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艾灸排病反應連載:艾灸排病反應及解決方案,請灸友收藏!(七)

艾灸排病反應連載:艾灸排病反應及解決方案,請灸友收藏!(七)

18、遺精

現象說明

灸後遺精,遺的是“敗精”, 這是病理產物,多與鰥寡獨居、肝腎不調、痰濕濁邪下註等有關。 艾灸增強了體內的正氣,正氣會將阻滯體內的敗精排出體外,而後生成新的精液。

解決方案

1、肝腎不調的人,建議服用壹些中藥調補肝腎,同時疏通腎經、肝經,並艾灸腎俞穴、肝俞穴、太溪穴等要穴,還要清淡飲食、不要熬夜、適度運動等。

2、腎虛的人分清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應該辯證施灸: 腎陽虛之人應當補陽,可以艾灸督脈以及關元、命門等培補元陽的大穴;腎陰虛之人應當滋陰,可以艾灸三陰交穴、太溪穴、照海穴, 並多食鴨肉、絲瓜、銀耳等滋陰食物。

3、痰濕體質的人基本都伴有脾胃虛弱的毛病,尤其以脾陽虛、脾虛濕滯最為常見,前者建議艾灸中脘穴、關元穴、足三裏穴,後者建議艾灸陰陵泉穴、承山穴、豐隆穴、解溪穴。

19、頭痛

現象說明

1、《證治準繩》認為,頭就像天壹樣,清陽之氣及臟腑精華都匯聚於此。因此頭痛比較復雜,壹般根據頭痛的部位,結合經絡的循行走向,進行處理。

2、壹般而言,頭痛是因為體內的寒、燥、火、風等外邪太重。 艾灸補陽氣,陽氣得到增強就有能力與邪氣對抗,而氣具有走動、向上的特性,在對抗過程中,邪氣就會從頭部被驅趕出來,就會表現為頭痛癥狀。

3、腦後疼痛說明腎陽不足,導致邪氣存於膀胱經。 因為腎與膀胱相表裏,膀胱經又從腎臟發出,外邪就會順著膀胱經上達頭部。

4、頭部兩側疼痛及偏頭痛,說明膽經不通。 因為此處是膽經所過之地,膽經半表半裏,灸後寒、濕、風等外邪會從陰經轉入陽經,疾病逐漸痊愈,但接下來就可能由臟入腑,就會表現出偏頭痛。

5、頭頂疼痛多屬肝精不足、虛火上亢, 肝經上行至額部,與督脈在頭頂相會,肝陽上亢就會頭痛。

6、前額疼痛多因脾陽不足、脾濕過重, 灸後陽氣提升,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加強,就會將體內濕邪排出,濕邪被驅趕外泛的過程就會表現出前額痛。

解決方案

1、腦後疼痛, 可以用刮痧板在頭部膀胱經、背部膀胱經第壹側線刮痧,同時溫通督脈、活血化瘀,使邪氣盡快排出體外。 配合艾灸腎俞、命門、風池穴,晚上用桂枝、生姜泡腳,提高身體整體機能,有利於寒氣排出體外。

2、頭部兩側疼痛及偏頭痛, 可以用刮痧板在頭部兩側膽經刮痧,將邪氣徹底發散出來, 同時配合肝俞、膽俞進行刮痧,如果有結節,就進行按揉,然後艾灸5-10分鐘,進壹步培補陽氣,防止邪氣再壹次由陽入陰。

3、頭頂疼痛壹般從肝經論治,可以在四神聰、合谷穴、太沖穴進行按摩, 每個穴位3-5分鐘,然後每個穴位配合10-15分鐘艾灸。

4、前額疼痛應該補脾陽、祛脾濕,前者艾灸中脘穴、關元穴、足三裏穴,後者艾灸陰陵泉穴、承山穴、豐隆穴、解溪穴。

5、如果分不清經絡,就直接按揉、艾灸阿是穴,哪裏不舒服就艾灸哪裏,基本都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6、堅持艾灸,待外邪被驅除出去之後,頭痛自然就會緩解。

20、流鼻涕、打噴嚏、鼻塞

現象說明

1、艾灸後陽氣增強,氣機鼓動,體內陰邪被正氣驅逐出體表。 肺主氣,開竅於鼻,與鼻部、呼吸系統密切相關。陰邪聚集於上焦,為了趕跑它們,上焦真陽就會被大量消耗,而肺位於上焦,就會導致肺氣不足,肺功能就會暫時受影響,就會出現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的癥狀。

2、流鼻涕、打噴嚏、鼻塞是排寒濕的表現, 說明體內寒濕重,與腎陽虛衰有關。

解決方案

隔姜灸大椎穴,同時用刮痧板疏通膀胱經、肺經,充分調動腎陽、宣通肺氣,癥狀會自行消失。

註意事項

不能誤認為是感冒,忌吃寒涼藥物,否則會把陰邪再壹次阻滯在體內,前功盡棄。

未續待完..........

  • 上一篇:浙江寧波的名人都有哪些?
  • 下一篇:元胡止痛效果怎樣?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