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半夏有哪些藥性?

半夏有哪些藥性?

半夏的中文名:半夏在平山縣被稱為“藥狗蛋”。

中文名稱:半夏

拉丁學名:半夏,半夏

學名:半夏

本種為中國植物學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毒性為全株,塊莖毒性較高,生食0.1—1.8g即可..對口腔、喉、消化道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少量服用可使口腔和舌頭麻木,大量服用可引起灼痛腫脹、不能說話、流涎、嘔吐、全身麻木、呼吸緩慢而不均勻、痙攣、呼吸困難,最後癱瘓死亡。有些人因為吃了太多生半夏而永久失聲。小鼠腹腔註射半夏提取物的LD50相當於塊莖13.142 g/kg,慢性中毒致死原因可能與刺激腸道產生腹瀉有關。註射20g/kg塊莖乙醇提取物,多數死於共濟失調。

重要:治療半夏中毒。

和姜汁壹起吃,會有毒。

內容介紹:

半夏(本經)

不同名稱:文帝、水玉(經典)、壽田、石鼓(別錄)、楊彥半夏(唐本草)、合谷(本草)、蠍草(植物名稱考證)、朱迪半夏(昆明藥用植物考察報告)、芋頭果(貴州)老羅頭(江蘇植物藥誌)、豬屎豆、豬屎豆(河北藥材)、草菜根、天星、老羅巖、芋頭芋(山東中醫誌)、雷公、老瓜蒜、狗芋頭(中醫誌)、竹半夏(廣西漢

來源為天南星科半夏的塊莖。

植物形態學半夏,又名:半夏;半月蓮;三步跳;八豆;壽田;水玉;羊眼

多年生草,15 ~ 30厘米高。

塊莖近球形。

葉來自塊莖頂端,葉柄長6 ~ 23厘米,葉柄下部內側生壹白色珠芽;壹年生葉單葉,蛋形,心形;2 ~ 3年後葉為3小葉復葉,小葉橢圓形至披針形,中間小葉較大,長5 ~ 8厘米,寬3 ~ 4厘米,兩側較小,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光滑無毛。

穗狀花序頂生,花序梗往往長於葉柄;佛焰苞綠色,長6 ~ 7厘米;花單性,沒有花被,雌雄同株;雄花著生於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呈圓柱狀,雌花著生於雄花下部,綠色,間距5 ~ 8毫米;花序頂端的附屬物呈鼠尾狀延伸,壹般長7 ~ 10 cm,直立突出於佛芽之外。

漿果呈橢圓形,綠色,長4 ~ 5毫米。

花期為5月至7月。

結果期為8-9月。

在潮濕的草地或山坡和溪流上的森林裏野生。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7-9月采收,挖,洗土,去皮,曬幹或曬幹。

藥材的幹燥塊莖呈球形、半球形或斜形,直徑0.8 ~ 2厘米。

表面為白色或淡黃色,未清潔的皮膚為黃色斑點。

上端圓扁,中央有凹陷的黃褐色莖痕,周圍有褐色麻點狀須根痕,下部鈍圓光滑。

堅實致密。

縱切面呈腎形,白色,充滿粉末;品質陳舊或幹燥工藝不合適的為灰白色或黃色線條。

粉嗅鼻,味辣,嚼之黏,舌麻,喉刺。

最好是大的,皮幹凈的,顏色白的,質地紮實的,粉感十足的。

小、不潔、黃白、小粉次之。

產於全國大部分地區;所在地: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浙江等地;四川產量大,質量好。

除上述品種外,還有掌葉半夏的塊莖,在江蘇、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也作為半夏使用。

與半夏的主要區別有:半夏的塊莖較大,壹般直徑3 ~ 4厘米;葉片呈掌狀,有9 ~ 11個小葉。

見掌葉半夏。

化學成分塊莖含有揮發油、少量脂肪(約34%的脂肪酸為固體酸,66%為液體酸)、澱粉、煙堿、粘液、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氨基酸、β-谷甾醇、膽堿、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3,4-二羥基苯甲醛。

芽中含有尿酸及其糖苷。

生半夏炮制:去雜篩灰。

半夏:將半夏清洗幹凈,用冷水浸泡,避免陽光暴曬,並根據其產地質量和顆粒大小調整浸泡天數。

浸泡10天後,若出現起泡,每100斤半夏加2斤明礬,浸泡1天後再換水,至味微辣,取出略幹。

將甘草研成粗片,加水煎煮,將石灰片浸泡在甘草湯裏,加水調勻,去石灰渣,倒入半夏中浸泡,每天攪拌至顏色均勻,至黃色飽和,內部無白心為止。

取出後陰幹。

(每個半夏65,438+000斤,明礬2斤,甘草65,438+06斤,石灰20斤)姜半夏:取洗凈的半夏,按上述半夏下法浸泡至微辣,再取壹片生姜煎煮,加入明礬和半夏,煮透,取出晾幹至六成幹,濕潤,切片。

(半夏每顆100斤,生姜25斤,明礬12斤8兩,夏季14斤8兩)半夏清洗:取清洗幹凈的半夏,按上述方法浸泡至微辣,加入明礬和水,煮透,取出,晾至六成,悶透。

(每半夏65,438+000斤,明礬65,438+02斤8兩,夏季65,438+04斤8兩)①《雷公炒半夏論》:修半夏四兩,白芥子粉二兩,醋六兩,兩味攪至濁。中間放半夏,洗三遍。

半夏上有唾液。如果不能洗,就會使人生氣,肝氣充滿。

(2)陶弘景:半夏,用前用湯洗凈十次,使之滑潤,不傷人咽喉。

性味辛、溫、毒。

①經典:辛、平。

②別錄:微寒,熟,有毒。

③藥性理論:毒性大。

4《日華子本草》:辛。

⑤(醫學的起源):主治的秘訣是陰,性溫,味苦。

歸經入脾胃經。

①“本草湯”:入足陽明、太陰、少陽經。

②《雷公炮制之解》:入肺、脾、胃。

3《本草經》:入足太陰、陽明、少陽經,手少陰經。

④本草顏回:從陽明、太陰、少陰三經入手。

⑤“本草返老還童”:入肝脾肺。

功能主治本品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及肺,能利水,降逆氣,長於脾胃燥濕化痰。水濕則脾健則痰涎消,氣下則胃和,滿吐則止。所以是祛濕化痰,降逆止嘔,消腫散結的良藥。主要用於治療脾濕痰多,如二陳湯、小青龍湯,濕痰引起的頭暈心悸、失眠,如半夏白術天麻湯,風痰嘔吐,頭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癥,如玉壺丸。

本品長於祛濕、減不良反應、止嘔,又溫散寒。主要用於胃寒痰阻嘔吐,如小半夏湯。如果治療其他原因引起的嘔吐,應根據情況聯合其他藥物。

本品亦善治胃氣上亢所致的惡心嘔吐,痰濕壅盛所致的胸悶,氣滯痰阻所致的咽部梅核氣,如半夏厚樸湯。痰熱相合,則心口浮腫,如小陷胸湯。還可治療痰濕凝滯於經絡或肌肉所致的癰、痰核、癰腫毒。未化膿者,可原料為末,用醋外敷。

此外,本品與糯米同用,如半夏糯米湯,治療胃不和,煩躁不安。取其潤燥之功,治療老年人上火便秘,與硫磺同用,如半硫丸。

  • 上一篇:浪漫醫學聖人作品目錄
  • 下一篇: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