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醫學在肥胖癥的治療是什麽?不同類型的肥胖如何減肥好?

中醫學在肥胖癥的治療是什麽?不同類型的肥胖如何減肥好?

對於肥胖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從醫學角度肥胖就是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導致的結果。大家也知道肥胖的危害比較大,當然不僅僅是影響身材那麽簡單。對於肥胖的治療中醫和西醫存在較大的不同。那麽中醫學在肥胖癥的治療是什麽?不同類型的肥胖如何減肥好?

1、中醫學在肥胖癥的治療

專家們認為,肥胖是壹種常見的、明顯、復雜的代謝失調癥;是壹種可以影響整個機體正常功能的生理過程。女性肥胖最易發生在青春期、妊娠期和更年期,並發內分泌功能失調,如月經異常、不孕癥、妊娠毒血癥等。

此外,肥胖者常伴有心血管病、膽囊病、社會心理問題及某些癌癥(如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等,肥胖又增加關節的負擔,引起腰痛、加速膝關節退化。有些疾病,如痛風、高脂血癥、脂肪肝、胰腺炎、脂漏性皮膚炎等,均與肥胖有關。肥胖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

因此,如何避免肥胖以及如何減體脂就成為人們關註的社會問題,選擇壹種適合的減肥方法不僅僅意味著體形的健美,也意味著生活質量的提高。

產生肥胖的原因很多,所以任何壹種輕身減肥的方法,不壹定適用於所有肥胖者,臨床要辨證論治,調理內部的陰陽失調。中醫對肥胖的認識早己有記載,靈樞中有逆順肥瘦等來論述,指出肥胖人的特點是廣肩,廣腋,廣項,多脂,厚皮,並且把肥胖分為膏、脂、肉三型,至今仍為指導中醫治療肥胖癥的基礎。

脾虛痰濁型

本型發病原因是由於脾臟之功能低下,導致營養不能按正常代謝過程分配到全身,從而造成脂肪堆積於身體的局部,特別是腹部,腰腿處;即中醫認為的脾失健運,痰濕內聚。

證狀:肥胖臃腫、胸悶氣短、倦怠乏力、頭暈心悸、腹脹、下肢浮腫,此行多見於中、老年,由以婦女居多。

治則:健脾利濕、祛痰化濁

方藥:參苓白術散、半夏白術天麻湯

脾胃積熱型

本型發病原因是由於邪肝火犯胃,腐熟水谷機能亢進,故消谷善饑,生火津虧,大便秘結,亦就是腸胃功能亢進,消化吸收功能過於新陳代謝功能,從而造成營養過剩,形成脂肪堆積。

證狀:多食、消谷善饑、體肥健壯、精力充沛、面色紅潤、口幹舌燥、大便秘結,此型多見於青少年、孕婦及產後發胖者。

治則:清胃通腑、涼血潤腸

方藥:防風通聖散

肝氣郁結型

證狀:兩脅脹痛、腹脹不適、有時急躁易怒、口苦咽幹、大便秘結、婦女經少或閉經。

治則:疏肝理氣、清熱降火

方藥:柴胡疏肝湯、大柴胡湯加減

脾腎陽虛型

肥胖還為脾腎內虛的預兆。由於脾腎陽虛,腎氣不足,氣化失職,不能化氣降濁排毒,則導致腎氣不足之虛胖。

證狀:形體肥胖、顏面虛浮、神疲乏力、畏寒、腹脹便溏、下肢浮腫

治則:補脾固腎、溫陽利濕

方藥:八味地黃丸、濟生腎氣湯等加減

更年期的肥胖則與沖任、天癸(月經)的變化甚為攸關,由於沖任不足,天癸衰減,使腎氣、命門失調,導致肥胖。特點為臀部及下肢肥胖為典型。

作為壹種疾病,肥胖不僅影響人們的形體美,又潛在的誘發其他疾病,故需及早預防和治療。當前形形色色的減肥藥物主要為化學合成或半合成藥物,其作用機理大多是通過控制飲食和增加排泄功能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並且停藥後反彈率高,而中藥減肥則以其療效確切,而且治療方法多樣,不良反應少。而受到廣大患者的青睞。

2、拉伸動作怎麽做

NO.1拉伸手臂、軀幹,將左手舉高過頭後,手肘向頭後彎曲,並將右手放在左手肘處,輕輕的將左手向下壓。之後換手重復動作。

NO.2拉伸腿筋,雙腳站開比肩寬,當妳向前傾時彎曲膝蓋,雙手抓住腳踝(或腳),然後輕輕地拉伸妳的腿。若覺得這樣拉的不夠,也可以嘗試兩只手抓住同壹只腳踝。

NO.3拉伸三頭肌,在椅子(任何穩定道具皆可)前跪下,向前傾將手肘放置在椅子上。雙手朝頭後彎曲,抓住手腕輕輕往後拉,讓兩邊的手臂得到拉伸。

NO.4拉伸胸部、後背部、小腿,呈站姿,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將妳的拳頭壓在妳的後背部,同時將妳的臀部往前推,並往上擡高胸膛。之後換右腳在前左腳在後,重復動作。

NO.5拉伸手肘肌肉、肌腱,手臂伸直,將手背向下壓在墻壁上,舉起手臂直到感到前臂有拉伸的感覺。

NO.6拉伸腹肌、脊椎,呈趴臥姿,雙手撐著地板,雙腳伸直,腳背平放在地板上。伸直手臂把自己撐起來,同時保持腳與臀部在地板上。

NO.7拉伸四頭肌,坐在腳跟上,在身後將雙手平放在地板上,指尖朝外。將臀部往上提高,拉伸妳的尾椎,盡量提高妳的臀部和胸部。

NO.8拉伸脊椎、脊椎周遭肌肉,雙腳_攏側躺,手臂微彎,手掌平放地上。拉伸妳的手臂,將頭以及肩膀擡離地面,臀部用力。換邊後重復動作。

NO.9拉伸菱形肌、斜方肌,雙手十指交握,手臂朝前方拉伸,手掌朝外,手臂拉伸的同時下巴朝胸部的方向壓。

NO.10拉伸臀部,面部朝上平躺在地板,膝蓋彎曲。將左腳踝放在右腳膝蓋上,保持肩膀平放於地面,然後將膝蓋向右壓低。之後換腳重復動作。

  • 上一篇:中醫保健老中醫
  • 下一篇:南京中醫藥的獨特名稱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