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疼痛如何消失?也就是說,疼痛消失的機制是什麽?

疼痛如何消失?也就是說,疼痛消失的機制是什麽?

疼痛是機體的壹種主觀感受,是壹種復雜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現代醫學認為,疼痛可由多種有害刺激引起,如機械、電、熱化學物質等,且易受精神或心理因素影響。它由兩部分組成:壹部分是有害刺激作用於身體而引起的疼痛感覺;另壹種是個體對有害刺激的痛苦反應,伴有強烈的情緒色彩,表現為壹系列身體運動反應。但超過壹定限度的疼痛會對身體產生相反的作用,“防衛過當”會引起壹些病理反應甚至危害,比如痛性休克。天津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常征醫院)針灸科張智龍

中醫認為,疼痛是由於正氣不足,外防不固,邪氣乘虛而入,導致氣血凝滯,經絡不通所致。《蘇文痹論篇》雲:“風、寒、濕相混,合為痹。”《蘇文俱痛論》也說:“寒氣入經雖遲,但不可泣。客在脈外,血少,客在脈中,氣絕,所以痛。”《靈樞·五輸金別野》也說:“五谷之津液,合為糊狀,滲入骨隙,滋養腦髓,流下陰大腿。陰陽不和,津液就會溢出,向下流到陰,髓液就會減少。過則無力,所以腰酸背痛。”說明痛證的成因無非是虛實兩端,虛即“失節即痛”;其實就是“不行就疼。”

(1)“梗阻致痛”是實性疼痛綜合征發病機理的關鍵。“不通則痛”是指疼痛的發生,不管什麽原因,都是由於邪氣阻滯經絡,氣血不暢所致。中醫認為人體的經絡和氣血應該是“周而復始,周而復始”的。如果受到外邪侵襲,就會造成氣血瘀滯受阻,使臟腑經絡失衡,氣血運行不暢。“堵了就疼。”其病機變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氣滯:氣帥為血,氣動為血。如果心情不舒服,生氣抑郁,欲望得不到滿足,肝氣就會郁結,氣郁血瘀。胸肋氣滯可引起胸肋疼痛;氣滯上焦所致的胸痛;中州氣滯胃痛。氣滯少腹腹痛;子宮氣滯痛經;經絡氣滯導致肢體疼痛。但是,氣機升降主肺,氣機升降主疏肝,以脾胃為樞紐,所以氣滯所致的疼痛與這三個臟腑關系最為密切。

2.

寒邪郁結:寒性導致郁結,容易引起經絡蜷曲、緊縮、收縮,使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疼痛,尤其是陽虛者。寒客孫致頭頸部強烈疼痛,全身關節疼痛;寒性太陰腹痛;寒氣襲少陰,致胸痛;厥陰寒,頂痛;經絡寒凝導致肢體肌肉疼痛。

3.

熱邪郁結:經典上說“百病、腫、痛、酸、驚皆屬火。”說明熱邪郁結會影響氣血運行,熱邪燒血、熱傷血陰均可導致氣血郁結。若熱積於肺,傷肺絡則胸痛;肝膽熱郁,肝膽絡脈灼痛脅痛;肝火擾經竅,可見頭脹痛、目赤痛;熱致陽明,腑氣不通腹痛;熱侵心經,熱瘀交結則痛;心火下移到小腸,尿液會發紅、澀澀、灼熱;熱邪局限於肌表,皮膚脈絡氣血受阻則皮膚灼熱疼痛;熱入經絡關節,與氣血相爭,導致經絡關節郁結,四肢疼痛;邪熱盛則熱及肌肉,燒傷灼傷氣血,則生瘡、癤子、腫痛、灼痛,如肺癰、皮膚癤子等。

4.

濕邪壓制:濕為陰邪,重濁粘稠,最易壓制行氣,阻滯氣血,引起疼痛。濕能清竅,清陽,氣血運行不暢,脈絡受阻,頭痛如裹;濕邪困脾,使氣機升降失常,則腹脹疼痛,腹瀉;濕邪停留在靜脈,阻塞氣血,導致關節痛和劇烈疼痛。

5.

濕熱蘊蒸:濕熱結合,如油觸面,濕則愈熱愈深,熱則愈熱。濕熱最容易阻滯行氣,幹擾下註,遊走經絡,抑制氣血,使氣血運行不暢而成各種疼痛。濕熱蒸騰於上身,循經上行清竅,使氣血受阻清竅而不工作,故頭、耳、舌、口、喉諸竅疼痛;濕熱犯於上焦,抑制胸陽,阻滯心脈,使胸陽不展,阻滯心血,以致胸痛心痛;濕熱蘊於中焦或郁於肝膽,會引起脅痛、黃疸。或脾胃郁結,氣滯腑塞,則腹痛;濕熱之邪積於結腸,氣機不暢,傳導異常,則腹痛泄瀉;濕熱入下焦,或入膀胱,不利膀胱氣化,尿道絡脈不暢,致小便不利,尿急;或賭沖任,沖任之氣不利,乃腹痛所降;或者賭大腸,是痔瘡和肛裂。

此外,其他疾病,如痰飲、食積、蟲石滯留體內,或跌仆傷、瘀血於脈,也會影響氣血運行,從而出現各種疼痛綜合征。

(二)“失節致痛”是虛證病機的關鍵。

“失節致痛”是指邪氣入侵或臟腑功能低下,導致陰陽氣血失和,人體器官失去溫補、潤澤的脈絡而產生的疼痛癥狀。

1.陽氣不足,失去溫脈:陽氣不足,氣血運行無力,或脈脈不通,氣血凝滯,可引起疼痛;或者不能溫通臟腑經絡,經絡收縮導致疼痛。

2.陰血不足,脈絡失通:“血主流動”,血虛不能滋養潤澤臟腑、身體、九竅等組織器官,筋脈失養,脈絡緊張疼痛。

(3)疼痛綜合征的治療應以調神為先。

我們認為,疼痛雖然是由瘀血引起的,但並不與心分離,所以要調神導氣,以緩解疼痛。《靈樞·本心》雲:“所以讓物者謂之心。”所有的感覺都是心臟感覺刺激傳導後的反應,所以疼痛也是心臟感覺反應的發病機制傳導到心臟的感覺。《蘇文至真大論》雲:“壹切苦毒皆屬心”;“燥心甚痛,無聲心微痛”;“痛苦是上帝的回報。”要抑制疼痛反應,“心”需要感受到病變——氣血運行紊亂。因此,阻斷和轉移頭腦對疼痛病變的感知,使疼痛消失,也是針灸治療疼痛的機制之壹。也就是說,疼痛是上帝的生理和病理表現。疼痛雖然是因為氣血運行停滯,經絡不通,但是它的氣血運行還是要靠心態的調節。精神出用,精神不導氣,氣滯則血瘀疼痛。所以治療首先要調神,使氣易,用意疏通經絡,使氣通暢,使血管和諧,總的原則是無痛。臨床上常以耳穴水溝、內關、神門作為治療各種疼痛的基本方,強調調神、以神導氣、理氣止疼。根據疼痛的性質和部位,以辨證取穴為主,循經取穴為輔,以調神為主,疏通經絡為輔,起到調神導氣、止疼除痛的作用,用於治療各種疼痛證。

(四)疼痛綜合征的治療以疏通經絡為輔。

疼痛的機理在於不通,所以要疏通經絡止痛。“但是,溝通的方法不壹樣,以血調氣,以慈和溝通調血。上逆之者,使之下,中者,使之可及。虛者助其通,寒者暖之,無非是通之法。”(淩歡《醫學新傳》)說明“通”不僅僅是疏通下半身、破瘀散結的方法,其靈活妙用可謂層出不窮。皮膚堵塞的話要輕促,經常用發汗透邪的產品。根據寒熱性質不同,用桂枝湯、銀翹散加減。若腑氣不通,則降之,與承氣湯、大柴胡湯加減。過不去者,引之,用瓜迪散驗吐。這種方法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那些過不去,導致精疲力盡,脈實有證,水滿尿滿,用八正散,五苓散治療。飽食者分食滯、氣阻、枳未熟致郁兩部分。血分不清就化解,常用桃核承氣、抵當湯丸之類;因其衰微,不近者,常選擇補中益氣湯、升息湯,即所謂虛有助於使之通。

針灸治療疼痛綜合征是有效的,針對不同的疼痛綜合征應采用不同的穴位和方劑,應用不同的針灸方法。《靈樞九針十二緣起》說:“欲以微針疏通其經脈,調理其血氣,使其出入會。”說明針刺具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適用於經絡阻滯、氣血不通所致的疼痛證。臨床治療疼痛綜合征時,常采用辨證取穴與循經取穴相結合的方法。辨證取穴是根據疼痛的病因和性質,這種方法多是治本;根據癥狀和經絡取穴是根據疼痛癥狀的部位,根據經絡經過、適應癥和取穴公式。這種方法主要是治標。

此外,根據《內經》“以痛為主”的原則,在臨床上也可沿經絡探尋壓痛點,治療打仆、扭傷、痹證等疼痛,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

  • 上一篇:如何種植芍藥(芍藥種子種植法)
  • 下一篇:中醫治療骨質疏松好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