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醫藥治療靜脈曲張

中醫藥治療靜脈曲張

辨證治療

1.氣滯血瘀:

小腿的靜脈彎曲、膨脹或扭曲成壹團。患肢觸痛,可見色素沈著或刺痛,活動後加重。伴有精神抑郁,易怒。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或澀。此證辨證要點為:小腿有明顯青筋,壓痛或刺痛,舌脈。

治療原則:行氣疏肝,活血化瘀

處方:柴胡疏肝散。

藥用:柴胡12g枳殼10g白芍15g川芎10g香附10g丹參30g雞血藤15g乳香10g水蛭粉3g甘草6g。

加減:疼痛用金銀花15g、地龍15g;絞塊中明顯加入了三棱12g和莪術12g;患肢畏寒麻木,加附子9g,桂枝15g;肢體酸痛加威靈仙12g、地龍15g。

2.血液幹燥和肌肉攣縮:

小腿青筋曲折,疼痛劇烈,伴有耳鳴如蟬,頭暈目眩,四肢麻木,眼睛幹澀,舌淡,脈細。此證的要點是小腿靜脈曲張,緊張攣縮的急性疼痛和陰虛肝旺的表現。

治療原則:清肝養陰,養血舒筋。

藥用:川芎15g當歸10g白芍10g生地15g蘆薈10g昆布10g木瓜15g雞血藤15g防己10g甘草6g。

加減:耳鳴頭暈加酸棗仁15g,遠誌15g,肢體麻木加桂枝15g,路路通15g;幹眼加菊花12g,玄參15g。

3.寒濕凝滯:

小腿上的靜脈彎彎曲曲,下肢浮腫,沈郁,早輕晚重。他們怕冷,腿酸不舒服,沈重無力,甚至壹瘸壹拐。食欲不振,腹脹和腹瀉。舌淡,苔白,滑或膩,脈緩或緩。辨證要點除下肢靜脈曲曲折折外,還有下肢浮腫、畏寒重、脈緩。

治療原則:健脾利濕,溫經通絡

處方:炙黃芪30克,桂枝10克,雞血藤15克,黨參15克,澤瀉30克,防己10克,白芥子10克,幹姜10克,木瓜15克。

加減:下肢腫脹加茯苓15g;;茯苓皮、山藥各20克。厭食腹瀉加白術15g,砂仁9g。

4、氣血虧虛:

臨床表現為下肢靜脈迂曲,下肢輕度腫脹,皮膚色素沈著,下肢沈重,全身乏力。創面下沈,邊緣呈缸口狀;或翼狀胬肉突出瘡面,瘡面周圍皮膚紫暗,少痛少熱,皮下硬化;但是過了年,就不容易閉嘴了。舌紅,苔薄白,脈弱。

該型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原則是益氣養血,溫經通絡,方劑以補陽還五湯加減。白芷9g、肉桂9g、地龍12g、當歸12g、丹參15g、川芎9g、白芍15g、黨參15g、黃芪30g。對於潰瘍患者,可使用疥瘡膏外敷,其制備方法是將輕粉9克、龍骨60克、黃丹60克、當歸60克、獨活60克、羌活60克、香油混合外敷。

5、熱毒:

癥狀:青筋外露,皮膚突出,四肢腫痛,皮膚發紅,按之灼痛;舌紅,苔黃膩,脈數。

治療原則: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加減五味消毒湯、桃紅四物湯。川芎12g、赤芍12g、生地15g、紅花9g、桃仁12g、魚腥草15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野菊花15g、金銀花65438。

6.濕熱下註:

主要癥狀為小腿靜脈腫脹、局部瘙癢、發紅、疼痛或潰爛、滴水、黑瘡;口渴,便秘,小便黃赤,苔黃膩,脈滑。

治療:清利濕熱,解毒消腫,方用四妙勇安湯加減。甘草6g、蒼術9g、茯苓12g、澤瀉9g、薏苡仁20g、黃柏12g、當歸12g、玄參15g、金銀花12g、益母草15g、澤蘭9g、黃芩10g

7.營地和警衛之間的不和諧:

主要癥狀為小腿青筋外露,皮肉痙攣,或下肢腫脹水腫,舌淡紫,苔淡白,脈沈緩。

桂枝湯加減: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6g,生姜9g,大棗三枚,赤芍12g,白芥子12g,川牛膝12g,枳實9g。

8.肝火過盛:

主要癥狀為腫脹、煩躁、頭暈、脅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幹燥、舌紅苔黃、脈數。

治療:清肝解郁,健脾祛濕。處方為地龍12g、蟬蛻9g、柴胡9g、獨活9g、生地9g、女貞子9g、白術9g、防風9g、赤芍12g、菟絲子15g、甘草3g。

食療聚會

1,氣滯血瘀型

說明患肢靜脈迂曲,似蚯蚓,局部有壓痛或色素沈著。伴有精神抑郁或煩躁和舌面瘀斑,治療應以理氣解郁、活血化瘀為主。

1.桃仁用桃仁酒煮沸30g,打碎,用500ml優質白酒(38度)浸泡,密封於陰涼通風處,每日1 ~ 2次搖勻。10天後就可以喝了。每次取10 ml釀造的桃仁酒,隨餐飲用。65438+每天0-2次。

2.玫瑰紅飲料60g玫瑰,30g紅花。每天取玫瑰花6g,紅花3g,用開水沖泡。頻繁飲茶時,可續水至味淡,每日1劑,10天為1個療程。出血和出血傾向被禁止。

2.寒濕凝滯型

表現為患肢青筋彎曲,輕度腫脹、凹陷,伴有畏寒、肢體酸痛、沈重、乏力等。,治療宜溫陽利濕,活血通絡。

1.牛膝高粱米粥紅高粱米100g..提前壹晚泡。牛膝3g(用紗布包好),加適量水,壹起煮至高粱米軟爛,去掉藥袋,每天吃高粱米1次,共10天。

2.羊肉桂枝湯羊肉500g(切塊)、桂枝6g(用紗布包好)、鹽、姜、蔥,加水壹起燉至羊肉熟爛,取出藥袋。隔天吃羊肉和湯1次,吃7次為1個療程。

3.濕熱蘊積型

患肢靜脈迂曲,局部腫脹、硬結。用手指按壓有明顯壓痛,並伴有舌苔黃膩、發熱、大便粘稠、排便後肛門有灼熱感等。,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1.雙豆湯,綠豆30g,紅豆20g,提前泡4小時,加水煮沸至豆熟爛。吃豆湯,每天1次,連續7天1個療程。

2.薏仁酒(薏苡仁)50g..用1000ml優質白酒浸泡,保持密封,每天搖1 ~ 2次,7天飲用。每次服用薏仁酒10 ml,每日兩次隨餐飲用。1療程連續10天。

外治法

1,15g當歸、川芎、雞血藤、透骨草、艾葉、制川烏、紅花、桂枝、牛膝。浸泡40分鐘,然後文火,煮沸30分鐘,然後趁熱熏蒸患處。(註意:患肢與藥液保持壹定距離,以便耐受,防止燙傷)。每天兩次,每次20分鐘。10天就是1個療程。

紅花25克,牛膝20克,木瓜50克,透骨草20克,靈仙20克,伸筋草20克,幹姜10克。

花椒10克,元胡20克,阿莎麗5克,枳殼15克,桑枝15克,桂枝15克,雞血藤20克。

這個配方是用來泡腳的,具體是泡腳,每次加100g的酒和醋,30分鐘。

2、黃芪(或五爪龍)60g,桃仁。皂角、龍葵各65438±02g,紅花、升麻、川芎、枳殼、柴胡各65438±00g,川牛膝、赤芍、蒲公英各65438±05g,桑寄生30g。在上面加入6根生蔥白和6片生姜,炒好後加入100g米酒和米醋。熏洗患處,同時溫暖和沐浴患處。死亡2-3次,每次20-30分鐘。

3.熏蒸處方:白鮮皮30克,馬齒莧30克,苦參30克,蒼術15克,黃柏15克。

將藥紗布包好,水煎,過濾去渣,熱風熏洗患處,每日1 ~ 2次,每次1小時。如有傷口,熏洗後應常規換藥。

清熱燥濕,主治下肢靜脈曲張並發濕疹樣皮炎。

4、生大黃30g,熟附子60g。細辛30克,赤芍25克。用法:將藥物用清水浸泡30分鐘,加水2000毫升煎湯。煮沸20分鐘後,從藥渣中取汁,趁熱熏蒸腳和腿(膝關節以下),待藥溫降至45攝氏度左右時進行足浴(睡前),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每日換藥1劑,20天為1療程。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散寒,通絡消腫。

5.松節15g,花椒20g,牛膝30g,蘇木40g。功效:溫經通絡,活血化瘀。

6.川芍30克,血竭10克,乳香和沒藥各15克。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消腫。

7.絡石藤、雞血藤各50克,五加皮30克,伸筋草20克,阿莎麗10克。功效:活血化瘀,祛風通絡。

8.當歸尾、赤芍、艾葉各20克,桂枝30克,川芎15克。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消腫。

9、外治:取適量雲南白藥,視靜脈曲張局部大小而定。用白酒調成糊狀,敷於患處,用塑料袋覆蓋,每24小時更換1次,直至局部皮膚顏色恢復正常,靜脈退縮。對早期靜脈曲張非常有效。

這些秘方都是獨壹無二的,很多都失傳了。下肢靜脈曲張的秘方,請牢記在心,不妨壹試。

理療

1,何老用火針刺破病竈,邪血耗盡,血止;血海毫針,上火後留針20分鐘。* * *經過三次治療後,靜脈曲張已經變平,顏色明顯變淺,沒有腫痛。隨訪壹年未見復發。

何老認為,本病的病機多為氣滯血瘀,火針針刺局部,可直接使邪血排出,祛瘀生新,促進新血生成,疏通血管。火針有兩個作用:壹是放血;二是壯陽補虛,養陽沈。

2.針灸治療:取患肢靜脈曲張壓迫的經絡進行針灸治療。壹般患者的靜脈曲張壓迫脾經、腎經,穴位有:太溪穴、三陰交穴、竹賓穴、銀谷穴、雪海穴、成山穴。

3、火針治療:用火針刺破突出的靜脈曲張後,局部拔罐,會有可拔出的淤血。

4、放血療法:在靜脈曲張處,用三棱針刺破使出血,甚至射血,以自殺為度,然後用拔罐器將淤血拔出,每10-15天壹次,每次出血量約為100 ml,再用艾灸熏烤局部。

5.吳連忠教授認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脾虛、脈衰、血瘀濕虛。治療方法是調理脾胃,抑制脈搏,緩解疼痛。在取穴上,主張取下肢有脈、有脾胃經的第壹穴(脈、沖門、薊門、浮圖、曲泉、陽陵泉、雪海、梁丘、四強、膝陽關、膝內、膝外眼),強調特殊手法和技法的量化。吳教授對下肢靜脈曲張的認識和治療經驗,豐富了中醫理論研究,促進了規範化針灸的臨床應用。劉雲霞等介紹了毫針在下肢靜脈曲張治療中的應用,主要包括腹部取穴和局部取穴。腹部穴位:中脘、下脘、氣海、關元、氣囊(左)、氣側(右)等。,下肢對應穴位。局部穴位主要是足三裏、三陰交、陰陵泉、太溪、太白、太沖。同時用神燈腹部照射,可以加強對腹部穴位的治療效果。

6、穴位註射: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足三裏、三陰交。

阿是穴位置:靜脈曲張叢。

治療:阿是穴壹定要選,如果是大隱靜脈曲張加三陰交,小隱靜脈曲張加足三裏;對於大隱靜脈和小隱靜脈曲張的患者,兩個穴位都選。

藥液為4毫升復方麝香註射液和4毫升10%葡萄糖註射液的混合物。先在阿是穴垂直穿刺,避免靜脈曲張,上火後再推2 ml藥水。註射劑量相同,但在三陰交穴,要求針感向上傳導至靜脈曲張叢;需要足三裏穴往下傳到靜脈曲張。每天1次,10次為壹個療程,壹般需要三個療程。

靜脈曲張三方

1方:茯苓、牛膝各10g,金銀花、車前子各15g,紫花地丁20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主治:濕熱下註的下肢靜脈曲張。

配方二:玄參、當歸、生地、黃柏各65438±05g,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參、蒼術、黃芪各30g,茯苓25g,紅花65438±05g,黃芩、甘草各65438±00g。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適應癥:濕熱型下肢靜脈曲張。

配方三:桃仁、三棱、莪術12g,赤芍、當歸、元胡15g,雞血藤、丹參30g,川芎20g,紅花10g,甘草6g。壹天吃兩次。

適應癥:血瘀型下肢靜脈曲張。

  • 上一篇:如何填寫中國共產黨黨員登記表?
  • 下一篇:對頭發健康有益的食物。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