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福州民俗(詳細)

福州民俗(詳細)

福州節日民俗

春節

從農歷正月初壹到初三,古代叫“鞋”和“大年初壹”,現在叫春節。福州人稱之為“做年”,是壹年中最隆重、最長的節日。黎明時分,家家戶戶開門、燒香、放炮迎接新年。這個節日傳統中有很多禁忌。說第壹句話,做第壹件事的時候,要註意好氣色,以盼壹年平安。新年伊始,大家第壹句話要說“恭喜發財”、“發財”、“平安”等吉祥話,對方也會用相應的好話回應。不掃地,不打水,不挑水,不砍柴,不洗衣服,不洗澡,不理發,不說不吉利的話。當全家起床時,他們穿上新衣服或最好的衣服。早餐,有的吃得太平(面條、雞肉、鴨蛋)以祝平安長壽;有的吃年糕(紅糖糕)祝妳年年高升;有些老人是素食者,為家人的平安祈禱壹年。初中開學第壹天,學長要給長輩拜年,長輩會給他們壓歲錢或者糖果橘子。

在第壹天,人們可以走親訪友,在第二天和第三天互相慶祝新年。正如阿清詩人吳繼雲在《復州歲時支竹詞》中所言:“宗室新裝,領先他人,禮謙喜樂;路上遇到* * *了,發財拜年。”這是古代福州新鄭的景觀。有出嫁女兒的家庭,會捧著春酒,邀請女兒、女婿、孫輩回娘家,設宴團聚。水上船夫(?女人們,穿著紅花藍衫藍褲,藍底布鞋,壹齊上岸,挨家挨戶,用福州話唱詩:“大娘們都過年,堂前掛紅傘燈;好嗎?我好不好意思把奴才送到金板企業門口(意思是站著)。”“舊年已過,新年已過,生意興隆,賺大錢;恭喜發財,平安無事。送奴隸?過了門。”這叫“乞討?詩”,這是壹句新年問候詞。新年祝福是什麽?以示好運。春節期間,福州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級黨政領導在節日前或節日期間用禮物向烈士家屬、離休幹部和老勞模拜年。各相關部門組織春節遊園、各界聯歡、文藝晚會等活動。那些迷信的舊習俗逐漸消失了。20世紀90年代初,大多數家庭都安裝了電話,親戚朋友用電話相互拜年,從而減少了節假日期間的交通擁堵。

第四天淩晨,家家戶戶燒香“接神”迎接竈王爺回來看東西。各行各業放假,放鞭炮,開店,辦廠,辦公。90年代後調整了學習時間,現在是工作第八天。壹些服務行業在春節期間仍然營業。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福州燈會始於漢代,宋代被列為京都燈會的上品。《武林舊事》對北京福州燈會的描述是“潔白如玉,光彩奪目,如玉壺清冰,沁人心脾。”福州的橘燈、菜燈、荷花燈等。,造型獨特,色彩鮮艷,是福州本地生活特有的,引人註目。

據王應山《閩妲己》記載,福州“沿門掛燈,通宵賞燈,謂之燈市。”這種習俗也始於宋代。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掛滿了門,十裏鄧婕到處都是紅光。州縣官員,每逢元宵節,提倡大燈籠,“官民同樂。”北宋元豐年間(1078 ~ 1085),劉瑾為福州知府。為了欣賞這些燈籠,他下令挨家挨戶捐贈十盞燈籠。郎官巷詩人陳烈,怒掛詩燈於鼓樓上:“壹富壹燈,太倉壹粟;窮家是燈,父子相對哭。妳知道浪漫太守嗎?沒有好聽的歌,我還是很討厭唱歌。“從此以後,政府不再強迫人民捐燈。歷代元宵節的時間也有變化:唐宋時期,多為正月十四至十八;元朝朝廷不提倡大規模的元宵節;明代十三至二十二;清朝從13年持續到17年。民國以後就沒有規矩了。

福州燈會不僅是壹個精彩的燈會,也是壹個展示鰲山的活動,供人們欣賞。“春燈勝百花方,元Xi滿花福;銀燭燃空排美景,吉祥光出鰲山峰。”這首詩描繪了過去福建燈籠市場和鰲山的壯麗景色。元宵節的大門打開了,鰲山面向外。郊區的人進城看,很熱鬧。

從春節到元宵節前夕,福州有送燈籠的民俗。對於出嫁的女兒,娘家總會送壹盞,而“燈”與“丁”諧音,意為加丁。第壹年,送觀音送孩子。第二年,無兒無女,送“天賜子”燈和“坐盆子”燈。第三年、第四年,如果沒有孩子,送壹盞“橘”燈,表示“焦慮”。生完孩子可以送“狀元騎”燈和“天賜麒麟”燈,直到侄子16歲。有壹首民間童謠:“正月元宵節,奶奶愛侄兒(孫子),發紅桔燈籠,添福。”反映了奶奶愛孫子的社會時尚。楊榮成晚《竹枝詞》雲:“兒女福彩帶,新娘子滿屋陽光。晚上要卸下金釵,報父母送燈。”這首詩描繪了當時送燈籠的盛況。

元宵節元宵節是從初七開始的。以前福州的南後街,南臺的臺灣都賣各種各樣的紙燈籠。有八角燈、球燈、西瓜燈;提刀燈,龍搶珠燈,後來還有飛機燈,軍艦燈等。地上有猴騎羊燈、牧羊騎牛燈、冠軍騎燈;大廳裏掛著宮燈和燈籠。當時有詩說:“中華花燈成市,細費剪,幾樣送去過年玩,壁明盞明。”描繪了福州燈具市場的盛況。

在元宵節的晚上,壹些村鎮會帶著燈籠上街,結合會議迎接神靈。在迎神的隊伍中,有許多民間文化活動,如舞龍燈、高蹺舞、舞獅、地下乒和陸上劃船。家中有人見神過境,便提燈鳴槍,祈求家人平安。如今,送燈籠的習俗仍然在壹些老年人中流行。

敖九傑

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特有的傳統民間節日。“九節”又叫“後九節”和“孝節”。這壹大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花生、紅棗、菱角、芝麻、桂圓等原料熬制甜粥,稱為“藕酒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嫁出去的女兒也要送壹碗“九粥”,有的甚至還加了太扁面、雞蛋、豬蹄等。,並送回父母身邊孝敬父母。另外,凡是年滿九歲的,比如九、十九、二十九,或者是九的倍數,比如十八、二十七、三十六,都要像過生日壹樣吃壹碗“太平”,才能平安健康。

“敖九傑”來源於“木蓮救母”的傳說。據說古時候有個叫木蓮的人,他的母親生前很兇,死後被囚禁在冥界。當他參觀監獄時,他經常給她送食物,但都被看守吃了。後來他想了壹個辦法,把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和糯米混合,煮成甜粥,放在碗裏,再撒壹把黑芝麻給媽媽。獄卒見粥是黑的,便問:“這是什麽?”木蓮隨口答道:“這是粥。”(福州話“九”與“土”諧音)看守們認為這粥不幹凈,不敢吃。於是,《歐九洲》就交付給了慕蓮的母親。那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九,木蓮的媽媽今年剛滿29歲。按照民間習俗,正月分為“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日稱為“中九”,二十九日稱為“後九粥”。以後粥的顏色為黑色,稱為“九粥”,以示對母親的孝敬,也叫“九粥”。不管是正月二十九還是二十九,都是木蓮媽媽出事的日子。所以福州人忌諱9日,認為“9”是逆境之年。所以,凡是符合“九”歲的人,都要吃得平壹點,出嫁的女兒為了保證父母的安全和健康,也要給父母壹個“九”。

清明節

清明節是福州壹個重要的民間節日。清明節是每年春分後的15天。清明節當天或前後,家家戶戶都去郊外踏青,上山祭祖掃墓。掃墓也叫壓紙,就是給墓地除草,在墳前貼上錢紙,表示有後人來掃墓。如果帶供品,也很簡單。清明節的時候,福州會有壹些獨特的祭品,比如糕點、豆腐、菠菜包,也叫做清明包。它們是用菠菜(壹種生長在南方的野菜,可食用,味甘涼,搗碎成青綠色的汁液)榨成汁,滲入米漿揉成饃饃皮,做成棗子。清明節前後,福州的餐館都是做出來賣的。富人的房子大多是自己造的,但不需要手工建模。取而代之的是,他們使用木制的印模,上面刻有氏族大廳的號碼。打印出來的菠蘿特別漂亮,作為禮物分發給親朋好友。

掃墓回來,要折壹根松枝或柳條插在妳家門前,表示妳家為先人祭過墓。

端午節

端午節,在福州俗稱五日節和五月節。因為節日的家庭聚餐在中午,所以叫端午節。傳說它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從端午節的第壹天開始,大家都打掃衛生,在門前掛花辟邪消毒。端午節吃粽子,包錢包,喝雄黃酒,燒雄黃酒。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掛上香囊,系上紅色的肚兜,用雄黃塗在嘴巴和鼻子上。據說它們可以避免瘡疹,趕走蛇和蠍子。

節日飯後,壹家人帶著孩子去福州西湖、南臺萬壽橋、閩江看龍舟賽。有的船被畫成魚,有的被畫成蝦,都是水族符號。初壹到初五都有龍舟,但初五下午就要舉行比賽爭奪冠軍,觀眾如潮。

今天,端午節的優秀傳統習俗仍被繼承,如清理和開展夏季健康運動。龍舟賽是水上運動的壹部分,每年都會組織活動。福州龍舟也參加了國際龍舟大賽,獲得了榮譽。

七夕節

在農歷七月初七,福州被稱為喬奇節,也稱為姻親節。七月七夕,是神話中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時候。

在七夕,女人以七個字作為聰明的象征時,她們會展示七盤瓜果、七個杯子、七根香、七根針和七種顏色的絲線。首先,他們向維加致敬七次,然後盤腿而坐。借著朦朧的月色,他們競相穿針引線,誰穿得快,吸引的多,誰就最有技巧。宋亮柯佳《三座山》載:“妳對色彩斑斕的建築了解多少?直到泄露結束。”這種習俗多由府衙和富家的夫人們來完成。人們從事分離豆子並與之結緣的活動。家家戶戶煮蠶豆互贈禮物,嚼豆談天,消弭前嫌,促進家庭和睦、親友深情、鄰裏和睦。孩子學習分享豆子、交朋友、化妝,充滿童趣。

鬼節

農歷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左半段”。中秋節可以在七月的每壹天舉行。傳說木蓮為了減輕母親的罪過,請了十個和尚做玉蘭會,讓普度生下母親。

在中秋節,每個家庭都舉行家庭聚會。除了壹般的供品,還必須燒紙衣,供祖先和鬼魂在陰間享用。

中秋節正好是農村早稻收割後,人們利用農閑時間祭田,慶祝豐收。所以福州郊縣至今還保留著“七月半月”(意思是過了半年)的習俗,只是時間因村而異,往往是各村幹完之後輪流幹。做“半臺”的時候,每家都會招待很多親戚朋友。壹些村莊邀請劇團來表演、評論和唱歌,以展示豐收的喜悅。

中秋節

8月15日是中秋節,俗稱團圓節。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有壹種說法:元末,蒙古貴族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禁止民間使用鐵刀,規定十戶共用壹把菜刀。統治者作惡多端,百姓深惡痛絕。張高友石城暗中串聯,並在月餅裏放了起義的小紙條。中秋之夜,家家破月餅,見傳單,紛紛奪菜刀,舉行反抗元朝統治者的起義。從那以後,每到中秋節,人們都會吃月餅來紀念這個人民鬥爭的節日。

在中秋節,福州人準備供品,焚燒紙衣服來祭拜他們的祖先。晚上聚餐,壹家人團聚,喝酒賞月。在這個節日,還有尊老愛幼的習俗。晚輩向長輩贈送大月餅(即禮餅),長輩向晚輩贈送小月餅,表達節日期間對彼此的美好祝願。中秋節習俗,據《福建通誌?據《風俗誌》記載,福建各地略有不同。在福州城,“中秋女登烏石山焚香,夜燃塔燈,是夜女挽臂之行,謂之‘行萬病’”;永泰縣“中秋明月,君子祝魁星”;閩清縣“中秋做月餅,擺酒賞月,吃栗子芋頭,備童子?“嘿,用瓦片造個塔,互相拜拜。”《昌樂縣誌》記載“中秋無人管,各家只是飲酒。”

中秋節“蕩塔”是節日的壹大樂趣。農家子弟拾瓦,築瓦塔,夜燃柴火,以詩娛月。城裏人買泥塑或陶瓷人物,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歷史人物,燭臺、花瓶、香爐都陳列出來供人觀賞。壹些富裕家庭在大廳裏設置“塔”,從三層桌子到十層桌子不等,頂層是泥塔或鐵塔,底層是壹對秧盆,顯示豐收。中間幾層排列著歷代名人和戲曲人物,整個院落燈火通明,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因為九是陽之數,日月同等重要,所以叫“重九”,也叫重陽。重陽節起源於漢末爬山避禍的故事。《三山誌》記載,福州九仙山(玉山)是漢、閩、越諸王登臨之地,無壹與漢高祖劉邦同時代,比桓景早200年。《八閩通誌》載:“重陽節,郡人晨登高,飲菊花酒延年益壽,插山茱萸避邪。”山茱萸是中藥,味苦,性溫,具有散寒、溫中、止痛、祛邪的功效。相傳閩越王用以盛菊花酒的大石尊,在清朝嘉慶年間仍在山中,後來消失,但仍有“九天臺”遺跡可尋。九月九日在福州,除了爬山、喝菊花酒、插山茱萸,還有放飛紙鳶的習俗。據說紙鷂也來源於桓京和費長房的故事。有壹次,桓景讓費長芳服下驅邪瘟疫的藥,走山路,被鴿子指引,才找到費。後人為了紀念這壹事件,帶著紙鴿到山上放飛,流傳了很久,還有放飛紙鷂的習俗。

舊時福州爬山放紙鸮的地方主要是山、五山、大廟山。當時大廟山上有壹塊登山石,據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叫做“星落”。9月9點,大人帶著孩子去大廟山。壹旦他們爬上高登石山,他們就會長得更高。所以吸引了福州四門的人往這裏跑。重陽節,通往大廟山的兩級石階座無虛席。

九月九日爬山,“高”與“高”諧音。因此,在節日期間,福州還有壹種特殊的蛋糕,它被稱為“九重果”,即果有九層,中間有七層糖,這意味著爬得高,避免災難。

節日期間,請三思妳的親戚。福州的重陽節,以及掃墓活動,稱為春秋節和清明節。現在在福州的郊區或縣城,還保留著9月9日掃墓的習俗。

隨著重陽節發展到今天,人們賦予了它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把爬山和全民健身結合起來,把祖墳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結合起來,有的把它和華僑結合起來招商引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還通過了將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的決定。節日期間,各單位和組織還舉行各種形式的登山、健身等體育活動。

冬季至日

冬季至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在過去,在這個節日的前夕,人們聚集在大廳裏,圍著桌子搓飯。糯米磨成漿壓至半幹,揉成丸子,放鍋裏煮,撈起粘上涼粉。。書桌上放著幾個紅橘子、壹束紅竹簽、壹對紙花、少男少女(兒童)的泥塑、瓶瓶罐罐的紅菊花。搓的時候燒香點蠟燭。小朋友用福州話唱兒歌:“搓?雅措,按奶疼按哥,按哥求按嫂,按弟單哥。我嫂子高興(懷孕),我爸媽也高興。等嬰節(落)落鬥下,易哥馬上就是郎(爹)了。”冬季至日按摩?有時這意味著祈求更多的幸福。那天晚上擦的?入住翌晨冬季至日酒店享用早餐。

向竈神獻祭

祭竈,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按照福州習俗,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官家祭祀肉竈的日子,二十四日是老百姓祭祀素竈的日子,而水上居民(?人)25日。

祭竈最初是古代夏天祭祀火的儀式。火的出現把人類從吃血喝血的時代解放了出來,這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但後人把祭祀用的竈臺變成了“竈神”崇拜,說竈神是“天上祈禱,地上幫助人”的“生命之神”。這壹演變過程始於漢代。根據《後漢書》?《陰醜傳》裏有個孝子叫尹子興,在臘月二十三(12月23日)早早喝酒。他看到竈神出現,就趕緊祈禱,把家裏的羚羊獻祭了。“自然,它變得極其富有...於是他常常在第十二天祭竈,推薦羚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傳說越來越引人入勝,說竈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常駐大使”。每年臘月二十四,竈神向玉帝報告壹次居士的善惡情況。上天堂的日子持續了十天,第二年正月初四他就下到了人間。竈神走之前,家家戶戶都要和他告別。雞、鴨、魚、肉、爐糖、爐餅、酒等。是為祭祀提供的肉竈;除了糖果爐餅,還有甘蔗、菱角、紅棗、花生、金針、木耳等等。祭祀時,孩子們唱著童謠:“祭竈為惑(諷刺竈神之惑官),竈前青銅香爐,金元寶為糊,竈神在天說得好,竈母保佑農,保佑農父賺錢,保佑農母富貴長命,保佑農兄求個哥哥嫂嫂,保佑農學習變聰明。”祭祀結束,會將舊的竈神圖撕掉火化,貼上新的竈神圖,以示辭舊迎新。節日前,爺爺奶奶會給男女孫子孫女送烤箱糖烤箱餅。如果有幾個男女孫輩,就要送幾個包裹,每個包裹還會附送壹個“花殼”(面具),包括唐僧、沙僧、孫悟空、豬八戒等。孩子們會開心地吃東西。

現在,壹些家庭仍然有向火爐獻祭的舊習俗。竈糖竈糕改名為年糖年糕,成為福州春節市場的年貨之壹。

除夕

根據傳說,“年”是壹個惡魔,每年除夕都會出來捉弄人。因此,在除夕夜,每家每戶都貼上新的符號(春聯)並燃放鞭炮來趕走壹年。福州也模仿鄭、唐時期燒炮驅災的舊俗。

12月,人們忙著釀酒,準備年貨。過了十五天,我就開始打掃房子,打掃屋子,這叫掃堂,掃堂。外出的親人已經回來與家人團聚。二十五天後,年糕蒸好,還有雞鴨魚肉酒等。都準備祭祀祖先和天地之神,這叫分年。女婿給嶽父母送新年禮物,叫新年禮物。除夕夜,紅燭高燒,壹家人其樂融融,* * *喝酒應酬,這叫老了。晚上再掃壹次堂,放鞭炮,做下壹年的飯。第二年的年夜飯,擺滿了木制的蒸飯鍋,周圍擺著十雙朱砂筷子,糊上紅紙,系上紅繩,撒上“五子”(紅棗、花生、瓜子、龍眼核、栗子),擺在堂屋的桌子上。家裏的正門、窗簾、箱型家具、貴重器皿都貼上了“金銀紙箔”,寓意這家人的金銀財寶從門縫中溢出,象征來年發大財。

除夕,長輩也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初壹到十五可以拜年。民謠“新年快樂,沒有橘子也要錢。”過了壹個春節,還是有不少收入的!

在舊時代,30歲(30夜)是債權人追債、債務人躲債最緊張的日子。在以前,妳不能負債過年,但妳不能過三十夜。住在城外的欠債人去後周尚書廟,住在城裏的去城隍廟看壹場戲,以避債務。50年代以後,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逼債這件事早就不存在了。現在年貨都有了,各種顏色各種品種都有。辦公室、工廠和商店都裝飾著燈籠。街道兩旁,彩燈萬盞,銀花萬朵,人人喜迎新春。

生活習俗

衣服

衣服和服裝

從清朝到民國,福州男人多穿長袍馬褂。長袍從肩膀到腳踝。門襟在右邊,前後片有紐扣裝飾。前面有壹小塊布,中間縫壹個小包,叫暗包,可以藏少量物品。長衫作為壹種外衣,是中老年男性的休閑服裝,經常換洗,多為棉布制成。它常見的顏色有藍色、灰色和月光色。有地位的人在夏天穿亞麻或絲綢長袍。上衣指的是女人的外套,叫做衣輪。禮服簡單大方,而罩衫新穎華麗。

夾克是男人穿的短外套,穿在長袍或長袍外面。它有壹個領子,齊腰長,有5個扣子。馬褂不用布,多以花、綠裝飾。後來在左翻領的側面縫上壹個小包,用來藏表,就叫表包。另壹種可以代替馬褂的“甲子”也叫背帶褲、馬甲。它是壹種無袖上衣,套在長袍或長衫外面,所以叫背心。抗日戰爭後,穿長袍馬褂的人減少了,穿長袍馬褂的人就更少了。孫中山創造的中山裝取而代之,並廣為流行。

中年以上的官員、士紳,冬天出門除了長袍,還要穿壹件外套。它們從肩膀到膝蓋都很長,無領無袖,用壹根帶子綁在脖子上。這叫“鬥篷”,也叫“鬥篷”。從清朝到民國,城鄉男女都穿及膝的短衫和夾克衫。襯衫是單衣,夾克是兩層以上的,有棉襖、棉襖、皮襖,按時更換。男式夾克所用的材料多為棉質,而女式夾克多為絲綢。在舊時代,女性的著裝是外套和裙子,統稱為裙外套。女人結婚要穿大紅色蟒蛇裙蟒蛇大衣,嫁妝裏還要安排壹套內衣,叫緊身大衣褲。在過去,女性習慣穿綠色裙子作為便服,紅色裙子作為正裝,白色裙子作為喪服。逢年過節,或在家裏,或在親朋好友的宴會上,妳都要穿紅色的衣服,保持老態。丈夫死後,她就再也不穿紅裙子了,已婚女人也不準穿紅裙子。寡婦可以在孩子長大自立的時候穿綠色或者淺綠色的繡花裙。普通的裙子,可以到小腿,大多是真絲的,或者繡上五顏六色的圖案。折疊更重要,這就是所謂的百褶裙。農村婦女,在地裏幹活時,都穿紅布裙子,以示幸福。民國以後,穿裙子的人越來越少。而男女在從事勞動時,用布當毛巾包在胸前,用防汙染的衣服和褲子,稱為裙子。清代中上層女性流行穿旗袍,她們身著長袍。到了民國,旗袍的款式時有變化,高領、短領、硬領;有的拖到地上,有的齊小腿長,有的只短到膝蓋以上,有的甚至到膝蓋以下;有長袖的,半袖的,還有像背心的無袖的。從50年代到70年代,旗袍幾乎銷聲匿跡。80年代後再度流行,風格趨於西化。

男女衣服都是褲子。有長褲,短褲,外褲,內衣。老式的褲子,都沒有包。上端統稱褲頭,也叫褲頭,褲頭用約半尺高的白布縫制而成。穿褲子時,用另壹條帶子把褲頭系在腰上,稱為褲頭帶。腳管,不分前後寬,也可以兩邊用。褲裙俗稱褲鬥,壹般都是縫在壹起的。兩條褲腿合二為壹,叫做米豆子。

民國中期,公務員和中高級知識分子穿中山裝,西裝革履。中學男生穿黃黑相間的學生服,女生穿藍色的襯衫和裙子;年輕的農民穿著休閑裝很時尚,顏色以藍、灰、白為主。建國初期,公職人員中,男性中山裝盛行,女性列寧裝盛行。冬天穿列寧式短棉襖,顏色多為灰色或淺藍色。1954提倡學習蘇聯,註重著裝。年輕的婦女穿著碎花連衣裙(稱為“Blagi”),而農村的中青年農民仍然穿著雙排扣的平裝,他們只在外出做客或做生意時才穿中山裝。而女性則流行用“199藍”和“洋印花布”做大胸短衣。

“文革”期間,軍裝在青年男女中流行,而黑、灰、藍仍是中老年人的主色調,中山裝仍是最受歡迎的款式。

80年代以後,衣服變化很大。年輕男女穿著考究,款式時髦,質量提高。他們的衣服不規範,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有素色也有亮色。褲腿的時間有窄有寬有長有短,因人而異。四季的年輕女性服裝五顏六色,經常變換,有時穿長裙,有時穿短裙,有時穿超短裙,有時穿健身褲。面料從化纖發展到花呢、羽毛、皮革、嗶嘰等高檔產品。中老年男性從中山裝變成了夾克和西裝,材質也逐漸高檔化。

鞋子和襪子

民國前後,男女老少穿的鞋比較多。男鞋有黑色的圓口或尖頭,雙鼻或無鼻,圓頭低幫。夏天,人們在家穿木屐和拖鞋。女鞋多為紅布材質,尖頭,繡花鞋面,厚底,看起來像高跟鞋。民國禁止纏足後,女鞋與男鞋相似,鞋面有橫扣。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後,穿皮鞋、膠鞋、皮鞋的人越來越多,女性大多穿高跟鞋。建國後,50年代以膠底布鞋、軍鞋、皮鞋為主。隨著20世紀60年代塑料工業的發展,各種塑料鞋和拖鞋進入市場。夏秋季人們主要穿塑料拖鞋,木屐逐漸被淘汰。上世紀80年代,大多數青年男女、幹部職工都穿著款式新穎、顏色多樣的皮鞋。

舊時男女都穿布做的襪子,女子用寬五六厘米、長兩米左右的裹腳布(俗稱“腳帶”)裹腳。20世紀50年代以後,針織襪、絲襪、尼龍襪取代了布襪。

毛子

近現代民間流行的帽子是小帽,也叫瓜皮帽、碗帽,是男士的休閑帽。六根辮子縫合在壹起形成壹個圓圈,不同於平頂和尖頂。帽子的材質,春夏是緞,夏秋是紗,是黑色的。帽子頂部用絲制成的結,如花或水果的莖,是圓而短的。富人用珊瑚或瑪瑙做結,有的用小方玉點綴帽檐中央,這些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消失了。大禮帽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西裝從國外引進的。在公職人員和知識分子中,他們穿著西裝和高帽,有些人穿著長袍和長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世紀50年代,灰色軍帽盛行。“文革”中流行戴黃色軍帽,壹些女青年也戴。20世紀80年代以後,老人和孩子戴各種毛織品、紗線或羊毛制成的帽子禦寒,少數人旅行時戴鴨舌帽。

首詩

發簪、發夾、耳環、戒指和手鐲是舊時代婦女的主要首飾。發簪、發夾和耳環是給富人用的金制的,壹般是銀制的,給窮人用的銅制的。戒指壹般是金的,手鐲多是玉的,也有銀的和銅的。未婚女性的首飾不多,壹般只有耳環和手鐲。學生壹般不戴首飾。建國後,除了部分農村地區,壹般不戴首飾。20世紀80年代後,女性開始佩戴戒指、項鏈、耳環等。

發飾

清代男子留長辮子,已婚女子盤發髻,童養媳兩側梳“螞蚱髻”。城鄉婦女都流行戴花。據說戴花既能襯托臉型之美,又能體現“戴花益子”,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花有兩種:鮮花和草花。通草花是以中藥通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戴的花大多插在發髻裏,或夾在額頭的縫裏,或紮在下垂的辮子裏。壹年四季都用花。任何常見的花,無論是顏色還是香味,都應該隨時挑選。在節日或家裏佩戴“紅色微笑”(彩色)的花,而不是素色的花。

福州茉莉花多,花期長,香味濃,深受女性喜愛。玉蘭花也經常被采摘和佩戴。有些花壹般是禁止佩戴的,比如桃花、夾竹桃。雖美,卻被視為輕浮風騷,風俗相隨,從來沒有人穿過。女人在服喪期間不允許戴花。年輕寡婦比較忌諱,但只有孩子長大了才能戴素花。清朝康熙年間,福建省按察使周良工在《福建筆記?福建婦女中提到戴花的習俗。這說明300年前福州的婦女戴花,至今還保留著古樸的民風。

桐草花是福州的手工藝品之壹,是用桐草花和彩色的絲、絨、布制成的花。中老年婦女在元旦或喜慶場合應佩戴“四季花”或“嬰兒長春花”。四季花是不同季節的花組合成壹個整體,四季永遠是春天;長春花寶寶是壹個紙做的裸體男嬰,坐在花上,意思是滿屋子都是兒孫。在福州郊區的壹些村莊,婦女在發髻中間放三個劍形發夾,稱為三簪或廁所簪。三釵多用銀或白銅制成,每釵重約78元至12元,山區貧女為草制。發簪的形狀扁平如劍,頂端鋒利,身上有雕刻的花紋。中間發簪的葉片向上,另外兩根發簪左右交叉,葉片向外,插在發髻之間。未婚女性額頭下有下垂的頭發,稱為“披肩”;如果妳結婚了,把頭發梳成發髻,插上三個發夾。19年(1930),福建省政府代主席方聖陶視三標為“俗”,下令嚴令禁止和強制執行,於是不復存在。是福州農村婦女最奇特的頭飾,歷史上流傳時間最長。

辛亥革命後(1911),女人紮包子的少了,女孩子剪短了頭發的多了,戴花的習俗也就過時了。男人開始剪辮子,有的留短發,有的剃光頭。短發的人大部分都是對半分,有的是四六分或者三七分。壹般是左少右多。五四運動後,知識界女性開始剪短發。建國初期,大部分男人都留著分頭發,女人梳著雙股辮。“文革”期間,中青年男性留短發,平頭,女性紮羊角辮。80年代以後女性基本都是長發,中青年女性燙發比較多。之後,年輕女性逐漸流行馬尾辮式的頭發,或盤在腦後,或左右。壹些年輕人也留著齊肩的頭發和小胡子。

  • 上一篇:壹種理氣健胃的中藥
  • 下一篇:白芷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_白芷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