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方案

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要怎麽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方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方案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23號)及省、市關於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有關精神,提高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自20**年7月1日起開展檢測工作,為規範管理、落實職責、區鎮協調,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壹、組織實施

 由區農業局統壹組織,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各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和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具體實施。

 涉及農貿市場、屠宰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工作,各級工商、經貿部門要積極協助農業部門及檢測機構。

  二、監測職責

 (壹)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負責對全區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屠宰場的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主要開展蔬菜農藥殘留、瘦肉精、氯黴素、孔雀石綠等檢測項目,重點檢測上市農產品。並對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及日常監督。

 (二)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負責對轄區內生產、銷售的農產品的抽樣檢測,主要開展蔬菜農藥殘留和瘦肉精檢測,重點檢測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的上市產品。

  三、監測方法

 (壹)實施例行檢測和隨機抽檢制度

 各鎮(街道)自行確定轄區範圍內的例行監測點。每個鎮(街道)確定1個以上的農產品生產基地,1個以上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或超市(以下統稱為市場)和1個生豬屠宰場(無屠宰場的鎮、街道不用)作為例行監測點。各監測點應具有代表性,能反映當地蔬菜生產、銷售的基本狀況和質量安全水平。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定期對各鎮(街道)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市場進行隨機抽檢,原則上每周抽檢1至2個鎮(街道),每個鎮(街道)抽檢3至5個農產品生產基地或市場(不限於例行監測點)。

 (二)監測項目

 1.農殘檢測:依據季節選擇主要時令蔬菜品種作為監測對象,以當地當家品種或主要銷售品種為主,同時對最主要的3-5個品種進行全年跟蹤監測。原則上,瓜果類(茄果類、瓜類)、葉菜類(甘藍類、白菜類、芥菜類、綠葉菜類)、豆類為每次監測的必檢種類,分別占抽檢總數的30%、40%和20%左右,根莖類等其它蔬菜占10%左右。監測的蔬菜品種如因季節等原因,抽檢比例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2.獸殘檢測: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對全區的生豬屠宰場不定期抽樣檢測。

 3.水產品檢測:主要開展氯黴素、孔雀石綠等項目的快速檢測。

 (三)監測數量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每周隨機抽檢:蔬菜樣2次、每次88個樣品,豬尿樣(或組織樣)1次,每次42個樣品。

 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必須每天對轄區內農產品進行監測,對例行監測點每周抽檢1至2次。每次抽樣監測的樣品總數不得低於50個,其中生產基地抽樣監測數量約占60%,市場抽樣監測數量約占40%。

 (四)判定依據和原則

 區、鎮兩級檢測機構以定性速測為主,檢測結果按照國家有關農藥、獸藥殘留等檢測標準進行判定。需要定量檢測的,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送佛山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

  四、結果報送與發布

 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例行監測結果要及時反饋給受檢單位,並以書面和電子文檔形式報送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匯總後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原則上每周報送2次,特殊情況及時上報。經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審定後,市場的監測結果可在市場公告欄發布,生產基地的例行監測結果可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及時將隨機抽檢及鎮(街道)例行監測結果報送區農業局。經區農業局審定後,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全區和各地的例行監測結果。

 未經區農業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引用和公布監測結果。

  五、保障措施

 (壹)加強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要落實專人負責。結合實際,抓緊制訂本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方案,保證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健全機構。各鎮(街道)要健全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建設,配備3至5名專職檢測員,並經培訓後持證上崗。檢測室要按100平方米的標準建設,儀器設備須按要求配置(詳見附件)。未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鎮(街道)須在20**年10月1日前建立。檢測站建立前,其職責由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承擔。

 (三)搞好試點。從7月份起,以桂城街道、裏水鎮為試點先行開展檢測工作。試點工作由區農業局組織,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協助桂城街道、裏水鎮具體落實。

 (四)強化培訓。承擔監測工作的具體檢測單位要加強隊伍建設,選配認真負責、有壹定專業技能的技術人員開展檢測工作。同時加強培訓,進壹步提高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工作能力和檢測技術水平,做到持證上崗。區農業局負責組織鎮(街道)農產品質量檢測站檢測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五)保障投入。各鎮(街道)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經費投入。

 (六)規範管理。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負責對各鎮(街道)檢測站進行監測能力考核和監測結果集中審定,以確保監測工作科學、準確、公正。同時通過簽訂監測工作計劃任務書等形式,強化監督檢查,對違反有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將嚴肅處理。

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方案2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國務院、省政府關於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要求和《廣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廣安府發〔20xx〕34號)精神,提高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擺在突出位置,結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享”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四個最嚴”,紮實推進“質量興農,質量強市”戰略,強化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壹、總體思路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是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的需要,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復查驗收、“綠色農業示範縣”創建為載體,以監管示範創建為抓手,堅持“預防為主、長效監管、多措並舉、綜合治理”工作原則,強化政府、部門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體系與監管能力建設,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標準化生產與執法監管兩手抓,積極打造“工作體系健全、監管責任落實、條件保障到位、機制制度完善、監管措施有力”的監管模式,實施“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整體提升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農產品數量與質量、安全與效益的有機統壹,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工作目標

 到“十三五”末,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體系進壹步健全,監管制度及機制進壹步完善,成功創建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綠色農業示範縣,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標準化生產率達100%,申報認證“三品壹標”農產品50個(其中:種植業30個、畜產品16個、水產品4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動物及動物產品產地檢疫率、屠宰檢疫率100%,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管理。對轄區內所有農產品及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儲運主體進行監管,建立監管記錄。加強信息報送和輿情監管工作。若發生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的事故、信息,嚴格按《武勝縣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處理,及時上報相關管理部門,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三、工作任務

 (壹)建設綠色農業產地環境。

 1.強化產地環境治理。嚴守環境質量底線,將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政府環保責任紅線。開展產地環境質量動態監控,依法劃定農產品適宜生產區,特別是綠色農業適宜區。全面推動水、土、汙“三治理”,嚴控新增汙染,逐步減少存量汙染,提升規模化養殖場配套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85%以上,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75%以上;規模池塘類水產養殖場廢水生態凈化率達50%以上;農作物稭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稭稈養分還田率達60%以上;農田殘膜回收率達80%以上,開展農藥包裝物回收試點。充分發揮種養殖業和林業互補優勢,推廣“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林—草(沼)—畜(禽)”、“林下種養殖”等循環發展模式和技術。

 2.規範農業投入品管理。廣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和健康養殖技術,實現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開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示範推廣和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推動化肥農藥利用率分別達到40%以上,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專櫃銷售和實名購買,嚴格實施飼料、獸藥質量安全管理規範。建立市級化肥農藥等農資儲備管理辦法。強化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制售假劣農資行為。加快建立假劣農資安全儲存場所,探索假劣農資分類處置、無害化處理、集中銷毀、資源利用途徑。

 (二)發展標準化生產體系。

 1.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圍繞“綠色農業示範縣”創建,加強培育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和種、養殖大戶,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財政支農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發展“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經營形式,大力推進良種苗繁育、水稻集中育插秧、農機承包作業、病蟲害統防統治、養殖業糞汙專業化處理等服務,提高科學種養水平和質量安全管理能力。發揮大中型企業在資金、人才、科技、營銷、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廣大生產經營者發展新業態,培育新動能,樹立集約集聚發展的典型標桿。

 2.強化標準化生產技術支撐。依托“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綠色農業示範縣”創建,圍繞糧油基礎產業,晚熟柑桔、優質生豬主導產業,優質蠶桑、生態水產、優質蔬菜、生態土雞、花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進壹步完善生產、加工、儲運、包裝等技術標準體系,支持和鼓勵龍頭企業和基地制訂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規範生產行為。加大農業標準宣傳推廣,將生產技術規程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明白紙,在主要基地上墻公布,提高農業標準的實用性和操作性。

 3.大力發展“三品壹標”優質農產品。引導農業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結合本地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新增壹批在消費者中有質量信譽、有市場優勢的拳頭產品。強化地理標誌農產品傳承和保護,建設1個以上核心示範區。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推動“國家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創建。加強認證產品續展和復查換證,擴大優質農產品市場占有率。

 4.打造標準化示範園區。圍繞“111”環線和寶箴塞產業發展核心區,持續推進優勢主導產業規模化發展,建成壹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集中連片、效益顯著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壹二三產業融合示範園區。配套完善基地田網、渠網、管網、路網和電網、物聯網,大力推進農業技術裝備現代化。推動優勢農業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示範,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示範。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積極建設壹批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區,推進優勢主導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

 (三)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1.嚴格日常監管執法。督導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主體切實履行法定義務,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範。建立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名錄,科學劃定風險等級,加強對高風險生產經營主體的監督檢查。堅持“雙隨機、壹公開”原則,日常檢查覆蓋所有生產經營主體,重點檢查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及使用、農產品質量控制、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生產銷售檔案記錄等情況。發現違法違規問題的,嚴格依法查處,並納入誠信紅黑榜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向社會公布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

 2.強化農產品質量監測。紮實開展農產品質量監測,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畜禽產品及大宗水產品為重點,突出監測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違禁物質等風險因子。協助完成省、市兩級例行抽檢任務,排查風險隱患;重點開展監督抽檢,查處違法行為,每年定量檢測樣品不少於100個。鄉鎮做好產地準出服務檢測,監控生產活動,各鄉鎮每年快速檢測樣品不少於120個。加強監測信息報送,依法依規通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結果。

 3.全面實施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農業、食藥監等部門要做好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有機銜接。強化產地準出監督管理,督促生產經營主體按規定出具產地準出證明或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嚴格落實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市場銷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督促市場主體嚴格查驗產地準出證明或購貨憑證、食用農產品合格證。20xx年12月底前,縣城區內農產品批發市場全部建立快速檢測室,鼓勵零售市場、銷售食用農產品的大型超市建立快速檢測室或者委托具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對進入市場銷售的農產品進行快速抽檢,並公告快檢結果。

 4.深入開展示範創建。持續深化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建設,20xx年啟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綠色農業示範縣”、“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創建,加快構建“工作體系健全、監管責任落實、條件保障到位、機制制度完善、監管措施有力”的監管模式。開展“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鄉鎮”創建,符合創建要求的鄉鎮由市政府授予“廣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鄉鎮”稱號。

 (四)健全監管工作機制。

 1.加強監管體系建設。進壹步明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事權,形成事權清晰、力量統籌、上下協調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壹盤棋”格局。適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形勢、新任務,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崗位工作力量。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要落實1—2名專(兼)職監管員,確保其專業能力符合崗位需求;農業產業發展重點村配備1名農產品質量安全兼職協管員,落實工作補助。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對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成績突出或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的個人,在職級職稱評定、晉升上優先考慮或破格提升。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移動監管系統、農資條碼銷售管理系統、視頻監管系統等,提升信息化監管能力。

 2.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提升農(畜、水)產品綜合檢測能力,按照國家建設標準逐步配齊檢驗檢測人員,落實檢驗檢測和監管人員有毒有害津貼。20xx年6月底前,完成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雙認證”,鄉鎮全部建立農產品農殘快速檢測室;村級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逐步建立農產品快速檢測點。積極應用風險監測協作系統,確保監測信息及時上傳下達。

 3.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建設。按照“機構法定化、隊伍專職化、手段現代化、管理正規化”要求,健全完善農業行政執法體系,大力提升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加強農業執法裝備建設,配齊執法記錄儀、攝像機、照相機、電腦、打印壹體機,快速檢疫檢驗箱等設備。積極建設縣級農業執法機構、執法審理、聽證等專業場所、罰沒物品儲存及處理設施場所。加強執法人員業務培訓,嚴格實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推進執法人員專職化。健全農業執法信息***享和執法聯動機制,完善農業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

 四、監管責任

 (壹)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縣、鄉(鎮)人民政府對轄區內農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落實行政首長統籌、分管領導主抓、部門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切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二)明確部門監管責任。

 農業局:負責農產品從種、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管,包括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收購、貯藏、運輸過程的監管;負責職責範圍內的農業投入品監管;負責生豬屠宰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

 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和生產加工企業後的質量安全監管,包括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後的收購、貯藏、運輸過程的監管。

 工商質監局:負責農產品包裝材料、容器、生產經營工具等相關產品的監管;負責農產品廣告活動的監督檢查;負責農產品市場交易行為監管,建立健全市場經營主體信息公示制度;負責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申報和監管工作;負責職責範圍內農業投入品監管,配合做好收儲運環節的監管。

 公安局:負責嚴厲打擊農產品、農用藥品和物資等犯罪行為,配合做好收儲運環節及農業投入品監管。

 商務局:負責農產品市場建設規劃,配合做好收儲運環節監管。

 交通運輸局:負責農產品運輸企業的監管,建立綠色通道。

 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規劃、計劃及相關政策的擬訂和組織實施工作,配合做好農業投入品監管。

 環境保護局:負責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組織協調農村和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工作,配合做好產地環境監測。

 (三)強化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全面建立生產經營責任制和承諾制。生產經營主體對生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建立內控制度,配備質量管理人員,嚴格落實質量控制措施,設立質量檢測室,開展自律性檢測或委托開展質量檢測;農產品收購、儲存、運輸企業和營銷經紀人,對經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建立健全產品進貨查驗、質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規範分散農戶生產經營行為。

 五、保障措施

 (壹)建立組織機構。成立由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公安局、發改局、財政局、農業局、食藥監局、環保局、工質局、交運局、經信局、商務局等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武勝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綜合協調和目標考核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於縣農業局,由農業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轄區內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日常事務。

 (二)保障工作經費。建立以公***財政投入為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經費保障機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執法和信息化建設等工作所需經費,財政予以保障。

 (三)健全制度機制。建立部門會商、信息通報、隱患排查、事故應急處置、聯合執法、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等長效工作機制,健全例行監測、質量追溯、舉報獎勵、責任追究等規章制度,完善工作考核辦法,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公益性宣傳範圍,常態化開展科普宣傳和實用技術培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四)嚴格績效考核。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縣政府對鄉(鎮)政府年終績效考核,建立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制定村級協管員績效考核辦法;完善責任追究制,對監管不力、推諉扯皮、失職瀆職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嚴格問責。

  • 上一篇:喝999對哺乳期的孩子影響大嗎?
  • 下一篇:皮膚熱敏感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