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關於科學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關於科學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高跟鞋

15世紀的壹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壹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裏.

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講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來了.

雨 衣

1747年,法國工程師弗朗索瓦·弗雷諾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從橡膠木上獲得的膠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這種膠乳溶液中進行浸塗處理後,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托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壹天,他不小心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麽也擦不掉,只好穿著這射臟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托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穿在裏面的衣服壹點沒有濕,他索性將橡膠汁塗滿全身衣服.這就是世界上第壹件膠布雨衣.

剃須刀

1828年謝菲爾德制成壹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國壹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壹種從從都需要而且壹次性使用的東西.

壹天,吉列刮胡子,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壹體,並申請了專利.

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壹種適於商業制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鏡 子

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15世紀紐倫堡制成凸透鏡,是制玻璃時在內部塗上壹層汞劑而成.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

拉 鏈

拉鏈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

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系鞋帶的麻煩,就發明壹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鏈.這種拉鏈是由壹排鉤子和壹排扣眼構成,用壹個鐵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鉤子與扣眼壹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

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人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壹.

冰 箱

第壹臺人工制冷壓縮楊是由哈裏森在1851年發明的,哈裏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板,在壹次用乙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

乙醚是壹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裏森經過研究研制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維多利的壹家釀酒廠,供釀酒時制冷降溫用.

第壹臺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壹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壹批家用冰箱.

“發明大王”愛迪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麽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妳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麽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壹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壹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麽會有這麽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妳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壹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於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壹個商人家庭裏.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來.

壹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裏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裏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裏,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壹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麽不能飛呢?於是,他找來壹種藥粉給小夥伴吃,為了讓小夥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夥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壹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壹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後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壹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麽等於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於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後,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為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啟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壹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後,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壹次訊號.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鉆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壹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壹架新式的發報機試制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壹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後,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裏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並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壹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並稱他為“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壹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不僅著名的科學家需要好奇心,我們普通人要學習知識、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報》科技部曾對全國青少年科技小發明比賽中獲獎的118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壹欄裏,92%的同學寫的是“好奇心強”.湖南零陵地區道縣壹中的少年何驥,在壹天到雞棚撿蛋的時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雞蛋到底為什麽壹頭大壹頭小呢?是大頭先出母體還是小頭先出母體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他每天壹放學就立刻趕回家,蹲在雞棚旁靜靜地觀察,有時甚至連晚飯都忘了吃.兩個多月以後,何驥終於發現:雞蛋是大頭先出母體.為此,他寫了論文,得到許多生物學家的稱贊.他的發現,居然是鳥類文獻中還沒有記載過的新發現.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並不意味著就壹定能夠成才.要想有成就,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壹粒種子,沒有種子就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種子播種在黑土裏以後,經過人們的澆灌、培育,會逐漸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長成棟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壹定能夠使妳成為有用之才.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說:“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學離不開好奇.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壹步.“正因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許多人都把好奇心稱為成功者的第壹美德.對於壹個有誌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來說,好奇心是最寶貴的.

無論是大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還是小中學生何驥的故事,都向我們證明了壹個真理:好奇心——發明家之心. 妳渴望妳的智慧之花早日綻開嗎?妳渴望妳的創造靈感早日到來嗎?那麽,就仔細地觀察生活吧!壹個不熱愛生活、對周圍的壹切都漠然視之的人是不會擁有壹顆好奇之心的.如果妳想在未來的人生舞臺上做壹顆明亮的星,就從現在開始邁出妳成才的第壹步——強化妳的好奇心吧!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在偶然的機會想到發明避雷針的:

富蘭克林最著名的發現是統壹了天電和地電,破除了人們對雷電的迷信.在用萊頓瓶進行放電實驗的過程中,富蘭克林面對著電火花的閃光和劈啪聲,總是禁不住與天空的雷電聯想 起來,他意識到萊頓瓶的電火花可能就是壹種小型的雷電.為了驗證這個想法,必須將天空中的雷電引到地面上來.1752年7月的壹個雷雨天,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壹個大風箏, 風箏頂上安上壹根尖細的鐵絲,又用絲線將鐵絲聯起來通向地面,絲線的末端拴壹把銅鑰匙,鑰匙又插進壹個萊頓瓶中.富蘭克林將風箏放上天空,壹陣雷電打下來,只見絲線上的毛 毛頭全都豎立起來,用手靠近銅鑰匙,即發出電火花.天電終於被捉下來了.富蘭克林發現,儲存了天電的萊頓瓶可以產生壹切地電所能產生的現象,這就證明了天電與地電是壹樣的 .在1747年,富蘭克林就從萊頓瓶實驗中發現了尖端更易放電的現象,等他發現了天電與地電的統壹性後,就馬上想到利用尖端放電原理將天空威力巨大的雷電引入地面,以避免 建築物遭雷擊.1760年,富蘭克林在費城壹座大樓上樹起了壹根避雷針,效果十分顯著.

牛頓被蘋果砸死了,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生在西伯利亞.他從小熱愛勞動,喜愛大自然,學習勤奮.

1860年門捷列夫在為著作《化學原理》壹書考慮寫作計劃時,深為無機化學的缺乏系統性所困擾.於是,他開始搜集每壹個已知元素的性質資料和有關數據,把前人在實踐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壹起.人類關於元素問題的長期實踐和認識活動,為他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礎上,發現壹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還有***性.例如,已知鹵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質;堿金屬元素鋰、鈉、鉀暴露在空氣中時,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於自然界中;有的金屬例銅、銀、金都能長久保持在空氣中而不被腐蝕,正因為如此它們被稱為貴金屬.

於是,門捷列夫開始試著排列這些元素.他把每個元素都建立了壹張長方形紙板卡片.在每壹塊長方形紙板上寫上了元素符號、原子量、元素性質及其化合物.然後把它們釘在實驗室的墻上排了又排.經過了壹系列的排隊以後,他發現了元素化學性質的規律性.

因此,當有人將門捷列夫對元素周期律的發現看得很簡單,輕松地說他是用玩撲克牌的方法得到這壹偉大發現的,門捷列夫卻認真地回答說,從他立誌從事這項探索工作起,壹直花了大約20年的功夫,才終於在1869年發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學元素從雜亂無章的迷宮中分門別類地理出了壹個頭緒.此外,因為他具有很大的勇氣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責,不怕嘲諷,勇於實踐,敢於宣傳自己的觀點,終於得到了廣泛的承認.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壹個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規律: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變化,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門捷列夫根據這個道理,不但糾正了壹些有錯誤的原子量,還先後預言了15種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結果,有三個元素在門捷列夫還在世的時候就被發現了.1875年,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蘭,發現了第壹個待填補的元素,命名為鎵.這個元素的壹切性質都和門捷列夫預言的壹樣,只是比重不壹致.門捷列夫為此寫了壹封信給巴黎科學院,指出鎵的比重應該是5.9左右,而不是4.7.當時鎵還在布瓦博德蘭手裏,門捷列夫還沒有見到過.這件事使布瓦博德蘭大為驚訝,於是他設法提純,重新測量鎵的比重,結果證實了門捷列夫的預言,比重確實是5.94.這壹結果大大提高了人們對元素周期律的認識,它也說明很多科學理論被稱為真理,不是在科學家創立這些理論的時候,而是在這壹理論不斷被實踐所證實的時候.當年門捷列夫通過元素周期表預言新元素時,有的科學家說他狂妄地臆造壹些不存在的元素.而通過實踐,門捷列夫的理論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重視.

後來,人們根據周期律理論,把已經發現的100多種元素排列、分類,列出了今天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張貼於實驗室墻壁上,編排於辭書後面.它更是我們每壹位學生在學化學的時候,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壹課.

現在,我們知道,在人類生活的浩瀚的宇宙裏,壹切物質都是由這100多種元素組成的,包括我們人本身在內.

可是,化學元素是什麽呢?化學元素是同類原子的總稱.所以,人們常說,原子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磚石”,這從壹定意義上來說,還是可以的.然而,化學元素周期律說明,化學元素並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無關聯的.這些事實意味著,元素原子還肯定會有自己的內在規律.這裏已經蘊育著物質結構理論的變革.

終於,到了19世紀末,實踐有了新的發展,放射性元素和電子被發現了,這本來是揭開原子內幕的極好機會.可是門捷列夫在實踐面前卻產生了困惑.壹方面他害怕這些發現“會使事情復雜化”,動搖“整個世界觀的基礎”;另壹方面又感到這“將是十分有趣的事……周期性規律的原因也許會被揭示”.但門捷列夫本人就在將要揭開周期律本質的前夜,1907年帶著這種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門捷列夫並沒有看到,正是由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壹系列偉大發現和實踐,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質,揚棄了門捷列夫那個時代關於原子不可分的舊觀念.在揚棄其不準確的部分的同時,充分肯定了它的合理內涵和歷史地位.在此基礎上誕生的元素周期律的新理論,比當年門捷列夫的理論更具有真理性.

門捷列夫的平生

1907年1月27日,俄國首都彼得堡寒風凜冽,太陽黯淡無光,寒暑表上的水銀柱降到零下20多度,街上到處點著蒙有黑紗的燈籠,顯出壹派悲哀的氣氛.幾萬人的送葬隊伍在街上緩緩移動著,在隊伍最前頭,既不是花圈,也不是遺像,而是由十幾個青年學生扛著的壹塊大木牌,上面畫著好多方格,方格裏寫著“C”、“O”、“Fe”、“Zn”等元素符號.

原來,死者是著名的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木牌上畫著好多方格的表是化學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對化學的主要貢獻.

門捷列夫生於壹位有十七個子女的中學校長家庭,他排行十四.出生剛數月,父親雙目突然失明,接著又丟掉了校長的職務.微薄的退休金難以維持生計,全家搬進附近壹個村子裏,因為舅舅在那裏經營壹個小型玻璃廠.工人們熔煉和加工玻璃的場景,對他以後從事與燒杯、燒瓶打交道的化學研究產生很大影響.1841年秋,不滿七周歲的門捷列夫和十幾歲的哥哥壹起考進市中學,在當地轟動壹時.不幸總愛跟隨貧苦人家.門捷列夫13歲時父親去世,14歲時工廠遭火災化為灰燼,母親只好再次搬家,將成年的女兒們嫁出去,讓兩個兒子參加工作.1849年春,門捷列夫中學畢業,母親變賣家產,壹心想讓小兒子上大學.在父親的壹位朋友的幫助下,門捷列夫進入彼得堡師範學院物理系.只過了壹年,就成為優等生.緊張學習之余,還撰寫科學簡評得到少量稿費.這時他已經失去任何經濟支持:舅舅和母親相繼去世.1854年,他大學畢業並榮獲學院的金質獎章,23歲成為副教授,31歲成為教授.

使他獲得最初聲望的是《有機化學》,為了寫這本書,他幾乎兩個月沒離開過書桌.年過七旬後,積勞成疾,竟雙目半盲.每天從清晨工作到下午5:30,“中飯”後繼續工作到深夜.他是在書桌前死去的,去世時手裏還握著筆.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發現使他名聲大噪,好多外國科學院紛紛聘請他為名譽院士.壹次,有個記者問他是怎樣想出周期律的,門捷列夫聽了大笑:“這個問題我考慮了20年之久,而您卻認為我坐著不動,5個戈比1行、5個戈比1行地排列著,突然就成功了?”

誠然,我們應該永遠銘記門捷列夫的格言:“什麽是天才?終身努力,便成天才!”

愛迪生 (1847-1931)

19世紀被譽為科學的世紀,也是以科學的技術化和社會化為突出特征的世紀.科學在這個世紀開始成為社會生活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風起雲湧的偉大創新轉變成為技術科學的巨大威力.這個世紀的壹些科技巨擘繼續活躍於20世紀.托馬斯·阿爾沃·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就是其中之壹.美國《生活》周刊不久前評出的過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中,愛迪生名列第壹.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壹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麽出息.母親壹氣之下讓他退學,由她親自教育.這時,愛迪生的天資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親指導下,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並在家中自己建了壹個小實驗室.為籌措實驗室的必要開支,他只得外出打工,當報童、辦報紙.最後用積攢的錢在火車的行李車廂建了個小實驗室,繼續作化學實驗研究.後來,化學藥品起火,幾乎把這個車廂燒掉.暴怒的行李員把愛迪生的實驗設備都扔下車去,還打了他幾記耳光,據說愛迪生因此終生致聾.

愛迪生是美利堅民族崇尚的那種傳奇般的人物——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鬥和非凡才智獲得巨大成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早年曾制定雙工式和四工式電報系統,發明自動電報幫電機.1877~1879年發明留聲機;實驗並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以後又制定了照明系統,並為實現集中供電進行了許多工作.他提出並采用直流三線系統.制成當時容量最大的發電機,並於1882年利用該機建成了第壹座大型發電廠.在同時期,作了鐵道電氣化的試驗.1883年發現“愛迪生效應”,即熱電子發射現象.在電影技術、礦業、建築、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發明,僅從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項發明專利.在他的壹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壹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

愛迪生獻身科學、淡泊名利.在研制電燈時,記者對他說:“如果妳真能造出電燈來取代煤氣燈,那妳壹定會賺大錢.”愛迪生回答說:“壹個人如果僅僅為積攢金錢而工作,他就很難得到壹點別的東西——甚至連金錢也得不到!”他壹直被稱作現代電影之父,可是在電影界人士為他77歲壽辰舉行的盛大宴會上,他說:“對於電影的發展,我只是在技術上出了點力,其他的都是別人的功勞.”

愛迪生胸襟開闊、善處逆境.針對自己的耳聾不便,他說:“走在百老匯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處的人那樣平靜.耳聾從來就是我的福氣,它使我免去了許多幹擾和精神痛苦.”1914年某天晚上,愛迪生的電影實驗室突遭火災,損失巨大.愛迪生安慰傷心之極的妻子說:“不要緊,別看我已67歲了,可我並不老.

從明天早晨起,壹切都將重新開始,我相信沒有壹個人會老得不能重新開始工作的.”第二天,愛迪生不但開始動工建造新車間,而且又開始發明壹種新的燈——壹種幫助消防隊員在黑暗中前進的便攜式探照燈.火災對愛迪生就像是壹支小小的插曲.

愛迪生造福大眾、不畏艱辛.為尋找燈絲,他試驗了數千種材料;為試制壹種新的蓄電池,他失敗了八千次.因此,愛迪生常常說:“天才是百分之壹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他在80歲時,仍然保持著發明家的精神,堅張地進行著發明創造活動.1927年,他成立了愛迪生植物研究公司,投入壹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尋覓化工新材料.81歲高齡的愛迪生成功地從野草中提煉出橡膠,受到人們極高的評價.

1931年10月18日清晨3時24分,愛迪生帶著寬慰的微笑,閉目辭世,享年84歲.臨終時他坦然地說:“我為人類的幸福,已經盡力了;沒有什麽可遺憾的了.”

舉行葬禮的那天,全美國熄滅電燈壹分鐘,以示哀悼.這是人們表達對愛迪生無限懷念之情的最隆重的方式,也是人們獻給這位偉大發明家的壹曲無言的贊歌.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國.他壹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實驗證實了原子的存在,創立了相對論,並發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說.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壹生為現代物理學發展做出了卓絕貢獻.其最卓絕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頓經典物理學的框架,創立了適用於微觀高速運動領域的相對論.

在愛因斯坦之前,人們自古以來都認為,雖然物質在時間和空間中存在,它們的運動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但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受物質的分布及其運動影響的.由此,把時間、空間、物質、運動完全割裂孤立開來.天才的物理學家牛頓也相信這壹看法,據之提出了絕對時間、絕對空間和絕對運動觀念.愛因斯坦不同意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和絕對運動觀,從光速有限出發,提出宇宙間的時間同時性都是相對的,是相對於某壹參照系來說的,如月球上事件發生的時間是相對於地球這個參照系來說的.在同時性是相對的基礎上,他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和絕對運動概念.因為時間的同時性都是相對於某壹參照系來說的,所以都是相對的;而運動又是與時間緊密相連的,所以運動也都是相對的,孤立地看地球,它的運動是不存在的;空間和時間是緊密相連的,所以絕對空間也是不存在的.從而,愛因斯坦把看起來似乎是彼此無關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了起來,使它們成了相互密切聯系的對立統壹體,於1905年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1916年,愛因斯坦又經過10年探索,進壹步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創立工作.廣義相對論是壹種沒有引力的新引力理論,是適用於所有參照系的物理定律.它與狹義相對論不同,狹義相對論僅僅適用於不存在引力的物理過程.研究的是直線、勻速相對運動的參照系;而廣義相對論研究的是作任何運動的參照系,既適應直線、勻速運動的參照系,又適應加速運動和旋轉運動的參照系,因而它是相對論大廈的第二層樓房.廣義相對論進壹步表明,時間和空間並不是孤立的,物質的分布和運動也反過來決定時間和空間的結構.它們之間也相互影響,是對立統壹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近代科學技術在幻世紀取得的最重大成果,它導致了古老物理學的徹底革命,完成了物理學第三次理論大綜合,進壹步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發展的基石

  • 上一篇:Acne Maxim 這種藥能去豆豆嗎?誰用過請告訴我?
  • 下一篇:毒品檢測儀如何工作?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