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道教的食俗並且從科學養生的角度進行評價

道教的食俗並且從科學養生的角度進行評價

道教的養食之道,包括服餌、辟谷、外丹、鼓漱等功。道教認為,人的精神受肉體支配,而肉體則由食物作保證。為保持精神純潔,須少食人間煙火,須“止絕臭穢,休糧清腸”(《抱樸子》)。《莊子》中所謂神人“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乃辟谷的典範和先驅,馬王堆出土的“卻谷食氣”,可能是戰國時代流傳下來的古佚書。 辟谷——是壹種修煉方法,即不食五谷雜糧、蔬菜肉蛋等日常食物。辟谷也稱斷谷、絕谷、絕粒、休糧等。這種方術認為:“草食者善走而愚,肉食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壽,食氣者神明不死。”這是說,食用日常食物,雖能維持日常生命活動,但不能長生不死。又說:“欲得生,腸中當清,欲行不死,腸中無滓。”即日常食物會在腸胃中留下有害渣滓,會使人身上火,減少壽命。 道教認為人體中有三蟲,亦名三屍。道經上說,三屍常住人脾,是欲望產生的根源,是毒害人體的邪魔,三屍在人體中靠谷氣生存,如果人不食五谷,斷其欲氣,那麽三屍在人體即不能生活,人體也就滅除了邪魔。所以要益壽長生,便必須辟谷。 辟谷之術,歷史甚久。《史記·留侯世家》說:“留侯(張良)性多病,即導引不食谷。”又《抱樸子·至理篇》:“昔留侯……曰:‘吾將棄人間之事,以從赤松子遊耳。’遂修導引,絕谷壹年。”《上清黃庭內景經》說: 百谷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哪從返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認為可以用食氣之術,達到辟谷,又《雲笈七簽》卷三八庚申部《中山玉匱經服氣消三蟲訣》也說: 既食百谷則邪魔生、三蟲聚。貫空五臟、環鑿六腑,使丹田不華實,津液不流註,血脈不通行,精髓不凝住,胎魂不守宮,陰魂不閉戶,令人耽五味,長貪欲,形老神衰,皮皺發落。若不卻粒絕味,禁嗜戒色,則屍蟲全而生身必死。若滅三蟲,弭屍鬼,安魂魈,養精髓,固形神,保天地者,非氣術而不可以倚也。 壹般說,去三屍之法,都應先持齋戒,認為不先齋則不得屍氣內助,不存想則神氣不得內補;然後以服氣、胎息之法達到絕粒。辟谷是不食谷物,而非不吃食物。煉功者在服氣的基礎上,由壹日三餐減至二餐、壹餐,漸至飲水服氣為主。同時服食壹些輔助食物,如石葦、白術、山藥、黃精、巨勝、茯苓、花生、大棗、板栗、核桃、蜂蜜等。這些食物在祖國醫學中多作藥用,為補益氣血之佳品,歷代本草中多有收錄。如“卻谷者氣”篇中即有“卻谷者食石葦”的記載。《太平經》已提倡此功的鍛煉,《抱樸子》中論述更加詳盡。如《抱樸子·雜應篇》說:“其服白術及餌黃精又禹余糧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氣力,堪負擔遠行,身輕不極”,“以甘草、防風、莧實之屬許十種搗為散,先服三十七,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辟百日,輒更服散,氣力顏色如故也”等。據有人不完全統計,散見於道書中的辟谷方劑約百十種,皆為食療食養之良方,現仍應用於臨床,確有不可估計之良效,特別是為慢性病患者所接受和歡迎。 服食——也叫服餌,指服丹藥,是壹種修煉方法。葛洪《抱樸子·內篇仙藥》引述《神農》四經曰: “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中藥養性,下藥除病。” 葛洪認為: 仙藥之上者丹砂,次則黃金,次則白銀,次則諸芝,次則五玉,次則雲母,次則明珠,次則雄黃,次則太乙禹余糧,次則石中黃子,次則石桂,次則石英,次則石腦,次則硫黃……次則松柏脂,茯苓,地黃,麥門冬,木巨勝,重樓黃連,石韋,楮實象紫。壹名托盧是也。 《雲笈七簽》卷七四《方藥》說: 夫茂實者翹春之明珠也,苣勝者玄秋之沈靈也,丹棗者盛陽之雲苓也,茯苓者絳晨之伏胎也,五華合煙,三氣淘精,調安六氣,養魂護神,能用得其方,位為天仙,老者復壯,返嬰童顏,千害不傷,延壽萬年。 又說: 雲母味甘平無毒,……除邪氣,安五臟,益精、明目、下氣、堅肌、續絕、補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氣,止痢。久服輕身延年,悅澤不老。 《方藥》中還介紹了很多服食藥物成為成仙的故事,據說韓終服菖蒲16年,趙他子服桂20年,移門子服五味子16年,楚文子服地黃8年,杜子微服天門冬,任子季服茯苓18年,陵陽子仲服遠誌20年,都成了陸仙。惟服餌之術,不懂醫理藥性者,不可輕率為之,不然,可能中毒危及生命。 鼓漱——是道士每日必做的基本功,隋唐以後盛行於世。它包括叩齒、攪舌、鼓漱和咽唾幾個連續過程。《千金方》曰:“每晨起,以壹撚鹽納口中,以溫水含揩齒,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日,齒即牢密。”清代馬齊《陸地仙經》亦說:“睡眠時即叩齒三十六遍,永無蟲牙之患。”實際上,叩齒功不僅在晨起時做,午餐,晚飯後都應做壹次,姿勢站坐臥均可,每次約叩48次,此為叩齒階段,有堅齒益精之效。叩後用舌沿牙齒的外上、外下、裏上、裏下依次輕輕轉攪九圈,此為攪舌階段。將攪舌所分泌的唾液在口中漱九次,清洗口腔內部,此為鼓漱階段。然後將口水分九次慢慢咽下,亦即咽唾階段。此法《後漢書·王真傳》中稱為“胎食之方”。孫思邈的《千金方》還說:“人當朝口服食玉泉,琢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濁而齒堅,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乃吞之,琢齒二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煉精。”《李真人長生十六字妙訣》方:“壹吸便提,氣口歸臍。壹提便咽,水火相見。”“久久行之,卻病延年”,這是養生學中極為有名的“十六錠金功”。明清代名醫均認為是養生良方。明代宋濂所著《養和八箋》中,詳盡地介紹了鼓漱功的過程,並指出其功效:“久行之,則五臟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氣血流暢,諸病不生,永除後患,老而不衰。”現代醫學表明,此功確有保護牙齒,清潔口腔,殺菌消毒,促進唾液分泌,加強消化之能。

  • 上一篇:土茯苓的簡介與臨床應用
  • 下一篇:那些人可以喝的紅棗、姜湯、紅糖水各有什麽優缺點?他們壹天應該喝多少?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