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新聞聯播是什麽啊?

新聞聯播是什麽啊?

新聞聯播是指壹種電視或廣播新聞節目形式,即各電視臺或廣播電臺同時聯合播出的新聞節目。如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河北電視臺《河北新聞聯播》、山西電視臺《山西新聞聯播》、內蒙古電視臺《內蒙古新聞聯播》、吉林電視臺《吉林新聞聯播》、黑龍江電視臺《全省新聞聯播》、浙江電視臺《浙江新聞聯播》、安徽電視臺《安徽新聞聯播》、江西電視臺《江西新聞聯播》、山東電視臺《山東新聞聯播》、河南電視臺《河南新聞聯播》、湖北電視臺《湖北新聞聯播》、湖南電視臺《湖南新聞聯播》、重慶電視臺《重慶新聞聯播》、貴州電視臺《貴州新聞聯播》、西藏電視臺《西藏新聞聯播》、陜西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青海電視臺《青海新聞聯播》、新疆電視臺《新疆新聞聯播》、廣西電視臺《廣西新聞聯播》等等。當中以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影響力最為廣泛。

新聞聯播節目播出時長為30分鐘,但是如果當天發生的事件與中國關系重大,或是在中國發生突發事件時,則會加長時間。加長的時間會根據事件的大小和性質做出調整。過去,央視技術水平不夠,不能24小時播出。只能從每晚6:55開始,國歌和節目預告之後,倒計時5秒推出《新聞聯播》。也就是說《新聞聯播》是打頭炮的重點節目。播報日期,也表明它是每天第壹個跟觀眾見面的欄目。當然,現在已經沒有這種概念了。

自1982年9月1日起,中***中央明確規定,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由此開始奠定節目為官方新聞發布管道的重要地位,節目宗旨“宣傳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天下大事”;但新聞先後次序排列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以國家領導人的排名先後而定的。其大致內容按播出順序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外交、訪問、會議以及視察活動,中***中央或中央政府開的某項會議,思想教育類短片,簡訊(中國境內各個領域的進步,人民大眾的精神面貌,神州大地的風采),最後是時長通常不超過五分鐘的國際新聞和體育新聞等。

在中國大陸,境外媒體、甚至地方電視臺的采訪皆有壹定限制(例如災難事故、軍事演習等),而央視在此壹般沒有限制(與新華社同壹級別),故《新聞聯播》亦變相成為某些重要新聞片段公開發布的唯壹途徑。各大新聞媒體在無可選擇下只能引用其片段和文字等。有些地方臺甚至只引用央視的片段播放國際新聞。

另外,此新聞節目在形式上與主播風格、片頭音樂上皆甚少變化,主播之壹的羅京曾介紹說,主持人剪頭發得臺長批準。當中變化較顯著的只有片頭動畫由中國書法字隨著臺徽的兩次演變成電腦制作的動畫片頭。

全國地方電視臺轉播中央臺新聞聯播曾經中斷,發生在2005年1月7日,中斷原因是直播南亞海嘯籌款節目《愛心無國界演藝界大匯演》。

其他國家例如日本各大電視聯播網(如日本放送協會在晨午晚間的全國聯播新聞),美國各大電視聯播網都有類似新聞聯播的欄目。

[編輯本段]◆ 播出時間

節目於1978年1月1日啟播,現於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1套)、新聞頻道19:00首播;新聞頻道21:00、中文國際頻道(4套)01:00重播。(北京時間)

[編輯本段]◆《新聞聯播》欄目定位

百姓們說:“這裏有國家的大政方針,關系到我們每壹個人衣食住行。”

幹部們說:“這裏有百姓的苦樂冷暖,是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

《新聞聯播》與中南海有最迅捷的通道,是國家級電視新聞發布機構。CCTV-4的徐俐同誌指出,《新聞聯播》對於壹則消息的論述,代表著中央對它的表態和“定調”。

《新聞聯播》是中央電視臺王牌欄目,並躍升為世界上觀眾最多的新聞節目。

《新聞聯播》擁有遍布世界的優秀記者,揚獨家之優勢,匯天下之精華,是國內外大事的真實記錄者;通過國際廣播轉播、央視國際頻道重播、網絡視頻、臺港澳媒體收錄,備受全球矚目。

《新聞聯播》是“專題紀錄”領域的開路者。新聞中心梁曉濤主任說:“不僅關註新聞事件,還更重視新聞價值。原來教科書上說‘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情’,可能不太全面。(比如美國‘水門事件’發布的時候,就不是新近的。)還有就是,我們說新聞是壹連串的事件,而不是單純的點。”

《新聞聯播》註重規範、客觀,堅決不走“說新聞”的娛樂路線,也不說“我們來看下壹條消息”之類的“廢話”。

[編輯本段]◆《新聞聯播》發展歷史

1976年黨的生日那天,根據全國省級電視臺***同協商的意見,北京電視臺第壹次試播全國電視新聞聯播,向微波幹線沿線的10多個省、直轄市電視臺傳送信號。播出時間10~15分鐘,只有外景片,沒有播音間的口播。早期《新聞聯播》的地方新聞,大都是通過班機或火車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編錄,快則壹周,慢則半月才能跟觀眾見面。

1978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正式開播。1958年中央電視臺建臺伊始,新聞欄目就承擔起“新聞立臺”的責任。目前,《新聞聯播》是中國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同時她也是全世界擁有觀眾最多的電視欄目。

《新聞聯播》創辦當年的12月,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歷史的巧合,使《新聞聯播》肩負起記錄時代變遷的重任。因此她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忠實的記錄者。

《新聞聯播》內容涵蓋政治、經濟、科技、社會、軍事、外交、文化、體育無所不包,它以客觀、生動、豐富的紀實手段記錄了中華大地30年來每壹天發生的變化。因此她是壹部最真實的歷史教科書。

從黨的總書記,到普通黨員;從耄耋老人,到少年兒童;從白領階層,到藍領職工……都是她的忠實觀眾。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同壹時空下,情系祖國的振興,關註民族的未來。因此她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橋梁與紐帶。

1979年9月1日起,央視創辦新欄目——《國際新聞》:新華社每天專門為它編發5分鐘國際簡訊;加播英美合資的“合眾獨立電視新聞社”外景片;並從香港收錄新聞,航寄北京。

1980年勞動節起,《國際新聞》保留欄目名稱並入《新聞聯播》。後來,《新聞聯播》改進編排,不再把口播國際新聞與國際新聞外景片分開,《國際新聞》完全並入《新聞聯播》,鞏固了《新聞聯播》的龍頭地位。此間,地方臺新聞由航送改為微波幹線傳送,《新聞聯播》播出時間增至30分鐘。

1981年春天舉行的青島會議,作出兩項重大決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臺都是中央電視臺的集體記者,有責任有義務向中央電視臺供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臺必須轉播《新聞聯播》節目。這使她在短時期內擁有了最龐大的記者隊伍,構建了世界觀眾群體最大的新聞傳播網。全新的管理理念、傑出的人才隊伍、務實的敬業精神、先進的技術手段,推動了《新聞聯播》飛速發展,也帶動了電視新聞事業不斷進步。因此她是中國電視新聞改革創新的領軍者。

從1982年報道中國***產黨十二大開始,中央把重大時政的發布時間從20點提前至《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19點,重要新聞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從此,不論國際新聞還是國內新聞,不論中央政令還是地方民生,《新聞聯播》都是最權威的發布機構。

1982年9月1日開始,重大時政消息由《新聞聯播》首發,確立了她獨立的新聞發布機構的地位。

1984年起,《新聞聯播》派遣駐外記者,收錄臺灣中華電視臺《華視新聞》;並和亞廣聯A、B、C區的國家、地區交換新聞,加強了有關第三世界的報道。

1987年起,《新聞聯播》收錄美國CNN等國際新聞。

1991年9月1日,《新聞聯播》通過國際衛星頻道走向世界,覆蓋全球。目前,《新聞聯播》在全世界1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8個記者站(點),並與CNN等全球知名的電視機構建立了新聞節目交換合作關系,“揚獨家之優勢,匯天下之精華”成為她的宗旨與特征。世界重大突發事件常常成為《新聞聯播》“本臺剛剛收到的消息”;《新聞聯播》播報的內容也往往成為境外主要媒體的國際報道。因此她是中國了解世界與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

1996年1月1日起,《新聞聯播》由錄播改為直播,時效性進入爭分奪秒的新時期。

上世紀末起,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可以看到《新聞聯播》,《新聞聯播》走向世界。

2005年以來,《新聞聯播》越發註重“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越發關註百姓身邊的好人好事,關註普通黨員的奉獻,關註普通單位的經驗。弘揚了真善美,起到“感動中國”的公益效應,遏制了不良現象蔓延。

2006年新聞頻道改版後,各節目都有自身的側重點,而《新聞聯播》則是全部新聞的精選與總結。其間,播音員的新老更替,引起了廣泛關註和熱議。

[編輯本段]◆《新聞聯播》主持陣容

《新聞聯播》最早的播音員是李娟,1961年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1973年被選調入北京電視臺。呂大渝、劉佳、趙忠祥、盧靜、楊柳、賀紅梅、薛飛、杜憲、張政等人也播過《新聞聯播》。邢質斌在《新聞聯播》站崗最久,作風低調、正襟危坐、擲地有聲,正退居二線,進行“傳幫帶”工作。

羅京1983年到中央電視臺工作,擔任《新聞聯播》播音員,播音平和、穩重、權威,氣息和***鳴水準很高。

李修平同誌1989年由甘肅電視臺上調央視,氣質出眾,端莊典雅。

業務指導主席李瑞英的聲音恰當地把王小丫的甜美、敬壹丹的嚴肅相結合,播音對象感強,任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廣電協會播音主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全國人民政協委員。

王寧1981年畢業於青島31中,1983年進入青島電視臺,1986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後被選入中央電視臺任新聞播音員。

張宏民1982年從北廣畢業後進入央視,播音平易近人,很有觀眾緣。

2006年6月5日,2007年12月6日至9日, 李梓萌、康輝、海霞、郭誌堅四位新人先後亮相《新聞聯播》,目前已與四位老主持人交替主持節目。

[編輯本段]◆《新聞聯播》幕後故事

冀惠彥:架著機槍去吃晚飯

記者必須要有職業精神,伊拉克戰爭曾經被媒體定性為被直播的戰爭,那麽就要求記者走在士兵的前面,這就是壹種職業精神。軍事記者有時候真的是要面對死亡搶拍最新鏡頭。

2005年3月,我帶隊到利比裏亞、剛果(金)采訪中國維和部隊。我們到達剛果(金)前壹周,巴基斯坦維和部隊就有9人在部族沖突中被打死。擔任西南戰區司令的巴基斯坦維和部隊最高長官,聽說中國中央電視臺來人了,壹定要請吃飯。到了約定時間,兩輛滿載全副武裝士兵、駕駛室頂上架著機槍的卡車來接我們,壹前壹後嚴加保護,沿途所有路口都派有士兵把守。雖然赴宴回來大家又都吃了壹碗方便面,但這卻是我有生以來享受到的最隆重的壹次晚宴。

我們去采訪中國駐利比裏亞維和工兵分隊,他們擔負著公路橋梁修建養護任務,工地大多在叢林地帶,現場的白天氣溫平均45℃以上,而中午我們就要去拍攝。為防蚊蟲叮咬,還必須長衣長褲,並紮緊褲管袖口,地下蒸、上面烤,最後連汗都沒得可出時,頭便陣陣發蒙。

而最恐怖的還是疫病。中國維和部隊在剛果(金)的駐地就是瘧疾高發區,我在聯剛團的局域網上看到壹個統計,2004年聯合國在剛果(金)的維和人員***死亡260人,其中40%死於瘧疾。雖然出國前打了預防針、吃了預防藥,但防不勝防。

在蘇丹采訪維和部隊時,由於剛剛布防,營地還在建設中,我們就和官兵壹起住帳篷、啃壓縮幹糧、喝限量供應的飲用水,每天在50℃的高溫下幹10個小時的體力活兒。當地除瘧疾、腦炎、霍亂等疫病高發外,水中還有壹種蟲卵,進入人的皮膚後會導致永久性失明,叫“河盲癥”,那陣子水凈化裝置未到貨,澡也不敢洗,幾乎人人都出現了皮疹和爛襠。

高偉強:看猴子是童年的願望

1996年春節前夕,關於過年的報道正在緊鑼密鼓準備當中。當時大多數新聞在倡導 “春節送禮的新觀念”,送軟盤、書籍、錄音帶等等,但我就覺得還是缺了點對文化的關註,於是就想做壹期關於年俗的特色報道,但無從下手。直到有壹天,我看到兒子在做小老鼠的剪紙,突然茅塞頓開,找到了打通整個報道的切入點,這才有了後來持續了12年的生肖年俗報道。

1996年除夕,輕松有趣的年俗新聞“鼠年說鼠”在《新聞聯播》裏播出,引起了不小轟動,第二天,新聞中心接到了很多電話,紛紛詢問:“《新聞聯播》是不是要改進啊?”主任回答,《新聞聯播》壹直在改革。

《新聞聯播》所有的新聞在播出時都有標題和記者名,唯獨我的2006年年俗報道“狗年說狗”,播出時既沒出標題也沒記者名字。我當時還很納悶,以為技術上出現了漏洞,後來才知道,這是臺裏領導的慎重決定,理由是“畫面拍得太美了,實在不想破壞畫面”!

感觸最深的是2004年“猴年說猴”,因為看猴子曾是我整個童年時代的願望。我在寧夏長大,小時候爺爺就給我壹枚清朝時的北京動物園門票,票面上那兩只動物就是猴子,可那時寧夏根本沒有猴子。直到上世紀80年代,借著來北京出差的機會,在動物園裏把猴子看了個夠。看到“猴年說猴”在《新聞聯播》播出時,我真是百感交集。那則報道中也融入了我對猴子所有的情感和記憶。

沙依然:我是“新疆的羅京”

中國是壹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在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偏遠的地區,少數民族還沒有完全掌握漢語,我們從1980年開始,把《新聞聯播》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播出。

翻譯播出《新聞聯播》開始時周期比較長,1980年時,我們把《新聞聯播》壹周之內的重要新聞匯編成半個小時的節目,每周播出壹次;到1982年改為每周三期;1986年是隔日壹期;到1999年9月1日,我們進行了“大提速”,把編譯後的《新聞聯播》提前到當天晚上11點播出;2006年9月15日,我們再次提速,晚9點半開播。

節目提前播出,我們的工作累了,但觀眾再也不用半夜看《新聞聯播》了,所以收視率驟然提高,觀眾給我們的電話也越來越多。有些觀眾不叫我名字,而是直接叫我“新疆的羅京”。

2006年11月,我們編譯中心代表團到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參觀,這是20多年來我這個“新疆的羅京”首次到北京。雖然以前看了無數遍在《新聞聯播》裏出現的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國家博物館等,都非常熟悉,但親臨其境還是讓我感到非常自豪。特別是參觀《新聞聯播》演播室時,坐在羅京坐的椅子上我有種回到“娘家”的感覺。

其實我們的節目還走向了國外。因為語言相近,我們新疆臺的哈薩克語頻道在中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地都可以看到,並在哈薩克斯坦落地。那裏的觀眾對我們的節目非常喜歡。蒙古國的哈薩克族也經常收看我們的節目。

  • 上一篇:氨基糖軟骨素鈣片哪個牌子效果好?
  • 下一篇:關於柯南中的人物介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