑鎮趕集的人多達5萬人。“盛”,牛市成交量大,帶動了驢市、豬市、禽市、餐飲、服務業的繁榮昌盛,呈現出“牛吼馬叫,生意如火如荼”的景象。

“燕”和牛業的繁榮使大邑成為附近城鎮農副產品的集散地,也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揚州、儀征、天長的經濟發展。儀征市崔誌毅牛行是模仿曹集牛行的經營模式發展起來的。

大邑牛市的交易,除了動用牛行,地方稅務機關也不失時機。

2.請問有誰知道四川儀隴縣的簡史?儀隴有1500多年的歷史。古力涼州是戰國時期的巴子之地。公元前314年,建立巴郡,並置閬中郡,屬。西晉中期(公元304-347年),蘭姆郡位於大邑鄉大邑山上,屬漢代巴郡。晉宋齊時期,縣城西北屬閬中縣、巴西縣,東南屬瞿巖縣瞿巖縣。

南朝梁元麟元年(公元502年),龍城縣與儀隴縣同郡,在今晉城之巔。同時設立尹達縣,治縣在儀隴縣尹達鎮。

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扶余縣、安固縣,宣漢縣置大同。縣名扶余山(今龍城村),縣與宣漢縣轄於羅達鄉,安固縣轄於英山縣安固鄉。

西魏(538-551)仍攻良治、龍城、尹達三縣,扶余引宣漢、安固二縣。

北周四年(公元569年),西魏梁的依安縣、扶余縣劃歸彭州,龍城縣仍在,扶余縣由儀隴縣大羅池遷至英山縣安谷場。龍城縣轄儀隴縣和尹達縣。

隋煬帝黃凱三年(公元583年),巴彭州的扶余、義安、龍城三縣,渠縣的涇陽縣。並入彭州,開十八年(公元598年),宣漢縣改為扶余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州改為縣,儀隴、尹達兩縣屬巴西縣(縣屬今閬中縣),扶余縣屬青化縣(縣屬今巴中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恢復彭州,轄儀隴、尹達、扶余等六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建立周放,治州、儀隴縣在今金城山。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邛南、相如兩縣部分地區設置新城,與太子尹合建,改稱新鄭縣,隸屬閬中,治縣在今儀隴縣新鄭鎮。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周放被棄,儀隴歸彭州。

公元738年,儀隴縣遷至今縣城所在地晉城半山腰。為避諱玄宗李隆基,大歷初年(公元766年)儀隴縣更名為儀隴縣。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扶余縣遷至儀隴縣陸毅鄉李家壩。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尹達縣改為蓮池縣(蓬安縣茶亭鄉蓮池壩),後被廢。開城元年(公元836年)復置。

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沿襲唐制。以州領縣,彭池、儀隴、扶余三縣仍屬彭州。

北宋時(960-1127),彭州稱鹹安縣,轄儀隴、彭池、扶余、英山四縣。

南宋(公元1127-1279)恢復梁山郡,彭州鹹安郡由四郡擴為六郡。

元(公元1206-1368)建立省制,由路、州、縣組成,儀隴縣屬四川順慶路彭州。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廢棄的蓬池、扶余兩縣進入儀隴縣。同時,將新鄭縣撤為南部縣。從此儀隴縣境內基本統壹。

明代(公元1368-1661)廢棄道路分為省、州、縣四級。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儀隴縣並入彭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恢復。

清代(公元1616-1911),儀隴縣屬川北順慶府管轄。宣彤元年(公元1909),儀隴縣為避諱溥儀皇帝,改為“儀隴”。

民國元年(公元1912),壹龍改名廢,屬順慶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廢府,復路。儀隴屬嘉陵路(該路治在今南充市)。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縣直屬省。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儀隴為四川省第十壹行政督察區所轄縣(專員公署設在南充)。

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從鄂豫皖邊區根據地轉移到川東北,於1933年8月23日解放儀隴,隨後建立了縣、市、區、鄉、村蘇維埃政權。當時,紅軍將儀隴縣及鄰近縣的部分地區劃歸儀隴縣、常勝縣、閬南縣三縣。蘇聯在儀隴縣設立了黃金鎮,轄1市、1區和52個鄉鎮。長生縣蘇維埃* * *當年在儀隴縣設李善長,次年遷至巴中頂山場,轄8區32鄉;閬南蘇維埃* * *,位於今閬中市水觀音,轄15地區。紅軍在儀隴戰鬥30余次。1935年2月至4月,為配合紅軍北進,壹龍撤離。紅軍撤退後,儀隴縣恢復民國舊制,直至1949年2月23日儀隴解放。

1950,儀隴縣隸屬川北行政公署南充區。1952年9月,川北行署撤銷後,儀隴縣劃歸四川省南充地區管轄(8月更名為地區,1968,6月更名為南充市,1994),縣府設在錦城半山腰的錦城鎮。現在縣* * *搬到了嘉陵江邊的新鄭鎮,新鄭新城發展很快。

儀隴被譽為“書法、剪紙、篆刻之鄉”,是國家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

3.古城在哪裏?老街牌坊——狀元坊閬中市,是AAAA風景旅遊區的“天下第壹山”,位於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遊,東臨巴山,西臨劍門,北連熊誌。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AAAA風景旅遊區。東西是美好的,文化是厚重的,像壹顆璀璨的明珠,閃閃發光。閬中面積1878平方公裏,總人口8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3萬,城鎮人口約20萬。轄49個鄉鎮和3個街道辦事處。閬中位於四川盆地北緣,西南地勢低,東北地勢高。市區平均海拔328-888米,以低山丘陵為主,部分丘陵和平壩。境內流長59.4公裏,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1%。閬中歷史悠久,戰國時期是巴基斯坦的首都。公元前314年建立閬中郡,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歷代在此設縣、府、州、道、行署。漢唐時期,閬中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研究中心,著名的天文文字落下閎創造了太初歷法和世界上第壹個渾儀。蜀漢史家張飛守閬中七年;明清時期,閬中曾是四川的臨時省會,長達10多年。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長的歷史中,閬中壹直是川北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1985年,國務院公布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1撤縣設市,為四川省直轄市;1992國務院批準開放城市;2001被授予全國生態示範城市,2004年被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閬中素有“元朗仙境”和“巴蜀藺”之稱,唐代詩人杜甫在這裏留下了“閬州地廣人稀於城南”的名句。被譽為“天下第壹山”。歷史給了閬中豐厚的饋贈,留下了燦爛的文化和近200處名勝古跡,至今仍閃耀著耀眼的光彩。閬中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壹。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古人民街院落、寺院、亭臺樓閣、石刻,構成了閬中獨特的旅遊資源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宏偉的張飛廟和張飛墓以及韓曙遺址文物是三國旅遊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閬中是四川省下轄的壹個市,距離省會成都只有230公裏,歸南充市管理。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遊。在東經105 41′~ 106 24′和北緯31 22′~ 31 51′之間。東鄰巴中市、儀隴縣,南接南部縣,西接劍閣縣,北接蒼溪縣。閬中處於川中丘陵向川北低山過渡地帶。全境東、西、北高,中南部低,呈堰尾槽狀地形和多級梯級地貌,海拔328-888.8米。低丘、高丘和中丘占陸地面積的92%,低丘和平壩占6.31%,水域占1.69%。閬中山脈分別位於嘉陵江的東部和西部,大巴山山脈位於嘉陵江的東部,劍門山脈位於嘉陵江的西部。屬於大巴山區的山脈有盤龍山、方山、龍山、大邑山。劍門山脈包括羅達山、仙桂山及其二級山系。

4.四川最早的四大歷史古城有哪些?它們是閬中古城、國家AAAAA旅遊區、中國春節的發源地,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城。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邊緣,嘉陵江中遊。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古巴蜀的軍事中心。閬中土壤肥沃,水美,氣候適宜,物產豐富。

2014進入“劍門蜀道”申遺預備名單之壹。邛崍據說在邛崍山附近,所以它在古代被稱為林瓊。

是西漢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鄉。瓊州在歷史上有很多年是家。

自公元前316年秦滅蜀,蜀守,至今已有2300年歷史,是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壹。松潘古城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素有“川西北重鎮”、“邊陲重鎮”、“戰略樞紐”之稱。

目前也是連接九寨溝、黃龍、紅原-若爾蓋大草原等重要景區的樞紐。古城被稱為“高原古城”,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松潘古稱松州,是四川省的壹座歷史名城。是歷史上著名的邊陲小城,被稱為“川西門戶”,曾是打仗的地方。《古松史》中記載“以淩敏嶺為界,控制河源,左側和龍,右側康藏”,“天府屏蔽,陰鎖”。因此,自漢唐以來,關偉就在這裏設伏,並有重兵屯駐。

趙華古城有4000多年的歷史,2200多年的連續建縣史。它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迄今為止唯壹保存完好的三國古城,先後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榮譽。古城風貌原始,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郡縣之壹,素有“巴蜀第壹郡,蜀第二都”之稱。

古城位於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交匯處。其嘉陵江水滿,水系遍布太極,被譽為“太極天下第壹景觀”的自然奇觀。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古遺址遺跡眾多,民風古樸典雅。是遊客參觀度假和學者研究考古的理想場所。

5.南充市儀隴縣有什麽好笑的?儀隴縣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朱德的故鄉和客家文化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

儀隴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林朗山景區、四川四大著名內陸河之壹的新德裏堆、川北客家第壹村石鼎莊園、中國壹絕金粟晏殊、列入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朱德故居紀念館等。是全國紅色旅遊發展30條精品線路中的重要節點。[1] 1982朱德同誌故居紀念館,建於馬鞍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德故居紀念館、銅像紀念園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首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白洋湖、仙女湖白塔、魁星閣建築獨特;金城山“德”字石刻面積484平方米,居世界第壹;晉城背後有晉城公園、白塔山、仙女山、大義山,還有10多處名勝古跡公園,如林朗、李善寨、龍城村等,廣為人知。

儀隴縣東北部合作鄉西側有壹座天平山,太子洞,張槐山,巴中交界處。主峰海拔近700米,蜿蜒於八壹與數十裏之間,山勢雄偉幽僻。

自唐宋以來,張淮寺壹直建在主峰上。從此,張淮寺取代了天平山,在周圍的縣都很有名。

離張淮廟200多米遠,有壹塊光滑的大石頭。像壹個神奇的巨型蘑菇,從天而降,寄生在陡峭的巖石上。

在堅硬巖石的東側,有壹個向內凹陷的懸崖。懸崖中間有壹個山洞,周圍沒有路。只有鳥可以住在裏面。從遠處看,它像壹個銀白色的鏡面屏幕掛在張淮寺的山巖邊緣。人們稱這塊巖石為“王子巖”。王子洞嵌在王子巖壁中,王子巖壁附著在張淮山的東部邊緣。洞穴和巖石,巖石和山相映成趣。

王子巖頂部的圓形巖石日夜親吻著大自然的風霜雨雪。在漫長的歷史中,頑石的表面逐漸變成灰黑色,石頭上沒有植物,只有壹些苔蘚植物生長。繞過巖石的外緣,大約需要180級臺階。石頂中間有“普陀院”二字,直徑33厘米多,橫向排列,四周多詩。

  • 上一篇:番茄羊肉湯的做法及功效
  • 下一篇:壹種祛疣的中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