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海桐的功能

海桐的功能

不同的叫法有刺桐皮、刺桐皮、定皮皮(藥材匯編)、刺桐皮(中草藥手冊)、穿刺正骨藥(貴州草藥)。

來源是豆科植物刺桐的幹皮。

植物形態刺桐(南方植被),又名黃槿、提庫、孔桐、麻瘋樹和海桐。

高大的樹木,高達20米。樹皮灰棕色,枝條淺黃至土黃色,密被灰色絨毛,有黑色圓錐形刺,2、3年後會脫落。3葉復合,互生,或簇生在分枝頂端;葉柄總長度為10 ~ 15厘米;小葉寬卵圓形至菱形,長10 ~ 15 cm。頂部小葉寬度過長,先端漸尖鈍,基部近截形,或寬菱形,全緣,頂部深綠色,底部粉綠色,兩脈有稀疏毛。頂生葉柄長3.5 ~ 4.5厘米,側生葉柄短,長約5毫米;托葉2,線形,長1 ~ 1.3厘米,早落。總狀花序,長約65438±05厘米,被絨毛;花梗總長度為7 ~ 10cm;花萼呈火焰狀,長約2 ~ 3厘米,萼口傾斜,從背面向基部開裂;花冠蝴蝶,大紅色,旗瓣長5 ~ 6厘米,翅瓣近等長於龍骨瓣,短於花萼;雄蕊10,兩束,花絲淡紫色,長3 ~ 3.5厘米,藥用黃色;花柱1,淺綠色,柱頭不裂,密被紫色毛。豆莢串珠狀,稍彎曲。1 ~ 8粒種子,球形,暗紅色。三月開花。

野生的或作為行道樹種植的。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浙江、湖南、湖北、福建、臺灣省等地。

這種植物的葉(刺桐葉)和花(刺桐花)也入藥,每壹種都有專文詳述。

壹年四季都可以收,但是春天比較容易剝。把樹砍倒,剝去幹皮,刮掉刺和汙垢,曬幹。

藥材幹皮呈半圓柱形或板狀,長約30 ~ 60厘米,厚約65438±0 ~ 2毫米,外觀灰褐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的縱裂和密集的黃色皮孔,邊緣不規則,有微突起或扁平暗沈;皮膚上有大的尖刺,尖刺有時被磨掉,可以剝落;底座為圓形或長方形,縱向延伸;內表面黃褐色或紅褐色,光滑,有細縱條紋。堅硬堅韌,易縱裂,不易穿越。切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富含纖維。氣微香微苦。最好皮膚大,刺多。

廣西、雲南、福建、湖北等地。除了幹樹皮,廣西的根皮也同樣入藥。

除上述品種外,在江蘇、浙江、安徽、四川等地,五加科植物龍牙楤木的樹皮仍被用作刺桐的樹皮。見文章《楸樹樹皮》。

化學成分樹皮含有刺桐生物堿、氨基酸和有機酸。種子含油,含飽和有機酸36.7%,不飽和有機酸(油酸、亞油酸)63.3%,還含有刺桐堿。

藥理作用海桐皮水溶液(1: 3)在體外對皮癬菌如毛癬菌、舒氏黃癬菌、鐵銹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等有抑制作用。也有人說刺桐皮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上一篇:益母草簡介
  • 下一篇:淡竹葉的藥膳及治療方介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