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山茱萸從何而來?

山茱萸從何而來?

以下網絡信息供您參考:

山茱萸

作為壹種植物,山茱萸主要有兩種類型:

壹個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壹個是蕓香科的吳茱萸,因為產於無棣(今江浙)。

山茱萸(15)

質量最好,故名,也叫月膠或矮子。是壹種常綠小喬木,能長到差不多十尺高,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相間的花,壯如辣椒。秋天後成熟。果實嫩時黃色,熟時變紫,有溫中、止痛、理氣的功效。果實小而裂,十分辛辣可口,其莖葉可入藥,有暖胃燥濕的作用。是“十全大補丸”、“六味地黃丸”的重要成分之壹。山茱萸葉還能治霍亂,根能殺蟲。《本草綱目》說它麻辣清香,性溫,能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戴山茱萸可以辟邪消災。據當地風俗記載,“九月九日,山茱萸被插上塞子,辟邪避寒。”

編輯這段植物分類山茱萸

壹種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

山茱萸

別名:山茱萸、棗皮、藥用棗、山茱萸等。

科名:山茱萸科,茄屬。

植物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老枝是暗褐色的,幼枝是綠色的。葉對生,卵圓形或卵圓形,長5-12厘米,寬7.5厘米,頂端尖,基部圓形或楔形,表面稀疏柔毛,背面有密毛,側脈6-8對,葉腋有黃褐色短柔毛;葉柄長約1 cm,有平毛。傘形花序腋生,有第壹片葉,4個小苞片,橢圓形,花棕色、黃色;花萼4裂,裂片寬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盤環,肉質。核果橢圓形,成熟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8-65438+10月。

分布:浙江、安徽有分布;生於峽谷,溪流或潮濕的斜坡。山茱萸是壹種傳統中藥材,去核去瓤入藥。陜西省佛坪縣,地處秦嶺南坡腹地,漢中地區東北部,境內多山,林木蔥郁,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土壤疏松肥沃,是山茱萸的最佳生長區域,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山茱萸產地。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山茱萸生於漢中谷”。《名醫錄》載:“山茱萸生於漢中谷,九月收”。

吳茱萸

壹種是蕓香科植物吳茱萸。

別名:曲遙子、傅辣椒、茶辣、臭泡子。

來源:吳茱萸接近成熟的果實。)邊沁。蕓香科的。

植物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2.5 ~ 8m。幼枝、葉軸、葉柄和花序均為黃褐色長柔毛。羽狀復葉對生;小葉5 ~ 11,長圓形或卵圓形,長5 ~ 14厘米,寬2 ~ 6厘米,頂部稀疏毛,底部白色絨毛狀毛,具透明腺點。花單性,密集成頂生圓錐花序。骨贅果實紫紅色,腺點厚,每個果實含1粒種子。花期6-8月,果期9-65438+10月。

分布:生於山區、路旁或溫暖地區的疏林中。產地分布在浙江、陜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湖南、湖北、福建、江西。

采摘:8月~ 165438+10月果實尚未裂果時,剪去果枝,曬幹或低溫晾幹,去枝、去葉、去果梗。

臭椿花椒

還有壹種是吃山茱萸的蕓香科落葉喬木。

學名:椿葉花椒。

臭椿花椒

別名:紅刺、紅刺蔥、大葉刺蔥、仁刺蔥、刺姜、姜、粵椒、毛粵椒、鳥不踏等。

特點:枝條上分布著瘤狀的尖刺,連鳥都不敢棲息其上,故有“鳥不踏地”之稱。葉片羽狀復葉,互生,長30-80厘米。小葉披針形,長6-12 cm。邊緣鋸齒狀,小葉密被透明的油腺,芳香四溢。幼葉常呈紅色,故名“紅刺”。許多鳳蝶幼蟲也喜歡吃山茱萸的葉子,這是壹種吸引蝴蝶的植物。山茱萸春季開花,圓錐花序,開黃白色小花。山茱萸是重要的蜜源植物,開花時常吸引蝴蝶、蜜蜂、甲蟲等多種昆蟲吸食花蜜,形成獨特的“蝴蝶樹”景觀。果實秋季成熟,為球形果實,直徑0.5-0.6厘米。

味與用:硬,溫,有毒。(1)《千金食療方》:“辛苦,高溫,無毒。”②唐代草藥:“辛辛苦苦,大熱。”③綱要:“幾乎沒有毒。”入肝、胃經。食用山茱萸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同源的草藥。辣椒傳入中國之前,是川菜中麻辣香料的主要來源之壹。四川古人稱之為“矮子”。到了明朝中期,吃山茱萸已經成為川菜中廣泛使用的調味品。《本草綱目》記載,吃山茱萸“苦中帶苦”。土人(這裏的“土人”指的是川鄂壹帶——介紹人)八月采摘,搗碎取汁,摻入石灰,稱為艾草油,又稱辣米油。辣味,用於食物。“在中國歷史上,山茱萸也曾發揮過非常重要的調味作用,但清朝以後,隨著胡椒的傳入,山茱萸逐漸退出了調味的歷史舞臺。

分布:從中低海拔山區到平地,常見於空曠地和次生林中,現主要分布於中國臺灣省。

  • 上一篇:普寧有哪些適合情侶約會的好玩的地方?
  • 下一篇:醫療廣告管理辦法2022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