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治療胃氣虛證的中藥處方有哪些?

治療胃氣虛證的中藥處方有哪些?

(1)益氣湯加味

[主治]脘腹不適,或綿綿作痛,悠悠不休,或作或止,喜溫喜按,面色蒼白,腹脹食少,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四肢不溫,神倦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

[處方]黨參10克,茯苓20克,炒白術10克,扁豆10克,蓮米10克,淮山藥15克,炙黃芪15克,升麻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15日1個療程。

(2)補脾湯

[主治]久病,面黃肌瘦,頭發稀少。

[處方]潞參4.5克,白術4.5克(土炒),雲苓3克,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歸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陳皮1.5克,炙耆3克,炙草1.5克,扁豆3克(炒)。

[用法]加生姜1片,大棗1枚,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劑。

(3)溫脾散

[主治]脾氣不和,食少無力。

[處方]人參15克(去蘆頭),白術15克,訶黎勒皮22克,木香15克,黃耆15克(銼),白茯苓15克,藿香15克,陳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桔梗15克(去蘆頭),甘草7.5克(炙微赤,銼)。

[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許、大棗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4)養元粉

[主治]脾胃虛弱,健脾養元。

[處方]糯米700克,山藥90克,茯苓(去皮)60克,芡實90克,蓮子肉90克,川椒15克,苡仁90克。

[用法]***為細末。可酌加白糖溫水調服,每日早、中、晚各服2匙。如酌加廣皮、半夏、白術、人參、山楂肉尤妙。

(5)助胃膏

[主治]胃氣虛弱,乳食不進,腹脅脹滿,腸鳴泄瀉,大便色青,或時夜啼,胎寒腹痛,采取補脾健胃,溫中理氣。

[處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參、木香各30克,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術藿香葉、縮砂仁、甘草(炙)各60克,橘紅(去白)、山藥各120克。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和成膏。每日早、晚各服如芡實大1丸,用米飲化下。

(6)調中正胃散

[主治]脾胃虛寒,吐逆煩悶,神困力乏,飲食不美,虛弱思睡,睡不安穩,采取健脾溫中。

[處方]藿香葉、白術、人參、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山藥、白扁豆(炒)、半夏曲、川白姜(炮)各等分。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3克,水150毫升,生姜2小片,大棗半個,煎二、三沸服。

(7)益氣養營湯

[主治]氣血損傷,四肢頸項等處患腫,不問軟硬、赤白、痛否,日脯發熱,或潰而不斂者。

[處方]人參、茯苓、陳皮、貝母、香附、當歸(酒拌)、川芎、黃耆(鹽水拌炒)、熟地黃(酒拌、芍藥(炒)各1.5克,甘草(炙)、桔梗(炒)、柴胡各0.9克,白術(炒)3克。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每日1劑。胸痞,人參、熟地黃各減0.9克;口幹,加五味子、麥門冬;往來寒熱,加軟柴胡、地骨皮;膿清,加人參、黃耆;膿多,加川芎、當歸;膿不止,加人參、黃耆、當歸;肌肉遲生,加白蘞、官桂。

(8)溫膈散

[主治]胸中有寒,氣逆嘔吐。

[處方]人參7.5克(去蘆頭),訶黎勒15克(煨,用皮),丁香7.5克,草豆蔻7.5克(去皮),甘草7.5克(炙微赤,銼),陳橘皮7.5克(湯浸,去白、瓤,焙)

[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3克,以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更量大小,加減服之。

  • 上一篇:在廣州的路邊經常可以看到壹棵開著紫色花朵的樹。
  • 下一篇:有沒有壹種花叫脆弱的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