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誰知道蟬的理想和追求?

誰知道蟬的理想和追求?

蟬,古稱蟬、蚱蜢,俗稱蟬、爬樹猴。蟬遍布世界各地,已知的種類有3000多種。蟬的壹生有四個階段,即卵、幼蟲、蛹和成蟲。雌蟬通常在七月到八月在洞裏產卵。孵化後的幼蟲會用樹枝或自制的細絲落入地下。幼蟲長期生活在地下,最短2年左右,壹般4-5年,最長12-13年。根據蟬出現的時間,我國古人可分為春蟬、夏蟬和寒蟬。春蟬首次出土,古書稱之為“木易”。在夏蟬,有壹種蟑螂的壽命只有幾天到幾周。所以古人曾說“蟑螂不知春秋”。最後出現的是蟬,只有接觸到寒露才會“唱歌”。因其聲音悲涼,不如夏蟬響亮,甚至讓人誤以為是啞蟬和雌蟬。成語“沈默”指的就是它。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蟬只是自然界中非常不起眼,對樹木有害的小昆蟲。但是夏天的蟬鳴真的很煩,打擾了人的午後睡眠。但因為古人不知道蟬是吸樹汁的害蟲,所以認為它只靠“以氣飲露”為生。所以蟬在歷代都受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青睞和贊美。

早在我國古代第壹部詩集《詩經》中,就留下了蟬的名字《晉國譜》贊禪中有雲:“蟲之潔只對蟬珍貴,蟬潛棄穢,飲露常鮮。”也就是說蟬有汙而不染,吸朝露而清凈的本性。蟬獨棲高枝,遠鳴,留巢,卻顯示其“高”“潔”的特質。古人常把它稱為高尚人格的化身。曹植說蟬“淡泊而無欲,樂而長久;這聲音激動而強烈,就像壹個高尚的人的心。昂起妳的頭,洗凈晨露的清流。“晉代人陸雲寫了壹首《寒蟬頌》詩,可謂贊不絕口:“以氣飲露,則明;小米不吃,就便宜;不窩裏住,就節儉;如果妳應該等待壹個節日,妳會相信它。”能集“幹凈、廉價、節儉、守信”於壹身,無疑是壹個道德高尚的人。所以文章引申:“君子可以行使權力,侍奉君主,自立門戶。不就是壹個德行至上的螻蟻嗎!“蟬被視為君子立朝典範的‘最德之蟲’,評價不高!

蟬在古希臘人心中不是令人不安的噪音,而是壹種美妙的聲音。他們尊蟬為“歌唱皇後”,喜歡用蟬來裝飾或制作豎琴象征。有這樣壹個好故事:有壹次,古希臘著名音樂家伊奧諾莫斯在雅典舉行的壹場豎琴比賽中,以其得心應手的精湛技藝贏得了陣陣掌聲。當他演奏蟬鳴部分時,琴弦突然斷了,比賽即將輸給對手。就在這關鍵時刻,窗外的壹只蟬居然和諧地接上了琴。結果,伊奧諾莫斯打敗了對手,取得了。據說音樂之神阿波羅幫助了音樂大師。

蟬的價值在於它可以作為食物和藥物。《詩經·風雅·秋千》:“似蟑螂也”,石矛《呂書·瑤光》雲:“蓋蟑螂也是壹種又大又黃的蟬,過去常被人吞食。”《禮記》:“爵、顏、儀、範”,韓正選註:“儀、禪;粉絲,蜜蜂。每個人都為自己吃的東西感到羞恥。”可見,至少在漢代以前,蟬不僅是可食用的昆蟲,也是皇帝宴席上的佳肴,而且完全是高雅的。北魏《齊姚敏書》中記載了蟬的烹飪方法:“保存蟬的方法:將蟬取出後,用火烤熟,切碎。又雲:細蒸,放香菜。又有雲:下壹次沸騰就出來,像香菜壹樣被砸碎。”也就是說當時蟬有烤、蒸、煮三種烹飪方法。中國人不是唯壹吃蟬的人。據說古希臘和古羅馬經常從泥土中挖出蟬卵(小蟬),烹制出非常美味的菜肴。由於產量有限,價格昂貴,蟬在當時的市場上是令人羨慕的精制食品。在東南亞,今天的馬來亞原住民也有吃蟬的習俗。對它們來說,捕獵蟬是非常特別的。晚上,人們在森林裏燒壹堆火,吸引成群的蟬來救火,於是就把它們抓起來,去掉翅膀和腳。然而,蟬被放入沸騰的棕櫚油中,作為食物油炸。現在抓著吃挺好玩的。這種吃蟬的方法在澳大利亞土著和壹些非洲國家也很流行。可見古今中外都有吃蟬的習俗。

中國人吃蟬歷史悠久,也很講究方法。現在,中國很多地方還喜歡吃油炸小蟬。或者先將幼蟬放入開水中,即陰幹,做成涼蟬配菜,可做成各種美味菜肴。比如在廣東粵菜館,就有菜肴加工精制成“桂花蟬”出售。山東泰安人喜歡把蟬當作極好的菜肴招待親戚和客人,甚至達到無蠍無蟬的程度。幾年前,河南省的壹家罐頭食品廠推出了壹系列名為“鮮蟬”的保健食品,這些食品是由年輕的蟬經過科學配方精制而成的。該食品保留了蟬的營養成分,香脆可口,深受消費者青睞。

蟬是河南的特產。有報道說炒蟬在河南周口賣10串30元錢。值得壹提的是,這些蟬都是人工培育的。當地壹些鄉鎮湧現出許多專業的蟬農。他們先用蟬卵采集樹枝,埋在樹根周圍的土裏。兩年後,他們在地上搭起塑料棚,等待成群的新蟬出現。農民先把幼蟬放入鹽水中,這樣可以把臟東西和汙垢吐出來,二是市場上熱了也不會變質。由於壹批接壹批,每年都能獲得可觀的收入。

發現幼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每100g含72g,分別是牛肉、雞肉、豬肉的3.5倍、3倍、4.3倍。此外,還含有15g脂肪、1.5g灰分、甲殼素、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蟬的各種有益成分對促進生長發育,補充新陳代謝的消耗,對體虛患者的康復有極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說起蟬的藥用,人們只知道蟬蛻(幼蟬的外殼)是壹種常用中藥。事實上,古代的成年蟬經常被用作藥物。李時珍說:“今天的人只知道用蛻皮,卻不知道用蟬。”《神農本草經》說:“螞蚱味鹹寒,主小兒癲、夜哭、癲癇、寒熱。”《盛慧芳》載:“用螞蚱壹分(微炒),全蠍七幹(生),牛黃壹分,雄黃壹分(細磨),散之。用薄荷湯送服,治兒童節釣魚,眼睛抽搐。”《普濟方》:“蟬蛻(煆)、白芍、黃芩,各三分,為末,壹燈水煎至五分,取渣”,可治“小兒癲癇百日”。《本草綱目》也記載“秋蟬壹個,炒地膚子八個,麝香少許,是末,酒兩塊錢可治破傷風”。此外,古代還有“撓蟬湯”、“撓蟬丸”、“撓蟬散”。筆者見過現代人用蟬方的兩個例子。壹面:“螞蚱30克,生鐵鋁30克,珍珠沙6克,研成細粉,每日三次,每次1克。對待恐慌焦慮,忐忑不安;另壹方:螞蚱30只(洗凈焙幹),白術10g,炒萊菔子10g。* * *研成細末,每次2g,每日3次。可治療小兒疳積、身體瘦弱、精神疲勞。在我看來,蟬的藥用不容忽視,這種昆蟲中藥的功效值得進壹步研究。

如果說蟬的“清高”“老實”可以算是“賢惠”,那麽它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就可以稱之為“才華”。因其“德才兼備”,人們愛蟬,贊美蟬。蟬外形的審美價值不容忽視,這在古詩中有所體現。比如古代女性有壹種發型叫“蟬鬢”,因蟬身油光發亮而得名。而“蟬翼雲片”和“玉蟬金雀花插三層”則是模仿蟬的嬌小體態制作的“假包子”,呈現出壹種裝飾美。漢晉時期,朝鮮高官喜歡在朝冠上制作蟬形飾物,稱為“蟬冠”。這不僅是壹種裝飾,也是蟬的壹種美德,以示誠實不貪。至於“蟬紗”、“蟬絲”這兩個名詞,都是因為薄如蟬翼而得名。工筆畫下的“蟬柳”和“扇蟬”並不少見。這說明蟬在古人的眼裏確實是壹種可愛又有審美的動物。

  • 上一篇:15種有毒野菜
  • 下一篇:經常手淫前可以吃貴由丸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