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請問大家中醫藥方裏的“肉草肉”和“肉草果”是什麽藥材?求詳細資料。

請問大家中醫藥方裏的“肉草肉”和“肉草果”是什麽藥材?求詳細資料。

也許是肉豆蔻和肉豆蔻。或者方言‘地方名’,能否列出推論的藥方?

肉豆蔻

另壹個名字

加諸勒、豆蔻、肉果、頭肉、玉果、渣地、麻損

波波摩福

肉豆蔻

英文名

肉豆蔻

拉丁植物、動物和礦物名稱

肉豆蔻。

歸經

脾臟;胃;大腸經絡

藥理作用

1.鎮靜和催眠作用

本品揮發油中所含的甲基異丁香酚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兔耳靜脈註射50mg/kg後,可見睡眠時翻正反射、痛覺反射和聽覺反射均消失,平均睡眠時間為20分8秒,有加強戊巴比妥睡眠的作用。

2.抗菌效果

甲基異丁香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0.4毫克/毫升和0.6毫克/毫升。馬拉巴東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強鏈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前兩者的MIC為65438±0ug/ml,後者為2ug/ml,馬拉巴東C對枯草芽孢桿菌的MIC為2ug/ml。

3.麻醉效果

本品揮發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欖香烯對小鼠、家兔、貓、犬靜脈給藥有麻醉作用。

4.其他功能

4.1.對胃腸道的刺激:

本品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有祛風作用。少量可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胃腸蠕動,大量則有抑制作用。

4.2.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作用:

此外,還能降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中藥化學成分

種仁含脂肪油25%-46%,揮發油8%-15%,並含有約4%的毒物:肉豆蔻醚。揮發油主要含有檜烯、α-和β-蒎烯、松油烯-4-烯醇、γ-松油烯、檸檬烯、冰片烯。α-松油烯(α-松油醇)、α-松油醇(α-松油醇)、δ-松油烯(δ-松油烯)、楊梅素、欖香烯、莰烯、月桂烯。4-二甲基苯乙烯)、芳樟醇、順式薄荷醇、反式哌啶醇、冰片、順式石竹烯、香茅醇、對傘花烴-α-醇、黃樟素、橙花醇、β-蓽澄茄烯、乙酸香葉酯、丁香酚、甲基丁香。脂肪油主要含有三肉豆蔻醚和少量三油酸甘油酯。種子還含有木脂素:1-(3,4-亞甲二氧基苯基)-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丙醇[1-(3,4-亞甲二氧基苯基)-。1-(3-甲氧基-4-乙酰氧基苯基)-2-(4烯丙基,6-二甲氧基苯氧基)-1-丙醇乙酸酯[1-(3-甲氧基-4-乙酰氧基苯基)-2-(。二甲氧基苯氧基)丙-1-醇乙酸酯],1-(3,4-亞甲二氧基苯基)-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丙醇乙酸酯[65438+] 6-二甲氧基苯氧基)丙-1-醇乙酸酯],1-(3,4,5-三甲氧基苯基)-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丙烷[654383-二氫-7-甲氧基-3-甲基-5-(丙烯基)苯並呋喃{2-(3,4-亞甲二氧基苯基)-2,3-二氫-7-甲氧基-3-甲基-5 [1-(e)] 4-亞甲二氧基-5-甲氧基苯基)-2,3-二氫-7-甲氧基-3-甲基-5-(丙烯基)苯並呋喃{2-(3,4-亞甲二氧基-5-甲氧基苯基)-2,3-二氫-7-甲氧基-3-甲基-5-[3無籽種仁含有肉豆蔻酸和三萜皂苷,齊墩果酸是苷元。

功效

溫中澀腸;行氣消食

做考證

來自藥性理論(中醫大辭典)和名醫別錄(中藥海)。

1.本草:肉豆蔻只在今天的嶺南有種植。春苗,花又圓又小像豆蔻,皮紫又薄,肉辣。六月和七月。

2.《綱要》:肉豆蔻,花強,狀似草豆蔻,而果肉則不同,外面有皺紋,而肉斑駁有花紋,似檳榔,最易腐爛,但曬幹封口後可略留。

科和屬的分類

肉豆蔻科

拉丁名

肉豆蔻

藥理學(毒理學)

肉豆蔻醚對貓的LD為0.5-1.0ml/kg,sc0.12ml可引起廣泛的肝臟變性。貓服用肉豆蔻粉1.9g/kg可引起半昏睡,24小時內死亡。肉豆蔻堿和欖香烯對正常人有神奇的作用。

療法

虛瀉;寒痢;腹痛;少吃嘔吐;吃飯睡覺。

生態環境

它在熱帶地區被廣泛種植。

各種展覽

1.藥性理論:可治小兒嘔吐、消化不良、腹痛;治療食物不需要隔夜,喝痰就可以了。

2.海藥本草:主心痛,脾胃虛寒合冷氣,寒熱不足,赤白痢等。米粥是痢疾的最佳飲品;霍亂合氣,姜湯服用好。

3.《日華子本草》:調中、降氣、止瀉、開胃、消食。皮外通絡,降氣解酒,治霍亂。

4.《開寶本草》:溫中,治感冒、胸痛、霍亂、嘔吐、空調、消食止瀉、小兒乳房。

5.《綱要》:溫脾胃,固大腸。

6.《本草經讀本》:治寒精。

7.《求本草》:治腎瀉,上實下虛,諸逆沖上,元陽浮上,頭痛。

8.《本草》:肉豆蔻,善於祛氣,多服則泄氣,多服則平和。

9.《本草補》:肉豆蔻,溫脾,為丸。日華子稱之為“降氣”,因其脾,利於運化,氣是由下而降,不像陳皮、香附之泄。“宜顏”實際上是未知的,正因為如此,我認為不可能帶更多的衣服。

10.藥性明:肉豆蔻用於溫中健脾,故長期用於止瀉。所以本草說寒熱虧虛止瀉,但若久熱,其氣亦虧虛,故不用以溫中焦。

11.《本草經》:肉豆蔻,辛味可散消,溫氣可和暢。其氣芳香,香氣先入脾,脾主消化。它性溫,味辣,所以開胃,胃溫。因此,它是壹種重要的藥物,用於調節脾臟,刺激食欲,消除隔夜食物和止瀉。

65438+氣滯不厲害,也不是因為香附、檳榔泄了氣。止瀉不澀,也不是因為若虛、罌粟殼的梗阻,以及內邪。

13.《本草》:肉豆蔻能強大腸。腸道旺盛了,元氣就不去了,脾氣就健康了。所以說脾胃虛寒,但不能補虛。

14.本草正義:肉豆蔻,能散寒祛濕,解郁行氣,專治脾胃,與草果頗為相似,但辛溫功效相同,但有收斂作用,能穩定大腸滑脫,見於申思丸。溫脾就是溫腎,是中焦下焦的藥,和專治草果的略有不同。大明說溫中降氣,開胃解酒。振全說,隔夜食加化痰飲的治療方法,可以讓孩子停止嘔吐和腹痛。李迅說,主要心痛。都是致力於思考寒濕的。如果濕熱瘀阻導致了所有這些癥狀,那就壹定要壹案壹治。所以李訓也說脾胃虛寒,寒氣泄。近湖即溫脾胃,固大腸。懶得說了,最精辟。但據說治痢疾也是白治,所以濕熱者多,虛寒者少,不宜壹概而論。香、沙、肉豆蔻之類的溫熱芳香足以震動楊琪,所以醒脾強運最有效。所謂下氣的消化,已經腫的不行了,都是有助於消化的,不能算個例。

收獲和儲存

種植後6-7年開花結果,10年後產量增加,25年達到盛果期。結果期60-70年,有兩個結果期,分別是5-7月和10-65438+2月。采摘成熟的果實,去除果皮和假種皮,在45℃的低溫下緩慢幹燥種子,經常翻動,直到種子咯咯作響。如果溫度高於45℃,脂肪就會溶解,失去香味,質量下降。

資源分配

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西等地。

政黨選擇

1.申思丸(辨證論治標準)主要用於治療脾腎兩虛、風寒感冒、五更泄瀉、食欲不振,或慢性腹瀉、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等。2.真人養臟湯(“太平惠民和濟方菊”)主要用於慢性腹瀉痢疾,脾虛寒盛,大便秘結,腹痛,赤白痢,或膿血便,晝夜過度,腹痛乏力,食欲不振。3.肉豆蔻丸(“太平盛輝方”)用於治療小兒脾胃氣虛和嘔吐。4.肉豆蔻粉(“太平盛輝方”)可以治療霍亂嘔吐和腹瀉。5.舒肝丸(國醫名方)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郁結,雙側刺痛,飲食無味,消化不良,吐酸水,響聲,全身疼痛。

藥物禁忌癥

1.論雷公取火:無論做什麽,都不要出錯。

2.《本草經》:大腸經表現為中暑火熱瀉,腸風下血,胃火牙痛,濕熱郁結,不宜初服。

動植物形態學

肉豆蔻,常綠喬木,高達20米。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5厘米,革質,頂端尾狀,基部銳尖,全緣,上面黃褐色,下面較暗,有紅褐色脈;葉柄長6-12毫米。花雌雄異株;雄花總狀花序長2.5-5厘米;小苞片有鱗;花稀疏,黃白色,橢圓形或盆形,長6mm,下垂;9-12花藥,連接成壹圓筒狀的柄。果實梨形或近球形,下垂,長3.5-6厘米,紅色或黃色,成熟後縱向裂為2瓣,呈猩紅色假種皮,種子長球形,假種皮紅棕色,木質。

功效分類

澀藥;溫熱藥物;行氣藥

藥用植物栽培

1.像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的生物特征。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5-30℃,抗寒性弱,6℃就會遭受凍害。年降雨量應該在1700-2300毫米之間,所以不允許有積水。小樹喜歡陰涼,成熟的樹喜歡陽光。適宜在深厚、松軟、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種植。

2.栽培技術主要采用種子繁殖,留種應為穩產、高產、粒大、種仁飽滿、無病蟲害的優良母樹上完全成熟、自然裂果。收獲時播種,或用濕沙儲存。種子脫水幹燥後會失去發芽能力。苗床土壤要松軟肥沃,行距10cm×5cm,穴栽,臍朝下,保持陰涼濕潤,發芽60天左右,直至展真葉。幼樹應在苗高20-30cm時覆蓋種植。春季3-4月雨天種植或秋季8-6月65438+10月種植,行距5m×4m,每穴深60cm,每穴種植1株。

3.田間管理的小樹生長緩慢,需要遮蔭。高稈綠肥可以行間種植,勤澆水。由於冠幅大,根系淺,種植純林時應先種植防風帶,在臺風多發地區必須進行防風。壹年施肥3-4次,以有機肥和化肥為主。每株幼苗追施有機肥5-10公斤或尿素25-50克,冬季堆肥。後來隨著樹齡的增加,逐漸加肥。

4.病蟲害防治病害有斑點病和流行性病害,可用波爾多液1: 1: 120倍或狄克遜液500倍噴灑;對銹腐病和菌核病,用50%多菌靈或500倍甲基硫菌靈溶液澆灌病點。此外,它還受到枯萎病和根腐病的損害。害蟲包括蠐螬、地老虎、鼴鼠和金針蟲。

加工方法

1.煨豆蔻(燉肉):將白面粉用水洗凈、揉勻、裹好。鍋中加熱蛤蜊粉或爽身粉,倒入包好的肉豆蔻,翻炒至外表面呈棕色,取出,去皮,加熱切片。壹種方法是將原藥清水舀起,在蘆葦中潤12小時,放入有麩皮的鍋中加熱炒至老黃。取出,篩去麩皮,加熱切片。

2.蒸:將洗凈的肉豆蔻浸泡1小時,取出後放入籠中。壹層麩皮和壹層肉豆蔻交替蒸2小時左右,油會潤入麩皮。及時將麩皮切成厚片,晾幹或搗碎。

3.炒制:將小麥粉倒入鍋中,用文火翻炒,倒入肉豆蔻,炒至微黃,出鍋,篩出面粉,攤開,放涼,配制時搗碎。每個肉豆蔻100kg,小麥粉50kg。

4.制土:取細黃土,放入鍋中加熱至起泡,倒入肉豆蔻,不斷翻動,小火煨至肉豆蔻完全受熱,油滲出(防止炸黑),取出,將黃土過篩,必要時搗碎。

5.結霜:取肉豆蔻,磨成泥。用多層衛生紙包裹,擠壓去油,反復擠壓直至去油。

生藥材的鑒別

1.性狀鑒別果仁為卵圓形或卵圓形,長2-3.5cm,寬1.5-2.5cm,表面灰褐色至深褐色,有網狀溝紋,常被白色石灰粉覆蓋;寬的壹端有壹個淺色的圓形凸起(種臍的部分)。窄端(交界處)有深色凹陷,兩端(脊)之間有明顯的縱溝。質地堅硬,不易破碎,破碎斷面可見褐色或深褐色外胚乳,與類白色內胚乳交錯,形成類大理石紋理。縱向切開,可以看到寬端有壹個小腔,內含小的皺縮胚和卷曲的子葉。香味濃郁,辛辣,微苦。

最好是大,重,實,碎後香。

2.籽粒黃色切面顯微鑒定:外胚乳分為兩層,外層細胞扁平,切線方向延伸,內含黃褐色物質;內層細胞呈長方形,內含紅棕色物質,伸入胚乳形成錯位組織,其中常有維管束,多數油細胞散在。油細胞直徑42-140cm,內含揮發性油滴。胚乳細胞呈多邊形,含有大量脂肪油、澱粉粒和糊粉粒,糊粉粒中有假晶。胚乳中有散在的含褐色物質的細胞。

藥物應用鑒定

1.生肉豆蔻入藥時能潤腸,面粉燉肉豆蔻有澀腸止瀉的作用。

2.肉豆蔻和草豆蔻:兩者都是種子藥,有溫中、燥濕、行氣的作用,但不同的是草豆蔻專治脾胃,用於寒濕阻脾胃,脘腹脹痛,嘔吐泄瀉。除了上述功能外,肉豆蔻味澀,入大腸經,有澀腸止瀉的特點。

性品味

辛;苦;溫度

中藥化學鑒定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8ml,搖勻,冷浸2h,取濾液2ml,置蒸發皿中,加入茴香醛硫酸試液0.5ml,使其逐漸呈粉紅色和紫色。(檢查揮發性油)

(2)薄層色譜法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乙醚4ml,冷浸2小時,過濾,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外,取少許黃樟素,溶於乙醚中,作為對照溶液。分別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點於同壹張矽膠G(黃巖)薄層板上。用苯-乙酸乙酯(95: 5)展開為13cm。幹燥後,噴入5%磷鉬酸乙醇溶液,加熱,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來源

它是肉豆蔻的核。

劑量

內服:煎服,1.5-6g;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小豆蔻

另壹個名字

砂仁、陽春砂、草果、陽春砂、草果、草果、木偶、草果、雷子、本德。

波波摩福

草豆蔻

英文名

草豆蔻種子,草豆蔻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和礦物名稱

草豆蔻

歸經

脾臟;胃經

藥理作用

1.草豆蔻水煎劑在低濃度下對豚鼠離體腸道有興奮作用,但在1%濃度以上對腸道和揮發油飽和水溶液有抑制作用。

2.使用巴甫洛夫胃試驗,將60-80ml的10%草豆蔻水提取物倒入主胃中,並測量小胃的分泌。結果表明,胃的總產酸量不受影響,但胃蛋白酶活性顯著增加。在1979中,ItokawaH等人報道了草豆蔻種子的乙醇提取物對小鼠腹水肉瘤180幾乎沒有拮抗作用。1980李等人報道,通過巴甫洛夫小胃犬三聯慢性藥理實驗,草豆蔻浸出液對總酸量無明顯影響,但明顯提高胃蛋白酶活性。

中藥化學成分

種子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qup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鼠李糖素(鼠李糖素)、熊果苷(kumatakenin)、山姜素、小豆蔻素和松脂素;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5R)-反-1,7-二苯基-5-羥基-δ6-庚烯-3-酮[(5R)-反-1,7-二苯基-5-羥基-6-庚烯] 5-二羥基-δ1-庚烯[(3s,5s)-反-1,7-二苯基-3,5-二羥基-1-庚烯],反-1,77-二苯基-5-羥基-1-庚烯),反式,反式-1,7-二苯基-5-羥基-δ 4,6-庚二烯-3-酮(反式,反式-1,7-二苯基)5-二羥基-1,7-二苯基庚烷[(3s,5r)-3,5-二氫庚烷],反式,反式-1,7-二苯基-δ4,6-庚二烯-3松油醇-4、艾菊酮、乙酸龍腦酯、乙酸香葉酯、肉桂酸甲酯、內酯醇、樟腦。還含有微量元素(μg/g):銅(Cu) 6.94,鐵(Fe)54.7,錳(Mn)144。

根莖中含有二氫-5,6-去氫檸檬苦素和5,6-去氫檸檬苦素。

功效

溫暖中幹濕交替;行氣健脾

做考證

出自雷公的烘焙理論。

1.唐代草藥:小豆蔻,其幼苗似高良姜,其花為黃色和白色,其根和種子也是杜理科若。

2.《海鮮本草綱目》:豆蔻,根如拼圖,皮小而厚,核如石榴,麻辣而香,亦為草樹。葉子像蘭花壹樣小。它們在三月被采摘,然後在陰涼處曬幹。味道又苦又甜。

3.《蜀本草綱目》:《圖經》雲,豆蔻苗是若;春花在耳端,如芙蓉,莖下生四室,白色,花黃色;根如高良姜;如果是不帶鱗片的桂圓,就像石榴籽;莖、葉、籽都是麻辣香的。十月收獲。

4.《本草》:豆蔻也是壹種豆蔻,產於南海,見於今天的嶺南。苗如蘆,葉如高良姜,杜若壹代,根如高良姜,花為穗狀,幼葉卷起,初如芙蓉,穗深紅色,葉展開,花漸現,但顏色漸褪,有的黃白。南方人經常把它們當作水果。尤其是那些嫩的,而且耳朵被鹽淹了,重疊成花不散。朱槿花也是這樣泡的,希望紅耳。若桂圓籽尖,皮無鱗,中子為石榴瓣,則收而暴燥,根苗略樟木。

5.綱要:草果和草果雖然是壹個東西,但略有不同。今天建寧產的豆蔻有龍眼那麽大,形狀略長。其皮黃白,薄而陡,仁大如縮砂仁,但香氣和諧。產於雲南、廣州的草果,長得像訶子,皮厚而密,子厚而刺鼻,恰似斑蝥之氣。兩人都用筆喝茶,吃東西。南方人再用壹種火楊梅作為草豆蔻的假餡,形狀圓厚,氣味刺鼻難聞,人們也多用,或雲為草豆蔻之實,密不可分。

科和屬的分類

姜科

拉丁名

草豆蔻

療法

脾胃寒濕、陰虛所致的脘腹冷痛;飽脹,嘔吐;腹瀉;谷物沒有熔化;痰多;腳氣;解釋瘧疾;口臭

生態環境

生於山地,疏林,山谷,河流及林緣潮濕處。

各種展覽

1.朱振恒:草豆蔻性溫,能散郁氣,除膈上痰。如果知道自己患了寒邪,吃了寒性食物,肚子痛,可以溫中散寒。如果像打鼓壹樣用,或者濕痰犯病,也會有效果。如果熱郁不可得,又怕積溫變熱,那就必須用梔子這個藥劑。

2.《綱要》: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散結,能入太陰、陽明,祛寒濕,開郁消食之功。南方土地簡陋,山嵐煙霧彌漫,飲酒又酸又鹹,脾胃常受寒濕郁結之苦,故食物必須用之,宜之。但是,吃多了也會助脾熱,傷肺傷眼。

3.《本草經》:豆蔻,辛能破郁,香能入脾,溫能散寒燥濕,故主溫中寒,腹痛嘔吐也中等。脾開竅於口,脾內若有郁結,則因血瘀而熱,故引起口臭,而醒脾導滯,則口臭不臭。辛三文興,所以下氣。寒客焦了,飲食就不用了,氣滯則霍亂。散諸冷氣,除酒精中毒者,亦有燥濕破滯,行氣健脾,開胃之功。福建產建寧者,味香而濃,似豆蔻,善散冷氣,治胃脘痛,調中焦。產雲貴南粵者兇濁,呼草果俗者亦善破癤,消谷食,壹切食滯則腹脹疼痛。

4.《本草求真》:草豆蔻,辛香粉,功能與肉豆蔻相似,但此辛熱燥濕,能祛寒,有收斂之功,不像肉豆蔻能止大腸滑。與草果功效相同,但只能把風寒客從胃口上趕走,癥狀小心疼痛,不像草果專治疔瘡、感冒、瘧疾。所以在濕滯成病,胃脘疼痛的時候服用最有效。若郁熱成內,陰虛血燥,則大忌服用。

5.“不錄”:主體溫、腹痛、嘔吐、口臭。

6.《開寶本草》:降氣止霍亂。

7.“珍珠膠囊”:益脾胃,散寒,治畏寒胃痛。

8.《綱要》:治寒性瘧疾,熱傷吐瀉,噎膈惡心,惡心嘔吐,痰積,婦邪反抗,祛寒濕,解郁破氣,殺魚毒。

9.《本草綱目》:補脾胃,磨滯,散冷氣極快,虛弱不能進食者最宜,解酒。

收獲和儲存

夏秋兩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至八九成熟,剝去果皮,取出種球曬幹。

資源分配

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藥物禁忌癥

陰虛血虛、津液不足者禁用,無寒濕者慎用。

動植物形態學

草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3m。葉柄長1.5-2厘米;葉片狹橢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0-65厘米,寬6-9厘米,頂端漸細,基部漸細,有毛,兩側無毛或下面僅被極稀疏的粗毛;麥冬,長5-8毫米,被粗毛覆蓋。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20-30cm,花序軸被密毛,花序梗長約3m,小苞片乳白色,寬橢圓形,長約3.5cm,頂端鈍圓,基部有節;萼鐘形,白色,長1.5-2.5厘米,頂端有不規則的3個鈍齒,在1側深裂,有外毛;花冠白色,花冠筒長約8mm,裂片3枚,長方形,上裂片較大,長約3.5cm,寬約3.0cm,先端2裂,邊緣有缺刻,前部有紅色或紅黑色條紋,後部有淡紫色斑點;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長4毫米,有時無;雄蕊1,長2.2-2.5厘米,花藥橢圓形,藥隔背面腺毛,花絲扁平,長約1.5厘米;龍;子房卵球形,下位,濃密淡黃絲狀。蒴果近圓形,直徑約3厘米,被粗毛覆蓋,成熟時呈黃色。花期為4-6月,結果期為6-8月。

功效分類

祛濕藥物;醫學中的溫度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特性,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半遮蔭的環境。宜先在疏林下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中耕作。栽培技術,種子和分株育種。種子繁殖:選擇有壹定遮蔭條件的地塊作為苗床,6、7月份按20cm行距開溝條播,覆土2-3cm。出苗後及時除草追肥。第二年春天,按80cm×80cm的行距進行種植。分株繁殖:在2、3月份挖出母株,種植移栽1-2年生尚未結果的分蘗株。

田間管理,種植後經常註意中耕除草、起壟追肥,幹旱時及時灌溉,雨季時及時排水。根據砂仁生長期所需的光照強度來調節遮蔭程度。如果樹蔭太大,剪掉太多的遮蔭枝,如果樹蔭太小,重新種植遮蔭樹。

加工方法

挑出雜質,殼和仁,使用時搗碎。

1.論雷公烤:凡用(草果)者,必先用蒂,定向裏子再取皮,用山茱萸炒於坳上。山茱萸微黃黑時,去山茱萸,取草果的皮和籽,用杵杵。

2.《藥象》:(砂仁)面包煮熟,用於除面。

生藥材的鑒別

性狀鑒定:球形或橢圓形,有3個鈍邊和3個淺槽,長1.5-3cm,直徑1.5-3cm;表面呈灰褐色或黃褐色;中間有黃白色或淡褐色隔膜,分為三個室,每個室有22-90粒種子(-110),不易分散。種葉為橢圓形多面體,長3-5毫米,直徑2.5-3毫米,背面略隆起。粗端有圓巢狀的種臍,連接處位於平端的中央凹窩。腹面有壹條縱溝。淺棕色種脊沿縱溝從種臍直向接合處,也有壹條縱溝沿接合處向後部延伸,溝的末端不到種臍。堅硬的乳白色部分。氣味芳香,刺鼻,辛辣。最好是又大又飽滿又濃又濃的香味。

顯微鑒定,種子橫切面:梯形或方形,周邊似微波。有許多排的假種皮細胞。種皮表皮細胞為1排,多呈放射狀拉長,排列整齊,被角質層包圍。上皮下細胞有2列,不含色素。色素層細胞有3-5排,內含紅棕色或黃色色素。油細胞在色素層中呈間斷排列,大多呈放射狀拉長,內含油滴。內種皮有1排厚壁組織細胞,呈放射狀伸長,圓柱形,長39μm,直徑29μm。外壁薄,內壁厚,胸腔內有矽質塊。外胚乳細胞充滿由微小澱粉聚集而成的澱粉團;壹些細胞含有微小的草酸鈣立方體。胚乳細胞充滿糊粉粒。胚胎細胞中模糊的粉末和油滴。

粉末特征:灰褐色。①種皮表皮細胞表面長而長,末端漸細,達400μm,直徑9-31μm,非木質化。②上皮下細胞呈角狀或方形,長150μm,直徑14-31μm,1-3列重疊,常與種皮上下層表皮細胞垂直排列,細胞腔內無深色物質。③色素層細胞呈紅褐色,細胞皺縮,含紅褐色色素,易破碎成色素塊。④油細胞散在色素層細胞之間,內含黃綠色油。⑤胚乳中的厚壁組織細胞呈片狀,黃褐色或紅褐色,表面多角形,直徑14-25μm,壁厚,不木質化,細胞腔含矽質塊,直徑8-15 μm;在剖面上,成排的細胞也呈網格狀,細胞腔位於壹端,內含矽質塊。此外,還有假種皮細胞、外胚乳細胞、內胚乳細胞和草酸鈣立方體和簇。

藥物應用鑒定

草豆蔻、草果:性味辛,性溫,歸脾胃經,功效燥濕。砂仁有行氣作用,草果行氣作用不大。草果有攔截瘧疾的功效,可用於寒濕過多的瘧疾。然而,草豆蔻沒有這樣的效果。草豆蔻與肉豆蔻:草豆蔻,味辛,粉香,功能與肉豆蔻相似,但性味辛,熱,濕,寒,澀,不像肉豆蔻,能止大腸無止盡滑。

性品味

刺鼻;性溫度

中藥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甲醇5ml,置水浴中,加熱搖勻5min,過濾,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此外,取山奈酚和小豆蔻查耳酮作為對照品,加入甲醇制成1ml中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 th5min-層板上,以苯-乙酸乙酯-甲醇(15:4:1)為展開劑,取出晾幹,100℃烘約5分鐘,紫外燈下(365nm)檢視。在供試品色譜中,在與高良姜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淡藍色熒光斑點;在對應於小豆蔻查耳酮對照品色譜的位置,也發現了同樣的棕色斑點。噴灑5%氯化鐵乙醇溶液,在陽光下檢查。在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小豆蔻查耳酮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的棕色斑點。

藥材來源

是姜科草豆蔻的種子團。

劑量

內服:水煎服,3-6g,適用於後;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 上一篇:聊城漱玉平民大藥房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廣告文案和廣告提案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