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新鮮中藥的與幹中藥比較

新鮮中藥的與幹中藥比較

(壹)鮮品中藥與幹品中藥的藥效學比較研究

由於中藥的化學成分非常復雜,每壹味中藥都有其不同的成分和藥效,每壹味藥幹鮮活性的不同點,必然存在其特有藥效的化學實質。

梁愛華等[1]從止血和免疫作用方面,比較了鮮地黃與幹地黃的部分藥理作用。鮮地黃汁、鮮地黃煎液和幹地黃煎液均在壹定程度上拮抗阿司匹林誘導的小鼠凝血時間延長,但鮮地黃的作用明顯強於幹地黃;鮮地黃汁、鮮地黃水煎液能使類陰虛小鼠的脾臟淋巴細胞堿性磷酸酶的表達能力明顯增強。鮮地黃汁還可增強 Con A誘導的脾臟淋巴細胞轉化功能。幹地黃水煎液對類陰虛小鼠的脾臟淋巴功能也有明顯的增強作用,但其作用弱於鮮地黃汁。歷史上用鮮地黃汁或鮮地黃水煎液治療某些疾病(如出血性疾病)有其科學道理,在臨床應用上最好遵循之。

幹、鮮姜經藥理研究表明:生姜在止嘔、解熱、解毒方面的藥效明顯強於幹姜,主要是由於幹姜在幹燥過程中揮發油大量損失所致。

參考文獻:[1]粱愛華,薛寶雲,王金華,等。鮮地黃與幹地黃止血和免疫作用比較研究[J]中國中藥雜誌,1999,24(11):663-666

(二)鮮品中藥與幹品中藥有效成分比較研究

壹般鮮藥在幹制過程中,化學成分的種類和含量會發生變化,有時其主要成分也會發生變化。

例如:從幹姜和鮮姜的指紋圖譜比較發現,幹姜總揮發油含量低於生姜,生姜中有2個成分在幹姜中未檢出。幹、生姜的醇提物、水提物的TLC比較,二者都有不同的斑點。中藥是壹個由多種成分組成的復合體,其藥效作用是多種成分作用於壹個或多個作用靶點所起的綜合效應,中藥的成分種類、各成分的含量以及各成分含量之間的比例對療效的差異影響很大。對幹、鮮品在療效上確有差異的藥材,從化學成分上來說具有獨特療效的物質基礎(活性成分),這些成分在幹燥過程中往往不易保持穩定,會發生酶解、氧化、生物轉化、揮發散失或者因其他原因的流失等變化,使用鮮藥,可以保證其確有可靠的療效。

邊寶林等采用HPLC法對地黃鮮品及其在不同幹燥條件下的樣品中的麥角甾苷進行了含量測定,結果表明,鮮地黃中麥角甾苷的含量在0.1%以上,而幹燥後的生地黃中其含量明顯降低。王宏潔等報道了地黃經幹燥、炮制後,經 HPLC測定梓醇的含量與鮮品比較明顯降低。

(三)不同生長年限白芍中芍藥苷的含量測定

白芍是毛莨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 lora Pa11)的幹燥根,具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功效。有人以芍藥苷為指標,對不同生長年限的白芍進行了含量測定,結果顯示3年以上、斷面直徑1cm以上的白芍芍藥苷含量明顯提高。實驗結果見下表。 白芍生長年限 芍藥苷含量(%) 1年生 1.06 2年生 2.23 3年生 3.59 從實驗結果可看出,隨著生長年限的增加,白芍中芍藥苷的含量明顯提高,說明栽培白芍壹定要保證其生長年限在3年以上。

(四)不同生長年限赤芍中芍藥苷和苯甲酸的含量測定

芍藥苷是中藥赤芍的主要成分,含量高低直接影響藥材的質量。盛振華,余陳歡等采用高效液相法對不同生長年限的赤芍芍藥苷和苯甲酸進行定量分析,為芍藥藥材的合理采收和質量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3年不同年限赤芍的芍藥苷和苯甲酸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生長年限芍藥苷平均苯甲酸平均第1組 第2組 第3組第1組 第2組 第3組1年生 1.76 1.79 1.78 1.78 0.0244 0.0253 0.0246 0.0248 2年生 2.30 2.24 2.34 2.29 0.00359 0.00364 0.00365 0.00363 3年生 2.14 2.10 2.06 2.10 0.0155 0.0150 0.0156 0.0154 結論:不同生長年限赤芍的芍藥苷含量為:2年生>3年生>1年生。苯甲酸為有害物質,不同生長年限的苯甲酸含量為:1年生>3年生>2年生。綜上考慮,以采收2年生赤芍為宜。

(五)不同生長年限白頭翁根的解剖結構與皂苷組織化學定位研究

皂苷類物質是白頭翁的重要藥用成分,主要存在於根內。研究白頭翁根的解剖結構與皂苷類物質的關系有重要意義。利用解剖學和組織化學定位方法對不同生長齡白頭翁根的解剖結構和皂苷的儲藏場所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栓內層和次生韌皮部中的分泌細胞團、分泌腔和分泌道是白頭翁根的主要結構特征,是皂苷類物質的主要貯存場所;而分泌腔和分泌道的數量及分泌道的寬窄與生長年限相關,4~5年生達到最大值。推測白頭翁的栽培年限應為4年。實驗結論如下表所示。 生長年限 分泌腔分泌道次生韌皮部寬度(um)平均數(個) 平均數(個) 長度(um) 寬度(um)5年生 11.75 a 8.66 a 481.58 a 25.83 a 644.15 a 4年生 11.58 ab 8.00 ab 478.23 b 25.16 b 643.29 ab 3年生 7.66 c 5.83 c 457.19 c 16.30 c 447.78 c 2年生 4.33 d 0 d 323.10 d 13.22 d 239.92 d 註:同列數據中標有字母a、b、ab 的表示差異不明顯,而與標有字母c、d的比較,差異極顯著。

不同生長齡白頭翁根橫切面中分泌道數量、長度及寬度變化方差分析表明:4年和5年生白頭翁根橫切面分泌道數量最多,其長度和寬度顯著增加,與3年生、2年生白頭翁成極顯著差異,但4年生與5年生之間相比差異不顯著。不同生長齡白頭翁根中分泌道數量的多少,長度及寬度的變化反映其皂苷含量的高低。組織化學定位說明白頭翁根中分泌道數量越多,長度及寬度越大,該生長齡的白頭翁貯藏皂苷類物質越豐富,利用價值越高。故4年生和5年生白頭翁根中皂苷類物質應為最豐富。

(六)不同生長年限黃芩中黃芩甙含量測定

張齊家等對不同生長年限黃芩中黃苓甙含量進行了薄層掃描法測定,為控制黃芩質量和提高產量提供科學依據。實驗結果如下表。 生長年限含量(%)年均含量(%) 1年生 8.40 9.24 8.79 8.80 2年生 13.45 14.16 14.50 14.06 3年生 14.29 15.13 13.81 14.41 由上述含量測定結果可以看出1年生黃芩中黃芩甙含量較低。藥典規定:黃苓中黃芩甙含量不得低於9.0%。2年生和3年生品黃芩甙含量均高於藥典規定,因此可做為藥材。但經對2年生和3年生黃苓做產量考察,3年生比2年生品高近1倍。因此,從黃芩甙含量和黃芩產量兩方面綜合考慮,以3年生栽培黃芩做為藥材是比較適合的。

  • 上一篇:關於中藥的名言詩句
  • 下一篇:化橘紅的功效與作用,化橘紅不適合哪些人?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