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政和白茶的歷史演變

政和白茶的歷史演變

政和縣作為我國重要的白茶產地,淵源頗深,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宋初。到了宋代,政和已成為北苑貢茶的主要產地,所產的銀針茶備受推崇,被學者譽為“天下北苑靈芽之精華”。1115(宋徽宗政和年間),當時的關帝縣因供奉貢茶和銀針而被賜年號,故更名為政和。

到了明代,政和白茶的產量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到了清代達到了頂峰。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正儀縣知縣姜寫了壹首《詠茶》詩,很詳細地描述了此事:“嘉明北雁,細雨萌簇;誰相信方根枯萎了北苑?不吝惜靈草生產東方和平。去年春天,烘焙工笨手笨腳,小市場多賣了幾箱;是武夷山下賣的,楚料用的怎麽樣?”(註:鄭和綽號東河)。清初,政和縣產茶盛況空前,連著名的北苑產區都黯然失色。當茶葉季節到來時,茶葉工人都被雇用了。也許是當時政和縣山區沒有茶店、茶館,壹筐筐茶葉被販運到武夷山市販賣,名茶失傳,讓知府不禁生出無限感嘆。

至清朝鹹豐年間,政和就有茶葉加工場所。《茶通史》載:“鹹豐年間,福建政和有茶廠100余家,雇工數千人;同治年間,私人茶廠有幾十家,產茶壹萬箱以上。”尤其是1879年(光緒五年),鐵山村發現了鄭和大白茶(鹹豐年間發現),並廣為繁殖。勤勞智慧的鄭和人民以鄭和大白茶為原料,生產出各種名茶,品質大大提高。

陳垣的專著《福建政和茶》(1943)中記載:“政和茶種類繁多,其中工夫、銀針為第壹作者。前者出口到俄羅斯和美國,後者出口到德國;其次是安南(即越南)和汕頭獨家銷售的白毛猴和蓮梅;再次,它在香港和廣東賣白牡丹,在美國賣鐘昀呈,每年總值數百萬元,是政治和經濟的命脈。民間有句話叫“嫁女不慕官家,只求茶和銀針。"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國家對茶葉生產的扶持,政和縣茶葉生產得到發展,茶區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政和縣充分發揮地域、生態、綠色優勢,茶產業發展迅速,成為政和縣的傳統主導產業。政和縣的石屯、東平、熊山等鎮都是白茶的重要產區,分別種植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運6號。

  • 上一篇:黑靈芝中藥之謎
  • 下一篇:燉牛肉是由什麽組成的?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