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銅梁舞龍的騰飛之路

銅梁舞龍的騰飛之路

清代道光版《銅梁縣誌》記載了舞龍的盛況:“八月九日至十五日上元燈會精彩紛呈,起龍燈、獅燈等雜劇,鬧得滿城風雨。曾有壹種觀點,人被月追,塵隨馬走。”據史料記載,當時銅梁的龍燈吸引了璧山、永川、榮昌、大足、潼南、合川、上川東、小川北等地的商人到銅梁遊玩。每逢正月舞龍,縣城賓館爆滿,街道堵塞。“大足拜佛,銅梁觀燈”的俚語傳遍了巴渝河。

縣文光新局工作人員李鳴鐘說,銅梁有正月舞龍的傳統習俗。舞龍往往由商會主持,有幫派參與,龍燈節也是競技性質。綁的水平,舞龍人數,舞龍水平都是競賽科目。參賽幫會的道具體現了各自的行業特色,如漁幫舞“三龍”、鐵業會玩“火龍拜年”、佛家玩“三味配壹蚌”、教育玩“十八光棍”、“龍門跳魚”、百貨幫舞七彩龍、“二龍戲珠”、屠宰業玩“豬吃南瓜”、“犀牛看月亮”。年復壹年,銅梁湧現出劉連山、李介之等多位名家,積累了銅梁龍燈20多個經典門類。

但在新中國成立後的20多年裏,龍燈作為封建迷信的毒草被拔掉,綁龍舞龍的技藝幾乎失傳。

重慶銅梁火龍被冠為舞龍第壹。此舞以鐵水打金花,輔以導火、口火、脊火、腹火、場火、升火等不同材料。,形成壹個狂熱的立體火陣,極其溫馨多彩。每到元宵節,人們有錢出錢,大費周章,買火藥,做火龍,配上煙架、玉門等火焰表演。最長的火龍長達40多米,表演壯觀驚險,特別受群眾青睞。首先,它風味獨特,套路多變。交織的火花、爆炸的鞭炮聲、猛烈的敲擊聲、濃郁的鄉土氣息,充分調動了人們的觀看熱情。其次是貼近漢族民間生活的口味。舞龍者赤膊上陣,奮力向前,充滿陽剛之氣,體現了人們對火熱生活的熱愛。然後就是民間傳說燒龍打火攻擊人可以除惡運,來年可以消災避禍,萬事如意。火花越大,鞭炮越響,舞龍的人和看龍的人就會越感興趣。

銅梁舞龍具有與當地漢族民俗活動緊密聯系、套路豐富、動作幽默等特點。伴奏音樂獨特,道具構思巧妙,造型誇張,服飾簡潔大方,舞蹈者自由參與,退舞方便,群眾參與度高。銅梁舞龍體現了團結、造福人類、奮發向上、與天和諧的精神,同時具有娛神娛人、彰顯力量等社會功能。銅梁舞龍僅大匍匐龍、火龍等少數品種聞名於世,大部分處於瀕危狀態,亟待保護和拯救。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銅梁舞龍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銅梁舞龍表演隊榮獲文化部頒發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銅梁舞龍精湛的制作和精彩的舞技,離不開幾位老藝術家,也離不開熱愛這項運動的銅梁人。“就算有幾百條龍,青銅橫梁的龍,我們也能壹眼認出來!”壹見面,銅梁縣文化館主任宗就對記者說。我以為這只是誇張,但看了幾十張照片,記者發現是真的。以水龍頭為例。其他地方的龍,嘴巴都是半開半閉的。只有銅梁龍口張開近90度,口中銜著壹件寶物,面容端莊慈祥。大匍匐龍宏偉的紅黃色龍身長達48米,大的有100多米長,比其他地方的龍都要大很多。火龍和競技龍也比其他地方的龍精致。說起來,銅梁龍今天的發展離不開三位老人的努力——蔣玉林、周俊安、傅全泰。他們是80年代銅梁龍族紮制的代表。可惜,如今只有傅全泰還健在,他也是銅梁龍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蔣玉林基礎紮實,用料講究。他的龍骨架是最好的。很遺憾他的兒子沒能學會手藝。他死後,他的手藝失傳了。周俊安從小學起也紮龍,他的龍也沒事。他死後,他的後代繼承了他的手藝。“75歲的傅全泰回憶起他的同事,詳細解釋了銅梁龍領帶制作過程的變化。”新中國成立之初,縣城裏就有了紙品店,造紙的人通常會制作祭祀用的紙品,過年的時候會綁龍。當時的銅梁龍只綁了壹個龍頭,龍身改為用繩子和木棍綁在壹起,強調神似。慢慢地,制紙人開始用竹條綁架子,外面貼棉紙,再用顏料畫上鱗片和龍鰭,就成了壹條完整的龍。顏色多為紅、黃、藍,使銅梁龍有壹種古樸大方的氣質。"

傅全泰還記得,小時候壹放學就去看卷子。正是這個愛好,讓他放棄了中學老師的工作,走上了紙紮藝術家的道路。1986年,傅全泰創辦了全縣第壹家個體紮龍廠——銅梁安珠紙品裝訂工藝廠。有了自己的作坊,傅全泰想通了:原來龍口是空的沒有寶,但如果有寶,龍口就得開大點才好看。就這樣,銅梁龍口變成了今天近90度的大嘴;原來龍身是棉紙做的,容易破損,他就試著用紗布糊,不好看,最後找到了

尼龍絲漂亮又結實。

龍的角和舌頭是彎曲的。本來烤竹做的架子時間長了會直,於是傅全泰想出了用鉛絲把它彎起來的主意,用棉紙包起來,附著力好...就這樣壹點壹點,銅梁龍終於在今天露臉了。傅全泰對銅梁龍的改造也被總結為“銅梁龍技術十大改進”。“浙江省建德市曾經買過龍,打算研究仿制。沒想到拆了水龍頭之後,就無法恢復了。我每年還是得來銅梁買龍。”傅全泰自豪地說。銅梁舞龍不僅制作精美,而且舞姿華麗多變。銅梁舞龍多,遠超其他省市。余德強是縣裏公認的龍文化專家。在他看來,銅梁的舞龍壹開始就很講究。“首先,龍從洞裏出來,標誌著春天的開始,龍要去天堂;第二,吐胡須。龍出來的時候要抖壹下胡須,就像人出門前要打扮壹下壹樣。‘三點頭’,和身邊的人壹起點頭,告訴大家春天到了,萬物復蘇,該起床幹活了;‘拜四方’四處遊蕩,就像人走親訪友壹樣。”

銅梁早期的舞龍就簡單多了。“看祖宗們舞龍,龍只會落在兩邊,左右,跟著龍珠,就是為了看熱鬧。”余德強回憶道。銅梁舞龍1 * * *,目前有二龍戲珠、孔雀展屏、八仙過海、龍鳳呈祥等30多個套路...這些套路都是請來的老舞龍師和舞蹈界的專家制定的。銅梁龍因為制作精美,舞技精湛,分別參加了1984和1999國慶35周年和50周年的遊行和演出。銅梁龍也被當時的國家體委指定為競技龍的標準龍具,銅梁舞龍也成為標準套路。銅梁龍最近壹次出現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的壹次表演。九條特制的銅梁巨型爬行龍在“鳥巢”中跳躍翻滾,格外引人註目。銅梁龍不僅在中國大展風采,還多次應邀赴日本、法國、美國、加拿大、東南亞、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他所到之處,都掀起壹股舞龍熱潮。

讓傳統龍文化走向世界。

在堅持傳統與適應市場的爭論中,銅梁全力打造龍文化,走上了市場化道路。傅全泰不是龍也有壹段時間了。“只有縣裏的外地人來買龍才介紹給我。”2012年,他只綁了兩條龍,壹條賣到加拿大,壹條賣到美國。周俊安死後,他的兒子和孫子在縣裏開了三家紮龍廠,其中以周和平最好。周和平的公司在銅梁縣城,壹棟兩層小樓。壹樓,三個工人正忙著綁龍頭,縫龍身,貼龍珠。他們綁的龍已經和傳統工藝大不相同了。最大的變化是將手工上色改為直接畫在尼龍布上。他們自己雕刻印版,用噴槍噴塗,可以在龍的腹部和身體上形成不同的鱗片。然後,人們手工繪制和縫制金幣。"它速度快,經濟實惠,顏色鮮艷."水龍頭還是手工制作,上色,但也做了改進,比如舌頭和龍角填充了泡沫,“飽滿輕盈。”周和平說,“我們經常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改進。像北京奧運會用的龍,為了增加長度,同時減輕重量,看起來很優雅。我們用了透氣的網布,把竹條改成鋼絲穿橡膠軟管,這樣原來30公斤重的龍現在只有7公斤左右。”周嘉制作的龍輕巧美觀,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自然更受歡迎。“妳看這樓裏貼的舞龍照片,都是我做的。”周和平說。壹些照片是北京奧運會期間在“鳥巢”拍攝的,最新的壹張是周和平穿著龍裝與英國倫敦市長大人的合影。不僅是龍工具,重慶的紙紮燈基本都出自這家工廠,年銷售額200多萬元。周叔叔的另外兩家工廠,年銷售額也有近百萬元。全縣龍燈廠加起來,年銷售收入超過600萬元。以周氏兄弟為代表的銅梁龍族,這兩年走上了市場化的道路。首先受益的是舞龍的人。

聽舞龍的人聊天很有趣。平日裏,走南闖北“趕場”更是家常便飯。李世民自豪地說,“我基本上跑遍了各省區市。”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在家過春節了。“逢年過節,是舞龍活動最多的時候。壹天跳舞80塊錢,加上表演和40塊錢,可以賺很多錢。”自春節以來,李世民僅通過舞龍就賺了4000多元。目前,銅梁縣已成立大大小小的舞龍公司12個。有20多個舞龍隊常年進行商業演出,舞龍隊員近千人,年演出收入約3000萬元。高樓鎮成立高樓火龍文化傳播公司,負責搞火龍表演。2012年實現勞務收入600多萬元。鎮上還專門買了壹輛小貨車,噴上“火龍”,做起了活廣告,被戲稱為“火龍車”。

銅梁縣也因舞龍而被稱為“龍之鄉”。如何把人氣轉化為經濟效益,縣裏下了很大功夫。2007年,該縣出臺《關於加快發展龍文化產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把“龍文化旅遊之都”作為銅梁未來的發展定位。“縣裏建了龍文化博物館,創作了音樂劇《龍翔唱響》。還將舉辦龍燈藝術節,推動舞龍進校園活動。”宗何雲說,“我們就是想讓龍元素滲透到銅梁人的生活中,成為壹個會呼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上一篇:康冠可視技術中心;KTC註冊商標了嗎?還有哪些類別可以註冊?
  • 下一篇:醫院職員醫德醫風總結5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