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茯苓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茯苓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茯苓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以及女人喝五指毛桃和土茯苓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壹覽:1、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禁忌2、茯苓功效與作用禁忌癥3、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4、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5、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6、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禁忌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利水消腫

脾負責運水和除濕。

茯苓味甘滑,入脾經。

茯苓藥性平和,對小便不利、少尿、浮腫者有壹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增加尿量時不會損傷脾胃。

茯苓可輔助治療其他類型的水腫和排尿困難,如寒濕型、濕熱型等。

2.提高免疫力

茯苓中含有大量人體極易吸收的多糖物質,能提高人體免疫力,起到防病、延緩衰老的作用,非常適合久病、體弱的人群服用。

另外,平日很少曬太陽的人群,也可以通過吃茯苓彌補因接受陽光不足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3.化痰止咳

4.養心安神

茯苓能夠養心安神,對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多夢等精神方面問題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壹些睡眠質量差的朋友可以試試茯苓。

5.預防癌癥

茯苓中不但含有多種天然的抗癌成分,它還含有壹些能消滅癌細胞的藥用物質,平時人們既能把它用於癌癥的預防,也能用於癌癥的治療,它對人類高發的肝癌和舌癌以及乳腺癌都有很明顯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茯苓的禁忌

1.咽喉幹燥的人不要服用茯苓

茯苓幫助人體利尿祛濕,加速體內水分流失,咽喉幹燥患者服用茯苓會加重缺水的癥狀。

2.不能過量服用

茯苓有利尿的作用,如果壹旦過量服用,那麽就會導致小便次數過多,從而傷了身體的根本,令人元氣大傷。

3.腎虛的病人不適合服用茯苓

本身腎虛患者就有尿頻尿急的癥狀,茯苓利尿,會讓腎虛患者尿頻尿急情況更嚴重。

4.糖尿病人慎用

因為糖尿病人每天需要控制澱粉的攝入,每天攝入澱粉不能夠超過五兩主食,而茯苓的澱粉含量非常的高,所以糖尿病人是最好不要吃了。

以上就是關於茯苓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的介紹,盡管茯苓有很多功效,但是禁忌也不少,大家在服用之前要先看看自己適不適合哦。

茯苓功效與作用禁忌癥茯苓功效與作用禁忌癥

茯苓功效與作用禁忌癥有哪些呢?茯苓大家也都經常見的到,它具有舒筋活絡的作用,它的作用想必大家都了解許多,那麽對於茯苓的禁忌有哪些呢?下面我詳細整理的.茯苓功效與作用禁忌癥。

希望能幫到大家。

茯苓功效與作用禁忌癥1

壹、茯苓的功效: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幹燥菌核。

別名:茯菟、茯靈、茯_、伏苓、伏菟、松腴、絳晨伏胎、雲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

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

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

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誌、酸棗仁等配伍。

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

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二、茯苓的作用:

茯苓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

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

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用於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誌、酸棗仁等配伍。

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

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

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

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三、茯苓用藥禁忌:

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

馬藺為之使。

惡白斂。

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忌米醋。

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茯苓功效與作用禁忌癥2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部分功效: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部分作用: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使用禁忌:陰虛而無濕熱人群忌服茯苓;陰虛火旺人群忌服茯苓;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人群忌服茯苓;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不得服茯苓。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茯苓治濕瀉。

茯苓有治濕瀉的作用,可以用壹兩白術與七錢半去皮茯苓壹起細切之後加水煎煮,在食前服用。

2、茯苓治水汽浮腫。

茯苓有治水腫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茯苓、30克桂心、30克棗仁這三味中藥混合後***同研磨為細末,每次用米飲調下6克。

3、茯苓治心虛夢泄或白濁。

茯苓有治心虛夢泄或白濁的作用,可以用二錢白茯苓研磨成細末,用米湯調下,每日二服。

4、茯苓治煩悶驚悸,心胸結氣,風熱口幹。

茯苓治煩悶驚悸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茯苓、30克去心麥門冬、50克粟米這三味中藥混合後***同銼細,先加水1升煎至500毫升,接著去除藥渣後下米煮作粥,趁溫食用。

茯苓的副作用、禁忌、註意事項

在使用茯苓時,可以單獨使用茯苓,也可以搭配白術、桂心、棗仁、麥門冬、山藥、甘草等中藥來使用,陰虛而無濕熱人群忌服茯苓;陰虛火旺人群忌服茯苓;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人群忌服茯苓;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不得服茯苓。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茯苓,中藥名。

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幹燥菌核。

多於7~9月采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幹燥,再發汗,反復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幹,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幹,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茯苓個呈球形,扁圓形或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壹,重量由數兩至十斤以上。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顯隆起的皺紋,常附有泥土。

體重,質堅硬,不易破開;斷面不平坦,呈顆粒狀或粉狀,外層淡棕色或淡紅色,內層全部為白色,少數為淡棕色,細膩,並可見裂隙或棕色松根與白色絨狀塊片嵌鑲在中間。

氣味無,嚼之粘牙。

以體重堅實、外皮呈褐色而略帶光澤、皺紋深、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白茯苓均已切成薄片或方塊,色白細膩而有粉滑感。

質松脆,易折斷破碎,有時邊緣呈黃棕色。

茯苓是很名貴的中藥,而且有很大的作用,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對於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痰飲眩悸、脾虛食少、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的人有很好的效果;但茯苓也有壹些禁忌和副作用,對於陰虛火旺者忌服;對於有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也要慎服。

茯苓的副作用是如果吃得比較多,會對肝臟、腎臟造成壹定的損害,而出現肝腎功能異常,而且還會對泌尿系統產生壹定的影響。

另外,茯苓中的澱粉含量比較高,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吃得比較多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因此,茯苓雖然比較好,但是過量服用容易傷害人體中的陰氣,而導致壹系列的不舒服,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這種食物富含營養,這種藥材最大的功效就在於改善身體狀況,平時我們也可以將它泡水喝,身體寒涼的人要盡量少吃,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養生必備。

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1

功效:利水藥;滲濕利尿。

1、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2、赤茯苓:削去外皮後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濕熱。

3、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

4、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5、茯苓:是健脾多於去濕。

6、雲苓皮:是去濕大於健脾。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

寧心安神用朱砂拌。

功效與作用

1、《藥征》記載:茯苓主治悸及肉_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2、茯苓治子宮肌瘤:茯苓、桂枝、當歸、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蠣、鱉甲各120克,紅花75克,三棱、莪術、乳香、沒藥各60克***研細末,煉蜜和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持續服藥1年,能使月經正常,肌瘤消失。

3、茯苓治心神失養:茯苓9克,酸棗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

5克,甘草3克水煎服,為酸棗仁湯。

亦宜於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癥。

4、《儒門事親》記載:茯苓治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幹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幹)。

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

稀米飲調服之。

5、茯苓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

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

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6、茯苓治食管癌:茯苓45克,赭石。

清半夏、石竹根各30克,蘇梗、橄欖各18克,枳殼15克,橘紅、生姜各9克,硼砂3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劑,繼續服用,能使癥門面減輕,進食順利,X線復查癌竈明顯縮小。

7、《抗癌植物及其驗方》記載:茯苓治潰瘍性黑色素瘤:茯苓、雄黃礬石各等分份***研末,麻油調敷患處,同時內服銀花、連翹各50克的.水煎液。

8、《仁齋直指方》記載:茯苓治心虛夢泄,或白濁:白茯苓末二錢。

米湯調下,日二服。

9、《補缺肘後方》記載:茯苓治_:白蜜和茯苓塗上,滿七日。

10、《不知醫必要》茯苓湯記載:茯苓治水腫:白水(凈)二錢,茯苓三錢,郁李仁(杵)壹錢五分。

加生姜汁煎。

11、茯苓治痰飲;茯苓善滲泄水濕,使濕無所聚,痰無由生,可治痰飲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術、甘草同用,如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若飲停於味而嘔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要略》)。

12、茯苓治脾虛泄瀉;茯苓能健脾滲濕而止瀉,尤宜於脾虛濕盛泄瀉,可與山藥、白術、薏苡仁同用,如參苓白術散(《和劑局》);

13、茯苓治脾虛不化:茯苓、黨參、白術各60克,神曲、麥芽、山楂、山藥、砂仁、陳皮、肉豆蔻霜各30克,木香、黃連、甘草各22克,***研細末,水泛為健脾丸,每服9克,日2服,溫開水送。

14、茯苓治肝癌:茯苓、龍葵各45克,白英、半枝蓮各15克,白芍、丹皮各9克,玄參6克水煎2次分服。

能使自覺癥狀逐漸消失,肝縮小到正常範圍。

同位素掃描放射區顯影分布均勻。

15、茯苓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

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

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16、《證治要訣》記載:茯苓治心汗,別處無汗,獨心孔壹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心血: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

17、茯苓治水濕痰飲:治水濕瀦留茯苓30克,白術15克,豬苓、大腹皮、木瓜各12克,檳榔、蘇梗、澤瀉、桑白皮、陳皮各9克,人參、炙甘草各3克水煎服。

18、茯苓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

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19、《別錄》記載:茯苓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

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20、茯苓治白血病:茯苓、喜樹根皮各15克,白花丹、白花蛇舌草、馬鞭草、葵樹子各9克水煎服。

能使癥狀獲完全或部分緩解,延長生存期,宜於急性各型。

21、茯苓治心悸,失眠;茯苓益心脾而寧心安神。

常用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於黃芪、當歸、遠誌同用,如歸脾湯(《濟生方》);若心氣虛,不能藏神,驚恐而不安臥者,常與人參、龍齒、遠誌同用,如安神定誌丸(《醫學心悟》)。

22、《綱目》茯苓酒記載:茯苓治頭風虛眩,暖腰膝,主五勞七傷:茯苓粉同曲米釀酒飲。

23、茯苓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24、茯苓治宮頸癌:茯苓、半枝蓮、蜀羊泉各30克,山藥、生地各15克,知母、黃柏、澤瀉各9克,牡丹皮6克,紅棗10枚水煎服。

能使白帶減少,尿頻,腰竣等癥狀好轉,局中病竈消失。

25、茯苓用於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誌、酸棗仁等配伍。

26、茯苓治淋巴肉瘤:茯苓、丹參、生牡蠣各30克,鱉甲15克,郁金、枳殼、白術、柴胡、紅花、五靈脂、雞內金、白芍各9克,木香、砂仁各6克,甘草4。

5克水煎服。

可使癥狀緩解,3個月後有片顯示淋巴結縮小。

用藥禁忌

1、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茯苓。

2、《本草經集註》記載:馬藺為之使,茯苓惡白斂,茯苓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

3、《藥性論》記載:茯苓忌米醋。

4、《本草經疏》記載: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茯苓。

5、《得配本草》記載:氣虛下陷、水涸口幹俱禁用茯苓。

6、張元素記載: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損人目。

如汗多入服之,損元氣。

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2

處方用名:茯苓、白茯苓、雲茯苓。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淡。

歸心、脾、腎經。

功效與主治:功效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

主治水腫,痰飲,脾虛諸證,心悸不寐等。

臨證運用禁忌:

1、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2、陰虛而無濕熱,腎虛而小便自利者忌用。

3、青光眼患者慎用。

4、孕婦慎用。

茯苓按其藥用部分不同而分成以下幾部分:外皮黑褐色者為“茯苓皮”,擅長利水消腫;皮內呈淡紅色者為“赤茯苓”,擅滲利濕熱;內呈白色者為“雲茯苓”(白茯苓),長於滲濕健脾;苓塊中穿有松根者稱“茯神”,擅長於寧心安神。

茯苓用於寧心安神時,劑量宜大,可用30~100。

克;用於利水滲濕時,劑量宜中,壹般為15~30克;用作健脾補中時,劑量宜小,以6~12克為好。

曾取大劑量茯苓治失眠,連續服藥達數月之久,未見有不良反應。

茯苓有安神、健脾補中、利水滲濕之功,故無論虛實,皆可投之,這是茯苓安神的壹大特點,也是其他安神藥物所不可替代的。

其力雖薄,只要藥量恰當到位,亦不失為壹味功效獨特的安神良藥。

筆者用於治療失眠,也常在辨證方中重用茯苓50~100克,每有效驗可期。

茯苓甘淡而平,甘則能補,淡則能滲,既能補脾益心,又能利水滲濕。

凡脾虛濕困引起的痰飲,泄瀉,水濕內停引起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諸證,茯苓均為必用之品。

本品能人心脾,補脾氣,助運化,以寧心安神,用於治療心脾兩虛、心神失養之驚悸失眠。

茯苓的特點是“性質平和,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正虛(脾虛)邪盛(濕盛)必不可缺”。

因其性質平和,臨床可與多種藥物配伍。

如用於治療脾虛不能運化水濕,食少腹脹,大便泄瀉,多與黨參、白術、山藥等同用;用於治療痰飲嘔逆、胸膈痞滿,多與半夏、桂枝、生姜等配伍;用於治療氣虛心悸,多與炙甘草、桂枝、黨參等同用,或少加朱砂;若驚悸失眠屬心脾不足者,又常與黨參、桂圓肉、酸棗仁等合用,屬心腎不交者,又多與石菖蒲、遠誌、龍齒等配用。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茯苓具有壹定的藥用價值,運用範圍很廣,長期食用茯苓會對人體產生比較好的作用,了解壹下茯苓的功效和作用對我們有好處,以下是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1

茯苓的功效

1、《藥征》記載:茯苓主治悸及肉_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2、《傷寒明理論》記載:茯苓滲水緩脾。

3、《本經》記載:茯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

4、茯苓治子宮肌瘤:茯苓、桂枝、當歸、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蠣、鱉甲各120克,紅花75克,三棱、莪術、乳香、沒藥各60克***研細末,煉蜜和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持續服藥1年,能使月經正常,肌瘤消失。

5、茯苓治心神失養:茯苓9克,酸棗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水煎服,為酸棗仁湯。

亦宜於虛煩不眠、心悸眩暈等癥。

6、《儒門事親》記載:茯苓治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幹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幹)。

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

稀米飲調服之。

7、茯苓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

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

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8、《德生堂經驗方》記載:茯苓治下虛消渴,上盛下虛,心火炎爍,腎水枯涸,不能交濟而成渴證:白茯苓壹斤,黃連壹斤。

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

每溫湯下五十丸。

9、《本草衍義補遺》記載: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若陰虛者,恐未為宜。

10、《局方》威喜丸記載:茯苓治丈夫元陽虛憊,精氣不固,余瀝常流,小便白濁,夢寐頻泄,及婦人血海久冷,白帶、白漏、白淫,下部常濕,小便如米泔,或無子息(不育):黃蠟四兩,白茯苓四兩(去皮、作塊,用豬苓壹分,同於瓷器內煮二十余沸,出,日幹,不用豬苓)。

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為丸,如彈子大。

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為度。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2

茯苓的食用方法

赤豆薏米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

做法:

1、先將赤小豆浸泡半天

2、將赤小豆與薏米***煮粥。

3、赤小豆煮爛後,加茯苓粉再煮

4、成粥後加白糖少許

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滲濕,健脾補中。

薏米甘淡微寒,能利尿消腫,健脾止瀉,清利濕熱。

赤小豆味酸性平,善下行,能清熱利濕,解讀退黃,通利水道。

茯苓山藥大棗粥

材料:粳米50克、茯苓20克,棗(幹)15克、山藥(幹)20克、赤砂糖30克

做法:大棗去核,與茯苓、山藥、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味即可。

功效:健運脾胃,滲濕止瀉,小兒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可經常食用。

茯苓甘平,淡滲利水祛濕,補脾益胃,與山藥、大棗佐用,藥性平和,滋補脾胃,除濕止瀉之功更著。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麽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麽,想必大家都對這種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陌生吧,具有壹定的`藥用價值,運用範圍廣,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功效與作用,能夠調理人的身體,增強體質,下面跟大家分享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麽。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麽1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部分功效: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部分作用: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使用禁忌:陰虛而無濕熱人群忌服茯苓;陰虛火旺人群忌服茯苓;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人群忌服茯苓;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不得服茯苓。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茯苓治濕瀉。

茯苓有治濕瀉的作用,可以用壹兩白術與七錢半去皮茯苓壹起細切之後加水煎煮,在食前服用。

2茯苓治水汽浮腫。

茯苓有治水腫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茯苓、30克桂心、30克棗仁這三味中藥混合後***同研磨為細末,每次用米飲調下6克。

3茯苓治心虛夢泄或白濁。

茯苓有治心虛夢泄或白濁的作用,可以用二錢白茯苓研磨成細末,用米湯調下,每日二服。

4茯苓治煩悶驚悸,心胸結氣,風熱口幹。

茯苓治煩悶驚悸的作用,可以用30克赤茯苓、30克去心麥門冬、50克粟米這三味中藥混合後***同銼細,先加水1升煎至500毫升,接著去除藥渣後下米煮作粥,趁溫食用。

茯苓的副作用、禁忌、註意事項

在使用茯苓時,可以單獨使用茯苓,也可以搭配白術、桂心、棗仁、麥門冬、山藥、甘草等中藥來使用,陰虛而無濕熱人群忌服茯苓;陰虛火旺人群忌服茯苓;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人群忌服茯苓;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不得服茯苓。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麽2

食用方法

1赤豆薏米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

做法:

1、先將赤小豆浸泡半天

2、將赤小豆與薏米***煮粥。

3、赤小豆煮爛後,加茯苓粉再煮

4、成粥後加白糖少許

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滲濕,健脾補中。

薏米甘淡微寒,能利尿消腫,健脾止瀉,清利濕熱。

赤小豆味酸性平,善下行,能清熱利濕,解讀退黃,通利水道。

2茯苓山藥大棗粥

材料:粳米50克、茯苓20克,棗(幹)15克、山藥(幹)20克、赤砂糖30克

做法:大棗去核,與茯苓、山藥、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味即可。

功效:健運脾胃,滲濕止瀉,小兒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可經常食用。

茯苓甘平,淡滲利水祛濕,補脾益胃,與山藥、大棗佐用,藥性平和,滋補脾胃,除濕止瀉之功更著。

3土茯苓老龜

材料:烏龜500克、土茯苓30克、鹽2克

做法:

1、將烏龜去頭、甲,洗凈,切塊。

2、土茯苓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取汁,至汁濃時停火,去渣留汁。

3、將藥汁、龜肉、鹽入鍋,加水少許,***燉至龜肉爛熟時停火即可。

功效:這道湯清熱解毒、健脾胃,治小便赤黃。

4茯苓五味粥

材料:茯苓10克,五味子6克,粳米100克。

做法:

1、把粳米淘洗幹凈;茯苓洗凈後,打成細粉;五味子洗凈。

2、把粳米放人電飯煲內,加入茯苓粉、五味子以及水,煮至粥熟即成。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除濕健脾,滋養心氣。

禁忌:虛寒滑精者忌食。

關於茯苓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和女人喝五指毛桃和土茯苓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妳從中找到妳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妳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收藏本站。

  • 上一篇:廣西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公告?
  • 下一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計劃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