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人口密度高嗎?

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人口密度高嗎?

人口:約7萬人

人口密度:11人/km2。

重點貴南縣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東部。總面積6593平方公裏。總人口為70 000人(2004年)。主要是藏族。縣人民政府駐茫曲鎮,距州府157公裏。郵政編碼:813100。代碼:632525。區號:0974。拼音:貴南縣。貴南縣轄2鎮4鄉:忙曲鎮、過馬營鎮、森多鄉、忙拉鄉、塔秀鄉、沙溝鄉。

地處黃河谷地、茫拉谷地、灘地和山地,地勢自東向西北傾斜。南部有山,中部有灘,西北部有黃河流域。黃河自西南向東北流經西北,還有茫崖、沙溝河等河流。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年平均降水量398mm。

農業和畜牧業

畜牧業是貴南的基礎產業。這裏牧場遼闊,水生植物豐富,氣候適宜,發展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全縣草原面積593.82萬畝,主要生產藏系綿羊、牦牛和山羊。豐富的畜產品資源為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生產的肉制品以其低脂肪、高蛋白、營養豐富、無汙染、天然中草藥含量高而聞名於世。貴南特色黑色藏羊肉的皮皮板堅韌、輕盈、柔軟,皮毛烏黑發亮,卷曲美觀,保暖性好。是我省唯壹著名的黑色裘皮羊品種。

全縣建成高標準圈舍1.679個,占地面積1.86萬平方米,草原建設實現了四個配套。圍欄草地342.6萬畝,人工草地39.04萬畝,全縣牧民100%定居。同時,堅持不懈地開展動物疫病防控和草原鼠害蟲害清除工作,消滅了牛、羊的牛瘟、羊痘、布魯氏菌病等多種疾病。

全縣現有耕地面積31.36萬畝,主要分布在黃河支流沖積地帶,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主要種植油菜、小麥和青稞。夏秋時節,麥浪翻滾,金浪湧動,油菜花飄香,蜜蜂飛舞,蝴蝶飛舞,壹派豐收景象。貴南是青海省油菜主產區之壹,年產量2600萬斤。這裏的油菜蜜以產量高、品質優著稱,每年可供加工的蜂蜜約1.85萬斤,花粉約1.700斤,蜂王漿約1.600斤。

水利發展

貴南縣水電資源豐富,黃河貫穿縣城北部,形成眾多深谷。黃河著名的陽曲峽,落差大、跨度窄、水量豐富,是建設中型水電站的理想場所。此外,還有曼格拉河等5條河流,水流湍急,水能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曼格拉峽谷水電站正在建設中。全縣水能理論儲量54990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1.04萬千瓦。現在,已經開發了2800千瓦。

經濟發展

2005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預計達到32677萬元,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農牧業基礎地位進壹步加強,農牧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種植業和養殖業結構進壹步優化。初步形成了草業、設施畜牧業、中藏藥材種植三大特色產業。其中草業發展最為突出,共建成人工草地33萬畝,每年種植年生草58萬多畝。畜牧業生產方式開始由原來的粗放數量型向科學高效的生態型轉變。動物圈養、育肥待宰的管理模式全面推廣,現代畜牧業生產經營形成規模。

貴南縣堅持把水利放在發展水利經濟、解決農牧區生產生活用水的首位,合理開發水資源,基本形成了防洪、灌溉、水土保持、供水發電、人畜飲水等門類齊全的水利體系。草原深處、農村家庭隨處可見清澈的自來水,人畜飲水管網覆蓋率達到71%。對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提高農牧業效益,增加農牧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貴南工業企業積極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實行跨地區、跨行業的橫向聯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壹批具有壹定規模和地方特色的工業企業不斷發展,工業基礎得到鞏固和發展。主要產品是藏毯和草制品。貴南縣大力扶持、引進、興辦龍頭企業和民營企業,開發生產多年生禾本科牧草青幹草捆、壹年生燕麥青幹草捆、豆科牧草青幹草捆和草顆粒、豆科高密度青幹草捆、無芒雀麥青貯牧草五大系列草產品。草產品供不應求,經濟效益明顯。與其他省市的客戶簽訂了長期供銷協議,使草業成為貴南的支柱產業和農牧民。草業的蓬勃興起改變了畜牧業的生產方式,基本形成了種草、育肥、販運、增收的產業鏈。

非公有制經濟和私營經濟蓬勃發展,市場繁榮,經濟活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章讓人眼花繚亂,增強了市場活力。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和水平發生深刻變化。電腦和私家車成為普通百姓家庭的新寵。全縣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3.9平方米,牧民全部落戶。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有保障。

交通通信

交通運輸發展迅速,州、縣、鄉公路主幹道都被熏黑了。縣級公路裏程達到956公裏,實現了縣級公路等級化。省道西九和三級公路通縣(穿越馬營)貫穿全縣。以省道為骨幹,地方公路為脈絡的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農村實施了村沙路、村道硬化工程,農牧區交通困難得到根本解決。

郵電通信事業發展迅速,全國郵路暢通,所有鄉鎮相繼開通了程控電話。移動通信覆蓋全縣六個鄉鎮,農牧區群眾在家就可以和全國各地的親朋好友通話。

社會事業

貴南縣是全國防沙治沙重點縣之壹。生態立縣、生態興縣、縣治強縣的治理思路,使全縣生態治理進入了壹個嶄新的階段,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荒漠化治理等重點生態治理工程投資超過1.7億元。每年營造萬畝森林的軍民活動都是帶著大量的人進行的,聲勢浩大,成效顯著。以前全是黃沙的黃沙頭地區,現在綠意盎然。經過多年的種草種樹,多石則溝、沙溝、茫拉溝三條綠色廊道已經形成。

民族教育健康發展,基礎教育全面加強,城鄉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現代化教學設備進入農村學校。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69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4%,鞏固率提高到99.6%。被教育部評為“六年級”先進縣和全國掃盲先進區。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充分利用和開發民間文化資源,創建文化產業市場,廣泛開展文化交流。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創建了2個特色文化鄉鎮和8個小康文化村。貴南縣認真實施科技興縣戰略,加大對農牧民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健全完善了以縣為中心、以鄉為樞紐、以村為基礎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逐步建立了以重特大疾病為重點的農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築牢了農牧民醫療保健的屏障,開創了農村牧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新局面。貴南縣還突出藏醫藥在農牧區衛生工作中的作用,加快藏醫藥三級網絡建設,拓展藏醫藥服務領域,形成藏醫藥診療、藏醫藥教學、藏醫藥洗浴、藏醫藥加工為壹體的發展格局;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三為主”、“三結合”的原則,大力普及計劃生育知識,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的作用,提高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人口增長率控制在22‰以內;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廣電“村村通”工程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給草原深處的每壹個農民,傳遞著各種致富信息。農牧民也通過廣播電視關註外界的變化,了解祖國的發展。全縣廣播覆蓋率達到100%,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8%。

縣衙依山傍水,綠樹環繞,周圍油菜花飄香。城市建設發展迅速,街道布局整潔美觀,各種建築、餐館和旅館鱗次櫛比,是該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新建的縣委、縣政府辦公樓,人大、政協辦公樓,法院檢察院辦公樓拔地而起,雄偉莊嚴。庭院建築寬敞大方,綠草如茵,辦公空間優雅幽靜,在泉州乃至全省享有盛譽。

貴南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認真實施“民心工程”。黨的作風得到加強,“明星動態量化管理”和“三級聯創”活動紮實有效,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明顯增強。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幹部結構進壹步優化,整體素質進壹步提高。壹大批實績突出、德才兼備的幹部,特別是少數民族幹部、年輕幹部和婦女幹部脫穎而出、茁壯成長,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

在物質文明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城鄉精神文明建設也是多姿多彩。隨著農村牧區文化建設步伐加快,各類宣傳文化中心、宣傳文化大院、宣傳文化站成為開展農牧區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爭創文明單位、先進集體、五好家庭和“文明校園”、“十星級”文明農牧民蔚然成風。

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普法工作進壹步推進,以德治縣、依法治縣力度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實,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活動在貴南轟轟烈烈地開展,各民族互幫互助,團結和睦,共同建設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用辛勤的汗水描繪這片金色土地的未來和希望。

旅行和旅遊

貴南縣幅員遼闊,山川壯麗,文化燦爛,寶藏豐富,民風淳樸。大自然賦予桂南派壯麗、神奇、獨特的高原風光。遼闊而多石的山從中穿過,蜿蜒曲折,像壹條潔白的哈達;居布、莫曲的原始森林茂密連綿,峭壁高聳,松柏繁茂,綠意盎然。著名的誌海雪山白雪皚皚,銀光靈動。雪山之巔的“銀厝聖湖”水清池長,藍天碧水,景色秀麗迷人,四周懸崖壯觀神奇。這裏是旅遊、休閑、野外探險的勝地,當地人中間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貴南縣佛教文化歷史悠久。全縣有18座寺院,包括塔秀寺、魯藏寺、金瓦碧檐、晨鐘暮鼓等安多著名的藏傳佛教勝地。寺廟每年都會舉行念經、曬佛等儀式,信教群眾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這裏參加各種佛教活動。場面十分宏大壯觀,充滿神秘的佛教色彩;拉依海的齊家文化和加賀文化古跡具有全國影響力。

貴南縣野生植物種類繁多,藥用資源豐富。主要有冬蟲夏草、雪蓮、貝母、麻黃、秦艽、杜鵑、大黃、羌活、黃芪等經濟價值較高的藥用植物。冬春夏草壹直被認為是滋補佳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蕨類和蘑菇等土特產也是重要的經濟資源。野生動物有馬鹿、麝等,出產名貴藥材;有黑熊、草豹、雪豹、猞猁、狐貍、石羊、盤羊、羚羊、狼、旱獺等。生產有價值的毛皮;有珍貴的鳥雕、草原雲雀、雲雀、雪雞、山雞、野雞、石雞。這些野生動植物資源中有相當壹部分是國家允許開發利用的,需要科學開發利用。

歷史的發展

古屬羌地,晉屬吐谷渾,隋唐屬交河郡,五代至宋代屬闊州,元明屬貴德院,清代屬貴德堂。民國二年(1913)至三十三年(1949),屬貴德縣、同德縣、* *縣、南平行政公署。1953年,貴南縣脫離貴德縣,劃歸海南藏族自治區(地)。

2000年,貴南縣轄6個鄉,縣城設在芒拉瓊托(拉依海鄉管轄)。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357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7613森多鄉11776芒拉鄉6778塔秀鄉8232果馬營鄉11305沙溝鄉7393芒拉。

2001 1 9青海省人民政府漢[2001]6號批復:貴南縣拉依海鄉撤銷,設立並命名為芒曲鎮;撤銷馬營鄉,建立馬營鎮。

截止2001年底,全縣轄2鎮4鄉1居委會73村(牧)委會。

茫曲鎮位於五寶灣,轄1居委會:城關,10村委會:拉索、沙拉、托勒、大禹、喀圖湖、賀州、木匠、塔瓦、上江當、納蘭。

過馬營鎮駐郭曼,轄11村(牧)委會:郭曼、切紮、沙家、馬世淦、羅家、角色、誌海、達拉、多拉、查乃海、日安馬修。

茫拉鄉位於缺丹塘,轄13個村委會:克圖、圖魯、郭拉、拉幹、馬格塘、康舞陽、下江當、都蘭、缺丹塘、上羅窪、下羅窪、郭峪部落虎、賀然。

塔秀鄉位於曲布藏卡,轄塔秀、貢瓦、孜哈、尕斯、達龍、西格、達芒、紮日8個村(牧)委會。

森多鄉位於曲果瓊瓦,轄16個村(牧)委會:袁遺、日芒、貢瓦、甲上、西柔、龍奔、鬥龍、尼瑪隆、甲當、賽陽、卡加、西克羊、魯修瑪、塔瓦、塔什蓋、萬秀。

沙溝鄉位於果仁多,轄15個村委會:果仁多、石乃海、東讓、洛河鄉、德芒、賽什塘、王什口、查那、什牙、嘎巴、居呼拉、東烏羊、拉紮、郭樂、官塘。

村鎮簡介

茫曲鎮茫曲鎮位於縣城南部,是縣政府駐地。人口7000人,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藏族、土族等少數民族,回族占總人口的26%,藏族占22%。面積120平方公裏。下轄賀州、卡彭特、喀圖胡、大禹、沙拉、托勒、安索、塔瓦、上江當、納蘭6個村委會10。1949年為同德縣第壹區,1958年由同德縣劃歸貴南縣,1959年與沙溝鄉合並組成沙溝公社,191年改為拉依溝鄉,同年改為拉依海公社,1984年改為。2001,改為滿曲鎮,轄1居委會,10村委會。

過馬營鎮馬國營鎮位於縣城東部,距縣城駐地78公裏。人口1.1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4%。它占地2000平方公裏。轄芒市、沙加、馬世淦、切紮、達拉、多拉、日安馬修、角色、霍家、查乃亥、治海11個村(牧)民委員會。1954隸屬下石垛區,1958撤銷建下石垛鄉,1959與何誌鄉合並成立馬營公社,1963改為國盈鄉,1969改為國盈公社,1984。2001改為過馬營。

茫拉鄉茫拉鄉位於縣城西部,距縣城駐地15km。人口7000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4%。面積132平方公裏。轄唐丹、上羅窪、下羅窪、周珂、都蘭、魏冉、郭拉、土路、康舞陽、下江當、郭峪部落虎、馬克塘、拉峪等13個村委會。1953年,拉曲回族自治區成立;1956,改為拉曲回族鄉;1959,改為芒拉公社;1963,改為拉曲鄉;1965,江當、羅窪兩個公社合並為芒拉公社;而在1985。

森多鄉森多鄉,位於縣城南部,距縣城駐地16公裏。人口9000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它占地3000平方公裏。轄紮什格、日芒、加當、賽雍、青克央、貢瓦、明瑪隆、袁遺、魯修瑪、西柔、加賀、萬秀、甲上、龍奔、鬥龍、塔瓦等16個村(牧)委會。森多區設1955,森多鄉設1958,森多公社設1959,森多鄉設1963,森多公社設1969,森多鄉設1984。

沙溝鄉沙溝鄉位於縣城北部,距縣城駐地91 km。人口7000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2%。它占地424平方公裏。轄果仁多、東舞陽、石乃亥、石崖、洛河鄉、拉紮、郭樂、居呼拉、德芒、東讓、官塘、查那、合千克、瓦郎嘎巴、賽塘等15個村委會。沙溝鄉成立於1958,沙溝公社成立於1959,沙溝鄉成立於1965,沙溝公社成立於1969,沙溝鄉成立於1984。

塔繡像塔秀鄉位於縣城西南,距縣城駐地26公裏。人口6000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它占地2000平方公裏。轄塔秀、尕斯、達龍、西格、紮日幹、達蒙、孜哈、貢瓦8個村(牧)委會。1954屬於塔秀區。1958設立塔秀鄉,後改為塔秀公社,1963改為塔秀鄉,1969改為塔秀公社,1984改為塔秀鄉。

5438年6月至2020年10月,貴南縣入選第壹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2019年10月3日,19,農業農村部認定貴南縣為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065 438+06 16 2月20日,國家民委命名貴南縣為第四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

2016年7月,貴南縣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 上一篇:哪些中藥可以祛疤?
  • 下一篇:嶽飛背誦所有的註意事項!必備品!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