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及對策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及對策

目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總的來說,人口老齡化的原因是復雜的。壹方面,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降低了我國人口的生育率;另壹方面,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有了更好的養老條件;此外,由於現代醫療水平的進步,老年人的平均壽命有了很大提高。諸多因素導致新生兒逐漸減少,青壯年人口減少,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壹、2018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

2017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含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31人,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省省和華僑)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從年齡構成來看,16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占總人口的64.9%;60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1583654.38+0.4%為65歲及以上人口。

2005年至2017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趨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7年* * *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與此同時,老齡化程度繼續提高,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重明顯增加。

2008-2017中國新生人口數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05-2017年中國人口出生率趨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2017年60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5831000人,占總人口的11.4%。60歲以上人口和65歲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個百分點。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2025年,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高齡國家。考慮到20世紀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的加劇,預測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將在2040年達到高峰,隨後老齡化進程將進入減速期。

2007-202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和比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含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31人,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省省和華僑)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

2008-2017年中國總人口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第二,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1,我國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大,發展趨勢迅猛。調查顯示,全球老年人口總數的20%被中國老年人口占據,人口老齡化年均增長率約為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從2011到2015,60歲以上老年人口從65438+7800萬增加到221萬,老年人口比例從655438+0萬增加。如此巨大的老年人口增長率和質量使得中國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

2.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城鄉倒置。壹方面,上世紀70年代,受“少生優生、晚婚晚育”的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城市生育率低於農村。另壹方面,大量農村年輕勞動力前往壹線、二線城市發展,農村老年人口增加,尤其是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農村老齡化日益嚴重。這些方面導致了老齡化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和城鄉倒置。

3.老齡化趨勢加劇。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杜鵬[5]指出,老年人的失能率更高,比其他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照顧。老年人是老年人中最弱勢的群體,是解決養老問題的重點和難點。壹項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新增1萬老年人,這壹大幅增長將持續到2025年。

4.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占比提高。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家庭模式中傳統的三代同堂家庭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家庭趨向小型化。此外,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年幼的孩子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這使得中國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最新調查顯示,預計到2020年,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將增加到約1.1.8億人,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將成為老年人中的“主力軍”。

第三,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老年人口的供給和支付占人口的比例較小。

青壯年壓力大,社會財富創造和現代化不能滿足老年人口的快速發展需求。這樣壹來,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矛盾就很大,特別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不能滿足老年人口的贍養需求,很多地方政府都有赤字。從本質上講,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是社會經濟壓力的決定因素,但老年人口的保障必須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和社會資源。而我國目前的情況還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條件,所以老齡化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有關學者預測,未來40年中國將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峰,也是經濟壓力的高峰,社會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1,人口老齡化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老年人本身就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群體的免疫功能會逐漸下降,生理機能開始變差。阿爾茨海默病、心腦血管疾病和風濕病都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由於老年人健康狀況和社會角色的變化,往往容易產生悲觀、抑郁、孤獨、焦慮等壹系列負面心理和情緒。現在的家庭結構模式越來越小型化,子女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家中老人,更談不上精神交流。所以很多老人精神狀態很差,需要社會的關心和理解。老年人是社會的壹種寶貴財富。古語有雲:“家有老人如珍寶。”老年人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老壹輩人對革命建設和歷史的貢獻更值得全社會敬佩。全社會都應該把老年人作為寶貴的財富來尊重和愛護,要知道每個人都會變老,我們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每壹個老年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發揚光大。

2.人口老齡化使得家庭養老問題凸顯。

北京大學方圓教授認為,解決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是不夠的,需要各方的努力,需要國家、社會和家庭的結合。現在的家庭結構模式多為傳統的“4-2-1”家庭,即四個老人,夫妻,壹個孩子,這意味著兩個孩子要承擔贍養四個老人的義務,無形中增加了家庭成員的養老負擔,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在逐漸弱化,家庭養老功能也在弱化,老年人的物質和情感需求無法得到相應的滿足。這種現象在農村地區尤為嚴重。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前往經濟較為發達的壹二線城市,削弱了家庭養老功能,農村養老問題嚴峻,也在壹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我國養老問題遇到瓶頸。

3.人口老齡化增加了我國的經濟負擔。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的供給和支付額度給占人口比例較小的青壯年帶來很大壓力。社會財富創造和現代化不能滿足老年人口的快速發展需求。這樣壹來,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矛盾就很大,特別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不能滿足老年人口的贍養需求,很多地方政府都有赤字。從本質上講,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是社會經濟壓力的決定因素,但老年人口的保障必須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和社會資源。而我國目前的情況還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條件,所以老齡化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有關學者預測,未來40年中國將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峰,也是經濟壓力的高峰,社會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4.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資源的日益短缺使得社會經濟不斷波動,同時也進壹步推動了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城市化進程促使中國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雖然大量人力資源的積累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城市中青年群體的不足,但也給城市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資源短缺、就業壓力、社會保障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同時,由於農村生產力的大量轉移,農村生產力日益匱乏,呈現出嚴重的空巢現象。很多農村老人缺乏生產能力和生產技能,經濟收入極其微薄。此外,隨著老年人口基數越來越大,我國農村社會保障不到位,難以有效解決農村老年人口的贍養問題,導致社會貧富矛盾激化,對社會保障和農村社會穩定造成潛在威脅。

5.人口老齡化對文化的影響。

中國文化自古崇尚孝道,壹切美德之孝為先。孝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非常強烈的尊老思想。然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的數量日益增加,而且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大多數中青年都是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無力贍養和照顧老人的情況。此外,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物質至上的普世價值已經形成,導致養老方式從以前的“意向”逐漸轉變為“金錢”模式,傳統的贍養父母的家庭觀念逐漸轉變為物質和金錢贍養老人的觀念。這種情況的盛行,將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孝”的本質與經濟資源聯系在壹起,導致我們五千年的“孝”文化逐漸扭曲,受到極大的挑戰。

四。解決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

1,實施與人口協調發展的經濟戰略。

要統籌處理好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老齡化的關系,把人口老齡化作為重大經濟問題,實施與人口老齡化相協調的經濟發展戰略。壹是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通過提高生產力對沖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二是拓展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壯大實體經濟、促進居民消費,不斷適應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斷完善老齡化社會條件下的消費需求機制,完善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年人口的消費需求,增強當前社會條件下的經濟驅動力。

2.完善核心價值體系,倡導年齡平等文化。

在文化發展方面,要把建設老齡化社會納入人文發展戰略,建設老齡化社會新文化。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倡導時代平等文化,宣傳新價值觀。通過現代媒體、自媒體渠道,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傳統道德文化,提升全社會尊老愛老、助老助老的孝道文化。同時,要倡導家庭養老的重要方式,構建老齡化社會的新文化體系。

3.改變人口老齡化觀念,加強對老年人的精神關懷。

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首先要轉變觀念,要辯證地面對這種客觀的社會現象,而不是恐懼。社會在滿足老年人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應該關註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關註他們的身心健康。壹是當地相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精神娛樂場所,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他們在與不同人群的交流中體驗樂趣,緩解他們空虛孤獨的情緒;二是建老年大學,為老年人提供發展興趣愛好的平臺,讓老年人認識同齡人,在活動和學習中體驗快樂;第三,定期組織老年群體開展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通過鋼琴、象棋、書畫、戲劇、歌舞團等活動,讓老年人培養自身修養,豐富精神生活;第四,醫護人員為老人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導。在為老人服務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對老人多壹些耐心和關愛,站在老人的角色上,理解老人的痛苦,積極與老人溝通,傾聽老人的真實想法,用肢體和語言表達對老人的尊重和關愛。積極開展老年群體活動,幫助老年人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減輕他們的精神和內心負擔,通過這些方式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增強他們的社會歸屬感。

4.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加強對老年人的醫學人文關懷。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身體抵抗力下降,大多深受疾病困擾。因此,醫療保障是老年人的重要保障措施。壹方面,要提高醫療福利保障,降低藥品價格,讓老年人用得起;另壹方面,對老年患者多壹些耐心。老年患者的疾病以慢性病為主,不僅治愈率低,而且病程長,常伴有功能性問題,需要醫護人員的長期醫療護理。同時,老年人的醫療保障不僅要提供醫療技術指導,還要提供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真正關愛老年人,關註他們的身心健康。更需要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加強對老年人健康知識的宣傳,以老年人常見病為主要內容,普及老年人保健養生科學知識,加強健康指導。同時,要積極向老年人講解相關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也要對其生活行為進行適當幹預,加強對老年人的醫學人文關懷。

5.多種方式籌集養老保障資金,實施新的養老保障制度。

我國政府應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充分發揮財政的再分配功能,增加養老補貼,加大對老年福利的投入。鼓勵地方政府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和高齡老人給予適當的安家費和高齡津貼。同時,政府要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整合地方資源,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可以采取國家、集體、社會、個人相結合的多渠道籌資模式,通過多種方式增加養老服務機構的設立,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水平的養老福利機構。此外,要鼓勵社會資本設立更多的慈善養老基金,充分發揮慈善組織的作用,弘揚尊老、敬老、愛老、養老的傳統美德,有效凝聚社會力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6.開發老年人人力資源,提倡老年人自立。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高,精神面貌和身體素質都有了很大改善。同時,由於老年人退休年齡低,許多退休老人仍有勞動能力。老人們工作認真頑強,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甚至有些老人的工作能力比大多數年輕人都強,是社會不可或缺的資源。因此,我們應該大力開發老年人的人力資源,鼓勵他們繼續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對於身體素質好,又願意從事新工作的老年人,應該給他們提供增加經濟來源的機會,同時減少社會壓力。

關愛老人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斷創新實踐方法,探索新途徑。不僅要從宏觀制度、政策模式和公共* * *財政上傾斜,還要從具體政策的實施上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醫療娛樂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內容,既要滿足老年人的物質需求,又要更加註重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讓老年群體真正體會到社會的關懷。這不僅有利於促進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有利於我們早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

  • 上一篇:藥品銷售屬於什麽行業?
  • 下一篇:食品不合格處罰標準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