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有哪些(3)

事故應急管理系統

壹、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和特點

(壹)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事故應急救援的總體目標是通過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盡可能地減少事故的後果,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立即組織搶救受害者,組織疏散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險區域內的其他人員。搶救受害者是緊

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有哪些(3)

事故應急管理系統

壹、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和特點

(壹)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事故應急救援的總體目標是通過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盡可能地減少事故的後果,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立即組織搶救受害者,組織疏散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險區域內的其他人員。搶救受害者是緊

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有哪些(3)

事故應急管理系統

壹、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和特點

(壹)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事故應急救援的總體目標是通過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盡可能地減少事故的後果,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立即組織搶救受害者,組織疏散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險區域內的其他人員。搶救受害者是緊急救援的首要任務。在應急救援行動中,快速、有序、有效地進行現場急救和安全轉移傷員是降低傷亡率和事故損失的關鍵。由於重大事故發生突然、蔓延迅速、範圍廣、危害大,應及時指導和組織人們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自身防護,必要時迅速撤離危險區域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區域。在疏散過程中,應積極組織群眾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態,並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測和監測,確定事故的危害區域、性質和程度。及時控制引發事故的危險源是應急救援的重要任務。只有及時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故繼續擴大,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救援。特別是城市或人口密集區的化學事故,應盡快組織工程搶險隊,會同事故單位的技術人員及時控制事故。

3.消除危害後果,做好現場恢復工作。鑒於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空氣等造成的實際危害和可能危害。,應迅速采取封閉、隔離、去汙、監測等措施,防止對人的進壹步傷害和對環境的汙染。及時清理廢墟,恢復基礎設施,使事故現場恢復到相對穩定的狀態。

4.查明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事故發生後,應及時調查事故的原因和性質,評估事故的範圍和危險程度,查清傷亡情況,做好事故原因調查,總結救援工作中的經驗教訓。

通常,壹個完整的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應急計劃概述

應急預案的概況主要描述生產經營單位的概況和危險特性等。,同時對緊急事件、緊急情況下的適用範圍和原則進行了簡要說明,並做了必要的解釋。首先,應急救援體系要有明確的方針和原則,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綱領。準則和原則反映了應急救援工作的優先方向、政策、範圍和總體目標,如優先考慮人員的安全、預防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以及保護環境。此外,準則和原則還應體現事故損失控制、預防為主、統壹指揮和持續改進的思想。

2.事故預防

預防程序是對潛在事故、可能的次生事故和衍生事故進行分析,並說明為預防和控制事故而采取的措施。

應急預案是有針對性的,有明確的對象,其對象可能是壹種或多種可能的重大事故類型。應急預案的制定必須建立在對潛在事故類型全面、系統了解和評估的基礎上,識別重要的潛在事故類型、性質、區域、分布和事故後果,同時根據危害分析結果,分析應急救援的應急力量和可利用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

(1)危險分析

危害分析的最終目的是明確應急對象(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事故性質、影響範圍和後果嚴重程度,從而為應急準備、應急響應和減災措施提供決策和指導。危害分析包括危害識別、脆弱性分析和風險分析。危害分析應根據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

(2)資源分析

根據危害分析識別出的主要危害,明確應急救援所需的資源,列出可利用的應急力量和資源,包括:

1)應急力量的構成和分布。

2)準備各種重要的應急設備和物資。

3)上級救援機構或周邊地區可利用的應急資源。

通過資源分析,可以為應急資源的規劃和配置、與周邊地區簽訂互助協議、編制預案提供指導。

(3)法律法規的要求

應急救援法律法規是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編制預案前,應調查與應急預案、事故預防、應急準備、應急響應和恢復相關的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作為編制預案的依據和授權。

3.準備程序

準備程序應當說明應急行動前應做的準備工作,包括應急組織及其職責權限、應急隊伍建設和人員培訓、應急物資準備、應急預案演練、公眾應急知識培訓、簽署互助協議等。

應急預案能否在應急救援中成功發揮作用,不僅取決於應急預案本身的完善程度,還取決於應急準備的充分性。應急準備主要包括應急組織的界定及其職責和權限、應急資源的準備、公眾教育、應急人員培訓、預案演練和互助協議的簽訂。

(1)機構和職責

為了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快速、協調、有序,需要建立完善的應急機構組織體系,包括城市應急管理領導機構、應急響應中心以及相關機構和部門。對於所有在應急救援中承擔任務的應急組織,應明確規定相應的職責、負責人、候補人員和聯系方式。

(2)應急資源

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據潛在事故的性質和風險分析,合理設置專業和社會救援力量,配備各類救援機械設備、監測儀器、堵漏清汙物資、交通工具、個人防護用品、醫療器械和藥品以及應急救援所需的生命保障物資,並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確保其始終處於良好狀態。此外,應有效管理和更新應急資源信息。

(3)教育、培訓和演習

為全面提高應急能力,應急預案應對公眾教育、應急培訓和演練作出相應規定,包括其內容、方案、組織準備、效果評估等。

公眾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減少重大事故傷亡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作為應急準備的壹部分,應對公眾,特別是重大危險源周圍的公眾進行日常教育,使他們了解潛在危險的性質及其對健康的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識,知道預先指定的主、備用疏散路線和集合地點,了解各種警報的含義和應急救援工作的有關要求。

應急演練是對應急能力的綜合檢驗。合理開展應急各方參與的應急演練,有助於提高應急能力。同時,通過對演練結果的評估和總結,有助於改進應急預案和應急管理中的不足,不斷提高應急能力,提升應急管理水平。

(4)互助協議

在相關應急力量和資源相對薄弱時,應尋求提前與周邊地區簽訂正式互助協議,並做好相應安排,以便在應急救援中及時獲得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此外,還應與社會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物資供應企業簽訂相應的互助協議。

4.應急程序

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有壹些必要的核心功能和任務,如報警和通知、指揮和控制、報警和緊急通告、通信、情況監測和評估、警戒和公共秩序、人群疏散和安置、醫療衛生、公共關系、應急人員安全、滅火和應急救援、泄漏控制等。無論何種應急流程,都必須圍繞上述職能和任務進行。應急程序主要是指實施上述核心職能和任務的程序和步驟。

(1)報警和通知

準確了解事故性質、規模等初始信息,是決定啟動應急救援的關鍵。作為應急響應的第壹步,需要明確接警要求,以保證報警人員能夠快速準確地詢問到事故現場的重要信息。警察接到報警後,應按照預先確定的通知程序,及時向有關應急機構、政府和上級部門發送事故通知,以便采取相應行動。

(2)指揮和控制

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往往需要多個救援機構共同處置。因此,統壹指揮和協調應急行動是有效應急救援的關鍵。建立統壹的應急指揮、協調和決策程序,便於事故的初步評估和應急狀態的確認,以便快速有效地做出應急響應決策,建立現場工作區域,確定重點保護區域和應急行動的優先原則,指揮和協調現場救援隊伍開展救援行動,合理高效地配置和使用應急資源。

(3)警報和緊急通告

當事故可能影響周邊地區,對周邊地區公眾造成威脅時,應及時啟動報警系統,向公眾發出警報,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向公眾發布緊急公告,告知公眾事故的性質、對健康的影響、自我防護措施和註意事項,確保公眾能夠及時做出自我防護反應。公眾在決定實施疏散時,應通過緊急公告了解疏散的相關信息,如疏散時間、路線、隨身物品、交通工具、目的地等。

(4)溝通

通信是應急指揮、協調和與外界聯系的重要保障。必須在現場指揮部、應急中心、應急救援組織、新聞媒體、醫院、上級政府和外部救援機構之間建立完善的應急通訊網絡。在應急救援過程中,通信網絡應始終保持暢通,並建立備用通信系統。

(5)情況監測和評估

在應急救援過程中,要及時動態監測事故的發展情況和影響,建立事故現場和場外的監測評估程序。態勢監測與評估在應急救援決策支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結果不僅是控制事故現場、制定滅火和應急救援措施的重要決策依據,也是劃分作業區域、確保現場應急人員安全和實施公共防護措施的重要依據。即使在站點恢復階段,也應該對站點和環境進行壹攬子測試。

(6)警惕和公共安全

為保證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在事故現場周邊建立警戒區,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公共秩序。其目的是防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證救援隊伍、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的暢通,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7)人群疏散和安置

人群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的關鍵,也是最徹底的應急反應。應對緊急情況和決策、預防性疏散準備、疏散區域、疏散距離、疏散路線、疏散交通工具、避難場所和搬遷場所作出詳細的規定和準備,並應考慮疏散人數、所需時間和風向等環境變化,以及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的疏散。對暫時撤離的群眾,要做好臨時生活安排,保證必要的水、電、衛生等基本條件。

(8)醫療和衛生

在事故現場采取及時有效的現場急救,並將傷者轉送醫院救治,是減少人員傷亡的關鍵。醫務人員必須了解城市中的主要危險,經過培訓掌握正確的對傷者的消毒和處理方法。

(9)公共* * *關系

重大事故發生後,必然會引起新聞媒體和公眾的關註。應及時向媒體和公眾公布事故及其影響和救援工作進展等信息,消除公眾恐慌,避免公眾猜疑和不滿。應確保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統壹發布,明確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對媒體和公眾發言人、信息的審批和發布程序,避免信息不壹致。同時,也要做好相關的公眾咨詢,接待和安撫遇難者家屬。

(10)急救人員的安全

重大事故特別是涉及危險物質的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極其危險。需要仔細考慮應急人員的安全,包括安全註意事項、個人防護裝備、現場安全監控等。,並明確緊急疏散的條件和程序,確保應急人員免受意外傷害。

(11)緊急救援

應急救援是應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內容之壹。其目的是盡快控制事故的發展,防止事故蔓延和進壹步擴大,最終控制事故,積極搶救事故現場的受害者。特別是涉及危險物質泄漏和火災事故,滅火和應急救援工作非常困難和危險。要在滅火和應急救援裝備物資、人員培訓、方法策略、現場指揮等方面做好周密的安排和準備。

(12)有害物質控制

危險物質的泄漏或失控可能導致火災、爆炸或中毒事故,對工作人員和設備造成嚴重危險。而且泄漏的危險物質和含有有毒物質的消防水可能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會給現場救援工作帶來較大的危險。因此,需要及時有效地控制危險物質,如對泄漏物質進行圍堵、遏制和去汙,並妥善處置。

5.現場恢復

現場恢復也可稱為應急恢復,是指事故得到控制後的短期恢復。從應急過程來看,意味著應急救援工作的結束,進入另壹個工作階段,即現場恢復到基本穩定狀態。大量的經驗和教訓表明,遺址修復過程中仍存在潛在的危險,如余燼復燃、受損建築倒塌等,因此應充分考慮遺址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這壹部分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宣布緊急狀態結束的程序;撤離和移交程序;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現場清理和對受影響區域的持續檢測;事故調查和後果評估等。

6.計劃管理和評審改進

應急預案是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應對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更新、批準和發布做出明確的管理規定,確保應急預案定期或在應急演練和應急救援後進行評審和完善,並針對各種實際情況的變化和預案應用中暴露出的缺陷,不斷完善應急預案體系。

以上六個方面的內容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緊密聯系。從應急政策、計劃、準備、響應和恢復到計劃的管理、評估和改進,形成了壹個有機的、持續改進的系統結構。這些要素是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應涉及的基本方面。編制時,可根據職能部門設置、職責分配等具體情況,對要素進行合並或補充,使之更符合實際。

事故調查和處理(事故調查組的組成和職責)

(壹)事故調查組的組成:

事故調查組的組成應遵循精簡高效的原則。根據事故具體情況,事故調查組由有關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監察機關、公安機關和工會的人員組成,並邀請人民檢察院派人參加。事故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調查。

事故調查組成員執行事故調查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代表所屬部門和單位進行事故調查;事故調查組的所有成員都應接受事故調查組的領導;事故調查組聘請的專家參與事故調查,也是事故調查組成員。事故調查組成員應具備事故調查所需的知識和專長,且與被調查的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任命。事故調查組組長主持事故調查組的工作。政府直接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的,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指定;政府委托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的,事故調查組組長也應當由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指定。政府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的,事故調查組組長可以確定與授權壹並進行,也就是說,事故調查組組長可以由有關人民政府指定,也可以由授權組織事故調查組的有關部門指定。

(2)事故調查組的職責:

查明事故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確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建議;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預防和糾正措施;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1.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

事故發生前,事故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事故發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事故現場情況和事故現場保護情況;事故發生後采取的應急措施;事故報告後;事故救援和事故搶救;事故的後果;與事故有關的其他情況。

2.找出事故的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間接原因;事故的其他原因。

3.人員傷亡

事故發生前,生產經營人員在事故單位的分布情況;事故發生時人員的風險相關信息;事故現場的人員傷亡和失蹤情況;事故救援中的人員傷亡;最終傷亡人數;與事故有關的其他傷亡。

4.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

傷亡後發生的費用,如醫療費、喪葬費和撫恤金、補貼和救濟費、脫崗工資等;交易費用、現場搶救費用、現場清理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等事故善後處理費用;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如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損失價值。

5.認定事故性質,分析事故責任。

通過事故調查和分析,我們應該對事故的性質有壹個明確的結論。其中,被認定為自然事故(非責任事故或不可抗拒事故)的,不能再認定或追究事故責任人;對認定為責任事故的,根據責任大小和責任不同,分別認定直接責任人、主要責任人和領導責任人。

6.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通過對事故的調查分析,在認定事故性質和責任的基礎上,提出行政處罰、紀律處分、行政處分、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建議。

7.總結事故教訓

通過事故調查分析,在查明事故性質和事故責任人的基礎上,認真總結事故教訓,主要是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投入、安全生產條件等方面的薄弱環節、漏洞和隱患。要通過問題的對比,認真查找根源,吸取教訓。

8.提出預防和糾正措施。

預防和整改措施是在事故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事故單位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漏洞和隱患提出的,應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普遍適用性和及時性。

9.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事故調查報告是事故調查組在充分履行職責的前提下完成的,是事故調查工作結果的集中體現。事故調查報告應在事故調查組組長的主持下完成;事故調查報告的內容應當符合《條例》的規定,並在規定的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的期限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應當附有相關證據材料,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在事故調查報告上簽名。事故調查報告應當包括事故單位概況、事故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事故原因和性質、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建議、事故防範和整改措施。事故調查報告提交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後,事故調查工作結束。事故調查的有關材料應歸檔保存。

好了,我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裏。希望對妳有幫助!喜歡的話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有哪些關於安全生產基礎知識的文章?

★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有哪些?(3)

★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安全生產知識有哪些簡答?

★安全知識全集有哪些?

★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有哪些?(2)

★有哪些安全生產知識?需要註意什麽?

★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內容

★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妳必須知道的安全生產知識!

var _ HMT = _ HMT | |[];(function(){ var hm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hm.src = "/hm.js?1 fc3c 5445 c 1 ba 79 CFC 8 B2 d 8178 C3 C5 DD ";var s = document . getelementsbytagname(" script ")[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

  • 上一篇:體形造句-用體形造句
  • 下一篇:痛風可以吃魔芋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