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蒺藜有毒嗎?

蒺藜有毒嗎?

中醫的植物藥有很多種,也就是中草藥,主要是根據植物的種類來分類的,但是所有的植物藥其實都是根據藥物的不同部位來分類的。比如有些植物藥是作為根和葉,有些是作為果實種子,蒺藜是作為果實。那麽,蒺藜有什麽功效呢?

中醫概述

刺蒺藜,別名刺蒺藜、刺蒺藜種子、刺蒺藜、刺蒺藜、刺蒺藜、三角蒺藜、狹葉菱、刺蒺藜,是蒺藜屬草本植物刺蒺藜的幹燥成熟果實。辛,苦,微溫。肝經。

1.疏肝解郁:用於肝陽上亢、肝氣郁結所致的頭痛、頭暈、胸脅脹痛、乳房不通等癥。常與苦丁茶、菊花、白芍等同用。

2.疏風明目:用於風疹瘙癢,風熱目赤流淚,如(張氏伊通白芨林散)。

3.祛風止癢:用於皮膚瘙癢,常與荊芥、蟬蛻等同用。

藥理學鑒定

蒺藜降肝陽作用較弱,無疏風作用,更適合治療肝陽上亢的輕癥。

本品有很好的疏肝解郁的功效。

藥理作用

它具有抗高血壓和利尿的作用。

化學成分

含有山奈酚、山奈酚3-葡萄糖苷、山奈酚3-蕓香糖苷、蒺藜苷、過氧化物酶、揮發油、鞣質、樹脂、甾醇、鉀鹽等。

劑量用法

5-10g,水煎,或制成丸劑或散劑。外用適量。

臨床應用

(1)可以降血壓。

蒺藜的水提取物、乙醇-水提取物和30%乙醇提取物對麻醉動物有抗高血壓作用。生物堿部分對狗血壓無影響,但能抑制蛙心,水溶性部分有中度降壓作用。

(2)利尿

該產品在印度被用作利尿劑;在鹽水負荷大鼠實驗中,利尿效果並不理想,其灰水提取物和植物煎劑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於鉀鹽的存在。但也有人認為除鉀鹽外,生物堿還有壹定的利尿作用,臨床上對腹水、水腫患者有效。

(3)平肝潛陽

蒺藜的苦味能瀉下,入肝經,果實以落為主,故能抑制上下的肝陽。對頭痛、頭暈、痙攣最有效。

(4)疏肝解郁

本品辛,散,解郁,狂亂,堪比其他藥物到達後不停留者。且入肝經,故能疏肝解郁。用於治療胸脅疼痛、不適、呼吸過度和乳房閉鎖。壹篇植物名實考證說:“蒺藜用於解郁,炒香入氣藥,極效。”

(5)祛風明目

本品辛散風,瀉火苦,入肝經,開肝於目,故能散肝經風熱,瀉肝火,祛風明目十分有效。故《本馮靜原》雲:“蒺藜為治風明目之主藥,風入少陰、厥陰經者為聲導。眼疾為風木之邪。風大則目疾,風去則目明。”本品入肝經非常有效,辛散,散寒,瀉肝火。對目赤癰腫,羞明流淚,肝熱擾目竅者有效,故可用於蒺藜。

(6)祛風止癢

本品味苦、苦,能祛濕殺蟲、祛風止癢。如《名醫阿別錄》說:“即藜,主體癢,小兒頭瘡。”

(7)祛瘀散結

本品辛溫,散結化瘀。用於治療癰、癰、瘰癧、乳巖等。如《神農本草經》說:“本品治血,破結,有喉炎,難以哺乳。”《本草顏回》雲:“蒺藜能祛風降氣,亦可作水化之藥。”

(8)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本品味苦,入肝,有平肝陽的功效。常與鉤藤、珍珠母、菊花同用,以增強其平肝作用。

(9)用於肝郁氣滯、胸痛、乳痛。

本品辛,入肝,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與柴胡、香附、青皮等疏肝解郁的藥物配伍,用於治療胸痛、脅痛。可用於治療產後肝郁、乳房脹痛等。

(10)用於風熱上湧,目赤。

此味辛,又散肝經風熱,明目退翳。通常與菊花、決明子、牡荊和其他草藥(如蒺藜粉)配伍,用於治療目赤、腫痛、流淚或視力模糊。

  • 上一篇:心肌梗塞吃什麽中藥好?
  • 下一篇:紅薯怎麽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