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常州白氏青竹雕白門徒弟

常州白氏青竹雕白門徒弟

畫家丁竹和白世峰合作了35年,把他們的關系比作壹個鋼琴家和壹個角落。“白世峰是常州東門外的雕塑家。那裏的村民大多以竹子為原料雕刻扇骨、鳥籠、麻將牌為生。民間有竹雕的傳統。”竹雕藝人,尤其是那些雙手青澀的,大多是從雕扇骨開始的。由於市場需求大,民國時期在上海、蘇州等地開設了許多粉絲村。同鄉王根福在上海做範莊生意,白世峰跟他學刻扇骨。1940年代從上海回到雕莊,白世峰越來越執著於留綠,雕刻師也逐漸進入境界。文人有欣賞竹雕的習慣。白世峰家和常州書畫世家錢小山壹河之隔。自明清以來,江南的學者壹直與著名的工匠交朋友。白世峰在他們的來來往往中得到了熏陶和啟發,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完成了從匠人到大師的蛻變。

1960年,常州成立工藝美術研究所,廠裏的技工白世峰被調任為民間竹雕大師。丁竹說,要說正經的,沒人能比得上白世峰。壹幅畫需要好幾天的時間,後期雕刻工作越來越細致。“他不是不能寫意,而是他堅持自己的細致特點。比如他擅長的題材——梅花,前期全刻,中期改成雄蕊男刻,花瓣女刻,最後他用了男刻。沒有人敢像他那樣不遺余力。”白世峰可以算是竹雕大師,建立了白派,大概是七八十年代。白世峰之子白,其父收藏了壹幅花鳥扶手《八哥海棠》,為著名畫家所畫。花瓣柔軟細膩,小鳥精致生動,每壹片羽毛都仿佛觸手可及。這個扶手可以說是白門傳統精工的又壹傑作。雕刻是傳統的,但白世峰喜歡造型上的創新。他將過去簡單的扶手、筆筒擴展到橫放的平臺屏風和鑲嵌紅木的扇形掛件,大大拓展了雕竹在民間的生存空間。

最著名的是白派大弟子範耀清。王曾撰文稱贊他的作品。“農民竹雕師”的名號,讓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竹雕界成為傳奇。認識範耀清的那天,常州正在下雪。老人來自刁莊農村的畫室,說的是常州話,聽力不好,可以用文字和他交流。他四處搜集資料,想為常州劉清竹刻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範耀清說自己是美術老師,跟著白世峰的時候已經快40歲了。

1980,常州工藝美術學院接受了壹個來自福州的外貿訂單。因為體量太大,擅長鳥籠雕刻的範耀慶就是其中之壹。不久拜白世峰,專守青。他的成名有壹些巧合:

1981年,白世峰從香港收藏家葉儀手中得到壹套“中國竹刻藝術”。範耀清非常羨慕,於是還精心雕刻了阿林黛玉扶手,想送給葉先生新書。“常州郵局不讓寄,到了上海郵局也不讓寄,說我沒有外貿單。最後我讓朋友的親戚帶去香港。“我沒想到葉儀會如此喜歡這位不知名的雕刻師的作品,以至於把它收入了自己的新書。王看了書,打聽,才知道白世峰收了這麽壹個徒弟。”王寫了壹封信,請大師交給我。當時我已經離開常州工藝美術學院,回到刁莊種地8畝。當信使來的時候,我正坐在陽光下的山谷裏。“農民的身份為範耀清的竹雕技藝增添了傳奇色彩。李壹氓寫了壹篇文章稱贊他的作品,說它們“非常精致,看起來很清新,像明清時期著名的竹雕家壹樣精致”,這使他壹時間成名。範耀清是個聰明人。在王的指導下,他不僅雕刻了白世峰擅長雕刻的花鳥人物,還刻意突出了他的田園風格。卷心菜和蘿蔔都在畫中表現出來,將劉清與他擅長的深雕和沈雕結合起來。

2003年6月5438+065438+10月,嘉德拍賣公司舉辦了壹場王藏品專場拍賣會。很多人仰慕王的名氣,不惜重金,高成交額在收藏界引起轟動。範耀清送給王的壹幅帶綠色扶手的《山雞圖》就在其中,估價2.5萬元。最後以654.38+05.4萬的高價買下,名氣更大了。香港作家董橋喜歡收集壹些文人雅士感興趣的雜七雜八的東西。他在壹篇文章中提到,他的書房裏有壹件常州範耀慶的“晴雯”扶手,朋友們都很喜歡。他說他有壹個範耀清刻的花筆筒,但是沒有他刻的夫人。他讓董橋幫他寫,問範耀清願不願意為他刻壹首《清文》。“我說,妳試試吧,瑤青有藝術家的脾氣,但不壹定。”可見範耀清的竹雕在港臺藏家中是有名氣的。白世峰的小兒子白,成年後才隨父學藝。現在他最感興趣的是在題材、造型、技巧風格上效仿白世峰。

從工藝美術學院退休後,白世峰晚年從城裏搬回老家刁莊白家村,收了他最後壹個徒弟王誌偉,年僅11歲。王誌偉說,他向師父學習的過程是傳統的。他的家與白世峰的家相鄰。八歲時,父親帶他拜師學藝。白世峰沒讓他磕頭。只允許他給老師打電話,不能給師傅打。“他給我撿了壹點吃剩的竹料,簡單地教了我壹些基本的刻字方法,讓自己練習。我每天都去他家學習,然後回家刻字玩。三年後,老人看我壹點點刻的東西,讓他正式給老師磕頭。”跟老師學了之後就不壹樣了,不再是妳想刻什麽就刻什麽了。先練鉤線,鏟底。基本功練兩年。然後,我教雕花鳥山水,不牽手。很多時候,我袖手旁觀大師看到並體會到了。“中間雕了壹只胳膊,師傅會停下來指點幾句。還有的刻梅花,花蕊多刻陰。我的主人用楊來雕刻它們,他盡了最大的努力。”

保綠用竹材有特殊要求。處理後的竹青層會變成淺米色,有接近象牙色的順滑飄逸感,顏色深壹點的看起來會像琥珀。保存時間越長,竹肌層越深,層層顯露,與竹青部分形成深深的對比。雕刻竹料有特殊的知識和要求。阿清馮形容,留下青料比挖人參、茯苓還難。“取材於幽體,尋參茯苓”。雖然竹雕師每次進山都只取兩三根竹子,但是很精妙。常州用的竹子大多取自江蘇宜興或安徽廣德。王誌偉十五六歲的時候,跟著師傅去安徽廣德山采竹。他深以為然:“竹子在寒冷的冬天是最好的,那時竹子生長緩慢,質地細膩。選擇生長在陰坡上的竹子也是如此。”王誌偉說,他的師傅喜歡用生長了三到四年的竹子,要求表面光滑,竹斑少。普通的竹子采摘,剪完之後會滑下山,省時省力。他們選擇了竹子,但他們必須雇人把竹子從山上搬下來,以免劃傷竹子。竹子切成竹段後,要用麻布包裹,防止運輸過程中磨損竹青紋理。回家燒鍋壹般都是把竹筒放進去煮兩個小時,防蛀,以後不容易裂。釣上來後不能放在陽光下暴曬,要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幹,放置兩年左右,顏色變暗後再用於雕刻。

  • 上一篇:三八婦樂的發展歷程
  • 下一篇:孝義藥品包公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