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袁黃文言文答案

袁黃文言文答案

1. 袁黃傳(其壹)文言文閱讀答案

[編輯本段]其壹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xū,忽然)壹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隨尾行數裏。

屠懼,示之以刃,(狼)少卻;既走,(狼)又從之。屠無計,默念狼所欲肉者,不如姑懸諸樹而蚤(早)取之。

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空。狼乃止。

屠即徑歸。昧爽(拂曉)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

逡巡(疑慮徘徊)近視之,則死狼也。仰首細審,見狼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

時狼革(皮)價昂,直(價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緣木求魚,狼則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譯文 從前,有個屠夫賣肉回來,天色已經晚了。就在這時,突然出現了壹匹狼。

狼不斷的窺視著屠夫帶著的肉,嘴裏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來了,就這樣尾隨著屠夫走了好幾裏路。屠夫感到很害怕,於是就拿著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嚇跑。

狼看見了屠刀,壹開始被嚇了壹下,往後退了幾步,可是等到屠夫轉過身來繼續朝前走的時候,狼又跟了上來。於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擔子裏的肉,不如把肉掛在樹上等明天早上再來取肉。

於是屠夫就把肉掛在鉤子上,踮起腳尖把掛在樹上,然後把空擔子拿給狼看了看。就這樣,狼就停下來不再跟著屠夫了。

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拂曉,屠夫前去取肉,遠遠的就看見樹上掛著壹個巨大的東西,就好像壹個吊死在樹上的人,於是感到非常害怕。

焦慮的在四周徘徊著向樹靠近,等走到近前壹看,原來是壹條死狼。(屠夫)擡起頭來仔細觀察發現,狼的嘴裏含著肉,掛肉的鉤子已經刺穿了狼的下顎,那個形狀就好像魚兒咬住了魚餌。

當時市場上狼皮非常昂貴,壹張狼皮價值十幾兩黃金呢。於是由於屠夫得到了這張狼皮,發了壹筆小財。

掛在樹上像釣魚壹樣,狼的遭遇太可笑了! [編輯本段]其二 壹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壹狼得骨止,壹狼仍從。

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

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

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壹狼徑,其壹犬坐於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方欲行,轉視積薪後,壹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裏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壹些骨頭。

路上遇到兩只狼,緊隨著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了,拿起壹塊骨頭扔過去。

壹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壹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拿起壹塊骨頭扔過去,後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跟上來。

骨頭已經沒了,兩只狼像原來壹樣壹起追趕。 屠戶處境很危急,擔心前後壹起受到狼的攻擊。

往旁邊看見野地裏有壹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裏,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奔過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

兩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 過了壹會兒,壹只狼徑直走開,另壹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

屠戶正要上路,轉到柴草堆後面壹看,只見另壹只狼正在柴草堆裏打洞,企圖在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後面攻擊屠戶。狼的身子已經鉆進壹半,只有 *** 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戶從後面砍斷了狼的後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自己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壹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編輯本段]其三 壹屠暮行,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

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

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三事皆出於屠;則屠人之殘,殺狼亦可用也。 譯文: 有壹個屠夫,晚間走在路上,被狼緊緊地追趕著。

路旁有個農民留下的地窩棚,他就跑進去藏在裏面。惡狼從苫房的草簾中伸進壹只爪子。

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讓它抽出去。但是沒有辦法可以殺死它。

只有壹把不到壹寸長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裏吹氣。(屠夫)用力吹了壹陣兒,覺得狼不怎麽動了,才用帶子把狼腿捆起來。

出去壹看,只見狼渾身膨脹,活像壹頭牛。四條腿直挺挺地不能彎曲,張著大嘴無法閉上,就把它背回去了。

不是屠夫,誰有這個辦法呢?。

2. 文言文《袁黃公力行節儉》的譯文是什麽

譯文袁黃公努力施行節約儉省的政策,與官宦和儒者相互約定:每次會聚(只備)葷菜素菜五樣,不許宰殺牛羊。

然而縣衙附近都有熟食店,由來已久,每天宰殺牛羊很多,袁黃公也不能禁止。後來逐漸少了,壹年之後,並無壹家賣熟食的店鋪了。

大概先前來買熟食的,都是打官司的人邀請宴請官府的小吏的。如今袁黃公(對案件)隨察隨結,縣衙裏沒有積壓的案件了,(所以)買熟食的人很少了,因而賣熟食的店主都虧損(嚴重),所以都轉行了。

1、原文《袁黃公力行節儉》袁黃公力行節儉,與縉紳相約:每會葷素五品,不許宰牲。然縣門左右各有熟食店,具來已久,日殺牲甚眾,公亦不能禁也。

已而漸少,期年之後,並無壹家賣熟食者。蓋向來買食,皆由訟者邀宴吏胥。

今公隨問隨結,庭無滯獄,買者鮮少,則賣者折閱,故皆徙業耳。2、註釋 1 袁黃:號了凡,明朝萬歷年間曾做知縣,有《了凡四訓》傳世。

2 縉坤:指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 3 葷:指蔥姜蒜等辛辣味的菜。

4 胥(xū):小官吏。 5 折閱:虧損。

3、袁黃袁黃初名表,字坤儀,初號學海,後改號了凡。袁黃是(浙江嘉善人,又有資料稱其為江蘇吳江人)。

據日本學者酒井忠夫考證,袁家祖居嘉興陶莊(明代並入嘉善縣),元末時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奪取皇位,發生"靖難之役",袁家因與反對燕王的人有交往,而受到牽連被抄家。

袁了凡的曾祖的父親幸免於被捕,開始四處奔走逃亡,後定居於江蘇吳江。少即聰穎敏悟,卓有異才,對天文、術數、水利、兵書、政事、醫藥等無不研究,補諸生。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縣辟書院,令高材生從其受業。萬歷五年(1577)會試,因策論違主試官意而落第。

3. 文言文(袁黃公力行節儉)

原文 袁黃公力行節儉,與縉紳相約:每會葷素五品,不許宰牲。

然縣門左右各有熟食店,具來已久,日殺牲甚眾,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漸少,期年之後,並無壹家賣熟食者。

蓋向來買食,皆由訟者邀宴吏胥。今公隨問隨結,庭無滯獄,買者鮮少,則賣者折閱,故皆徙業耳。

(節選自《感應篇》) 譯文 袁黃公努力施行節約儉省的政策,與官宦和儒者相互約定:每次會聚(只備)葷菜素菜五樣,不許宰殺牛羊。然而縣衙附近都有熟食店,由來已久,每天宰殺牛羊很多,袁黃公也不能禁止。

後來逐漸少了,壹年之後,並無壹家賣熟食的店鋪了。大概先前來買熟食的,都是打官司的人邀請宴請官府的小吏的。

如今袁黃公(對案件)隨察隨結,縣衙裏沒有積壓的案件了,(所以)買熟食的人很少了,因而賣熟食的店主都虧損(嚴重),所以都轉行了。

4. 核工記文言文答案

原文 季弟獲桃墜壹枚,長五分許,橫廣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壹城,雉歷歷可數。

城巔具層樓,樓門洞敞。其中有人,類司更卒,執桴鼓,若寒凍不勝者。

枕山麓壹寺,老松隱蔽三章。松下鑿雙戶,可開闔。

戶內壹僧,側首傾聽;戶虛掩,如應門;洞開,如延納狀——左右度之無不宜。松外東來壹衲,負卷帙踉蹌行,若為佛事夜歸者。

對林壹小陀,似聞足音仆仆前。核側出浮屠七級,距灘半黍。

近灘維壹小舟。篷窗短舷間,有客憑幾假寐,形若漸寤然。

舟尾壹小童,擁爐噓火蓋供客茗飲。艤舟處當寺陰,高阜鐘閣踞焉。

叩鐘者貌爽自得,睡足余興乃爾。山頂月晦半規,雜疏星數點。

下則波紋漲起,作潮來候。取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之句。

計人凡七:僧四,客壹,童壹,卒壹。宮室器具凡九:城壹,樓壹,招提壹,浮屠壹,舟壹,閣壹,爐竈壹,鐘鼓各壹。

景凡七:山、水、林木、灘石四,星、月、燈火三。而人事如傳更,報曉,候門,夜歸,隱幾,煎茶,統為六,各殊致殊意,且並其愁苦、寒懼、凝思諸態,俱壹壹肖之。

語雲:“納須彌於芥子。”殆謂是歟! 全文翻譯 我四弟得到了壹枚桃核墜子,它長五分左右,橫寬四分。

整個桃核上面全是山。 在山的低窪處插出壹座城來,城墻垛子清清楚楚的可以數出來,城頂有高樓,樓門大開著,其中有人好像是管理打更的人,拿著鼓槌,好像不能忍受這寒冷的天氣壹樣。

山腳有壹座寺院,有三棵古老的松樹隱藏著它。松樹下面開了兩扇門,可以打開和閉合。

門裏面有壹個和尚,側著頭在全神貫註地聽著外面的聲音,門半掩著,好像是等著人把門敲開。把門打開,好像在請誰進去的樣子,左右兩種揣測沒有不合適的。

外面來了壹個老和尚,背著佛經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念佛歸來的人。對面的樹林裏有壹個小和尚,聽到了腳步聲忙忙地上前。

桃核旁邊露出七級寶塔,距離河灘有半分遠。靠近河灘系著壹條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間,有壹個船客靠著茶幾在休憩,樣子好像快要睡醒了。

船尾有壹個小童,抱著爐在吹火,大概是燒水給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對著寺院的背面,高處的土山上有敲鐘的閣樓蹲在那裏。敲鐘的人神色飛揚,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這樣的啊。

山頂月亮昏暗呈半圓形,夾雜著幾點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則是波紋漲起來了,顯示出大潮要來的征兆。

整個桃墜的創意取自於唐朝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句子。 計算整個桃墜,總***有七個人:(分別是)四個和尚,壹個船客,壹個小童,壹個士兵。

房屋內器物用具***有九個:(分別是)壹座城,壹座樓,壹座寺院,壹個寶塔,壹條小舟,壹個閣樓,壹個爐竈,鐘和鼓各壹個。景致***有七處,分別是:山、水、林木、四塊河灘石頭,星星、月亮、三盞燈火。

而人的活動像是傳遞更次,報知天亮,候門等人,夜晚歸來,靠著茶幾,燒制茶水,總***有六樣,各自神情態度都不相同,並且他們愁眉苦臉、畏懼嚴寒、凝聚神思各種神態,都壹壹模仿得很像。佛語說:“容納佛經裏的高山在這個芥子裏”大概說的就是這樣吧!1、給下列加點字註音。

類司更卒( ) 若寒凍不勝者( )有客憑幾假寐( )擁爐噓火( )2、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壹項是( )A、樓門洞敞(大開)B、形若漸寤然(睡著)C、計人凡七(總***) D、殆謂是歟(大概,恐怕)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壹項是( )A、形若漸寤然 若聽茶聲然B、睡足徐興乃爾 乃不知有漢C、若為佛事夜歸者 不足為外人道也D、高阜鐘閣踞焉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4、在下列語句中補上省略的詞語。山坳插壹( )城。

5、文中寫了七種人,神態情趣各有鮮明的特征。按要求分別摘錄描寫下列人物動作、情態的句子並翻譯。

司更卒:叩鐘者:6、本文采用了空間順序,依次介紹了桃墜上所刻的 的城, 的寺,核側的塔, 的星月以及 的浪潮。7、試比較《核舟記》和《核工記》兩文的異同之處。

答案1、略。2、B 3、A4、座5、司更卒:執桴鼓,若寒凍不勝者。

翻譯:(司更卒)拿著鼓槌在打鼓,好像受不住寒凍的樣子。叩鐘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興乃爾。

翻譯:(叩鐘者)很舒暢,很得意,睡足覺後慢慢起來才表現出那個樣子.。6、山坳 山麓 山頂 山下7、相同:①都是描寫中國的微雕技術的,都以總--分--總的結構來寫,主體部分采用空間順序介紹雕刻品,先整體後局部。

②都通過對物品的外部描寫展現了微雕的栩栩如生,表達了對這種技術的贊嘆。③兩文皆以物為說明對象,又兼有人事。

④兩文都有觀察細致、說明生動的特點,在客觀描述中不乏作者豐富的想像。不同之處在於:①說明對象有別,壹為核舟,突出“蘇軾泛舟赤壁”的主題;②壹為桃墜,突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

5. 寒號蟲文言文的答案

原文:

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四足,有肉翅。其糞即五靈脂。當盛暑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鷇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元·陶宗儀《輟耕錄》)

譯文:五臺山上有壹種鳥,名叫寒號蟲。它有四只腳,壹對肉翅,但不能飛。它的糞便就是古時用作行瘀的“五靈脂”。正當盛暑之時,它身披色彩燦爛的毛衣,於是自得其樂地叫道:“鳳凰也比不上我!”到了深冬嚴寒時節,毛羽脫落,難看得像只小雛鳥,就自言自語地叫道:“能過下去就這樣過下去。”

寓意:這則寓言告誡人們,那些不知天 高地厚的人要麽對自己做人教導員高而盲目樂觀;當碰壁之後,又對自己缺乏信心而盲目悲觀。

註釋1.[五靈脂]中藥名。2.[索然]孤苦的樣子。3.[鷇雛]鷇:初生的小鳥。雛:幼禽。

啟示:做人做事壹定要謙虛謹慎,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自命不凡。

啟示 :教育我們在成績和優點面前不要驕傲,在困難面前不要退縮。

6. 石渠記文言文答案

求柳宗元《石渠記》譯文

[原文]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倏魚。又北曲行紆余,睨若無窮,然卒入於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予從州牧得之。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陽,俾後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於是始窮也。

譯文:

從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見壹個石渠,在渠上有壹座便橋。有壹眼泉水幽靜的流淌,它流淌時的聲音時大時小。泉渠的寬度有時不足壹尺,有時則有二尺寬,它的長度約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壹塊大的石頭,就漫過石頭。跳過大石頭再往前走,就發現壹個石泓,菖蒲覆蓋著它,碧綠的苔蘚環繞著石泓。渠水又轉彎往西流,在巖石邊流入石隙裏,最後像瀑布壹樣的流入北邊的小潭中。小潭方圓還不足壹百尺,潭水清澈、且較深,有許多快速遊動的魚。渠水又往北迂回繞行壹些,看上去好像沒有窮盡,就這樣最終流入渴潭。潭的壹邊全是奇異的石頭、怪異的樹木、奇異的花草、美麗的箭頭草,人可以並列坐在那裏休息。風吹動著山頂,像美麗動聽的音樂,在山崖和山谷間回蕩。看它雖很寧靜,但聽起來卻很遼遠。

我跟隨柳州太守發現的它,撥開陰郁的密林和腐爛的朽木,開掘和疏通淤土和亂石,把朽木亂草堆積起來燒掉,石渠裏的渠水便很滿。可惜從來都沒有寫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記寫下來,留給匠人,刻寫在潭北面的石頭上,幫助以後喜好遊歷的人能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從鷁渠到達大石。十月十九日,越過石頭發現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給遊人了。

7. 任末好學的文言文閱讀答案

任末好學勤記

任末年十四,學無常師,負笈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縛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凈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⑴或依林木之下: 或

⑵更以凈衣易之: 易

2、翻譯下面的句子。

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

3、任末“非聖人之言不視”對妳的啟發是: 。(用自己的話回答)

參考答案:

1、⑴ 有時 ⑵ 交換,換

2、(他)經常說做人如果不學習,那麽憑什麽來辦成事情(成才)呢。

3、讀書要有選擇,要選讀名人的好書

  • 上一篇:每天吃中藥
  • 下一篇:感動中國屠呦呦觀後感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