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古人怎麽過端午節

古人怎麽過端午節

倪方六 明天是端午節。古時候這壹天,是非常熱鬧的。在2008年端午節成為法定假日後,現代人對端午節的興趣也隨之大增。那麽,古代中國人是怎麽看待端午節的呢? 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嗎? 因周昭王 江上遇難而起 端午節,又有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五五節等十幾種叫法。在大家的印象中,端午節是因為楚國詩人屈原投了汩羅江,人們向江裏投食以紀念他,從而形成的壹個節日。 這說法,實在是壹個誤解。五月初五成為壹個節日,早在屈原去世前,便已經存在,並且有豐富的節日內容,其中之壹是“蓄蘭為沐”。屈原在其《楚辭》中有“浴蘭湯兮沐芳華”壹語,說的就是這種節俗,古人稱端午節為“浴蘭節”即此原因。 端午節向江裏投食,最早與周代第四位國王——昭王姬瑕有關。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意思是,周昭王到南方巡視後便沒再回來,死於江上。這個死訊沒有向諸侯通告,掩蓋周昭王的死因。 這大概是古代帝王死後“密不發喪”的最早壹起記載。周昭王怎麽死的?據《帝王世紀》記載,周昭王實是南征楚人的過程中,坐船過漢江,結果中了船老大的詭計,船散板遇難,與兩位陪侍在側的美女壹起沈江。 周昭王死後,當地人發現周昭王與兩個女人的陰魂不散,常在江面上出現,人們於是在水邊立祠祭祀。東晉人王嘉《拾遺記》就此事進行了演繹:“至暮春上巳之日,褉集祠間。或以時鮮甘味,采蘭杜包裹,以沈水中。或結五色紗囊盛食,或用金鐵之器並沈水中,以驚蛟龍水■,使畏之不侵此食也。” 將食品用植物葉子包裹起來,這正是粽子的做法。可見,最早向江裏投放包裹食品,並非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因為周昭王。 在江浙壹帶,過端午節是為了祭祀水神,對象之壹是“濤神”。這位濤神是本為楚國人的伍子胥,他寃死吳國後化身為濤神,當年吳地人過端午節的重要內容,是“迎濤神”。 另外壹說是,端午節是為祭祀與寒食節有關、被晉文公燒死的介之推。到了漢代時,祭祀對象則是在五月五日這天投江尋找溺水父親屍體的14歲女孩曹娥,端午節在浙江上虞壹帶,因此又稱為“女兒節”。 至於紀念屈原,壹直到南北朝時才真正確立,日期也固定為陰歷五月初五,並發展成為壹個全國性節日。梁人吳均《續齊諧記》中是這樣說的:“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每至此日,輒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屈原的投江日期是有爭議的,壹般認為五月初五,但也有說是五月十五。《隋書·地理誌》便稱,屈原是五月望日赴汩羅,“望日”即月圓的陰歷十五。從這點也可以看出,端午確非屈原而起,祭祀他只不過是端午節的附加內容。 古人為何認為端午節生子“命毒”? 五月實是原始“計劃生育月” 事實上,端午節的出現,最早是古代中國人出於避邪的需要。從《呂氏春秋·仲夏紀》的記述來看,古代中國人把五月視為最不吉利的月份,認為此月夏至到來,陰陽相爭,陽生至極,陰殺始起,死生以五月為分界。 因為有這種認識,古人才把五月份看做是毒月、惡月、兇月。這種“毒觀點”應該源於對自然災害的感性反應:五月正處仲夏時節,酷暑即將到來,此時毒蟲滋生,人們極容易生瘡患疾、遭傷咬,因此給古人留下了“五月不好”的印象。 五月份不好,五月份出生的孩子也不好,傳會給家人帶來不幸,即俗話說的“命毒”。為何有這種認識?可能與原始“生克觀”有直接關系。五月是古人眼裏陰陽交替的時節,子女屬“陽”,父母屬“陰”,生子則會陽氣上升,自然是不利父母的。 五月最毒的壹天就是五月初五,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所以,古人認為這天出生的孩子也最不好。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便稱,“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這天出生的孩子,不論男女,壹律要弄死,此即遠古時代的“溺嬰”風俗。 《史記》中有傳的“戰國四公子”之壹的孟嘗君,名叫田文,因生於五月初五,其父親田嬰便要求其母親弄死他,其母舍不得,悄悄撫養,這才留了條活命。田嬰當時即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即便是皇帝的“龍子”,如果生在五月初五,要想留下也得另想辦法。宋神宗趙頊在五月初五得壹子,只好將孩子送到宮外寄養,這孩子就是後來的宋徽宗趙佶。出於避諱,趙佶在當了皇帝後,將自己的生日改定在十月十日。但趙佶的命真的“毒”,“靖康之難”中成了金國的俘虜。 五月份不宜生子,甚至連夫妻也不宜同房,特別是端午節這天,同房會帶來不幸。先秦時要求,“君子齋戒,處必揜,身欲靜無躁,止聲色,無或進。”意思是,在五月份,君子要潔身齋戒,居於深處,躲避暑熱,讓身體安靜;還要禁止女色,也不許嬪妃進禦……由此可見,早期的五月份,完全可以看成是壹個原始的“計劃生育月”。 包粽子始於哪個朝代? 唐宋時端午節已成為法定假日 端午節最早流行於南方。南方水多,壹直有向水裏投放包裹食物祭祀水神的風俗。早期的包裹物並不固定於蘆葦葉,有的用植物葉子,如菇葉將有黏性的黍米包裹成角狀,這叫“角黍”,也是最原始的粽子;有的用竹筒裝米,稱為筒粽。後來還有用箬葉包粽子,至於用蘆葦葉包粽子,則相對比較晚,但卻流傳至今。 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期得到強化,粽子的形狀、內容也都發生了變化。今天的肉粽、果仁粽在當時均已出現。當時煮粽子很講究,並不是直接放在清水裏。據西晉人周處《風土記》記載,當時人們“以菇葉裹黏米,以栗、棗灰汁煮之”,即將栗、棗燒成灰,和水煮粽子。 粽子用米最講究的當是唐代,要選用上等糯米,當年來華的日本人將粽子的做法帶回國,至今日本還有“大唐粽子”的叫法。 唐代人很重視端午節,這壹天“公務員”還會放假。端午節成為法定假期,便始於唐朝。唐代人很喜歡放假,漢魏時國家法定節假日只有冬至和夏至,而到了唐代,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全都可以“休假壹日”。 宋朝繼承了唐代的休假制度,而且比唐代人還喜歡過端午節,時人俗稱之為“解粽節”。 從史料來看,宋朝人最會包粽子,花色很豐富。據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記載,宋朝人會在粽子裏加入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類,包出的粽子多種多樣,有角粽、筒粽、錐粽、秤錘粽、茭粽、九子粽等。煮也不壹樣,將艾葉燒成灰,和水***煮,這樣煮出的粽子呈金色,故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壹說。 宋時還有“賭粽”壹俗:賭誰拿的粽子粽葉長。解開粽子後,粽葉長的勝,短的輸,輸家或賠酒或賠錢。 宋朝人過端午節也大有講究。在宋朝,京城人家壹般從五月初壹就開始準備了,會用粽子祭祀天神。節日食品除粽子外,還要吃“白團”、品“端午果子”、飲菖蒲酒、艾酒。這之後,古代中國人過端午節再也沒有宋人的那份熱情了。 元代為何禁止賽龍舟? 明朝人認為 賽龍舟有“三害”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又壹重要內容,與吃粽子壹樣,是傳統保留節目。 端午節賽龍舟最原始目的,是出於避邪、祛瘴氣的考慮,即所謂“鬥龍舟以祛瘴癘”。在當年的越國,人們在端午節賽龍舟則是為憑吊臥薪嘗膽、復仇滅吳的越王勾踐,勾踐曾以此方式操練水軍,終於滅了吳國。 端午節起源的另壹種說法,是源於吳越人祭龍的“龍子節”。聞壹多曾考證,在龍子節,時人會劃著畫成龍狀的獨木舟,把包裹好的食物投入水中祭龍。北方也有龍神節,但壹般選在龍再生的陰歷二月進行,後來移到端午節,此時北方幹旱少雨,端午節賽龍舟又多了祈龍降雨的心願。 賽龍舟在宋代最為流行,據《東京夢華錄》所記,北宋皇帝有到臨水殿看金明池內龍舟競渡的習俗。但到了元代,朝廷下令禁止端午節賽龍舟。原來,蒙古人把端午節賽龍舟看成了亡宋的節日風俗,認為對當權者統治不利。 在忽必烈(元世祖)當皇帝的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福州路曾發生壹起端午節賽龍舟淹死人的嚴重事件,有臣子就此向朝廷上奏,建議禁止此項活動,認為這是“無益之事”,除了“傷人命”外,還極易發生群體性事件,因為看賽龍舟的人太多了。元朝廷遂下令端午節禁劃“龍舡”,並寫進法律條文中。 有意思的是,明代也曾禁過賽龍舟。明朝認為賽龍舟有“三害”:“破財壹也,起鬥爭詞訟二也,不幸覆舟殞性命三也。” 但是,元、明的禁令並未能讓民間賽龍舟的熱情消失,禁而不止,各地不時有因端午節賽龍舟而溺亡的事件發生,鐵穆耳(元成宗)當皇帝的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江南行禦史臺報告:“去歲端午,紀機察等率眾樺舡,淹死六七人。”朝廷不得不重申禁止“戲樺龍舡”的規定。

  • 上一篇:壹種用於清除瘺管的中藥
  • 下一篇:中藥材也能養生 冬季就吃這些藥物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