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陽明濕熱是什麽意思?

陽明濕熱是什麽意思?

別名西醫: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重型肝炎、肝昏迷、膽道感染、膽石癥、鉤端螺旋體病

解釋中醫對該證的命名,是臨床常見的急重癥,多由陽明實熱與濕邪相合,濕熱內蒸相互作用,影響肝膽功能,膽汁不循正常之道,溢遍全身所致。證屬濕熱血瘀。

中醫病機該證為臨床常見的急重癥,多由陽明實熱與濕邪相合,濕熱在其中相互作用,影響肝膽功能,膽汁溢滿全身所致。證屬濕熱血瘀。病位雖以肝膽為主,但常累及脾胃、三焦等多個臟腑,使病情復雜多變。

體征:身、目發黃,黃亮如橙,小便黃赤短,發熱,口幹舌燥,心煩,上腹部不適,惡食,惡心嘔吐,便秘,汗出不盡,或頭汗滿頸,舌苔黃膩,脈數滑。

治療法則:清熱利濕,利膽退黃。

處理方法:

(壹)口服處方

1.基礎方:(1)茵陳蒿湯:陳印18g,大黃6g,梔子9g。此方適用於濕熱發黃者。水2400毫升,先煮茵陳減1200毫升,再煮600毫升,分三次服。

(2)梔子白皮湯:梔子9克,炙甘草3克,黃柏6克。此方適用於體熱偏黃、體熱較輕的人。取800毫升水,煮沸300毫升,去掉我,不同溫度服用。

(3)麻黃連者赤小豆湯:麻黃6克,連者6克,杏仁9克,赤小豆15克,大棗12枚,生梓樹皮9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本方適用於濕熱蘊結、外感發黃者。隨著

自來水2000毫升(地上流的雨水),先煮麻黃,再煮,去沫,把藥都服了,煮600毫升,去我,不同溫度分三次服,服半天。

2.加減變化:寒熱頭痛口苦者,可加柴胡10g,黃芩10g;腹脹、脅痛者加郁金10g、枳實9g,脅痛刺痛、舌暗者加丹參12g、赤芍15。

g;惡心嘔吐,食量過少者,加竹茹12g,神曲15g:熱毒內盛,黃疸加深,譫妄,或便血者,加犀角6g(可用犀角代替水牛角,用量可達50g),黃連9g;大青葉15g、蒲公英18g、土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8g,可與大青葉茶糖漿配合使用;肝炎糖漿、肝復康蜜丸、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等。

(2)飲食療法

1.飲食宜為營養豐富的清淡食物或半流質,多含水果和清涼飲料。

2.忌辛辣油膩、堅硬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助濕熱。永遠不要喝酒或抽煙。

3.急性黃疸、經常嘔吐的人應適當限制蛋白質的量,或暫時禁食並給予補液。

治療要點:

(1)本證以胃陽旺盛、濕熱邪盛為特征。結合近年來的治療經驗,在使用清熱利濕藥物時,應在茵陳蒿湯中加入具有利膽退黃作用的藥物,如雞骨草、田基黃、車前草等,並將原方劑量增加到30克左右。

(2)此證病情復雜,累及多臟器。因此,除清熱利濕退黃外,還應兼顧其他臟腑,臨床上應采用疏肝利膽、健脾利濕、活血化瘀、理氣解郁、清心醒腦等不同的治療原則。

(3)本病的治療以口服湯劑為主,也可配合針灸、按摩、飲食調理、心理護理等護理措施。

穴位:肝俞、膽俞、足三裏、太沖、合谷、大腸俞等。,並采用針刺瀉下的方法,每天壹次。

在肝區和上腹部按摩,每天輕輕按摩1 ~ 2次,每次10 ~ 15分鐘。

護理1。此綜合征較為嚴重,應加強護理。如果濕熱邪盛,要註意體溫變化。熱勢高者可適當降溫:熱傷津液而口渴者,可用麥冬、蘆根、六壹散泡水代替茶水。中藥煎湯液要多壹點,涼著吃比較好,有助於清熱祛黃。

2.急性黃疸患者病情兇險,因邪熱毒盛,侵血入心包,需要特別護理。

,密切註意觀察病情的變化,並做好護理記錄。如嗜睡、譫妄、易怒、高熱、煩渴、惡心嘔吐等。,要定時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時報告醫生,積極搶救。

3.病房要求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噪音,以方便病人休息。急性黃疸應該臥床休息,

癥狀好轉,肝功能好轉後,活動逐漸增加。

4.急性黃疸患者要註意隔離,發病後隔離期不得少於30天。如果30天後黃疸不退,癥狀沒有改善,應適當延長隔離期。

  • 上一篇:中藥雪花
  • 下一篇:中草藥:藍靛的功效與作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