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五指毛桃胡愛山茯苓湯的功效

五指毛桃胡愛山茯苓湯的功效

俗稱雲嶺、松嶺、涪陵,是寄生在松樹根部的真菌,形似紅薯,表皮深褐色,內部為白色或粉紅色。古人稱茯苓為“四季藥”,是因為茯苓功效廣泛,不分四季。當它與各種藥物合用時,無論寒熱、風濕諸癥,都能發揮其獨特的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藥時有利尿、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明顯的抗腫瘤和保肝作用。妳可以在大有恒中草藥庫裏查壹下。

古今醫案中的茯苓湯

由當歸3克、川芎3克、炒白芍3克、熟地黃3克、炒白術3克、茯苓3克、澤瀉3克、黃芩3克、梔子(酒炒)3克、炙甘草3克組成。、生姜汁厚樸3克、麥冬3克。

辨證,脾虛水泛。

養血清熱,利尿消腫之法。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其他類別

來源《古今醫案》卷12

簡毅的茯苓湯方便嗎

該藥物由茯苓8分、川芎8分、紫蘇葉8分、前胡8分、半夏8分、桔梗8分、枳殼8分、幹姜8分、陳皮8分、當歸1錢、生地1錢、白芍1錢、臺方5分、桑白皮6分、甘草3分組成。

處方來源:簡毅方便卷六。

該方主要用於經行咳嗽,咽喉出血,肺經悶。

用法用量:以姜為導,水煎服。

顧醫路中的茯苓湯

該藥物由茯苓、遠誌、菖蒲、淡竹、生姜汁和竹汁組成。

方劑來源:顧醫道卷五。

本方主要用於兒童易受驚嚇和恐慌,痰熱內盛者。

茯苓湯ⅰ號

該藥物由茯苓1、麥冬1、黃芩1、秦艽壹半、柴胡壹半、五味子1、杏仁1組成。

處方來源:XI集風卷。

該方主要用於心口咳嗽,惡熱脈病,小便赤澀。

制備方法為粗粉。

茯苓湯ⅱ

處方白術4兩,茯苓2兩,甘草2兩。

方法有粗有細。

功能主要是壹口壹口喝,促進排尿。主飲積於胸,痰停於膈,頭痛眩暈,酸吞醋,焦慮心悸,氣喘咳喘,脅痛重,腹痛腸鳴,氣短體腫。如果吐得及時,心裏會很充實,胸口會氣得通紅,起來頭會暈,身體會抖。脾虛泄瀉,脈緩。

用法用量白術湯(《醫策六書》卷二十五)。

各派論述醫策六書:瀉因濕,脾土虛弱,不能中克制,偏於大腸,瀉不止。白術崇土燥濕,茯苓滲濕健脾,炙甘草緩胃益中州之氣。水煎服,溫服,使濕土堅固,使脾健健康康,泄瀉自止。本健脾祛濕劑是治療脾虛泄瀉的專方。

摘自《雞峰》卷十八

茯苓湯(1)

該藥物由茯苓1、黃芩1、梔子1、赤石脂1、升麻1、紫菀1、小麥組成。

藥方的出處是《生肌宗錄》卷九十二。

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脈象極熱、血氣傷心、憤怒、口唇變色、言語難聽等。

該方劑具有清熱、理血管、調中焦的作用。

制備方法為粗粉。

用法用量:每次取5畢沅,1.5杯水,加入5片竹葉,煎至1杯,除去我,芒去1畢沅,分兩次暖衣,早飯後和下午各1次。

茯苓湯(ⅱ)

)藥物由茯苓(去黑皮)、大黃(銼炒)、升麻、麥冬(去心焙炒)、遠誌(去心)、人參、葛根(銼炒)、甘草(銼炒)組成。

方劑來源:《生肌總錄》卷十七。

該方劑主要用於心熱、舌淡。

制備方法為粗粉。

用法用量:每服3畢沅,1杯水,煎至7分鐘,不用溫服,不分時間。

  • 上一篇: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中醫藥治療
  • 下一篇:經常洗澡真的對身體好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