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孫同郊區人們的事跡

孫同郊區人們的事跡

孫同的家鄉在江蘇。1955年,她和丈夫任被安排到瀘州醫學院(瀘州醫學院的前身)川南醫院工作。當時學校條件相當落後,幾排簡易平房就是教室和老師宿舍。他們生根發芽,幾十年如壹日。

1956期間,推動學西醫的人到國內學中醫。孫同郊區有幸在北京師從著名中醫專家趙錫五。很多人勸她學成後留在北京,她卻義無反顧地回到瀘州,開始了中西醫結合的事業。“她的西醫技術很好。後來學了中醫,技藝越來越精。我剛工作的時候就跟著她。”原瀘州醫學院院長葉莉這樣評價孫同郊區。

懸壺濟世,保護生命。

在四川南部,大多數人患有肝病。孫同郊區認為是濕熱型流行病毒引起的。面對頑固不化的肝病,孫同郊區註重辨證論治,將辨病與微觀檢測指標相結合,靈活立法處方用藥。很多乙肝、膽囊炎、肝硬化患者服用中藥,不需要透析。她運用中醫辨證治療大量慢性肝炎患者,選用廉價有效的中藥方劑,總結出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肝炎的方法。新用孫同郊區古方,探索出治療慢性肝炎的良方——解毒護肝顆粒。采用清熱解毒、利濕活血、扶正固本的方法治療慢性肝炎,在業內有較高的認可度和影響力。孫同郊區的醫療特點:低價高效,個性化的方案,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負擔,她是肝病患者眼中的福音。

從醫50年,孫同郊區壹直致力於中醫的研究和傳承。肝硬化的“益氣活血湯”、雜病的“逍遙散”等妙方屢現奇效,新方藥不斷開發。承擔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十余項,多次獲得省政府和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

煞費苦心培養人才。

幾十年來,孫同郊區為醫學教育奉獻了壹生。當時,她和同事們從零開始,克服了無數艱難困苦,燒石灰,蓋房子,平整操場,做標本,編教材...挑燈夜戰,廢寢忘食,直到瀘州醫學院1977正式成立中醫科,這壹切都滲透著孫同郊區的辛勤與汗水。

關於學生的培養,孫同郊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學習嚴謹,關心學生。學生寫論文,她幫學生查資料,親自動筆批改;學生做實驗研究時,她親自指導,現場演示。孫同郊區是第三批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傳承的指導老師。在導師的介紹中,她的學生提到她在省內外都很有名氣。她知道後,馬上叫學生不要再這樣寫了,說自己做得不夠好。雖然她現在已經老了,住在孫同郊區,但她仍然堅持要讀碩士學位。

她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都有眾多的學生,其中很多人已經成為衛生系統的領導和醫學院校的博士生導師。在她80歲生日之際,她收到了許多弟子的感謝和祝福。她的學生賀信中寫道:“我跟隨老師3年,白天臨床,晚上學習;公雞打鳴冷月,黃卷綠燈籠,辛苦不苦。有壹位老師勤勤懇懇地教導我們,給我們品格和醫德的熏陶,是人生莫大的榮幸。”

偉大的醫生喜歡像親人壹樣對待疾病。

壹位在瀘州市水井溝附近做生意的患者,服用了孫同郊區研制的解毒護肝顆粒,困擾多年的慢性乙肝明顯好轉。病人心存感激,想送禮物表達心意,但每次都被婉言拒絕。為了堅持感謝她,病人幾乎每天都在去診所的路上等她,然而,孫同郊區每次都繞道而行。

壹次,孫同郊區在去診所的路上摔倒,導致肋骨骨折,耳朵出血。但她堅持去診所給病人看病。“如果我不來,病人怎麽辦?他們壹路走來不容易。”許多癌癥晚期患者臥床不起,在家休息。她家人想找她治療,她二話不說就去了家裏。肝病是有壹定傳染性的,來家裏看病的人,在孫同郊區經常會受到熱情的迎接,經過細心的診治,也沒有什麽不好的感覺。

孫同郊區的生活非常簡單,除了堆積如山的書籍和資料,家裏幾乎沒有像樣的家具和電器。面對貧困患者,她往往直接拿著處方買單,拿著藥給病人吃,甚至為真正困難的農村患者支付往返路費。經物價部門批準,可提高專家門診掛號費,專家個人掛號費收入也可翻倍。然而,孫同郊區強烈反對漲價,她認為這會增加病人的負擔。

由於療效顯著,在孫同郊區,壹名患者的家人將壹個紅包塞進他的口袋,然後開車離開。她為此連續兩天郁郁寡歡,最後讓科裏的醫生想辦法找到病人家裏,把紅包還了才放心。在孫同郊區的診所裏,病人經常悄悄地放下雞和蛋,這使她再次感到尷尬。如果她想退回去,她不知道病人送的禮物是誰,所以她別無選擇,只能轉給高級醫生和實習生,讓他們改善生活。

為了弘揚孫同郊區的崇高精神,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實施了“同郊區風采”優秀文化挖掘、整理和傳承戰略工程,總結提煉她的優良品行,形成文化傳統,系統培養文化素養,教育更多的醫務工作者以孫同郊區為榜樣,樹立救死扶傷、病人至上、熱情服務、文明行醫的行業風尚。

  • 上一篇:理塘在哪裏?那裏怎麽樣?
  • 下一篇:醫美三大騙局?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