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泰文化交流有哪些方面?

中泰文化交流有哪些方面?

根據專家的研究,中國和泰國的文化聯系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起源於中國雲南的湄公河,不僅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巖畫、各種新石器時代的工具和陶器,還發現了許多中國雲南的青銅器。例如,在泰國北部的清邁和清萊,甚至在泰國中部和南部的壹些地區都發現了銅鼓。日本學者Naokiyuro認為,中世紀在雲南廣泛使用的貝幣產於南海,由泰國傳下來。這種南北青銅文化和南北北璧文化的相互傳播,說明中國和泰國自古就有陸路交通。後來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原有交通困難,沿途政局復雜的中泰陸路通道逐漸失去作用。

泰國文化,除了本國文化,主要從印度佛教文化、婆羅門文化、中國文化中吸取營養。印度文化對泰國人的宗教信仰影響很大,而中國文化對泰國的傳播和影響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上,還體現在歷法、語言、建築藝術、醫學、文學、戲劇等方面。

正是在素可泰的王坤康拉瑪康亨時代,《幹支年表》傳入素可泰,開始用泰語記錄歷史。公元1282年,素可泰國王創造了古泰語。從公元1292年到公元1518年,共發現20處素可泰銘文,其中7處為中國幹支紀年。這是素可泰王朝吸收中國歷法的歷史見證。泰語和泰歷的出現標誌著泰國文化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階段。素可泰人善於吸收外來文化。他們用五種方法(歷、歷、佛歷、十二生肖、千支)和三種方法(陰歷白點黑點、七爻周、七爻支)來標記日子。素可泰人明確表示幹支的年份和日期是泰語或泰語。所謂“泰式”或“泰國日”,就是泰國人用自己的方式稱呼這壹天。碑文上,同時刻有十二生肖和七夭(夭、月、火、水、木。古時候,金土五星用來稱呼壹周七天,日日是星期日,月日是星期壹,以此類推。)星期和星期表示吉祥或吉祥的年和日,與泰支的年和日相對應。根據學者的研究,泰國人使用的樹幹和樹枝的年代和日期的方法是從中國繼承的,它與中國廣西的壯、侗語系和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D?壹世)使用的方法完全相同。據考證,素可泰人、蘭那和泰國的泰國人、中國西雙版納的傣族,都是用中國的古語來指幹樹枝。十支十二支22個讀音中,字陰、毛、、五申五、庚、桂等13個字的讀音顯然來自古代漢語。其他九個字的發音也和古漢語有關。專家由此推斷,壯語、侗語的先民在西江(珠江幹流,在廣東省西部)流域和雲南地區,由於生產生活的需要。我很早就接受了漢族的幹支歷;後來又陸續遷移到近代分布的地區,當然也帶走了幹支傳統的年月日歷法。至於14世紀素可泰石碑中的傳統歷法,那是因為中國的紀年和樹幹、樹枝日期的方法已經完全融入了泰國人民的生產實踐和日常生活。

由於兩個民族在語言和文字方面的頻繁接觸,出現了作為交流手段的語言借用現象。從古代泰文銘文可以看出,泰文創立於13世紀的素可泰王朝,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當時的統壹王朝有壹套復雜的行政機構,急需用文字來溝通這些機構。此前,泰人聚居區的領導人只是抄錄周邊文明民族的文字,即蒙古語、吉密語、梵語和巴利語,並在石頭上刻字,記錄他們的功績、重大歷史事件、民族風俗和經文片段。昆拉瑪幹亨國王召集了壹批學者,仿照孟吉密的文明模式,在廣泛收集整理中國各民族語言的基礎上,創造了古泰語。古泰語的字體與古吉密非常相似,但與改革後的泰語有很大不同,以至於了解現在泰語的人很難解讀到今天。

隨著中泰友好交流日益頻繁,泰國人從漢語中吸收詞匯,豐富了泰語。明清時期,大量閩粵移民移居泰國,自然也帶來了閩粵各種方言。所以粵語客家話和潮州人潮州話。海南人的海南話已經成為泰語的日常用語。比如泰國人稱“派”“白”,屬於海南音;稱“字號”為“yīhào”,稱“稅”為“穗”,屬潮州音;稱“雞”為kai,“銀”為gbgun,“金”為kham,“仔”為chy,發音與廣東方言相同。其他單詞如“行”、“差”、“卦”和“蒼”的發音與普通話相似。數字三、四、六、七、八、九、十的發音都和中國的相似。二和五的發音也和漢語有關。泰語把“二”瀆成“爽”,源於粵語中的“雙”。至於“五”,泰語瀆成“蝦”,與“五”的粵語發音頗為相似。此外,泰語中也有很多源自中國音的詞,如“太陽”、“墨水”為“藍墨水”。貓、馬、男、帝、匠、路、聲、足、官、母、叔、鐵、炭、藥、表、象牙、女等壹些名詞,我、妳、他等人稱代詞,擦、砍、恨、拾、剝、指、擴、活、邀、送等動詞。更有意思的是,泰國人幹脆用潮州話“大叔”的原音來孝敬生活在泰國的“唐人”。泰語中大量漢語詞匯的出現構成了中泰兩國人民交流思想的紐帶。

泰語中的漢語詞如此之多,是有歷史原因的。早在元代,周誌忠的《外國誌》中就提到,中國文字在泰國受到全國上下的高度重視。為了學習漢語,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泰國派遣留學生到中國國子監學習。18歲時,人謝,隨外商遊歷海外,學會了他的語言,記錄了他的島嶼、城鎮、風土人情和物產。謝於14出航後返回中國。之後,他成了盲人,住在澳門。他的同鄉楊炳南根據他的口述記錄了壹本書《海錄》。書中還談到了他在大城府的所見所聞:“很多當地人是農民,很多商人來自中國。我很懂得尊重中國的文字,聽說還有會寫詩的人,國王羅誌(聘收)他們為飲食。”

由於中泰兩國的朝貢貿易日益增長,中國對暹羅語的研究也被提上日程。為了培養翻譯人員,明朝朝廷在南京設立了思譯館。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暹羅派遣使節進貢。當時四溢閣沒有人認識暹羅,於是內閣大臣徐普建議廣東布政司去拜訪認識(ān,熟悉)暹羅文字的人,到北京備用。鄭德十年(公元1515),暹羅再次朝貢。四溢閣還是沒有人翻譯暹羅語,於是梁楚大臣建議選暹羅語在四溢閣授課。老師來圖書館先學中文,再教暹羅。學生學習期滿後回國。公元1577年,明聘請總經理與在京講學暹羅,與文鐵、文鐵為暹羅使節,介紹暹羅的風土人情和物產。第二年,政治家張建議在四義閣增設暹羅閣,招收馬應坤等12名學生向詹等人學習暹羅。《暹羅館譯語》是當時暹羅教學的教材。它是中國和暹羅師生心血的結晶,也是中國最早的暹羅(泰)漢雙語詞典。暹羅館建立後,培養了大批暹羅翻譯官,其中壹部分被派往暹羅宮廷工作。

在泰國廣為流傳的中國建築藝術於1767年被緬軍攻占,延續了417年的大城府王朝宣告結束。此時暹羅各地封建軍閥乘機擁兵,各自為政,國家大亂。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美籍華人鄭新抗擊緬甸,展開了光復國家的鬥爭。他憑借崇高的威望和傑出的才能,很快贏得了勝利。1771年,鄭新成為暹羅國王,建立了吳立王朝。

得到清政府的認可後,公元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鄭新親自擬出國書,要求清廷“交換建築材料,建造宮殿”。在15年執政期間,對華僑實行優惠政策,公開招募許華人移居暹羅。許多福建和廣東的移民在這壹時期移居暹羅。曼谷王朝建立後,大量華人移居暹羅,形成了移居暹羅的高潮。中國的建築藝術也傳到了暹羅。

據史料記載,曼谷王朝皇帝拉瑪壹世的宮殿和城墻都是由中國的工匠建造的。故宮周圍是龍城,除了龍城還有城墻,仿北京的內城和外城建築。值得註意的是,喇嘛壹世建造的“馬安林威尼才”宮殿采用了泰國佛教寺廟的風格,所有建築材料中的石材大部分來自中國。宮殿四周有圍墻,有四個宮門,各有壹對中國工匠雕刻的大石獅子,比人還高。門頂還鑲嵌著潮州工匠用碎瓷片鑲嵌的瓷花。與宮城同時修建的,還有湄南河畔柴鎮的月婆佛寺,佛寺西邊還有壹座佛足堂。這兩座建築也是潮州工匠的傑作。今天,盡管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風雨雨,佛教寺廟和大殿的建築和裝飾仍然光芒四射,光彩奪目。

受中國建築藝術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泰國大城府的班巴音皇家園林。班丹原本是壹個小島,位於舊都大城府和首都曼谷之間。早在大城府王朝時期就已經是皇家宮廷,壹度荒廢了80年。拉瑪四世遊覽了大城市後,特別敕令將其建成水中宮殿,以紀念大城府王朝拍攝皇帝Prasatthongosoth。拉馬爾五世到達後,對宮殿進行了擴建,並從中國聘請了擅長建築藝術的工匠,完全按照中國宮殿的風格建造。禦花園的主體建築是中式宮殿,紅墻綠瓦,屋頂鑲嵌馮丹潮陽和雙龍戲珠,襯托琉璃瓦飛檐。宮殿入口處有壹個雕刻有鳳翔龍舞的大型照壁。宮殿裏的門窗、屏風、圓柱和彩繪建築都顯示了中國的建築特色。在田明寺的大殿裏,有中國著名藝術家寫的中國木刻對聯。在幾個案例中,有中國罕見的古代瓷器。墻上掛著蒙古國王和朱拉隆功皇帝的巨幅畫像,他們頭戴羽毛帽,身穿中國皇帝的“龍袍”。泰國皇帝抄寫的漢字也保存在那裏。

曼谷幾座大型佛教寺廟的建築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國建築的影響。以1899年拉瑪五世建造的大理石神廟為例。它的建築材料是意大利大理石,但它的屋頂與中國的佛教寺廟相似。隆茲icu,塔鎮河出口的重要港口,原本是華僑最早定居的城鎮。早在大城王朝時期,就修建了壹座嶽愛宗古廟。這是壹座融合了中泰建築藝術的寺廟,以其精美的門窗雕刻和精湛的工藝聞名泰國全境。

在泰國,人們還可以看到許多與建築藝術有關的中國石雕。壹般認為,這些石雕是泰國王室從中國訂購的,主要用於宮殿和寺院的裝飾。據記載,自拉馬爾壹世以來,在許多來自中國寧波的珍貴物品中,有石獅子和石像。從中國進口到泰國的石雕雕刻精美,尤其是雕像的面部、服飾、姿態,細致入微。這些石雕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的社會文化狀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石像的高度是普通人的兩倍,這與中國皇帝和將軍墓前設置的雕像壹致。馬安·威爾斯宮大廳中央的壹個軍事指揮官的雕像,穿著盔甲(H . m:I ),手持武器,就是這種類型。在吳立的佛寺裏,有十八羅漢,在中國的佛寺裏經常可以看到。嶽倫寺有壹尊金的石像,他是馬諾拉克故事中的半人半鳥。她穿著傳統的泰國服裝,留著泰國發型,但她的臉是中國的美。這種藝術品顯然是中國的工匠制作的。拉馬爾三世統治末期,中國大帆船退出長途貿易,標誌著中國石雕藝術對泰國出口的結束。

在古代醫學中,隨著華人的不斷湧入,中醫逐漸傳播到暹羅。早在大城府建立之初,移居此地的華人就開始銷售中國的藥材和藥品。當時大城府最受尊敬的醫生來自中國,國王的禦醫也來自中國。泰國民間稱中醫為“莫箐”,稱泰國醫生為“莫耶泰”,兩國醫生在行醫中取長補短。比如泰國醫生使用的藥物中,中藥占30%;同時,他們還運用了中醫的望、嗅、問、感(qiè)等診斷方法。中國的醫生也使用來自泰國醫學的草藥來豐富草藥的種類。為了滿足中醫治療的需要,泰國的藥材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來自廣東省東鄉縣東裏鄉的李是“第壹個為客戶看病的海外華人”。他在曼谷創辦了李天順堂藥店,生意興隆。他的後人繼承了他的事業,成為著名的“藥家鑫”。

中國醫學界人士推斷,中醫使用泰藥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在兩國漫長的朝貢貿易中,許多泰國商品被帶入中國,其中除了香料,還有許多東西被用作藥物。如降香(即降香)具有理氣、止血、去(疏)瘀(yū,血不循環)、止痛的作用;辣椒(jiāo)性溫(暖脾胃)。降氣化痰解毒的功效;龜甲(Dà ià o,爬行動物,形似電,有棕褐色外殼)能散熱、解毒、鎮驚;乳香能活血祛病止痛;檳榔(binlāng)能殺蟲、散積(滯)、降氣、活血;龍仙香能行氣止血,散結止痛,利水通淋。大風子可以治大風病(麻風病)和皮膚病。李時珍(公元1518 ~ 1593)是我國明代傑出的內科醫生,他不僅非常重視臨床實踐,而且非常重視藥物研究。經過27年的努力,他終於寫出了壹本書《本草綱目》。書中收錄了1892種藥物,包括來自暹羅和爪哇的烏迪內和蘇木。中國的針灸(jiǔ)在泰國也很流行,大部分是華僑華人的醫務工作者。

文學與戲曲18年底以來,中國與暹羅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每年從上海、寧波、廈門、潮州等地駛往泰國的商船多達50艘,還有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前往泰國與之做生意。在海上旅行中,中國商人經常通過閱讀和談論三國演義來消磨時間。後來三國的故事逐漸被泰國人熟悉和喜愛。公元1802年,遵照拉瑪壹世的指示,在精通暹羅語和漢語的大臣龍奔的主持下,將《三國演義》翻譯成泰語(泰語Samkirk,意為三國)。泰文版《三國演義》翻譯通順,文筆優美,語言通俗,形象生動,因此自成壹派,即“三國體”,在泰國文學史上頗有地位。這部小說被廣泛復制,成為婦孺皆知的作品。自拉馬爾二世以來,已有數十部中國古典小說被翻譯成泰文。如《西漢通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聊齋誌異》《東周列傳》《東漢通俗演義》《封神演義》《西晉東晉》《宋代通俗演義》。《隋唐演義》、《五代史評點》、《五虎前傳》、《嶽傳》、《薛東征》、《沖鋒輕旅》、《大紅袍》、《小紅袍》、《包龍公公案》、《清宮演義》、《元曲》、《武則天傳》等

早期,泰國沒有泰文印刷機。翻譯成泰文的中國古典小說,多以手稿流傳,未能印刷出版。公元1865年,西方人在泰國創辦了毛萊印刷公司,這才第壹次印刷了95本《三國演義》,在上流社會流傳開來。直到拉瑪六世(在位1910 ~ 1915)大量出版泰國報刊,中國古典小說的譯本才被各種報刊出版,傳遍泰國社會。

《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對泰國文學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泰國詩人順吞普(公元1786 ~ 1855)寫了壹首長詩《帕帕馬尼》,約65438+萬行。它的主人公是壹個專業的長笛手。雖然他是壹個普通人,但他最終以精湛的藝術感染力征服了敵人。詩人在《三國演義》中大量使用了描寫手法,比如關於水戰的那壹段,尤其是衛娘計劃燒帕帕馬尼船和帕帕馬尼攻打新城這兩段,與《三國演義》中孔明和周瑜設計燒赤壁的情節非常相似。詩中還有這樣壹段話:“請大夫治痛,去毒用刀刮,上藥止痛,針縫傷口”,與《三國演義》中“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如出壹轍。除了文筆和內容,《三國》的風格還表現在修辭上。無論是在泰國的文學作品中,還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引用中國古典小說中壹些成語的痕跡,比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吉祥人看自然”,“螢火蟲”,“有眼無珠”,“眼見為實”。

中國古典小說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故事引人入勝。許多泰國作家然後把壹些精彩的內容放進舞劇或歌劇中。舞劇始於拉瑪三世時代。是壹部沒有面具的泰國古典劇,分為宮內、宮外、民間三種類型。其中,民間劇是最早流行的舞劇形式,在泰國南部被稱為馬洛拉劇。由男演員表演,包括對話、唱歌、跳舞。泰國作家Payemajit Kasai和Gongpa Kasai Powoweicai編著了許多舞劇,這些舞劇以《三國演義》中的壹些故事為基礎,其中壹些還以《封神演義》、《嶽傳》和新編輯的《五代史註釋》為基礎。

早在明代,中國和福建就有多種地方戲,其表演也各具特色。藝術家經常組織劇團到暹羅演出,受到當地居民和海外華人的熱烈歡迎。演出的劇目豐富多彩,有喜劇。悲劇和木偶劇。委婉的唱腔,優美的音樂伴奏,優美的舞臺動作給觀眾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公元1602年,乘坐荷蘭船抵達泰國西南部港口城市北大年的英國人史密斯,目睹了壹個由富商出資的中國劇團在當地慶典上表演的場景:該劇團“在街上搭建舞臺,為公眾表演古裝劇...演員服裝上的刺繡非常華麗,歌聲驅散了烏雲...

  • 上一篇: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
  • 下一篇:中醫養生文化概論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