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要怎麽過?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要怎麽過?

端午節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重午、午日、夏節、普日,原是夏季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投江自盡、後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相傳為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與春節、中秋節等節日壹起成為東亞地區的春節和中秋節,是文化圈大中華地區以及日本、朝鮮、韓國和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端午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前要請龍、祭神。比如廣東的龍舟,端午節前要從水下出來,在南海神廟裏祭祀南海神,裝好龍頭、龍尾後,再準備比賽。並買壹對紙公雞放在龍舟上,認為可以保佑龍舟平安(依稀對應古代的鳥船)。民國時,臺灣人是到媽祖廟祭拜的。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放血祭龍頭,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湖南汨羅縣,賽龍舟前必須先到屈子祠廟會,將龍頭供奉在話翁神前祭拜,披紅布在龍頭上,然後將龍頭在龍舟上競渡,既祭祀龍神,又紀念屈原。

各種祭祀、紀念儀式,不外乎點香燭、燒紙錢、雞、米、肉、水果、粽子等。如今,這些蘊含迷信色彩的儀式已不多見,但在過去,人們祭拜龍神廟的氣氛十分嚴肅,多祈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去邪驅魔、破除災禍、萬事如意,同時也保佑行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就是 "求好運",表達人們心中的美好願望。

賽鳳舟

賽鳳舟與春節的舞龍、舞鳳,端午節的龍舟、鳳舟是壹樣的。如上所述,鳳舟的起源來自古代的烏篷船和鵪鶉船。古代宮廷有鳳舟(如明代宮廷的 "天福廣濟"),民間也有鳳舟。廣東的膠囊:"龍舟掛大夫,鳳舟奉天後,皆以五日為勝。庚午夏,番禺石橋村入聚萬金,制鳳舟,長十丈,廣丈三,首尾高舉,兩邊重翼為斂舒,背為殿,以奉天後,遊於水鄉。"1964 年後,香港也出現了風帆船比賽。這種風帆船船身稍短,可坐16名隊員,飾以鳳頭、鳳尾,由女隊員競渡。這的確是壹種很好的比賽形式,有龍鳳呈祥之意。

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順德縣誌》記載:"大良之龍鳳舟妙極華麗"。但如今已不見蹤影。湖南汨羅縣的龍船,前裝龍頭,後裝鳳尾,鳳尾用紅紙篾纏成扇形插在船尾,如矩尾壹般,也可稱為龍鳳船。龍鳳舟似乎是龍舟與鳥舟融合的痕跡。

系五色絲線

應劭的《風俗通》中記載:"五月五日,系五色絲臂,名曰長命縷,壹名續命縷,壹名辟兵曾,壹名五色縷,壹名朱索,辟兵鬼,命人不得病瘟"。五彩絲不是五顏六色的五彩絲線,而是確定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合並而成的絲縷。

中國古代將五色奉為吉祥之色。因此,節日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的第壹件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踝和脖子上系上五色絲線。系五色線時,小孩不能說話。五色線不能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天下大雨或第壹次洗澡時扔進河裏。據說,小孩穿上五色線,可以避免蛇蠍的傷害;扔進河裏,寓意讓河水把瘟疫、疾病沖走,小孩因此可以保平安。

掛荷包

《歲時雜記》引陳士蓮《歲時記》提到的荷包,壹種是 "端午以紅白彩如囊,以五彩絲貫之,搐作如花。以及另壹種 "蚌粉鈴":"初五日端蚌粉於帛上,飾以羊珠如數。使小兒帶以吸汗也"。這些提袋的內容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蛤粉、驅邪的銅錢、穿心蓮粉,發展到裝香料的香袋,制作越來越精巧,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艾葉、菖蒲、大蒜

艾葉、菖蒲、大蒜被稱為 "端午三友"。南北朝時期,端午節又稱 "沐蘭節",荊楚地區有采艾的習俗。采艾的習俗是在雞鳴之前出發,采摘最像人形的艾條帶回來掛在門上,有的還把艾條紮成老虎的形狀,然後把艾葉貼在上面。艾草和菖蒲含有芳香油,和大蒜壹樣具有殺菌作用。端午節期間,臨近夏至,正是寒氣和暑氣相互作用的時候,從飲食到穿著、行動都要註意。保山縣有諺語:"端午沒吃粽,寒衣不能發;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在古代,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都是由鬼怪作祟而成,所以端午這天,人們以菖蒲為劍、以艾為鞭、以蒜為錘,又稱 "三件武器",認為可以退蛇、除蟲、滅病菌、除妖魔。

江南地區有些習俗是在端午節喝菖蒲酒,其藥效更為直接。壹般在節前,將菖蒲切碎,配以雄黃,浸入酒中,過節時便可飲用。

寫符念咒

除了艾草、菖蒲、大蒜的 "端午三友 "驅鬼外,還有壹種重要的驅鬼方法,就是在室內掛符辟邪驅鬼。掛驅鬼符有壹些嚴格的儀式。如有要求必須在端午節日出或中午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臺,書寫人口上必須放硝石。比較常見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節,紅口白舌全消除 "等。上海人過去在端午節門口懸掛鐘馗像,正是這種辟邪習俗的延續和演變。此外,類似除鬼避邪的習俗,還有小孩額頭點雄黃酒。節日清晨,婦女們會為孩子們耳夾艾草,頭戴菖蒲,然後用穿心蓮在額頭上寫壹個 "王 "字。據說這樣做可以使所有的鬼都畏懼,延年益壽。

射柳

"與南方的賽龍舟不同,最有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馬球"。

我國北方民族從來就有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更何況南方漢族還有壹位愛國的偉大詩人屈原。但是,在遼、金、清的端午節歷史上,有契丹人、女真人以及後來的八旗將士騎馬射柳、打馬球競技的遺風。

北方人的端午節遊戲--射柳。據說這種競技活動在遼代就已出現,壹直延續到清末。

賽馬射柳在端午節的清晨進行,先將柳樹幹上部的青皮削去壹截,使之發白,作為靶心。然後參賽者依次上馬彈弓射割白處。射斷柳幹後,馬上接住手中的斷柳為勝。金史--《禮記》:"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至地約數寸,割其皮而白之。先有壹人馳前,復馳至,以無羽橫束箭射之。既折柳,又以手接之,放松去為上。斷而不能接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到了明代,則是將鳥貯於葫蘆中射。這種節日比賽習俗壹直延續到清末。

打馬球

明朝皇帝行禮圖。打弓又稱打馬球,也是北方端午節的主要經濟娛樂活動之壹。相傳唐玄宗李隆基就是這項運動的愛好者。

打馬球,也是端午戲劇之壹。馬球,就是騎在馬上,手持棍棒打球,古稱弓。三國曹植《名章》中有 "連擊弓邊 "之句。唐代長安有廣闊的球場,玄宗、景宗等皇帝都喜歡打馬球。章懷太子墓誌》中的 "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盛況:畫中,二十余匹駿馬奔騰,馬尾紮起,打球者頭戴襆頭,足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分析《金史》記載,遼國打馬球作為傳統節日的習俗,在端午節和農歷九月初九舉行。金史-禮誌》也記載了金人在端午節打馬球。宋代的 "打球樂 "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到東苑擊球、射柳。明代《宣宗行狀圖》卷中繪有宣宗欣賞馬球的場景。當時的官員汪直寫了壹首端午節看球賽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成七寶球。轡驚閃電飛,球覺星辰流。燕頁成三捷,歡傳第壹籌。慶雲隨足逸,繚繞殿東端。"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儀式。清代天壇壹帶也有馬球運動,直到清中期以後,馬球運動才消失。近西安城又出現了仿古馬球,使這項古老的運動在消亡多年後重現中華大地。

采藥

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習俗之壹。夏小正》中記載:"此日儲藥,以去毒氣"。歲時記》卷二十二 "采雜藥 "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能治百病。"魏《齊民要術?雜記》中,就有五月捉蟾蜍的記載,亦為制藥之用。後來,有不少地區有端午捉蟾蜍的習俗,如江蘇在端午節采集蟾蜍,刺其沫,制作中藥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蟾蜍,據說能去火清涼,夏天不長瘡。還有人在蟾蜍口中塞五天墨錠,掛起來晾幹,即成蟾錠,塗在瘡上可消膿。捉蟾蜍入藥的習俗源於漢代 "蟾蜍避兵 "的傳說。又如湖北監利在端午節 "采草",也有采草藥的習俗。采藥是因為端午節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在這壹天形成這壹習俗。

端午沐蘭湯

端午沐蘭湯是《傣族禮儀》中記載的古老習俗。當時的蘭花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蘭花,芳香撲鼻,可以煎湯沐浴。九歌?雲王》中也有 "浴蘭湯,必浴香水 "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蘭湯沐浴節"。五雜俎》記載,明代人因 "蘭湯不可得",中午用五色草沐浴。後來,人們通常煎蒲草、艾草等藥材洗澡。在廣東,用艾、蒲、鳳仙花、厚樸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用柏葉、風根、艾、蒲、桃葉等熬成藥水浴。不分男女老幼,全家洗,此俗至今猶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采茶、涼茶

北方壹些地區,喜歡在端午節采摘嫩葉、野菜葉蒸熟曬幹,制成茶葉。廣東潮州壹帶,人們到郊外山野采摘草藥,煮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驅 "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的時候,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來防止五毒的危害。壹般在屋內張貼五毒圖,用紅紙印畫五毒,再用五根針插在五毒之上,即以為毒被刺死,從此不能猖獗。這是壹種辟邪的巫術傳承。民間還有在衣服上繡五毒的,在餅上飾五毒圖案的,都含有驅邪的意思。

"倒災葫蘆"

端午節還以桃印為門飾。桃是民間傳說中的驅鬼之物,起源於神話傳說中的上帝虞世南,以桃鐫印,又為喧賓奪主之意。續漢書?禮儀誌》:"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邪氣"。後世貽害無窮,吉祥葫蘆即源於此。

《夢粱錄》卷三:"郡守等家以生朱在午書'五月五日天中節,紅口白舌皆消'句",這是宋代的習俗。"燕京歲時記 "又記載:"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種葫蘆,倒貼門闌,以泄毒氣"。這是清代的習俗。有的在紙葫蘆上垂下鐵絲穗、絲帶等,更為美觀,有的在葫蘆上剪出五毒的形狀,掛貼在門上,也有說是排泄五毒之氣的意思,貴在 "倒災葫蘆"。

時至今日,民間仍有在門上掛鏡避邪的習俗。在唐代,專於五月五日午時在揚州揚子江邊鑄銅鏡以祀皇帝,稱為 "天子鏡",這也是避邪之意(見《唐國史》)。因此,後人在門前懸鏡驅邪。

鬥草戲

鬥草戲在漢代以前是沒有的。(歷代社會流行事物?(尚秉和》)起源未考,壹般認為與中醫的出現有關。古代先民艱難求生,生活單調,閑暇時以鬥蟲、鬥草、鬥獸自娛自樂,傳說中的 "神農嘗百草 "形成中醫科學後,每年端午節成群結隊到郊外采藥,插艾於門,以解溽毒之疾,成為定型的習俗;采藥後,常舉行對對子報花名、草名的比賽,多者為勝。在收獲之後,人們經常舉行比賽,以對仗的形式互相報出花名和草名,報得多者為勝,這是植物學知識和文學知識的絕妙結合。白居易《觀兒戲》詩雲:"弄塵或鬥草,終日樂嬉戲。"

《詩經》原文說 "始於漢"。據梁代宗保安司先生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有鬥草戲。""年華紀麗":"端午結廬儲藥,鬥草裹五絲"。

南北朝時稱 "踏草",唐代稱 "鬥草 "或 "打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延至平日隨時。這在歷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有描述。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群嬰鬥百草》中,遊戲大致如下:比賽雙方先各采摘有壹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於路邊、溝邊、嶺邊等)。無莖,具多數細長須根;葉由根際叢生,薄紙質,具五條主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稀疏鈍齒,長達15~30厘米;具青白色疏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時會掀開像蓋子壹樣的蓋子,釋放出4~6顆棕黑色的種子,其花軸較長,是用來打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 "十字 "形,各自用盡全力拉扯,以求繼續取勝。

這種以人的拉力和草的拉力強弱來決定勝負的鬥草,稱為 "武鬥"。王建《宮詞》中,就有詠物鬥草的遊戲情境:"芹葉水中土中花,拾來還將避諸家,總待他人如數盡,袖中拂出育金芽 "的鬥草除了 "武術 "外,還有壹種 "文鬥",即所謂的 "群嬰鬥草"。所謂 "群嬰鬥草圖文鬥",是對花草的稱呼,《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玉生日,眾姊妹都忙著和忙座飲酒賦詩。各房的丫鬟也同老爺取樂,薛蟠的小妾湘靈和幾個丫鬟各采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松。忽然豆官說,我有姐妹花,這下把大家難住了,湘靈說,我有夫妻穗。豆官見湘靈答非所問,不服氣地說:"從來沒有什麽夫妻秒殺!"湘靈據理力爭:"壹枝花叫'蘭花',壹枝幾朵花叫'穗花'。上下的花叫'兄弟穗',並排的花叫'夫妻穗',這是並排的花,怎麽能不叫'夫妻穗'呢?"豆官被問住了,然後笑著說:"照妳這麽說,小的壹朵就叫:'老子兒子穗',要是兩朵花背對著開可就叫'仇人穗'了。"薛蟠說。薛蟠剛出門半年,妳心裏就想他,把花花草草拉成了夫妻穗,丟人!"說得湘靈面紅耳赤,哈哈大笑,跑過去擰豆官的嘴,於是兩人扭打在地上打滾。眾丫鬟嬉戲打鬧,甚是歡樂。這時,寶玉也摘了些草來湊熱鬧。

躲端午

躲端午是端午節的習俗,指新婚或已婚婦女回家過節。簡稱 "躲五",又稱 "躲端午"。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凡事需避開,因有婦女回家避端午的習俗。這種習俗似乎形成於宋代,陸遊《富貴歲月》詩中就有 "羊腔酒擔迎婦人,鼓瑟龍舟**賽神 "之句。嘉靖隆慶誌》亦記雲:"嫁女喚歸節"。還有,《灤州誌》:"婦女新婚,再月皆迎歸,謂之'藏端午'"。

端午雨

端午雨,當為民間歲占習俗。民間普遍認為端午節下雨,不吉利;反之則吉利。這種民間信仰在宋代就已存在。陳元亮《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是鬼曝藥,人有病。此閩中諺語也。"徐樂清《次韻蜀黎石州開端午》註雲:"臨川人言端午雨,鬼王人禍多。又引趙懷玉詩雲:"端午無雨是好年"。

雞蛋

雞蛋所謂的 "雞蛋 "和 "浮針 "指的是端午節這天中午十二點的雞蛋,因為它是陽剛正氣匯聚的極點,所以人們認為平時不易豎起的雞蛋在這個時候就能直挺挺地立在地上,道理是壹樣的!同樣也可以證明繡花針也能浮在水面上。

其實,如果以科學原理為證,我們可以看到:由於端午節這天太陽照耀北半球,中午太陽和地球的引力相互牽引,使得雞蛋很容易在地面上平衡站立起來,所以立雞蛋就成了端午節孩子們最好的遊樂項目之壹。

跳鐘馗

跳鐘馗,鐘馗:自晉代起,跳鐘馗、鐘馗、祈福屋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壹項重要內容。2.掛鐘馗畫。最早的鐘馗畫相傳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遺》記載:唐明皇患病近月,忽夢二鬼。小鬼偷了皇帝的玉簫和楊貴妃的紫香囊逃走了,大鬼抓住小鬼,潰其目,然後掰開啃食。大鬼說"吾乃鐘馗,即武功不中也,誓與陛下除天下妖魔。"唐明皇醒來,病即痊愈,遂叫來畫師吳道子,請他按夢中場景畫鐘馗捉鬼,道子揮筆即成,明皇壹看,竟與夢中壹模壹樣,驚嘆不已。後來,鐘馗畫逐漸流入民間,繪制鐘馗畫大多作於五月端午節這天,或端午節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壹帶的居民在農歷五月的門前或廳堂懸掛鐘馗圖壹月,以期驅邪、除害招財。

吃粽子

粽子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飄香,滿堂飄香。門前插桃枝,出門見麥黃。這裏端陽,那裏端陽,處處端陽"。

這是壹首描述端午節的民謠。從總體上看,各地人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是壹樣的。如今的粽子更是花樣繁多,精彩紛呈。如今的粽子,壹般用箬殼包糯米,但所含的顏色則根據當地的特產和習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麻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

喝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曾壹度在長江流域壹帶極為盛行。古人雲:"飲雄黃酒,病魔遠"。雄黃是壹種礦物質,俗稱 "雞血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汞,有毒。壹般飲用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黃酒中加入微量穿心蓮而成,沒有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也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等消毒劑的古代,用穿心蓮泡酒,可以祛毒止癢。年齡小的孩子不喝,大人就給自己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上穿心蓮酒,意在消毒防病,驅蟲不叮咬。

吃五黃

江浙壹帶有端午節吃 "五黃 "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吃十二紅

高郵等地有吃 "十二紅 "的習俗。十二紅指的是油爆蝦、炒紅莧菜、鹹鴨蛋黃、朱砂豆腐等。

吃茶葉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葉蛋和鹹水蛋吃。有雞蛋、鴨蛋、鵝蛋之分。蛋殼塗成紅色,裝在五顏六色的網袋裏,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寓意保佑孩子們吉祥平安。

吃蒜泥雞蛋

蒜泥雞蛋河南、浙江等省的農村每到端午節這天,主婦們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蒜泥和雞蛋放在壹起煮,供全家人當早餐吃。有的地方,還會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吃大蒜、雞蛋、油包子,據說這種飲食能避 "五毒",有益健康。

吃餅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的盛大節日。這壹天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是香噴噴的年糕。制作方法是將艾蒿和糯米放入用壹根圓木鑿成的大木槽中,用長柄木鞭抽打而成。這種食物很有民族特色,也能為節日增添氣氛。

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 "煎堆",即用面粉、米粉或紅薯粉等配料拌成稠糊後煎炸而成。相傳古時閩南地區端午節前是梅雨季節,陰雨綿綿,民間說是天穿了洞,要 "補天"。端午節後,吃了 "煎堆",雨就停了,人們就說天補好了。這種飲食習俗由此而來。

  • 上一篇:祛斑藥膏叫什麽名字?
  • 下一篇:《空之軌跡SC》的問題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