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余甘子的產地是哪裏?

余甘子的產地是哪裏?

大戟科余甘子是壹種熱帶落葉果樹,也是壹種小喬木。又稱魚幹、油甘子、油甘。學名余甘子(余甘子。).

原產地和分布

華南是原產地之壹。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緬甸、斯裏蘭卡、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東、海南、福建、廣西、臺灣省、雲南、四川、貴州均有分布或栽培,多為半野生。廣東主要分布在廣東東部和中部的丘陵山區,以普寧縣居多。福建以莆田、晉江、南安等縣為主。

特征和特點

高約3 ~ 7米。根群發達,分布廣,根深,再生力強,易產生不定芽。葉線形,長方形,長約65438±0cm,頂端鈍圓,兩排交替排列在纖細的小枝上。圓錐花序,開黃色或紅色小花;花小,單性,花瓣缺失;雄花多有柄,花盤腺體很小,有3 ~ 5個花藥;雌花近無柄,子房為環狀花盤中的半藏。果實圓形或扁圓形,略六棱,淺黃綠色,單果重7-10克,中果皮肉質,內果皮變硬,有6粒種子,略帶紅色(見圖)。冬季落葉,3月下旬出現新梢,4月上旬花蕾綻放,花期約1月,8月至11月果實成熟。

余甘子大多生長在濕潤至半幹旱的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它是壹種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熱帶果樹。它喜歡酸性紅壤土,但能適應各種土壤。它在紅壤的粗沙質土壤上結出大果實,果實品質高,風味好。

主要品種

大部分是野生和半野生的,沒有系統的品種分類。粵東、粵南栽培的主要品種有:①獅頭種。柿子形,有凹蒂。單果重10g,成熟時紅白色。可食用部分91%,肉質脆嫩多汁,微澀,食後香甜。②青皮。果皮青色,球形,凸形,單果重8.1g。肉又脆又甜。③軟枝。球形,藍白色果皮,單果重6.4克。肉脆,甜,微澀。4人臉。扁圓形,綠色和白色。肉質脆甜,專為生食設計。⑤算盤。果實扁圓形,綠色,重7克,適合生食和加工。

栽培技術要點

油橙

適應性強,易於管理,幼苗隨落果而生長。繁殖方法有育苗、嫁接、扡插、挖根和分蘗。嫁接以根系發達的軟枝為砧木,1 ~ 2年生健壯枝為接穗,3月上旬左右扡插。落葉後至發芽前種植。壹年施肥3次:①推廣花肥。在新梢發育之前,氮是主要肥料,磷和鉀是肥料。2壯果肥。在小果期施用時,以磷、鉀為主,氮次之。③采後受精。有機質與土、肥混合,配合化肥,使樹復壯,促進花芽分化。摘水果時避免折斷過多的枝葉。春天噴灑藥物控制蚜蟲和其他害蟲。

經濟價值

每100克鮮果和鮮肉含維生素c 500 ~ 1800毫克,鮮果初嘗微酸,咀嚼香甜,有解渴、防治咽喉腫痛、降低膽固醇等功效。還可用於治療高血壓、腸炎、淋巴結核、皮膚濕疹等疾病。花可以做退燒藥。種子可以治療哮喘、支氣管炎和糖尿病。水果可以加工成蜜餞、果醬、果凍。樹皮含22.4 ~ 29.36%單寧酸,可用於制作烘焙膠。木材呈紅色,堅硬,耐腐蝕,有彈性。

於德勛(1908 ~ 1986),中國植物分類學家。1908二月1出生於北京。1986死於7月14。1931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1947赴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深造,並在元秋擔任客座研究員。65438-0950年回國後,先後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北京植物園園長、中國科學院生物系委員;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植物引種馴化協會理事長、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植物誌》主編,《植物引種馴化集》主編。

於德勛長期從事植物分類的研究。從1932年到1938年,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在我國西南地區采集了2萬多份植物標本,為植物分類研究積累了寶貴的資料。他專註於薔薇科植物的分類研究。1974 ~ 1986主持編纂《中國植物誌》(薔薇科),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他對果樹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涉及中國果樹資源的地理分布,果樹生物學特性的收集、保存和觀察方法,果樹種和品種的分類,栽培果樹和砧木資源的起源等。,並發表了60多篇調查報告和論文。20世紀50年代,組織並參與了華北梨資源調查,主持了65438-0958《華北梨》的編纂工作。經過梨品種比較研究,於1979年發表了中國梨品種新體系——新疆梨體系。1979出版的《中國果樹分類學》為解決全國果樹資源調查中的果樹分類問題做出了貢獻。獲1982優秀科技圖書壹等獎。

於德勛於1950年回國後,積極籌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並主持該園工作30余年。他重視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強調引種植物要保存完整的科技檔案。在他的帶領下,北京植物園初具規模,壹大批科技成果在農、林、園藝、醫藥、輕工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培養了壹批熱愛植物園事業、專業水平高的科技骨幹,為植物園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先驗無性接近法

參見遠緣雜交。

預選

見早期識別。

《園藝學雜誌》是中國綜合性學術刊物,內容包括果樹、蔬菜和花卉。由中國園藝學會編輯,於1962年5月在北京成立。主要報道園藝基礎理論和技術應用的學術論文,發表專題研究報告、簡報、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外相關園藝書籍、報紙和文獻的評價。主要讀者是從事園藝科學的研究人員、農林院校師生和相應專業的技術幹部。為了方便對外交流,每篇論文都附有英文或俄文摘要。出版後由農業出版社出版,連續出版至第5卷第2期;6月1966後停刊,8月1979復刊,由中國農業學會主辦。該刊編輯部設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該雜誌為季刊,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在英國、美國、德國、日本和意大利有少量訂閱。

原始材料園

見種質庫。

袁武洲(1903 ~ 1973)是中國果樹學家和農業教育家。1903 9月2日出生於山西省河津縣。1931畢業於上海勞動大學園藝系。歷任廣西大學助理教授,西北農學院助理教授、講師、副教授,陜西壹枝農校校長,西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園藝部主任,副研究員、研究員,陜西省果樹研究所所長,陜西省園藝學會副理事長。

周元武從事農業科學研究40余年,為西北地區園藝事業的起步和發展做出了貢獻。早期從教期間,參與策劃和指導了西北第壹個果園和壹枝農校百畝蘋果園的建立。1949後,在西北農林部技術研究室和西北農科所從事科研工作期間,主張建立資源園。通過資源調查研究,發現陜西* * *有果樹16科30屬168種968變種,編輯出版了《陜西果樹誌》、《西北梨》、《西北蘋果砧木資源調查》等專著。提出了將陜西省劃分為四個果樹區,建立八個果樹林帶的規劃意見,並被省政府采納。擔任陜西省果樹研究所(1958)所長後,專註於蘋果、梨育種研究。主持“蘋果矮化砧木在陜西的適應性研究”;“陜西、甘肅秦嶺地區蘋果品種區劃研究”;“蘋果新品種選育研究”和“梨新品種選育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雜交育成的“秦冠”蘋果,已在27個省(自治區)推廣,並獲得1988國家發明二等獎。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他通過實地調查、設計和規劃,撰寫了65438+萬字的研究報告,提出了在陜北高原和甘肅天水地區興辦果樹,在秦嶺北麓規劃百萬畝蘋果林帶的計劃。提出了秦嶺不同地區的適宜品種和品種組合建議,對生產具有重要作用。他寫的《陜北黃土高原蘋果出口基地考察報告》經13省(自治區)果樹專家考察,認為渭北黃土高原具有生產優質蘋果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並為後期生產所證實。

  • 上一篇:肺結節與肝氣郁結密切相關。這個家庭實用藥方可以幫助妳疏肝解郁。
  • 下一篇:墓回頭是壹味什麽樣的中藥?可以治什麽樣的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