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什麽?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什麽?

是“二十四節氣”

那就是“農歷二十四節氣”,它是中國人民智慧和傳統文化的結晶。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非物質遺產名錄,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指的是中國農歷中的24個特定節日,它們表明季節的變化。它們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即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而制定的,每壹個都對應著地球在黃道上每移動15所到達的某個位置。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先秦時期確立、漢代完全確立的補充歷法,是通過觀察太陽壹年的運動,認識壹年中四季、氣候、物候的變化規律而形成的知識體系。

它把太陽壹年的運動軌跡分成24等份,每等份為壹個節氣,從立春開始,到嚴寒結束,周而復始。它既是歷代政府頒布的時間標準,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預測冷暖雨雪的指南針,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擴展數據

中國古代用土規測量日晷,將最長的日影定義為“太陽至日”(又稱長日至日、長日至日、冬季至日),最短的日影為“短日至日”(又稱短日至日、夏季至日)。春秋兩季有壹天晝夜長短相同,定為“春分”和“秋分”。

商朝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發展到八個,到了秦漢二十四節氣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鄧萍撰寫的《太初歷》正式在歷中設定了二十四節氣,並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最早出現在西漢的《淮南田字訓》中,《史記·太史公序》中也提到了陰陽、四時、八地、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漢武帝時期,羅將節氣編入歷,規定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的上壹個月。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代表了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二十四個不同位置。因為地球繞太陽壹周需要365天,所以每十五天就有壹個節氣,每個節氣代表了氣候、物候、時間的不同變化。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二十四節氣

  • 上一篇:肝纖維化吃什麽中藥?
  • 下一篇:妄想癥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