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藥學》含義與歷史

《中藥學》含義與歷史

中藥的含義: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

中藥材:剛從自然界收集起來,經過產地潔凈、幹燥等簡單處理,沒有經過特殊加工炮制,還不能直接用於配方和制劑的中藥資源,統稱為中藥材。

飲片:根據中藥材的性質和臨床用藥的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再次加工處理,使之成為薄片、節段、塊狀或顆粒等不同形狀,或經過特殊的炮制,可以直接用於制劑,或供藥房配方之用。

中成藥:中成藥是臨床應用安全、有效而且普適性又較好的優良處方,可以是經方、古代的驗方,也可以是現代的經驗方,並考慮方中藥物的特性,(如有效成分是否可溶於水,幹燥後是否可以粉碎等因素),還結合臨床對該處方的要求,(如療效的快慢等)選擇合適的劑型,最終制成丸劑、膏劑或現代的片劑、膠囊劑等,以方便貯存、攜帶和服用,這樣的制劑就叫中成藥。

中藥學的含義:分廣義和狹義。

廣義的中藥學:壹切研究和介紹與中藥學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術,都屬於中藥學範疇,其中包括專門研究中藥基源、鑒定、化學、炮制、制劑、藥理及臨床、應用等系列學科。

狹義中藥學:又稱臨床中藥學,以臨床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中藥為目的,主要研究和介紹中藥傳統理論及中藥性能、臨床應用知識的學科。

中藥學發展歷史:

1、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或《本草經》,分總論和各論,收藥365種,按毒性大小和補虛與祛邪的功用,分上中下三品,上中品各120種,下品125種。

學術價值:壹是文獻價值方面,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二是理論價值,初步奠定了藥學理論的基礎,概括了配伍關系,還談到了藥物對劑型的選擇。三是實用價值,所載藥物樸實有驗,歷用不衰。

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本草經集註》,作者陶弘景。分三部分,第壹部分為《神農本草經》全部內容,第二部分為作者整理增補的內容,為《名醫別錄》,第三部分為作者註釋。***收藥730味。

學術價值:壹是首創了按自然屬性分類藥物的方法。二是確立了綜合性本草的基本模式。

3、唐代《新修本草》,主要作者為蘇敬,後世避諱而稱蘇恭,在《本草經集註》基礎上增加藥物114種,***844。

學術價值:壹是我國歷史上第壹部官修本草,故又稱《唐本草》。二是開創了本草圖文對照的先例。

4、宋代最有影響力和價值的,是《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成書北宋年間,作者唐慎微。

學術價值:壹是文獻價值,引用了北宋以來大批方藥資料,體例比較復雜,而所引用原書大部分都已亡佚。是第壹本原貌保存下來的古代中藥文獻。二是在本草學中開創了大量附方的先例。

5、明代《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載藥1892種,分60類。

學術價值:壹是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二是“雖命醫書,實骸物理”,被國外學者譽為16世紀中國的百科全書。

6、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作者趙學敏。

學術價值:對《本草綱目》作了重要的訂正和補充。

7、民國時期《中國藥學大詞典》,作者陳存仁。

註:魏晉南北朝時期《雷公炮炙論》是中藥學第壹次出現的分支學科。

中藥功效的含義: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對於藥物治療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藥物對於人體醫療作用在中醫學範疇的特殊表述形式。簡單講,就是中藥對人體的治療和保健作用。

註意:1、此功效僅針對傳統給藥途徑。(如芒硝泄下,但靜脈註射無效;枳實升高血壓,天花粉用於中期引產,只在靜脈註射下有效。)2、功效是單味藥的作用,不是復方。

功效分類:按主治病癥的病因病機,分為祛邪、扶正、調理臟腑三類;按藥政管理分,有治療和保健兩類。

對“證”治療功效 :證,是對疾病所處壹定階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做出的綜合性概括,是對患者病情本質作出的診斷。(如濕熱證、瘀血證)

對“病”治療功效 :病,是對某種特定疾病全過程的特點和規律所作出的概括,代表著該病種的基本矛盾。(如瘧疾、蛔蟲病)

對“癥”治療功效 :消除或緩解患者某壹自覺癥狀或臨床體征。(如平喘、止嘔、止血、止痛)

  • 上一篇:十全大補湯的標準配方是什麽?
  • 下一篇:仙靈骨葆片多少錢壹盒?仙靈骨葆片的功效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