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濕熱體質應該怎樣調(2)

濕熱體質應該怎樣調(2)

藥物調治:適當涼茶,中病即止 濕熱體質通常是過渡性體質,在青壯年身上多見。因為濕熱體質的人常常由於身體酸痛、感染、上火、發炎、二便不暢而經常吃些清熱解毒、祛濕通瀉、抗感染等苦寒傷中敗胃或寒涼利尿傷陰的藥物。所以濕熱體質到了中老年以後逐漸就分化了:有的人可能在吃多了利尿祛濕、清熱解毒的藥之後轉化為陰虛體質;而有的人則因此慢慢把陽氣傷了,轉變為氣虛、陽虛或者痰濕體質。到了老年,也有濕熱體質,但已經不是主要的了,很少有人到了老年還以濕熱體質為主。 祛濕熱的藥壹般來說都不是很平和,不能久吃。如茵陳、車前草、淡竹葉、滑石、溪黃草、雞骨草、木棉花等都是寒涼的。在中成藥裏有甘露消毒丹、君泰口服液、清熱祛濕沖劑、溪黃草沖劑等。這些中成藥和四君子湯、陳夏六君丸、香砂養胃丸不壹樣,不能久服,但凡濕熱已祛,舌苔不黃,小便變清,大便通暢,炎癥消了,就要馬上停藥。沒內熱的時候千萬不要吃,是藥三分毒,這些藥的毒性還不小。更不能預防性地吃些清熱利濕的涼茶,在嶺南地區有這種不好的習慣。 四季養生:空調避濕熱,秋天多清潤 濕熱體質最怕夏天濕熱和秋天千燥,因為在這兩個季節最容易小便不利、量少色黃;大便幹結不通,使體內濕熱排泄不暢通。因此夏季如果消化尚好,可以多喝水或者多喝祛暑清熱利濕的涼茶,並且特別註意皮膚清潔,防止各種炎癥。如果環境又濕又熱又悶,可以常用空調。秋季尤其初秋幹熱時,多食清甜、水分多的水果,多喝白粥,每天清晨喝壹小杯淡鹽水或蜂蜜水,以潤腸通便。春季多做筋骨肌肉關節的神拉舒展運動,以利肝膽。冬季不宜多補。 經絡調養:肝俞、胃俞、陰陵泉、三陰交 濕熱體質養生的主要經絡有背部膀胱經、膽經、脾經。 主要穴位有肝俞、胃俞、陰陵泉、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陽陵泉(屬足少陽膽經)、太沖(屬足厥陰肝經)等。 濕熱明顯時首選背部膀眺經的刮痧、拔罐、走罐,可以改善尿黃、煩躁、失眠、頸肩背疲勞酸痛。上述穴位不要用艾灸,可以指壓或者毫針刺,用瀉法,要針灸醫生才能做。

  • 上一篇:西木按摩好還是藥浴好?
  • 下一篇:山東協和醫學院是私立還是公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