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腰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怎麽治療(請勿打擾廣告)

腰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怎麽治療(請勿打擾廣告)

腰椎間盤突出癥概述

Contugno早在1764就描述了腰椎間盤突出的綜合癥狀。Virchow在1857報道了壹例,Kocher在1896發現壹例外傷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1911年Middleton和老師報道了壹例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致死的病例。同年,Good-Thwait解釋了腰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痛的關系。1928-1929施莫爾等腰椎間盤退變與腰椎間盤突出有關。1934,Mixter,Barr Barr報道手術切除突出的腰椎間盤是成功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後,國內外學者相繼開展了腰椎間盤切除術,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該病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認可,認為該病與95%的坐骨神經痛和50%的腰腿痛密切相關,並可引起繼發性腰椎管狹窄癥。

處理措施

(壹)非手術療法躺在硬板床上,輔以理療和按摩,往往可以緩解或治愈。牽引治療有很多種。俯臥位牽引推拿整復法是根據中醫整復手法總結出來的壹種整復方法。目前已經研制出壹種自動牽引按摩機,其治療原理是:在椎間盤突出的部位,拉伸椎間隙,按壹定節奏按摩,使突出的髓核恢復。此法適用於無骨質病變、大小便失禁和全身疾病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前不能吃太飽以免腹脹,治療後必須臥床壹周。壹時緩解不了癥狀的,可以休息幾天再拉再搖。這種方法簡單,治愈率高,容易被患者接受,是壹種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2)手術治療

手術指征為:①非手術治療無效或復發,癥狀嚴重,影響工作生活者。②神經損傷癥狀明顯、廣泛,甚至加重。懷疑椎間盤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入椎管。③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排尿排便功能障礙。④明顯腰椎管狹窄癥患者。

術前準備包括X線片定位。方法是用亞甲藍標記明顯的壓痛和放射痛,用膠帶在這個地方固定壹個金屬標記,術中拍壹張腰椎x光片作為參考。

手術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切除患部黃韌帶和上下椎板,輕輕牽拉硬脊膜和神經根,暴露突出的椎間盤,用長柄刀切開突出部分的纖維環,取出,將垂體鉗插入椎間隙,取出殘留的退變髓核組織,沖洗傷口,完全止血後縫合。手術壹定要小心,術中註意止血防止神經損傷,術後椎管內註射慶大黴素防止椎間隙感染,閉合傷口前放置橡皮管引流。

術中壹般只暴露壹個椎間隙,但如果術前兩個髓核突出或壹個暴露正常,另壹個椎間隙可再次暴露。腰椎管狹窄癥患者除行椎間盤切除術外,還應根據椎管狹窄程度進行充分減壓。由於手術采用開窗或椎板切除術,脊柱的穩定性不受影響。運動3天後,功能恢復較快,2 ~ 3個月後可恢復輕勞動。術後半年內應避免重體力勞動。

原因論

青春期後,人體各種組織發生退行性變,其中椎間盤的變化發生較早。主要變化是髓核脫水。脫水後,椎間盤失去了正常的彈性和張力。在此基礎上,由於創傷較重或反復、不明顯的損傷,纖維環薄弱或斷裂,髓核從中突出。

髓核多從壹側突入椎管(少數可同時在兩側),壓迫神經根,產生神經根損傷跡象;也可從中央向後突出,壓迫馬尾神經,引起排便和排便障礙。如果纖維環完全破裂,破裂的髓核進入椎管,可引起廣泛的馬尾神經損傷。由於下腰負重大,活動多,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骨1之間的間隙。

臨床表現

(1)腰痛和壹側下肢放射性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腰痛常先於腿痛發生,或兩者可同時發生;大多有外傷史,但無明確誘因。疼痛有以下特點:

1.放射性疼痛沿著坐骨神經傳導,到達外側腿、腳背或腳趾。如果腰3-4間隙突出,壓迫腰4的神經根,導致向大腿前側放射痛。

2.所有增加腦脊液壓力的動作,如咳嗽、打噴嚏和排便,都會加重腰痛和放射性疼痛。

3.運動時疼痛加劇,休息後疼痛減輕。床位:多數患者采用側臥位,屈曲患肢;少數嚴重者各種體位疼痛,只能在床上屈髖屈膝緩解癥狀。腰椎管狹窄癥患者常有間歇性跛行。

(2)脊柱側凸畸形:主要曲度在下腰,向前彎曲時更明顯。側彎的方向取決於突出的髓核與神經根的關系:如果突出位於神經根前方,軀幹壹般向患側彎曲。

左圖:髓核突出於神經根前方,脊柱向患側彎曲。如果向健側彎曲,疼痛會加重。

右圖:髓核突出於神經根前方,脊柱向健側彎曲。如果彎向患側,疼痛會加重。

(3)由於脊柱運動受限,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使腰肌處於保護性緊張狀態,可單側或雙側發生。由於腰肌緊張,腰椎生理前凸消失。脊柱屈伸受限,屈伸時可出現壹側下肢放射痛。側彎受限往往只有壹側,可與腰椎結核或腫瘤相鑒別。

(4)腰部壓痛伴放射痛椎間盤突出癥患側棘突附近有局限性壓痛點,伴有放射痛至小腿或足部,對診斷有重要意義。

(V)直腿擡高試驗呈陽性。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檢測的陽性沒有統壹的程度標準,要註意雙方的比較。如果患側擡腿受限,並感到小腿或足部放射性疼痛,則為陽性。有時擡起健側肢體引起的患腿麻木是由於患側神經受牽拉所致,對診斷有重要價值。

(6)神經系統檢查腰3-4突出(腰4神經根受壓)時,膝反射可能減弱或消失,內腿感覺可能減弱。當腰椎4-5突出時(腰椎5的神經根被壓迫),小腿前外側背感覺下降,伸肌和趾2的肌力常下降。腰骶前突(骶骨1的神經根被壓迫)時,小腿背外側和足外側感覺下降,第三、四、五趾肌力下降,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有嚴重神經壓迫癥狀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

如果突出較大,或呈中央型,或纖維環斷裂,髓核碎片突入椎管內,可出現大範圍的神經根或馬尾神經損害癥狀,患側麻木區常較寬,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的患側臀部、大腿外側、小腿和足部。中樞性突出常出現雙下肢神經損傷癥狀,但壹側較重;應註意檢查鞍區的感覺。有時壹側下降,有時兩側下降,常出現大小便失控、尿褲子尿床、便秘、性功能障礙,甚至雙下肢部分或大部分癱瘓。

輔助檢查

需要拍腰骶椎正側位片,必要時拍左右斜位片。脊柱側凸常見,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唇狀增生。x線征象不能作為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依據,但可用於排除某些疾病,如腰椎結核、骨關節炎、骨折、腫瘤、脊椎滑脫等。重癥患者或不典型病例,診斷困難時,可考慮做脊髓造影、CT掃描、磁振等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和突出部位。上述檢查無明顯異常的患者,不能完全排除腰椎間盤突出。

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以根據臨床癥狀或體征做出正確的診斷。主要癥狀體征有:①腰痛合並坐骨神經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擡高試驗陽性;②腰4-5或腰5-骶骨1棘間韌帶外側有明顯壓痛點,向小腿或足部有放射痛;③小腿前外側或後外側皮膚感覺減退,趾肌力下降,患側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x光片可以排除其他骨骼病變。

鑒別診斷

(1)腰椎後關節紊亂相鄰椎體的上下關節突構成腰椎後關節,是有神經分布的滑膜關節。當後關節上下關節突關系異常時,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頓引起疼痛,慢性病例可出現後關節創傷性關節炎,導致腰痛。這種疼痛多發生在棘突旁1.5 cm處,可向同側臀部或大腿後方放射痛,易與腰椎間盤突出混合。該病放射痛壹般不超過膝關節,無感覺、肌無力、反射消失等神經根損害跡象。對於難以區分的病例,可在病變小關節附近註射5 ml的2%普魯卡因。如果癥狀消失,可以排除腰椎間盤突出。

(2)腰椎管狹窄癥最突出的癥狀是間歇性跛行。走了壹定距離後,患者主訴下肢酸痛、麻木、無力,必須蹲下休息,才能繼續行走。騎自行車是無癥狀的。患者主訴多,體征少也是壹個重要特點。少數患者有根神經損傷癥狀。嚴重的中央狹窄可導致尿失禁,脊髓造影、CT掃描等特殊檢查可進壹步確診。

(3)早期局限性腰椎結核可刺激鄰近神經根,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結核有結核的全身反應,腰痛嚴重,X線片可見椎體或椎弓根的破壞。CT掃描對X線平片不能顯示的椎體早期局限性結核病竈具有獨特的作用。

(4)椎體轉移疼痛加重,夜間加重。患者體質較弱,可以找到原發腫瘤。x線平片顯示椎體溶骨性破壞。

(5)腦膜瘤和馬尾神經瘤是慢性進行性疾病,無間歇性好轉或自愈,常尿失禁。腦脊液蛋白升高,克裏奇試驗顯示梗阻。脊髓造影可以明確診斷。

壹種治療宮頸狹窄的小偏方

1)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癥

由於發育因素,每個頸椎的椎管容積都比正常的要窄。頸髓中間粗,兩邊細。成年人頸髓中部的前後徑為8 ~ 10 mm,如果椎管前後徑過窄,可直接壓迫頸髓、神經根和硬脊膜,支配部分軟組織的交感神經纖維也容易被壓迫,引起血管痙攣。發育性頸椎管狹窄是引起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因素。

雖然患者在青春期有發育性頸椎管狹窄,但由於代償功能,壹般無明顯臨床癥狀。成年後,由於頸椎退化,頭頸部經常受傷或拉傷,可能會逐漸出現壹些脊髓癥狀。頸椎x線檢查顯示,大部分患者頸椎排列良好,椎體後緣無明顯骨質增生或移位,主要表現為椎管前後狹窄,尤其是頸椎中下段。

無癥狀成年人,頸椎2 ~ 7前後徑在14.5mm以下,屬於發育性椎管狹窄。

(2)骨質增生性椎管狹窄

病人40多歲了。由於頸椎間盤退變和椎體後緣骨質增生,導致椎管不同程度狹窄,是臨床上神經根型、椎動脈型或脊髓型頸椎病的常見病因。椎管狹窄位於頸椎4 ~ 6,部分患者位於頸椎3或頸椎7。椎管狹窄也會因脊髓受壓而引起癥狀。

臨床上,許多成年人或老年人雖然椎體骨質增生明顯,但由於前後徑較大,並無癥狀。

(3)不穩定性椎管狹窄

頸椎不穩多由中年以上患者的頸椎間盤、韌帶、關節囊的退變或損傷引起。年輕患者因頸部外傷可引起頸椎半脫位;少數患者術後出現頸椎病,相鄰頸椎因代償活動增加而變得不穩定。頸椎屈曲損傷患者,由於寰椎橫韌帶損傷,屈曲時寰椎前移,寰椎與牙齒的距離為3 ~ 10 mm,後伸時不穩定頸椎可向後移位1 ~ 4 mm,椎體後緣下段與下壹頸椎上緣形成椎管狹窄區。癥狀較重的患者,頸部伸展往往受限,後頸部肌張力增高或肌肉痙攣;有些患者做伸頸動作時,會感到四肢和軀幹麻木,下肢可出現肌肉抽搐,這是由於頸髓受壓的病理現象。

(4)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有壹條後縱韌帶附著在頸椎的後面。韌帶骨化後,椎管的前後徑可因其體積增大而變窄。上頸段病變常累及頸2 ~頸4,下頸段病變常累及頸5 ~頸6。

上頸椎管較寬,後縱韌帶骨化不引起明顯的脊髓壓迫癥狀。在完全骨化的病例中,局部穩定緩解了動力致病因素,而在癥狀較輕的病例中,雖然椎管前後徑狹窄程度達到10 ~ 11 mm,但大多沒有嚴重的脊髓損傷。

(5)代償性椎管狹窄

頸椎生理性前凸曲線可以表現為由於脊柱的病變而產生的代償性病變。臨床上,頸椎過度屈曲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①寰椎前脫位常發生在脊椎橫韌帶損傷,樞椎齒狀突不發達時;寰枕椎有先天性融合畸形,枕骨大孔變窄,使延髓下部和頸髓上部受壓。為了減輕上述神經組織損傷,機體呈代償性頸椎過伸位,頸肩肌張力增高。

②適應正常生理解剖,保持人體重心平衡,頸、胸、腰椎有壹定的生理曲線。由於胸椎後凸變形,患者可有代償性頸椎過度後凸彎曲。

有些患者有嚴重的代償性頸椎後凸。在頸椎側位X線片上,可見椎弓明顯重疊,椎弓上緣可突入椎管內,椎管前後徑呈窄變。

(6)類風濕引起的寰樞椎半脫位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累及頸椎,病程長。老年患者可並發寰樞椎半脫位。病人的癥狀是頸背和肩膀疼痛;當寰椎椎管前後徑因寰椎前移而明顯變窄時,可出現脊髓壓迫癥狀。

檢查時發現頸部旋轉運動受限,上頸椎向壹側移位,壓痛。枕大神經在寰樞椎椎弓根處有壓痛,或顯示錐體束損傷的跡象。這些患者有很長的風濕性關節炎病史。

  • 上一篇:中草藥:野慈姑的功效與作用
  • 下一篇:我侄女今年4歲,最近得了支原體肺炎。想請教專家,口服中藥能治好這種病嗎?什麽藥效果最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