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有誰知道玉竹的功效

有誰知道玉竹的功效

《中國藥典》:玉竹 拼音名 Yù Zhú 英文名 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別名萎蕤、玉參、尾參、鈴當菜、小筆管菜、甜草根、靠山竹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 玉竹 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的幹燥 根莖 。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至柔軟後,反復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幹;或蒸透後,揉至半透明,曬幹。 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長4~18cm,直徑0.3~1.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及微隆起的環節,有白色圓點狀的須根痕和圓盤狀莖痕。質硬而脆或稍軟,易折斷,斷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黏。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或段,幹燥。 性味甘,微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幹口渴,內熱消渴。 用法用量 6~12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黴,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辭典》:玉竹 出處《吳普本草》 拼音名 Yù Zhú 別名熒,委萎(《爾雅》),女萎(《本經》),萎莎(《說文》),葳蕤、王馬,節地、蟲蟬、烏萎(《吳普本草》),青粘、黃芝、地節(《三國誌》),萎蕤、馬熏(《別錄》),女草、娃草、麗草(《酉陽雜俎》),葳參,玉術(《滇南本草》),萎香(《綱目》),小筆管菜(《盛京通誌》),山玉竹(《鐵嶺縣誌》),十樣錯、竹七根、竹節黃、黃腳雞、百解藥(《貴州民間方藥集》),山鈴子草、鈴鐺菜、燈籠菜、山包米(《東北藥植誌》),山姜、黃蔓菁(《山東中藥》),蘆莉花(《黑龍江中藥》),尾參(《湖南藥物誌》),連竹,西竹(《廣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玉竹 的 根莖 。春、秋二季都可采挖,除去莖葉、須根和泥土,晾曬至外表有粘液滲出,輕撞去毛,分開大小個,繼續晾曬至微黃色,進行揉搓、晾曬,如此反復數次,至柔潤光亮、無硬心,再曬至足幹:或將鮮玉竹蒸透後,邊曬邊揉,至柔軟而透明時再曬幹。收貯於幹燥通風處,防黴蛀走油。生境分布生於山野林下或石隙間,喜陰濕處。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並有栽培。主產河南、江蘇、遼寧、湖南、浙江。此外,安徽、江西、山東、陜西、廣西、廣東等地亦產。 性狀幹燥根莖,呈細長圓柱形殘略扁,多不分枝,長5~15厘米,直徑0.5~1厘米。表面淡黃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稍粗糙,有細縱皺紋,節明顯,呈稍隆起的波狀環,節間長度多數在l厘米以下,節上有多數不規則散在的細根痕,較大的根痕呈疣狀突起,有時可見圓盤狀的地上莖痕跡。幹燥者質堅硬,角質樣而脆,受潮則變柔軟。折斷面帶顆粒性,黃白色。氣微弱,味略甜,有粘性。以條長、肉肥、黃白色,光澤柔潤者為佳。炮制玉竹:除去雜質,洗凈泥土,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幹。蒸玉竹:取洗凈的玉竹,置蒸器內加熱蒸悶2~3次,至內外均呈黑色為度,取出,曬至半幹,切片,再曬至足幹。 性味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吳普本草》:"神農:苦;桐君、雷公、扁鵲:甘,無毒;黃帝:辛。" ③《滇南本草》:"味甘微苦,性平微溫。" ④《藥材學》:"味甘,性微寒。" 歸經入肺、胃經。 ①《滇南本草》:"入脾。" ②《本草通玄》:"入腎。" 功能主治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小便頻數。 ①《本經》:"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顏色,潤澤。" ②《別錄》:"主心腹結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 ③《藥性論》:"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去虛勞客熱,頭痛不安。" ④《本草拾遺》:"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 ⑤《四聲本草》:"補中益氣。" ⑥《日華子本草》:"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 ⑦李杲:"潤肝,除熱。""主風淫四末。" ⑧《滇南本草》:"補氣血,補中健脾。" ⑨《綱目》:"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壹切虛損。" ⑩《廣西中藥誌》:"養陰清肺潤燥。治陰虛,多汗,燥咳,肺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熬膏或入丸、散。 註意胃有痰濕氣滯者忌服。 ①《本草崇原》:"陰病內寒,此為大忌。" ②《本草備要》:"畏鹹鹵。"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黴,防蛀。 附方 ①治發熱口幹,小便澀:萎蕤五兩。煮汁飲之。(《外臺》) ②治秋燥傷胃陰: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壹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溫病條辨》玉竹麥門冬湯) ③治陽明溫病,下後汗出,當復其陰:沙參三錢,麥門冬五錢,冰糖壹錢,細生地五錢,玉竹壹錢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壹杯服。(《溫病條辨》益胃湯) ④治陰虛體感冒風溫,及冬溫咳嗽,咽幹痰結:生萎蕤二至三錢,生蔥白二至三枚,桔梗壹錢至錢半,東白禳五分至壹錢,淡豆豉三至四錢,蘇薄荷壹錢至錢半,炙草五分,紅棗兩枚。煎服。(《通俗傷寒論》加減萎蕤湯) ⑤治卒小便淋澀痛:芭蕉根四兩(切),萎蕤壹兩(銼)。上藥,以水二大盞,煎至壹盞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錢,攪令勻。食前分為三服,服之。(《聖惠方》) ⑥治男婦虛癥,肢體酸軟,自汗,盜汗:葳參五錢,丹參二錢五分。不用引,水煎服。(《滇南本草》) ⑦治赤眼澀痛:萎蕤、赤芍藥、當歸、黃連等分。煎湯熏洗。(《衛生家寶方》) ⑧治眼見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兩。為粗末,每服壹錢匕,水壹盞,入薄荷二葉,生姜壹片,蜜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臨臥服。(《聖濟總錄》甘露湯) ⑨治虛咳:玉竹五錢至壹兩。與豬肉同煮服。(《湖南藥物誌》) ⑩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沖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於飯前服,可治小便不暢,小便疼痛。 ⑾玉竹、黨參、丹參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壹劑,治心悸,口幹,氣短,胸痛或心絞痛。 ⑿玉竹、北沙參各15克,麥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貝5克,水煎服,每日壹劑,可治久咳,痰少,咽幹,乏力等癥。 ⒀玉竹、北沙參、石斛、麥冬各15克,烏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適量代茶飲用,可治熱病傷陰,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幹思飲,大便幹燥。 ⒁玉竹20~50克,豬瘦肉250克,同煮湯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氣虛乏力等癥。 ⒂玉竹、首烏、黃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貧血萎黃,氣陰兩傷,病後體弱等癥。 臨床應用治療心力衰竭:以玉竹為主,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等引起的Ⅱ~Ⅲ°心力衰竭5例,服藥後分別在5~10天內心衰得到控制。其中3例對洋地黃過敏,服用少量即出現明顯的洋地黃過量反應,改用玉竹治療後,心衰控制,從未發生不良反應。用法:玉竹5錢,每日1劑,水煎服。5例均停用洋地黃,僅配合應用氨茶堿及雙氫克尿塞。 備註玉竹還有肥玉竹,明玉竹,尾參等別外。本品味甘,多脂,柔潤可食,長於養陰,主要作用於脾胃,故久服不傷脾胃,主治肺陰虛所致的幹咳少痰,咽舌燥和溫熱病後期,或因高燒耗傷津液而出現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等癥。本品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有滋養鎮靜神經和強心的作用。適用於心悸、心絞痛。經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玉竹還有降血糖作用,還有潤澤皮膚,消散皮膚慢性炎癥和治療跌傷扭傷的功效。 摘錄《*辭典》 《中華本草》:玉竹 出處出自1.《吳普本草》。 2.《雷公炮炙論》:凡使(萎蕤),勿用鉤吻並黃精,其二物相似萎蕤,只是不同,有誤疾人。萎蕤節上有毛,莖斑,葉尖處有小黃點。 3.陶弘景:《本經》有女萎無萎蕤,《別錄》無女萎有萎蕤,而為用正同,疑女萎即萎蕤也,惟名異爾。今處處有,其根似黃精而小異,服食家亦用之。今市人別用壹種物,根形狀如續斷,莖味至苦,乃言是女青根,出荊州。今療下痢方多用女萎,而此都無止泄之說,疑 拼音名 Yù Zhú 英文名 Fragrant Solomonseal Rhizome, Rhizome of Fragrant Solomonseal 別名熒、委萎、女萎、萎yi、葳蕤、王馬、節地、蟲蟬、烏萎、青粘、黃芝、地節、萎蕤、馬熏、葳參、玉術、山玉竹、筆管子、十樣錯、竹七根、竹節黃、黃腳雞、百解藥、山姜、黃蔓菁、尾參、連竹、西竹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 [P.officinale All.;P.odoratum (Mill.)Druce var.pluriflorum (Miq.)Ohwi] 采收和儲藏:栽種3-4年後於8-9月收獲,割去莖葉,挖取根莖,抖去泥沙,曬或炕到發軟時,邊搓揉邊曬,反復數次,至柔軟光滑、無硬心、色黃白時,曬幹。有的產區則將鮮玉竹蒸透,邊曬邊搓,揉至軟而透明時,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玉竹,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肉質,黃白色,密生多數須根。莖單壹,高20-60cm。具7-12葉。葉互生,無柄;葉片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5-12cm,寬2-3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色;葉脈隆起,平滑或具乳頭狀突起。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總花梗長1-1.5cm,無苞片或有線狀披針形苞片;花被筒狀,全長13-20mm,黃綠色至白色,先端6裂,裂片卵圓形,長約3mm,常帶綠色;雄蕊6,著生於花被筒的中部,花絲絲狀,近平滑至具乳頭狀突起; 子房長3-4mm,花柱長10-14mm。漿果球形,直徑7-10mm,熟時藍黑色。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林下及山坡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及陜西、甘肅、青海、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地。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有時有分枝,長10-20cm,直徑0.7-2cm,環節明顯,節間距離1-15mm,根莖中間或終端有數個圓盤狀莖痕,直徑0.5-1cm,有時可見殘留鱗葉,須根痕點狀。表面黃白色至土黃色,有細縱皺紋。質柔韌,有時幹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顆粒狀,橫斷面可見散列維管束小點。氣微,味甜,有粘性。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 表皮細胞1列,細胞小,外被薄角質層,內皮層不明顯,維管束散列,外韌型,偶見周木型。液細胞,內含草酸鈣針晶束。 品質標誌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按幹燥品計算,含玉竹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計,不得少於6.0%。炮制玉竹:除去雜質,洗凈泥土,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幹。蒸玉竹:取洗凈的玉竹,置蒸器內加熱蒸悶2-3次,至內外均呈黑色為度,取出,曬至半幹,切片,再曬至足幹。 性味甘;平 歸經肺;胃經 功能主治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主燥咳;勞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幹口渴;內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眩暈;筋脈攣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熬膏塗。陰虛有熱宜生用,熱不甚者宜制用。 註意痰濕氣滯者禁服,脾虛便溏者慎服。 各家論述 1.《綱目》:萎蕤,性平,味甘,柔潤可食。故朱肱《南陽活人書》治風溫自汗身重,語言難出,用萎蕤湯以之為君藥。予每用治虛勞寒熱、zhan瘧及壹切不足之癥,用代參、耆,不寒不燥,大有殊功。不止於去風熱濕毒而已,此昔人所未闡者也。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壹切虛損。 2.《本草經疏》:萎蕤,詳味諸家所主,則知其性本醇良,氣味和緩,故可長資其利,用而不窮。正如斯藥之能補益五臟,滋養氣血,根本既治,余疾自除。夫血為陰而主駐顏,氣為陽而主輕身。陰精不足,則發虛熱;腎氣不固,則見骨痿及腰腳痛;虛而火炎,則頭痛不安,目痛眥爛淚出;虛而熱壅,則煩悶消渴;上盛下虛,則莖中寒,甚則五勞七傷,精髓日枯,而成虛損之證矣。以壹藥而所主多途,為效良夥,非由滋益陰精,增長陽氣,其能若是乎?跡其所長,殆亦黃精之類歟。其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濕毒等證,皆是女萎之用,以《本經》二物混同壹條故耳。 3.《本草新編》:萎蕤性純,其功甚緩,不能救壹時之急,必須多服始妙。用之於湯劑之中,冀目前之速效難矣。且萎蕤補陰,必須人參補陽,則陰陽有既濟之妙,而所收之功用實奇。故中風之癥,萎蕤與人參並服,必無痿廢之憂;驚狂之病,萎蕤與人參同飲,斷少死亡之痛。蓋人參得萎蕤而益力,萎蕤得人參而鼓勇也。 4、《本草備要》:萎蕤,溫潤甘平,中和之品,若蜜制作丸,服之數斤,自有殊功,與服何首烏、地黃者,同壹理也。若僅加數分於煎劑,以為可代參芪,則失之遠矣。大抵此藥性緩,久服方能見功,而所主者多風濕虛勞之緩證,故臞仙以之服食,南陽用治風溫,《千金》、《外臺》亦間用之,未嘗恃之為重劑也。若急虛之證,必須參、芪,方能復脈回陽,斯時即用萎蕤斤許,亦不能敵參、芪數分也。(若)因李時珍有可代參、芪之語,凡遇虛證,輒加用之,曾何益於病者之分毫哉。 5.《本草便讀》:萎蕤,質潤之品,培養肺、脾之陰,是其所長,而搜風散熱諸治,似非質潤味甘之物可取效也。如風熱風溫之屬虛者,亦可用之。考玉竹之性味、功用,與黃精相似,自能推想,以風溫風熱之證,最易傷陰,而養陰之藥,又易礙邪,唯玉竹甘平滋潤,雖補而不礙邪,故古人立方有取乎此也。 6.《本草正義》:玉竹,味甘多脂,柔潤之品,《本草》雖不言其寒,然所治皆燥熱之病,其寒何如(可知)。古人以治風熱,蓋柔潤能息風耳,陰寒之質,非能治外來之風邪。凡熱邪燔灼,火盛生風之病最宜。今惟以治肺胃燥熱,津液枯涸,口渴嗌幹等證,而胃火熾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饑者,尤有捷效。《千金》及朱肱以為治風溫主藥,正以風之病,內熱蒸騰,由熱生風,本非外感,而熱勢最盛,津液易傷,故以玉竹為之主藥。甄權謂頭不安者,加用此物,亦指肝火猖狂,風陽上擾之頭痛,甘寒柔潤,正為息風清火之妙用,豈謂其能通治壹切頭痛耶?《本經》諸不足三字,是總結上文暴熱諸句,隱庵之言甚是。乃昔人誤以為泛指諸虛不足而言。故甄權則曰內補不足;蕭炳則曰補中益氣;日華則曰補五勞七傷虛損;瀕湖則曰主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失精,壹切虛損,且謂治虛勞寒熱,及壹切不足之證,用代參、耆,不寒不燥,大有奇功,幾以此為勞瘵起死回生之神劑。不知柔潤之性,純陰用事,已足以戕生生之機,況虛勞之病,陰陽並虧,縱使虛火鴟張,亦無寒涼直析之法,又豈有陰寒膩滯之質,而能補中益氣之理,諸家之說,皆誤讀《本草經》諸不足三字之咎。 7.《本經》: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gan,好顏色,潤澤。 8.《別錄》:主心腹結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 9.《藥性論》: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去虛勞客熱,頭痛不安。 10.《本草拾遺》: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 11.《四聲本草》:補中益氣。 12.《日華子本草》:除煩悶,止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天行熱狂。7、李杲:潤肝,除熱。主風淫四末。 13.《滇南本草》:補氣血,補中健脾。 14.《廣西中藥誌》:養陰清肺潤燥。治陰虛,多汗,燥咳,肺痿。 摘錄《中華本草》

  • 上一篇:薄荷葉泡水有什麽好處,怎麽喝最有效?
  • 下一篇:中藥應該如何外敷呢?外敷需要註意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