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關於丹參四物湯的思考

關於丹參四物湯的思考

丹參四物湯

丹參四物湯乃是四物湯加壹味丹參。四物湯為時方。陳修園《時方歌括》卷上有如下條:

陳修園曰:四物湯皆純滯之品,不能治血之源頭[指氣];即八珍湯氣血雙補,亦板實不靈。必善得加減之法者,方效。”

四物湯,當歸熟地白芍川芎,四物補血,然皆純滯之品,不能行氣。陳修園說即便加上四君子湯四味藥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變成了八珍湯,氣血雙補,也板實不靈。故四物湯加丹參,如果其效如皮沙士所說那麽神妙,也是加丹參之故。也就是陳修園所言“必善得加減之法者,方效。

聖愈湯

關於四物湯的加減,除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外,還有聖愈湯這麽壹條

陳修園《時方歌括》卷上:

柯韻伯曰:此方取參芪配四物,以治陰虛血脫等癥。蓋陰陽互為其根,陰虛則陽無所附,所以煩熱燥渴,而陽亦亡;氣血相為表裏,血脫則氣無所歸,所以睡臥不寧,而氣亦脫。而陰虛無驟補之法,計在存陽;血脫有生血之機,必先補氣。此陽生陰長、血隨氣行之理也。故曰: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前輩治陰虛,用八珍、十全,卒不獲救者,因甘草之甘,不達下焦;白術之燥,不利腎陰;茯苓滲泄,礙乎生升;肉桂辛熱,動其虛火。此六味皆醇厚、和平而滋潤,服之則氣血疏通,內外調和,合於聖度矣。

陳修園曰:此方為壹切失血之良藥,及血後煩熱,睡臥不寧,五心煩熱作渴,可以兼治。其止血,妙在川芎壹味;其熟睡止渴,妙在人參壹味。柯韻伯以參芪為氣分陽藥,取配四物等語,亦未免為俗說所囿也。經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之流行,半隨沖任而行於經絡,半散於脈外而充於肌腠皮毛,凡壹切失血之癥,其血不能中行於經絡,外散於肌腠皮毛,故從竅道湧出不止。妙得川芎之溫行,又有當歸以濡之,俾血仍行於經絡;得川芎之辛散,又有黃芪以鼓之,俾血仍散於肌腠皮毛;源流俱清,而血焉有不止者乎!至於血後燥熱,得黃芪以微汗之,則表氣和而熱退,即當歸補血湯意也。睡臥不寧,血後陰虛所致。五臟屬陰,唯人參能兼補之;五臟之陰長,則五心之煩自除;煩熱既除,則津液自生,燥渴自已,諸癥可以漸退矣。自宋元以後,無壹人能讀《本草經》,此方疑有神助,非制方人識力所到也。柯韻伯卓卓不凡,但未讀《本草經》,未免缺憾。

五臟有血,六腑無血,觀剖諸獸腹,心下、夾脊、包絡中多血,肝內多血,心脾肺腎中各有血,六腑無血,近時以吐血多者為吐胃血,皆耳食昔醫之誤。凡五臟血,吐出壹絲即死。若吐血、衄血、下血及婦人血崩,皆是行於經絡與散於肌腠之血。溢於上為吐衄,滲於下為崩下也。”

柯韻伯的解釋中有壹段說得極好“陰虛無驟補之法,計在存陽;血脫有生血之機,必先補氣。此陽生陰長、血隨氣行之理也。故曰: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這在《郝萬山講傷寒論》中郝老師曾提到過“有形的陰液不能速生,無形的陽氣所當急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

丹參四物湯以四物湯為基礎,活血補血,加壹味丹參補氣行氣。畢竟補血是比較慢的。所以皮沙士也說要連吃四個周期,也就是壹百二十天後才可以看到效果。

當然陳修園的解釋也可以參考,別有意味。

痛,是氣滯還是血少?

丹參四物湯主要用於調經止痛,養血疏筋。痛經、疼痛,是由於淤血不通則痛呢,還是因為營血不足,血少而失養則痛呢?

我還想起了另外的壹段文章,來自《郝萬山講傷寒論》第13講桂枝湯的加減應用(2):

桂枝湯的加減方,在這裏舉最後壹個例子,是新加湯證。原文第62 條,“發汗後身疼痛,脈沈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壹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這是《傷寒論》中方名最長的壹個方子,我這個教材,把方名中間點的那個逗號,妳們的教材有嗎?妳說壹個方名中間能點逗號嗎,所以把那個逗號去掉。由於方名太長,我們幹脆就把它叫做桂枝新加湯,或者再簡稱新加湯。

在《傷寒論》中,有新加湯這張方子,這說明其他絕大多數方子,張仲景是對古代文獻的壹種繼承。前面我曾經引用了晉朝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序》中的壹段話,說“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湯液經》是古經方的著作,所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大量的繼承了《湯液經》中復方的成就,而這張方子把它叫做新加湯,所以我們劉渡舟老師說這是張仲景自己加的壹個方子。他在古《湯液經》的桂枝湯的基礎上把芍藥生姜的量各加上壹兩,現加上人參,因為它是自己新創的方子,所以叫做新加湯。發汗後仍然有身疼痛,這是表邪沒解呢,還是病情發生了新的變化,這個時候張仲景就要憑脈辨證。如果脈浮,那肯定表示表邪未解,現在是脈沈,脈沈提示這不是表邪未解的身疼痛,病在裏。脈遲主什麽?我們今天的脈學是脈遲主陽虛,可是仲景在這裏的脈遲卻是主營血不足。

妳怎麽知道主營血不足?我們打開講義第32頁,看原文第50條,“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爾。”所以仲景的遲脈主營氣不足,主血少,是他自己的話,我們以仲景言釋仲景義,用張仲景的話解釋張仲景的意思。所以這裏脈沈主病在裏,脈遲主營氣不足,主血少,因此這個肌膚的疼痛就是營血不足,肌膚失養,不榮則痛,當然有的書說“虛則痛”,還有的書說“失養則痛”,意思都是壹樣的。

關於疼痛的病機,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是“不通則痛,通則不疼”,我們在這裏又引進了虛則痛,失養則痛,不榮則痛。

任應秋老師在世的時候,我就和他討論過壹次,有個醫院治療冠心病,幾乎都用活血化瘀的藥,有些病人吃完活血化瘀的藥之後,療效確實不錯,心絞痛的發生頻率少了,發作的程度輕了,可是有的病人吃完了之後,心絞痛不緩解,甚至越吃越沒勁兒,這些病人呢就跑到我們中醫藥大學找任老師看。任老師就不同意冠心病是瘀血造成的這種觀點,他認為是失養則痛,虛則痛,就用補氣養血的藥來治療,用補氣養血的藥以後,這些病人身上有勁了,心絞痛發作的次數也減少了,發作程度減輕了,所以這些病人很高興。可是,也有的病人,初診就找任老師看,任老師用補法,越補越胸悶,他們就跑到醫院裏治,用活血化瘀的藥,逐漸逐漸緩解。任老師認為,之所以有心絞痛是因為心肌供血不足,失養則痛,不榮則痛,有的醫院之所以用活血化瘀的藥是認為冠狀動脈硬化而導致的供血不足,不通了。根據這種臨床現象,我就有壹次和任老師專門討論。我說心絞痛,任老,妳說是失養則痛還是不通則痛?他說真真確確,缺氧就是失養所致。我說那個血管堵住了,不就不通了嗎?他說是血管堵的那個地方痛啊還是心肌痛啊?這讓我弄得不知道怎麽回答好。實際上,不通則痛和失養則痛是同時發生的,是壹個問題的兩個側面,就拿冠心病來說,這個病人以不通為主的,那妳就要活血化瘀,這個病人呢是以心肌失養為主的,那妳就用益氣養血。對我們醫生來說,這兩種技術,這兩種思路都應當掌握,都應當學習。

就像痛經壹樣,有的人用活血化瘀的藥治療,有的人用補氣養血的藥治療痛經。用活血化瘀的,那裏基於她氣滯血瘀,而用補氣養血的,那是基於她血虛,胞宮失養。臨床上去看我們怎麽去辨證。

所以現在講的這個身疼痛,它是個營血不足,肌膚失養的證候,它屬於虛則痛,失養則痛。因此在桂枝湯中,加重芍藥的量來養血柔筋,緩痙解痛,加生姜的量是引藥達表,加人參是為了益氣養血。這張方子治療營血不足,肌膚失養的身疼痛有很好的療效。我們說氣血不足也罷,營血不足也罷,內臟失養的,我們用八珍湯,用人參養榮湯是可以的,肌膚失養而見身疼痛的,我們用八珍,用人參養榮常常效果不理想,而新加湯是很好的方子。

我前面曾經舉過這個病例,還記得吧,我說紙上得來終覺線,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治療產後身疼痛的時候,用了人參養榮,用了八珍效果不好,劉老師提醒我用新加湯,結果我用生姜的量少了,它療效還是不好,加重了生姜的量,有了療效了。所以我們用了這張方子治療營血不足而肌膚失養的身疼痛的時候,壹定要按照方中劑量的比例要求來用藥。

以上是摘抄自《郝萬山講傷寒論》。

到底是氣滯,還是血少? 是不通則痛,還是營血不足,失養而痛?氣與血,往往糾纏在壹起。很少單純的氣滯,也很少單純的血少。所以還是要辨證。

那麽丹參四物湯也好,四物湯也好,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聖愈湯也好,都要辨證清楚,臨證加減。

  • 上一篇:寧夏土特產
  • 下一篇:哪些食物不能壹起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