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醫養生防病治病養生理念中的“順應自然”

中醫養生防病治病養生理念中的“順應自然”

文/張麗萍健康是壹種理想狀態,更是壹種理念。人是自然的壹部分,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離自然越來越遠。大概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變化:人和萬物原本都屬於自然,現在發生了逆轉,因為人在與自然的鬥爭中逐漸獲得了主動權,自然成為了人想要改造甚至支配的自然。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增強了,對自然的順應減少了。醫學領域也是如此。從神的古代醫學模式到自然哲學的古代醫學模式,當時的醫學無論是對神秘自然力量的敬畏,還是對自然規律的遵從,都與自然息息相關。然而,現代生物醫學模式和當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已經在還原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見“自然”的影子。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自然屬性可以歸結為生物和動物屬性,再歸結為物理和化學屬性。用理化研究的路徑和方法論,不能得出這是唯壹的路徑和唯壹的方案。況且,人不僅具有生物屬性(還有社會屬性和人文屬性)。張大慶說:“畢竟人的生命和疾病不是壹個洋蔥,只能用刀子削。從古代自然哲學的醫學模式中走出來的中醫,已經深入到了人類自然屬性的道路上,而這恰恰是現代醫學無法企及的,至少目前是這樣。以整體思維和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現代科學以還原分解的方式研究人類生命的本質和功能特征,已經從組織、器官、細胞、分子發展到基因的層面,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它不是認識人的唯壹途徑。當我們把目光從人體內部轉向外部,就會發現,人是不可破碎的,人不僅僅可以是人體,也不僅僅是生物,而是壹個與天地自然相通的自然人。人由自然而生,是自然的產物。人來自自然,生活在自然時間的溪流中,從自然中了解人也應該是必不可少的路徑。如何借助自然之氣幫助人體的“生命之氣”,是養生防病治病的壹大方法,但充滿各種“科研思想”的現代人卻不這麽認為。先說養生。我們的祖先壹直提倡身心修養,尤其註重精、氣、神的調養。其中壹個很重要的路徑就是“與時俱進”,包括心態的調整、日常生活的調整、行為的調整、飲食的調整等等。但是,現代人並不關註這些。比如飲食上,各種蔬菜水果蔬菜四季都有,季節也逐漸模糊。人們不再關註季節,而是談論營養物質——把壹個完整的食物打碎,把糖、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纖維素等營養物質分離出來,與我們的身體對話。松田的《我們只是不需要蛋白質》中說:“在我們吃的東西從食物變成了營養素之後,我們的傳統文化在‘我們該吃什麽’這個基本問題上就失去了話語權。“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是人與自然的中介。我們的身體需要什麽,不需要什麽,大自然都有提示。再比如睡眠時間的問題。按照科學理論,大概是6-8個小時,是以能夠緩解疲勞,進行壹天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為前提的。中醫沒有固定的時間標準,告訴人們要遵循四季陽氣的消長,即春夏臥早起,秋臥早起,冬臥早起,這是壹個基本的套路。更像是運動,現代運動生理學研究認為,人體的代謝率和體內激素的活性在下午到晚上處於最佳狀態,此時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身體的適應性和神經的敏感性都是最佳的,晚上是運動的好時機;中醫是從“天人合壹”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認為早晨正是人興的時候,而西方的陽氣已經很弱了,人要克制自己抵禦邪氣,更不要說擾亂筋骨消耗陽氣了。隨著時代的步伐,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不能簡單的談對錯,孰優孰劣。舉這些例子,只是想回憶壹下人們逐漸失去的親近自然的本能。再說說疾病吧。疾病有很多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0,疾病名稱有上萬種,而且新的疾病還在不斷被發現或發生。雖然人體的疾病千奇百怪,千變萬化,但在中醫看來,並不存在八綱、臟腑、衛氣養血、三焦、六經、經絡、五運、六氣等證候。另壹方面,從發病與天氣的關系來看,疾病可以分為兩類:壹類與天氣有關,壹類與天氣無關。前者是壹種適合“因時而變”的病。臨床上,醫生在遇到此類疾病時,如果能敏感地把握“時”與“病”的關系,往往能更準確地辨證,在療效上也能事半功倍。作為壹個醫生,雖然不必說“不知歲月的增加,不知氣的盛衰,不知虛實的作用”,但不難發現,凡是能稱得上大醫的醫生,都善於把握人體康復的時機。同理,凡是善於養生的人,也都懂得“與時俱進”,國醫大師陸廣莘先生在世的時候,特別愛講“養生之道”,曾經精辟地總結出“中醫養生之道”:循養生之道,助養生之氣,用養生之器,以養生之道。”遵循生活之道”是中醫養生的理念,是中醫養生、防病、治病的理念。聲明:以上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 上一篇:老人先老。這些保護腰部的小方法會讓妳遠離背痛。
  • 下一篇:藤條的藥用價值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